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犯根本重罪者

繁体

劝犯根本重罪者

(共三则,皆戒)

《华严经》说:“犯下邪淫的罪业,能使众生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若从恶道出来再次转生为人,还会受到两种果报:一是自己的妻子不忠实,二是自己的亲属不如意。”《罪福报应经》说:“奸淫他人的妻女,死后将堕入地狱,男的抱着烧红的铜柱,女的卧在炽热的铁床上。从地狱出来以后,还要长期投生在卑贱的种群之中,成为鸡鸭等动物。”这还只是就一般的淫业而言。如果是对至亲尊长,以及清净持戒的僧尼,犯有乱伦和玷污的恶行,则称为根本重罪,死后将直接堕入无间地狱,忍受屠割烧磨的酷刑,没有片刻停息。当原有的世界毁坏后,就要转到其他世界的地狱。这个世界若再毁坏,就又接着转到别的世界,继续在地狱中受罪。佛经中对此有详细叙述,令人不寒而栗。若世人不知道果报的严重性,犯下了这种罪孽,或者虽然行为上没有发生,但心中已有恶念,这也同样是犯戒。

必须明白,这样的人一旦断气,必然堕入无间地狱,经历千万亿劫,依然不知何时候才能脱离。一定要趁身体健康的时候,在三宝前痛切忏悔,发誓普度十方一切众生,使他们都能出离三界,然后我再成佛。这样即使有必受报应的罪业,也会自然消除。从前阿阇世王曾犯下杀父的罪行,因为他恳切忏悔,所以在地狱中受的苦,不过像在世间牢狱中被监禁了五百天。(详见《菩萨本行经》)由此可见忏悔功德不可思议。如果因循懈怠,就难免要在长劫之中备受痛苦了。


朱公取卷(本房吴履声述)

宿松县的县令朱维高,康熙己酉年(1669)在江南地区的乡试中担任考官,取中了一张考卷。晚上梦见鬼对他说:“此人不可以录取。”并写了一个“淫”字。朱维高询问其中详情,鬼说:“此人奸淫了继母的女儿,已招致上天的惩罚。”第二天,朱维高把这个梦忘了,还是把这份考卷呈送主考官,主考官对试卷中的文章大加赞赏,但用笔抹去了文中的“险阻”二字。朱维高说:“在第二场的考卷中这两个字还有不少,似乎不应该抹掉。”主考官也觉得不妥,就让朱维高把涂上的墨迹洗掉。洗的时候发现墨迹已经渗透了好几层纸,这时朱维高忽然想起昨晚的梦,于是决定不录取这个人。

[按]《起世因本经》说,北俱卢洲的男女交合时,两人走到树边,树枝会从四面垂下,自然有床褥等卧具。如果这位女子是自己的母姨姊妹,树枝就不会下垂。若是强行奸污,树就会枯死。可见近亲之间若发生淫乱,最为触犯上天的禁忌。此人名落孙山,还不足以惩罚他的罪孽。

许兆馨(《感应篇说定》)

晋江的许兆馨,在戊午年考中了举人,考试结束后,前往福宁州拜见主考官。经过一个尼姑庵时,他看上了一个年轻的尼姑,就去挑逗她,这个尼姑不肯屈从。他以自己的势力相威胁,强行奸污了她。第二天他忽然精神失常,把自己的舌头嚼断后死去。

[按]这仅仅是花报,最终的果报必下地狱。

【注】花报,又作华报,与“果报”相对应。植物都是先开花,然后结出果实。因此在果报成熟并降临之前,程度相对轻微并带有预示性的报应,就称为花报。


进香舟人(姑苏同进香者述)

清朝顺治初年,有一对夫妇到九华山进香,晚上就睡在船上。有人看到那位女子长得很美,半夜时假装她的丈夫奸淫了她。第二天早上发觉后,那位女子非常羞愧,就上吊自杀了。她的丈夫非常痛苦,买了棺材将她入殓后暂时停放在路边,等进山朝拜结束,载着她的灵柩返乡。到了家里,却发现妻子已经先回来了,丈夫吃了一惊,以为遇见了鬼。妻子说:“是你送我先回来的。”丈夫更加吃惊,打开棺材一看,发现里面的死人是进香时同船的人,脖子上还套着绳索,是上吊勒死的样子。这件事流传的很广,从此到九华山朝礼的人就更加庄重恭敬了。

[按]朝山进香的人,必定都是善男信女,所以恶人受到的报应竟如此迅速而神奇。

省庵法师四念处颂(并叙)

佛垂涅槃,嘱诸比丘,依四念处住,如佛无异。今时丁末法,正念者少,顾此法门,何人修学?岂唯不思其义,抑亦未识其名,可胜叹耶!余山居无事,读《涅槃·遗教品》,因取其意,以入声律。俾歌咏者,正念增长,妄心息..

省庵法师不净观颂(并叙)

佛为贪欲众生说不净观,观之既久,贪欲即除,可以越爱河而超苦海。余闲居阅《大智度论》,因取意而为之颂,以此自警,并以警世云。死想:有爱皆归尽,此身宁久长。替他空堕泪,谁解反思量?(先作此观,为下九想张本..

内典字义译注

●卷一三途:即三恶道。优填王:梵语“邬陀衍那”,此言“出爱”。亦云“优陀延”。即优填王也。(凡言梵语者,皆天竺国之语也,劫初皆梵天遗种,故称梵。)婆罗门:此云“净行”,是西天四姓之一,详《长阿含·四姓..

劝善之书,打开就令人皱眉,这样的书必定不能流传。打开就令人鼓掌,这样的书也必定不能流传。为什么?一个是过于深奥,一个是失之粗浅。我老师这本书,其意本在戒淫,却又总是在探讨生死问题,我起初也觉得过于深奥..

如来应化类(七问七答)

问:世间人生育时都要经过阴道,菩萨入胎时都是从右胁进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答:凡夫有爱欲,所以从产门进出。菩萨没有爱欲,所以从右胁进出。问:三界之内最为尊贵的,莫过于天帝。而佛降生时,四大天王、忉..

忏悔往生类(七问七答)

问:已经造了淫业,要想净除罪障,应当在佛前忏悔呢?还是从自心忏悔呢?答: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佛前忏悔,不碍自心忏悔。自心忏悔,不碍佛前忏悔。问:今世所犯的淫业,固然应当忏悔予以消除。至于过去世中所犯,..

婚嫁穷源类(八问八答)

问:淫欲既然是万恶之首,那么古代圣王治理国家时,就应当加以禁止。可是伏羲却设立媒妁,使男女两家联姻,这是为什么呢?答:这正是为了避免世间人民淫乱的发生。如果不设立婚嫁的礼仪制度,不仅世上的男子女人会像..

恶道缘由类(十问十答)

问:鸳鸯、鹌鹑、鸽子是因为前生造下淫业,所以今世成为淫鸟。而大雁丧偶,至死都不再另找伴侣,可知前世必定不犯淫业,为什么也堕入鸟身?答:十恶之中,淫是其一。造了十恶都会堕入畜生道,鸳鸯、鹌鹑、鸽子是因为..

性学阐微类(七问七答)

问:在《论语》中,子路曾向孔子询问关于生死的看法,孔子拒绝回答。你却总是争辩不休,难道不是过于怪僻偏激吗?答: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这是他在婉转地开导启发,不是全然拒绝回答。孔子说:“死生亦..

中阴异同类(七问七答)

问:经上说的中阴身是什么?答:就是人死去之后的神识,如《大般涅槃经》所说。经文大意说:“临命终时,亲属围绕哭泣,其人惊慌恐怖,没有办法控制自己。一生所作的善恶业力,全都显现在眼前。身上的热气散尽之后,..

形灭神存类(六问六答)

问:《尚书》说:“天道福善祸淫。”不过指活在世上的人,由于行善、作恶的不同而受到上天的报应。若是人已经死了,则形骸、神识都已消灭,纵然有罪,又怎能受到报应呢?答:人的形骸虽然会损坏消亡,心性却依旧长存..

胎娠差别类(十二问十二答)

问:男女没有交合,就不会生育子女,交合之后才有身孕。请问来投胎的人,是天天守在父母身旁,等着交合时入胎呢?还是偶然遇到了,于是就入胎呢?答:业报因缘,不可思议。如果因缘注定要做子女,虽然神识远在千世界..

受持破惑类(十问十答)

问:决心戒淫就已经很难了,而所列的受持方法及事项,又如此详尽周密,是不是有点太强人所难了?答:这些日常受持的方法都是本着中道的原则而设立,每个人应按照自己的情况尽力遵守。儒家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佛教..

杂问防淫类(十问十答)

问:《普门品》说:“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这又是什么道理呢?答:色使人迷惑,佛令人觉悟。以觉悟破除迷惑,就像用灯光照破黑暗一样,无可置疑。孔子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因果析疑类(八问八答)

问:大富大贵的人,往往造了很多淫业,为什么不见有报应?答:这些人之所以能大富大贵,是由于前世的善缘已经成熟。今生虽然作恶,还是应当先享受福报,而把苦果留到来生。就好像灾荒之年的存粮是由往年所积蓄,而今..

第三卷决疑论统论淫业类(八问八答)

第三卷 决疑论统论淫业类(八问八答)问:从宇宙诞生时混沌的太极状态中,分化出阴性、阳性两种不同的物质形态,逐渐形成了天空与大地,有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往复交替,人类因此诞生并繁衍不息。由此可知,男女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