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积了阴德一定会在身上留下痕迹 !

繁体

本文来源:新浪博客

人积了阴德一定会在身上留下痕迹,看看你有吗?


人做善事和坏事,都会在色身上体现出来。


比如说阴骘纹,就是讲人积累了阴德,就会在脸上留下痕迹。那如果做了缺德事,色身上也应该会留下痕迹。这个是一定的。


比如说药师法门里,通过五官,可以看一个财运,父母,子女,福德,寿夭。那一个人命运,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业力,就是过去的善恶业,在色身上留下痕迹。可以看清自己,看到自己哪里不足,哪里需要加强。


而所有的加强修养中,通过身语意,佛教有五戒十善。这个是修的具体方式。用一句话讲,就是做人要修阴德,积累阴德。做阴德,就是带着无求的心,去做善事,也不图回报,不图看好的去做,这就是阴德。



不管出家在家,做阴德事,都是必须的。


天地之间,有股大力量在操控着。当从阴骘纹就可以看出,人做的一切,都逃不过天的眼睛。所以学佛,先积累阴德,很关键。


刚学佛,不要喊着要去极乐世界,要跳出六道。也不要喊,富贵会害人,不求人天福报。也不要喊:父母子女都是冤亲债主,讨债还债。不要这样子。


首先学佛人,要积极。世俗人都懂得积阴德,努力行善,这是基础,学佛人更要做到了。脚踏实地的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然后不执著,这就是解脱。这也是阴德。做这个比较重要。


要知道,没有阴德,福报作为修行的稻草。修什么都会着魔呢。古人讲开悟的人,要有九朝天子命,七代状元才。你想看,出一个状元,祖上要积累多少阴德。这样的人,才能开悟。那学佛人,如果福报不够,德行不够,有想要解脱,讨个大便宜,高谈看破放下,这是不好的,更容易入魔道。


真的要修行,一定要脚踏实地,人活在地上,活在天底下,活在人群中,也活在大自然中。人能离开那样东西?少想着自己解脱,应该多想着帮助别人,这才是我们要做的。那这也是中国人讲的,积累阴德。


修行很不容易,需要福报,需要德行,也需要别人的帮助。那首先就要去帮助别人,去成就别人。成就别人时,德行自然就跟上。修行方能成就。



何谓阴德?


人们常说“积阴德”,那么什么是“阴德”呢?


阴德,就是行善而不为人知。


行善而不求人知道的传统美德可能就源于此吧。有阴德的人,上天必将赐福于他。行善出于至诚,不是为了做善人而行善,没有期望获得福报的念头,默默无闻,坚持不懈的时时处处行善,这才是真的积阴德,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福报。


《易经》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这里的“余庆”可不但指自己一身,而是指惠及后世子孙。因此,司马光在家训中曾说道:“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在历史上,一人行善积德,惠及子孙的例子比比皆是。以孔子、范仲淹为例,他们的子孙后代经历了多少朝代更替,仍受到人们的尊敬。


反之,行善而为人知就是阳善了。行阳善的人,能享世间名誉。世间名誉虽然也是福,但却为天地所忌。如果做了点善事便大肆宣扬、沽名钓誉,使名誉超过了实得而浪得虚名,那么这种“阳善”,非但得不到福报,反而多遭横祸。


人积了阴德一定会在身上留下痕迹 !

本文来源:新浪博客人积了阴德一定会在身上留下痕迹,看看你有吗?人做善事和坏事,都会在色身上体现出来。比如说阴骘纹,就是讲人积累了阴德,就会在脸上留下痕迹。那如果做了缺德事,色身上也应该会留下痕迹。这个..

学戒做不到心里害怕怎么办?

学院开设《沙弥律》《梵网经》等戒律课。有些学生私下向法师反应,说越学越畏惧,对照现实生活,有些很难做到,因为做不到,担心会堕落,心里产生害怕心里,而且听说普遍有这种感觉。戒律是为了解脱我一听,觉得意外..

为什么用金刚来比喻般若妙慧?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说起《金刚经》,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即便不是佛教徒,大多也都有所耳闻,佛弟子中欢喜持诵、学习这一部经的,就更不计其数了。《金刚经》,全称叫作..

导师与敌人皆是恩人

上'师与敌人皆是恩人仇敌对我们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利益的。若没有所谓的仇敌、敌人的话,就不会有一个信念使我们想去修持忍辱,也不会有一个信念使我们想要修持慈悲,所以在西藏很多的修行人都说:「我之能够修..

要想离苦,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法门

念“地藏菩萨”,你就无所畏惧了【十二缘所怖。追求苦所依。归敬地藏者。皆安住无畏。】 我们前面讲的十二因缘法,无论是过去世的、未来世的,总的来说,反正是你心里头一动起业了,这个叫业相。这个业相不会停止的..

即身成fo的终极窍诀!

1、对治心不安定、散乱的方法为:首先要找到一位与自己有宿缘的,同时也是具功德的,真正为了众生解脱成佛的上师。此上师不为贪图钱财,不会只给你说好听的话,不会对你百依百顺。2、找到后应诚心依止这位上师,诚信..

对“持戒”心生畏惧?你大概误解了戒律的精神

■修行绕不开的基础在佛教的诸多行持当中,戒律是每个佛弟子都必须经历,但同时也让不了解的人心生畏惧的法门。虽然“持戒”是六度当中的第二度,但却不断有居士询问,是否能跳过持戒的过程,从而成就佛果智慧。这大..

空应梦见鹤王观音:坚持初一和十五敬香的感应

第一个梦到“鹤王观音”的是本地居士空应。浠水仙鹤寺的“观音阁”2011年重阳节开光,2012年又建起了“鹤王观音殿”。2013年8月鹤王殿供奉了三米高的特铸“鹤王观音铜像”。2015年11月空应梦到鹤王观音菩萨,不是在..

“普度众生”是什么意思?

佛教常讲“普度众生”,就是普遍度化一切有情众生的意思。我们经常在一些佛像前看到“普度众生”的匾额,会认为度众生就是以上度下,以觉度迷,实际上普度众生不只是佛菩萨们才能做到的事情,度众生就是为众生服务的..

南宗的禅与北宗的禅有何不同?

文:星云法师禅宗自西天二十八祖达摩东渡来华,衣钵传法,历经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弘忍门下又分南宗与北宗。南宗以六祖惠能大师为中心,北宗以神秀大师做代表。南宗、北宗一向纷争,如同兄弟阋墙,因为彼此对于..

佛教寺院里,大雄宝殿的“大雄”是什么意思?

常去佛教寺院的人,对寺院的大雄宝殿都不会陌生。那里是上香礼拜的必到所在。即便很少去寺院的人,也都听过大雄宝殿这四个字。不过,除了出家众以外,知道“大雄”是什么意思的人,可能就寥寥无几了。在佛教寺院中,..

我们要如何安住于空性之中?

我们要如何安住于空性之中,如何离于所有的心智活动?首先要认清,当我们想到“我”这个念头时,其实不具任何真实性。虽然如此,我们仍然觉得,有一个真实的、实在的东西叫做“我”。这个“我”由一个具有五种感官、..

念地藏菩萨圣号,念的时候你心里就观想

念地藏圣号转睡眠盖【 如是发回向愿已。复往余静室。端坐一心。若称诵。若默念我之名号。当减省睡眠。若惛盖多者。应于道场室中旋绕诵念。】地藏王菩萨教授我们,你把这些都做完了,“如是发回向愿已”,你再开始修..

佛陀的直指:有缘人当下顿悟!

佛陀对黑指婆罗门放下的是什么佛陀住世时,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来到佛前,运用神通,两手拿了两个花瓶,前来献佛。佛对黑指婆罗门说:“放下!”婆罗门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佛陀又说:“放下!”婆罗门又把..

怎样处理与父母之间的生活差异?

信众:顶礼师父!弟子之前常年在国外,和父母分隔两地,听了师父的《地藏经》讲记后,决定回国在父母身边尽孝。虽然弟子内心知道父母恩难报,但是因生活习惯差异很大,经常和父母产生矛盾,希望师父开示如何处理和父..

慈诚罗珠堪布开示:如何修知母,念恩,报恩,发菩提心

最开始时应该观察现世的母亲,这是因为对现世的母亲容易生起悲心的缘故。这时,可以分成三个步骤来思维:●STEP1 知母●STEP2 念恩● STEP3 报恩1知母所谓知母,就是要知道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将来乃至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