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非礼烹宰。

繁体

【原文】非礼烹宰。

【解释】违背礼法烹宰牲畜。

【分析】《礼记》上说:‘天子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孟子说:‘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因为圣人爱惜生命,不肯任意地灭绝物命,就算有时为了祭祀、为了宴客、为了养亲,才会猎杀禽兽,原本就是万不得已才会做这种事,并不是教人屈从于早晚的供给,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每天做杀生的事情。太上是慈悲的,在前面已经说过‘昆虫草木,犹不可伤’,现在为了对一般的人说法,不得不降一个层次,显示出‘非礼’两个字,这是很严谨地规范人,不可以超越这个范围的意思,这是圣人不得已的用心。《楞伽经》中说:‘若是所有人都不吃肉的话,也就没有人会去杀害众生了。’现在的人若无法做到全部断除肉食,暂且可以用渐进的方法除去自己的杀心,学习前人不吃四种肉的禁戒:第一、看见动物被杀,不吃;第二、听到动物被杀的声音,不吃;第三、专门为我而杀,不吃;第四、自己所养的,不吃。遵守这四种禁戒,则平常的饮食既可以不受到影响,而对于众生也可以算是没有杀害它们的意思。至于牛和狗,它们对人类有功劳,更是应该戒绝宰食它们的肉。如果能够这样做的话,那么非礼烹宰的情形,或许可以减少一些。

【故事一】江北地区有一个人射下一只雄雁,就把雄雁杀掉煮食。这时雌雁就飞来观看,不肯离去;而且还趁著锅盖打开时,飞身投入锅中,和雄雁一同被烹煮。江北地区的人听到了这件事,都非常感动,以后就不再吃雁了。当时的大诗人元好问,就将这两只雁子埋葬在一起,而且埋葬的地方就称为雁丘;而射雁的那个人,在雁子埋葬后不久就死了。

【故事二】滁州有一位屠夫,每次杀牛时都叫他的儿子在旁边,看他如何操刀宰杀,想以此传为家业。有一天屠夫在睡觉,儿子以为是一头牛,就拿著屠刀把他宰杀,还砍断了头。大家很惊讶地问他原因,儿子说:‘我看到的是牛,不是父亲!父亲曾经教我杀牛,现在看到牛在睡觉,我只是要试一试杀牛的手法罢了!’

太上感应篇: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原文】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解释】太上老君说:‘祸福没有一定的门径,都是人们自己所感召来的。’【分析】太上,此指周朝圣人老子,又称太上老君,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太上是对至尊的称呼,..

太上感应篇: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原文】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解释】善与恶的报应,就像是影子紧跟著形体一样,永远都不会分离。【分析】善恶是就人心来说的,报应是就天理而言。形体端正,影子就会端正;形体歪斜,影子也会歪斜,总是不会有丝毫..

太上感应篇: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原文】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解释】所以天地有主管人间过恶的神明,依照人们所犯的轻重,来削减他们的寿命。【分析】天有三官五帝、百神诸司;地有五岳山神、四水之神及城隍爷、土地神;..

太上感应篇: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

【原文】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解释】寿算被减除之后,就会变得贫穷家破,经常遭遇忧愁灾难。【分析】从此句到算尽则死,都是实际说明减除寿算之事。因为不善之人那种欺骗掩饰的行为被神明察见,以至于减除寿算,..

太上感应篇:人皆恶之。

【原文】人皆恶之。【解释】人人都厌恶他。【分析】道教《玉枢经》说:‘人若不修善业,上天必定斩他的神、摄他的魄,使他颠倒错乱,被人厌恶、嫌弃、迫害。’现在怨恨别人欺负我的人,哪知这是上天已经夺除他的审察..

太上感应篇​:刑祸随之。

【原文】刑祸随之。【解释】刑罚和灾祸都随之而来。【分析】《华严经》说:‘南阎浮提众生,处在五浊恶世之中,不肯修十善,专造恶业,杀生、偷盗、邪淫、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贪、嗔、邪见。不孝父母、不敬三宝..

太上感应篇:吉庆避之。

【原文】吉庆避之。【解释】吉祥与喜庆都避开他。【分析】天道是不会偏私的,惟有善良的人才会获得眷顾。人们若能去恶从善,恭慎自己、顺应天理,心地自然会与天道契合,行为和福报会遇。如果与此相反,在阳世一定难..

太上感应篇:恶星灾之。

【原文】恶星灾之。【解释】恶煞凶星也会降灾给他。【分析】恶星是掌管人间灾难的神。人生在世,每一天每一个节气,都归星光主管。造恶者心中常昏暗,身上黑气上冲,以恶招恶,所以恶煞凶星降临,自然招致灾祸。善人..

太上感应篇:算尽则死。

【原文】算尽则死。【解释】寿算减完之后就会死去。【分析】这是太上苦口婆心垂诫世人的话。众生的恶习难以拔除,常会做一些不善之事,茫茫的业识就像膏火相煎。自身的福报一天天地减除,最后被夺除寿算而亡。死后还..

太上感应篇: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

【原文】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解释】还有三台星、北斗星的神君,经常都会在人们的头上,记录人们所犯的罪恶,而依照所犯过恶的轻重,来夺除他的寿命。【分析】人的寿命,十二年为一纪..

太上感应篇: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

【原文】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解释】又有三尸神在人的身上,每当到了庚申日,就会上升到天堂去,奏报人们的罪过。【分析】人们的心念若稍微动了一下,就会有神明鉴察著。上尸..

太上感应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

【原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解释】到了阴历每月最后一天,灶神也是一样的。【分析】人们家中的动静居处,都有鬼神在鉴察著。灶神又叫做‘司命’,负责掌管一家人命运的好坏,对于人从早到晚所犯的罪恶,一点一滴..

太上感应篇: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

【原文】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解释】凡是人们犯了罪过,较大的就被夺除寿命十二年,较小的就被减去一百天。一纪是十二年,一算是一百天。【分析】这一节是总结以上的文义,说明人的一生一身、一心一家,..

太上感应篇: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原文】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解释】这些过恶,大大小小有几百种,想求长生者必须先避免。【分析】所谓的‘数百事’,就是从‘非义而动’到‘死亦及之’。前面说的夺寿,是在教人知道有所警戒..

太上感应篇​: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原文】是道则进。非道则退。【解释】合乎道理的就要前进去做,不合乎道理的就必须退避不为。【分析】从这一节到‘当立三百善’,是实在地说明行善的事。人若能身体力行,就可立刻得到福报。道就像是大路,顺天理、..

太上感应篇​:不履邪径。不欺暗室。

【原文】不履邪径。不欺暗室。【解释】不走邪恶之途,不在暗处欺人。【分析】不履邪径,是从心源上打点得堂堂正正,虽然只是一丝毫的邪路,所关甚小,但到此处也会断然不走,那大处就可了解。不欺暗室,是从心源打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