让心轻松地安住于当下

繁体

   我们的心不断受到外物所吸引。这是第三种禅修障碍。

  扰乱心的事物,可能和过去有关,也可能和现在或未来有关。但是,过去及未来的念头最常盘据我们的心,因而也制造了最多的痛苦。

  过去可能指昨天、上个月、去年或久远之前。我们所执着的过去,往往都是不好的,那时的我们通常是失败的、际遇坎坷或犯了错误。我们回到这个痛苦的过去,再度徒然无益地为之受苦。假设我们犯了一项错误,不论那是昨天、上个月或去年犯下的,都已经成为事实,没有任何事情可抵消或防止它发生。可是,事情现在已经过去了。在心中提出这个错误,不停地想并为它而痛苦,只是徒然无益地给自己制造伤害。这个错误或当时的情景已经过去了,不复存在了。如果可以因为反覆思量而抹灭这个错误,防止它发生或使这个事件不发生,那么,倒拨时钟或许会有用。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无法改造过去。还是就让它去吧!这些念头只会让我们徒然无益地为已经不存在的事件而自伤自痛。

  关于未来的念头过于关于过去的念头,所制造的痛苦也更多。我们或许处在不虞匮乏的环境,也没有任何可以造成痛苦的事。然而,在这个显然很快乐的环境当中,我们可能会开始担心各种未来的问题:“我是否能一直拥有如此的舒适?我会不会遭遇到工作上的困难?我能不能保住我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不但无法享受目前的平静,还为一个不存在的情况而感到痛苦,并以这个痛苦来替代平静。我们大多数的痛苦来自于我们所想见的未来。虚构念头的现象确实很奇特!在此刻,未来根本尚未到来,可是,我们却为了痛苦而把注意力转向未来。不仅如此,虽然未来有两种可能性——有利和不利,但我们几乎总是选择第二种。如果以有利的角度来看事情,就会有类似这样的想法:“我相信我的工作、我的房子、我的其他等等,一切都会顺利、很好!”可是,我们很少这样去预想未来。反之,我们往往会认为:“我不会成功。这行不通。我不相信那是可能的。”因此,我们大部分的痛苦来自对未来的忧虑。

  一般而言,如果我们看着现在,不转向过去或未来,自然就不会有任何痛苦。

禅修的时候,绝对不要被过去或未来的念头所掌控。事实上,只要对方法有正确的了解,禅修并不困难。禅修时,不跟随任何关于过去或未来的念头。让心保持轻松,保持在当下的状态之中。这样,禅修就非常容易了!让心轻松地安住于当下,我们就没有痛苦。禅修应当永远都像这样;不追随过去或未来的念头,让心放松、无所攀缘地安住于当下。

  像这样禅修时,我们暂时安住于无念的状态中;但是,我们的心无法一直保持在这种状态中,所以念头会再度升起。

  许多人相信禅修必须是一种完全无念的状态;或者,如果禅修时有念头出现,就断定自己没有禅修的能力,认为禅修是一种完全在他们能力所及之外的修持方法。这种推论是错的;禅修并不是断除念头。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处理念头的问题呢?首先,我们必须避免两个错误:

  第一,觉知念头的生起,然后自动跟随它们。

  第二,试图阻断念头。

  相反的,处理念头的正确方式是:觉知念头的升起,但既不追随,也不试图阻断它,只是不理会它。若我们不去理会,念头就没有任何影响力。当我们不了解心的本性时,心所造作的念头,不论是好是坏,都对我们有极大的影响力,因为我们执着念头是真实的。如果没有这种执着,念头就不具有影响力。

  当我们让心放松时,安住而无念的境界终会升起。这种安住的状态如同无波的大海。在此安定之中,一个念头升起了。这个念头如同海洋表面形成的波浪,如果我们不去理会它,不为它采取任凭行动,不去“追捕”它,它自然会溶回它所升起的心中。就如同波浪会再度消溶入它所兴起的海洋之中。

  若不加以审察,海洋及海浪似乎是两种不同的实体。事实上,它们的本质是无二无别的,因为海洋的本质是水,海浪的本质也是水。我们不能说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实体。海浪会自海洋表面升起,可是,除了再融入海洋之外,它别无去处。我们不能说海洋的水量在波浪升起的刹那减低了,并在波浪回归的那一刹那增加了。同样的,当我们不去理会或干涉念头的来与去时,我们的心并不会因念头的升起而有所衰损,也是不会因无念而有所提升。

 

   因为不了解心,我们就会像是站在岸边想除尽海浪的人。当海浪朝他涌来时,他想攫住海浪然后丢掉,接着再把连续而来的另一个海浪也丢掉。即使海洋因为其他因素而非他的努力,暂时平静下来,但海浪必定会再度形成。期望维持一个永远平静无波之海的人,注定要活在失望之中。希望在禅修中断除一切念头的人,也是如此。

  海浪自海洋中升起,会再回到海洋。实际上,海浪和海洋并没有差别。了解这一点之后,我们就可以轻松地坐在海滩上,丝毫不觉得劳累或艰苦。同理,观照自心时,有没有念头并不重要,只要保持轻松的状态。

  这就是克服第三种禅修障碍——涣散——的方法:让心轻松地安住于当下。

让心轻松地安住于当下

我们的心不断受到外物所吸引。这是第三种禅修障碍。扰乱心的事物,可能和过去有关,也可能和现在或未来有关。但是,过去及未来的念头最常盘据我们的心,因而也制造了最多的痛苦。过去可能指昨天、上个月、去年或久..

这样来祈祷,就能迅速成办成就之缘起!

佛在游舞三身之中会呈现报身和化身不同的形象,但是要记住,法报化三身一体之相才称之为佛,仅仅在显现之上是无法安立为佛的。因为真正的佛是本具有断证一切功德的法身佛,这才是佛的境界。我们平常见到的观音菩萨、..

般若波罗蜜,到底是什么?

“般若波罗蜜”第一次读这五个字的人会觉得拗口“般若波罗蜜”刚开始接触佛法的人会觉得发懵究竟什么是“般若”虽然不明白,感觉应该很厉害是的!般若不是用文字和语言能描述得清的更多的是来自身与心共同的证悟般若..

糟蹋这些东西,最损你的福气 !

世人会珍惜贵的东西,贵重的东西难得,比如金银珠宝,就特别珍惜。浪费便宜的东西,比如说米饭,以为容易得到,就不珍惜,轻易浪费。要知道,浪费自然界的东西,更为损福报。比如说水,有的人洗衣服,水都是哗哗流,..

益西彭措堪布:修福非常重要,却被很多人轻视了!

在《譬喻经》中有一段公案,昔日有两位比丘都证到了初果,其中一位时常教化乞丐,以钱财供养僧众斋饭来作福德,另一位只是坐禅自守,不喜积福。一次,坐禅者对修福者说:“你为何不坐禅,空自勤苦?”修福者回答:“佛..

刀郎 二十年“心愿”之作《金刚经》完整版!太好听啦!

刀郎二十年“心愿”之作《金刚经》耀世发布!【视频】刀郎《金刚经》收藏版时隔20年,历尽人生沧桑的刀郎,再次推出了他的新专辑——《如是我闻》。与以往的流行歌曲不同,这张专辑将《金刚经》经文,一字不差地谱入..

命里有时终须有,还需要努力吗?【索达吉堪布】

在《杂阿含经》中,有这样一则公案:有一天早晨,佛陀和阿难尊者从给孤独园外出化缘,看到很远的地方有一对像乞丐一样的年老夫妻,他们身体战栗,非常可怜!佛陀问阿难尊者:你看到这一对可怜的夫妻没有?阿难回答:..

真正的福报是怎样修来的?

布施中,无贪心是最为殊胜的,比如你为了求平安、求健康而去做供养,并不是对佛生起了恭敬心、感恩心,这样的心就不够真诚,你是有目的的。布施众生,是以慈悲布施的。若是你图回报,图异熟果,就不是以慈悲心做的布..

一切凡夫本来是佛,为什么会变成众生?

三无差别究竟体性,一切平等,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为大乘之人所谛信。言三无差别者,谓心佛众生,虽在因在果,迷悟不同。然其理性所具,本来平等,初无有异。故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一、心无差别谓..

带来大利大害的业,就是以僧众为对境所做的事。【法王如意宝】

第43节 缘僧众要谨慎我们师徒平日一定要小心,因为带来大利大害的业,就是以僧众为对境所做的事。在这样一个具足戒律的大僧团里,能讲法闻法、聚众共修等是一种很好的缘分。就算你不能成就其他法,光是随句忆义而多..

法王如意宝:千万不要诽谤菩萨们!

这可能是积累功德,最轻松的方法

若没有摧毁我执,就会不断造恶业

若没有摧毁我执,就会不断造作恶业,这是非常可怕的!《正法念处经》中云:“火刀怨毒等,虽害犹可忍,若自造恶业,后苦过于是。”意思是说,即使受到火、刀、怨敌、毒药等危害,也可以忍受,但若自己造作恶业,后面的苦果就远..

如何避免说四众过?

要如何避免犯“说四众过戒”,这当然每一个人不说四众过的因缘不同。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样子:这个嘴巴它是一个工具,一个人嘴巴会讲话是心来推动的,所以你要不说四众过,就是你的内心当中有比较大的包容性,“我家广..

苦才是人生,越执著,失去越快

实际上,很多人追求的幸福,就像手中的沙子,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到头来很容易空欢喜一场。倒不如怀着一种“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心态,在为之努力的同时,对于得到多少,不要过于放在心上,一切随缘!曾有个画..

众生的根性有哪些?你属于哪一种?

什么叫“恒顺众生”?恒,就是恒常的意思;顺,就是随顺的意思。顺随着众生的根性而不断地利益他,这才是真正的恒顺众生。恒顺众生,并非任何事情都依你,需要有智慧参与,顺他的根性,而不是顺他所做的事相。因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