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贺部

繁体

【原文】人类欣逢吉事,众生对泣哀鸣。微躯定是享嘉宾,一夜千翻凛凛。谁料业缘会遇,怨家次第相寻。披毛戴角口无声,俯首牵来就刃。

◎好生者,位居通显,遇当道吉庆事,可以他物代称觞者,代之。

◎远处绅宦来访,宜以字画古玩,及种种善书投赠。必难已于设席,勿害生命。

◎官府往来,所具敬仪,不宜将活物备用。

◎父母寿诞,亲友敛赀称贺,宜将众分,作一善事,仍列众友芳名。

◎祝寿一事,原系末世浇风。古者年逾甲子犹不称贺,况三四旬乎。苟不能违俗,必俟六旬以上,十年而后一庆,可也。

◎亲友或将应试,或将赴任,或将服贾,不无饯别之义。能以厚赆代宴〖赆(jin),临别时赠送的财物】,彼此得福。

◎遇亲友吉事,在于得已,不必奔走称贺。若吉事属己,亦勿遍扬于外。

◎士人应乡,会试,多有亲朋敛金,祷于文昌,关帝者。明理之士,宜固却之。

◎家中遇种种吉事,不得已设酌,宜定于几簋【篕(gui),盛放食物的器皿〗。若适当朔望之辰,概用精洁蔬果。

◎江北宴客,席中必有三四簋蔬,不惟取其惜福,兼之便于持斋亲友,此法最善。好生者,宜仿而行之,以维风俗。

◎远地亲友遇吉事,不得已而往贺,勿多随僮仆,舆人,舟子。

◎亲友特设相招,当于几日前,先向彼使说明。或托言斋期,或托言止食三簋,或托言特杀不食,亦免无量杀业。

◎赴宴他家,若为我广杀物命,好生者宜投箸而起,一揖而退。

◎亲友如遇疾病,好生者不必作醵敛分【醵(ju),凑钱〗,杀生媚神。倘有他友敛分于吾,宜晓之以佛言,示之以因果,惧之以鬼神不享非礼,告以死生各有定分,令彼憬然自返为第一。

◎富贵之家纳妾,其往来无耻之徒,渐有设酌称贺者,此风慎不可长。

【译白】人逢喜事精神爽,众生对泣哀鸣悲。命微身危宴嘉宾,漫漫长夜战兢兢。因缘成熟再相遇,怨家次第找上门。披毛戴角不能言,低头被牵来还命。

◎好生之人,身为朝廷命官,凡遇朝中执政者有吉庆事,馈送贺礼若可用其他礼物代替酒肉的,即以他物代替。

◎若有远处绅宦来访,应以字画古玩,及种种善书赠送。若万不得已要设席款待,不可伤害物命。

◎官府往来,互送礼物,不应将活物用来送礼。

◎父母寿诞,亲友凑钱称贺,应将众人之钱,拿去做善事,仍列众人的芳名。

◎祝寿一事,原属末世浮薄风气。古代人年过甲子(六十岁),犹不称贺,何况三四十岁呢?若不能违俗,也一定要到六十岁以上,此后十年一庆即可。

◎亲友中有人将参加科举考试,或将赴任,或将出外经商,常设酒席饯别。若能改用丰厚财物馈赠,代替设宴饯别,彼此都能得福。

◎遇亲友吉事,若能省却的,尽量不必奔走称贺。若自己有吉事,也不必张扬于外。

◎读书人将参加乡试、会试,常有亲朋集资,备办牲礼向文昌帝君,或关圣帝君祷祀。明理之人,应坚决阻止。

◎家中遇到种种吉事,不得已需备办酒席的,应酌定几簋素食。若刚好遇上初一十五,应该全部用精洁的薇果。

◎江北地区设宴请客,席中必有三四篕素食,不仅为惜福,且便于持斋亲友。此法最善。爱惜物命者应仿效施行,以开化风俗。

◎远地亲友家有吉事,不得已而前往祝贺,不多带僮仆及随从。

◎亲友若特意设宴招待,当于几天前,先向对方说明,或托言正值斋期,或托言止食三簋,或托言不食杀生之肴馔,也可免无量杀业。

◎赴宴他家,若主人为我广杀物命,好生者应放下筷子而起,向主人一辑而退。

◎亲友如遇疾病,好生者不必跟随他人凑钱设祭,杀生榻神。若有他友向我收取份额,应以佛教因果道理晓示他们,鬼神不享非礼之祭,向其说明死生各有定分,使其能有所醒悟而自动放弃杀生设祭。

◎富贵之家纳妾,其往来祝贺的无耻之徒,渐有设酌称贺的,此颓风万不可助长。

摘自《安士全书》万善先资:庆贺部

南浔极乐寺重修放生池疏

南浔极乐寺重修放生池疏(民国)印光法师撰【原文】戒杀放生之事,浅而易见。戒杀放生之理,深而难明。若不明其理,纵能行其事,其心决不能至诚恻怛。其福田利益,亦随其心量而致成微浅。倘遇不知者阻诽,遂可被彼所..

护生篇

护生篇(明)曾大奇端甫居士撰客问,经言,人食羊,羊食人,生生世世,互来相唤。以是因缘,历千百劫,长在生死。推之他物,亦莫不然。如是则人之涉世,触手成罪,亦可惧矣。将诚然乎。通曰,夫圣言如实,经旨不虚。..

诫酒肉慈慧法门偈

诫酒肉慈慧法门偈(并序)(宋)慈云忏主遵式撰集斯偈者,出楞伽经,央掘经,涅槃经,萨遮尼乾经,阿含经,正法念经,华严十住经诸大小乘典。因看读时,录之成偈一百首,目为诫酒肉慈慧法门,遍示未闻,足以为戒。幸愿..

放生仪

按四明礼法师旧文,稍为参酌,使简便易行。后增代彼求愿往生,又增华严回向品文结之,意取先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后人毗卢遮那华藏玄门也。又暑天,初次生到,照此式念诵,即放。后续至者,续放,但念大悲咒一遍,往..

放生祝愿

【原文】放生已,对佛像前,至心礼拜,白言,弟子某甲,一心归命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我遵先佛明诲,今行放生,已得若干。以此功德,愿我罪业消除,怨愆解释,所修善根,日益增长。命终之际,身心安隐,正念分明,..

放生文

【原文】盖闻世间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惨者杀伤。[注]至重有二,一者世人于金宝官爵妻子,以至己身,皆其所重。然不可得兼。则重之中必取其尤重者。是以为救己身,不吝金宝。为救己身,不惜官爵。为救己身,不顾妻子,..

戒杀祝愿

【原文】若能一月不杀,至月尽夜,或次月朔旦,对佛像前,至心礼拜,白言,弟子某甲,一心归命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我遵先佛明诲,今行不杀,已及一月。以此功德,愿我罪业消除,怨愆解释,所修善根,日益增长。命..

戒杀文

【原文】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乃恣意杀生,广积怨业,相习成俗,不自觉知。昔人有言,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是也。计其迷执,略有七条,开列如左,余可例推云。[注]凡有知者必同体,人之食肉,大是怪事。然不以为..

戒杀放生文序

附录戒杀放生文(明)古杭云栖寺沙门袾宏撰并注戒杀放生文序【原文】莲池上人,少通六艺〖指儒家的六经】,文成而纸贵洛城。长练三车〖法华经•譬喻品有火宅三车之喻,指大小乘佛法〗,忍证而宗超葱岭〖菩提达磨越葱..

【原文】万善先资集,吾先曾祖怀西公之所述也。蕙幼时阅先曾祖著书目录,劝善集中,有万善先资,欲海回狂二种。版片久失,印本亦无存,求之不得见者,三十余年矣。甲寅冬,得欲海回狂集,若获珍璧。程子南村,见而重..

发心部

【原文】杳杳十方国土,无非性量包涵。众生未度我之愆,手握乾坤八面。要与人天大众,多生多劫周旋。发心二字广无边,佛佛于中显现。◎发心菩萨,见诸异类,处于母胎,受大苦恼,母被杀时,子亦随毙。当作宿生眷属想..

忏悔部

【原文】堪骇娑婆浊世,凡夫颠倒昏迷。恶缘日炽善缘微,愁杀眼光落地。今世因循不悔,他生欲仟无期。怨仇迭报不差移,曾见谁人逃避。◎好生者,遇兵戈扰攘之日,见尸骸遍野。当念此是屠戮罪报所致,我等宿世今生,必..

强恕部

【原文】一指投于沸汤,遍体皆如刀割。从来杀报难逃脱,万劫纷纷酬答。片念杀机微动,勇猛回头止遏。力行善事如饥渴,渐与仁慈符合。◎好生者,欲断杀业,先静念异类众生,当子母相聚之时,彼此依依不舍,与人类子母..

神咒部

【原文】密语流传东夏,堪称乳酪醍醐。阿伽妙剂疗沉疴,烦恼林中甘露。加持一言半偈,犹能拔济三途。赀财不费救生多,慎勿忘于跬步。◎早起,未举足时,先诵行步不伤虫蚁咒七遍,然后投足于地,则无误伤之患。咒曰,..

劝戒部

【原文】蘧耻独为君子,舜思善与人同。发心度世贵含宏,在在期于感动。若藉一身一口,徒然舌敝耳聋。迭相化导易为功,可与言时休纵。◎好生者,居近君之位,宜以仁慈之理,启沃君心,劝君修文偃武,薄赋轻徭。更诏天..

言语部

【原文】禽兽临刑片刻,哀号最属堪怜。霜刀沸水在其前,一语无由置辩。想是宿生在世,口中不发嘉言。君今目击此奇冤,启齿须存方便。◎好生者,侍食于主,勿言某味食之有益,某味食之无益,使其主营心于口腹。◎戒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