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杀文

繁体

【原文】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乃恣意杀生,广积怨业,相习成俗,不自觉知。昔人有言,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是也。计其迷执,略有七条,开列如左,余可例推云。[注]凡有知者必同体,人之食肉,大是怪事。然不以为怪者,良由家世袭而为常,邻里比而成俗。习行既久,不觉其非,反以为是,又奚怪乎。今有杀人而食者,人必大骇而亟诛之。何也。不习行故也。使杀人无禁,行之数年,以人肉而供庖厨者遍于天下矣。故曰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是也。

一曰生日不宜杀生。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己身始诞之辰,乃父母垂亡之日也。是日也,正宜戒杀持斋,广行善事。庶使先亡考妣,早获超升,现在椿萱,增延福寿。何得顿忘母难,杀害生灵,上贻累于亲,下不利于己。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一也。[注]唐太宗万乘之主,生日尚不为乐。田舍翁多收十斛粟,乃贺客盈门,欢宴累日。不知其可也。今世有生日饭僧诵经,修诸善事者,其贤乎哉。

二曰生子不宜杀生。凡人无子则悲,有子则喜。不思一切禽畜,亦各爱其子,庆我子生,令他子死,于心安乎。夫婴孩始生,不为积福,而反杀生造业,亦太愚矣。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二也。[注]一猎人暮夜大醉,视其幼子为獐,砺刃将杀之,妻泣谏不听,竟剖其腹,出其肠,已而安寝。天明呼其子与入市鬻獐肉。妻哭曰,昨汝所杀者子也。其人举身自掷,五内崩裂。噫。人畜虽殊,爱子之心一也,安可杀欤。

三曰祭先不宜杀生。亡者忌辰,及春秋祭扫,倶当戒杀,以资冥福。杀生以祭,徒增业耳。夫八珍罗于前,安能起九泉之遗骨,而使之食乎。无益而有害,智者不为矣。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三也。[注]或曰,梁武帝以面为牺牲,世讥其使祖宗不血食。噫。血食未必珍,蔬食未必恶。为人子者,贵乎慎修其身,而不覆先宗祀,斯善矣。奚取于祀之必用血也。褕祭胜于杀牛,易垂明训。牲养犹为不孝,圣有嘉谟。奚取于祀之必用血也。

四曰婚礼不宜杀生。世间婚礼,自问名纳采以至成婚,杀生不知其几。夫婚者生人之始也,生之始而行杀,理既逆矣。又婚礼,吉礼也。吉日而用凶事,不亦惨乎。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四也。[注]凡人结婚,必祝愿夫妻偕老。尔愿偕老,禽兽愿先亡乎。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烛,思相离也。尔以相离为苦,禽兽以相离为乐乎。信乎婚之不宜杀矣。

五曰宴客不宜杀生。良辰美景,贤主佳宾,蔬食菜羹,不妨清致。何须广杀生命,穷极肥甘,笙歌餍饫于杯盘,宰割怨号于砧几。嗟乎。有人心者,能不悲乎。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五也。[注]若知盘中之物,从砧几怨号中来,则以彼极苦,为我极欢,虽食,亦不下咽矣。可不悲乎。

六曰祈禳不宜杀生。世人有疾,杀生祀神以祈福佑,不思己之祀神,欲免死而求生也,杀他命而延我命,逆天悖理,莫甚于此矣。夫正直者为神,神其有私乎。命不可延,而杀业具在。种种淫祀,亦复类是。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六也。[注]药师经云,杀种种众生,解奏神明,呼诸魍魉,请乞福佑,欲冀延年,终不可得。所谓命不可延,杀业具在也。种种淫祀,如杀生求子,杀生求财,杀生求官等,及其得子,得财,得官,皆本人分定,非鬼神所为也。偶尔满愿,遽谓有灵,信之弥坚,行之愈笃。邪见炽然,莫可救疗,悲夫。

七曰营生不宜杀生。世人为衣食故,或畋猎,或渔捕,或屠宰牛羊猪犬等,以资生计。而我观不作此业者,亦衣亦食,未必其冻倭而死也。杀生营生,神理所殛。以杀昌裕,百无一人。种地狱之深因,受来生之恶报,莫斯为甚矣。何苦而不别求生计乎。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七也。[注]亲见屠羊者垂死而口作羊鸣,卖鳝者将亡而头如鳝啮。此二事近在邻居,即非传说。我劝世人,若无生计,宁丐食耳。造杀而生,不如忍饥而死也。吁。可不戒哉。

如上所列,甚拂常情。达人览之,必以为确论。倘能全戒,善莫加焉。其或不然,量力除减,或去四五,或禁二三。除一事则消一业,减一杀则杜一怨。若未能断绝腥膻,且先应市买现物,不加亲杀,亦免大愆。积养慈心,渐人佳境。得斯文者,更望展转流通,递相劝化。能劝一人不杀,如救百万生灵。劝至十人百人,以及千万亿众,阴功浩大,善果无穷。但肯信行,决不相赚。◎每年写十二月分,粘贴屋壁。一月不杀,则于月下书不杀二字。一月不杀,下善也。一年不杀,中善也。一生不杀,上善也。世代不杀,善之又善者也。愿人人戒杀,户户持斋,则诸佛生欢,万神加护,干戈由是永息,刑罚可以无施,地狱为之顿空,苦海因而长别矣。

【译白】世间人吃肉,都认为是理所当然,于是肆意杀生,广积怨业,相互仿效,形成流俗,自己却还意识不到。正如古人所言,真可为此痛哭流涕,长时叹息啊!计世人执迷不悟的行为,大略概括起来有七条,列举如下,其余可举一反三、依例推论。[注]凡是有知觉者必是同体,人之吃肉,岂不是大大的怪事?然而却不以为奇怪,是因为家家世代沿袭,习以为常。邻里之间竞相模仿,已形成流俗。习惯成自然,并不觉得有错,反而自以为是,又哪会觉得奇怪呢?倘若现今有人杀人肉吃,人们必定会对此惊恐万分而立即处决凶手。为什么呢?是因为世上没有可以杀人肉吃的习俗。假使对杀人也不加禁止,杀了几年后,那么厨师用人肉来做菜就天下通行了。所以说举世之人都习以为常而不觉得有错,真可为之痛哭流涕而长时叹息啊!

一者生日不应杀生。可怜的父母,生我劳心劳力,真不容易。自己出生之时,即是父母面临死亡威胁之日。这一天,正应戒杀吃素,广行善事。才可让过世的父母,早得超生,现在父母,增福延寿。为何却顿时忘记了母难,杀害生灵,上连累双亲,下不利于自己。可这种行为举世之人都习以为常而不觉得有错,这是我为之痛哭流涕而长长叹息的原因之一啊![注]唐太宗贵为一国之主,生日尚不行乐。一个农夫多收了十斗粟,前来贺喜的就宾客盈门,大吃大喝好几天。不知有什么资格要这样做。现今世间做生日时能知道供养僧人、念佛诵经,作种种善事的人,真是太贤明了!

二者生孩子不应杀生。一般人若没有孩子时则悲伤,有孩子时则欢喜。却没有想到一切禽畜,也各爱自己的孩子。为庆祝我的孩子出生,却让它们的孩子死亡,于心能安吗?当婴孩刚出生时,不为他修福积德,却反而杀生造业,也太愚蠢了。可这种行为举世之人都习以为常而不觉得有错,这是我为之痛哭流涕而长长叹息的原因之二啊![注]有一猎人夜晚喝得大醉,把他的幼子看成了獐,磨刀霍霍准备杀他。妻子哭着阻止而不听,竟然剖开孩子的肚子,抽出肠子,然后安然入睡。天亮时还叫他的孩子与他同到市场去卖獐肉。妻子哭着说,昨晚你所杀的是咱们的孩子啊!猎人这才恍然明白,伤心自绝,肝脑涂地而死。唉!人畜虽然不同,爱子之心是一样的啊!怎么可以杀生呢?

三者祭祀祖先不应杀生。死者的忌日,以及春秋时祭扫祖先坟墓,都应当戒杀,以助长亲人的冥福。若杀生祭祀,只能是枉自增加亡人的罪业罢了。纵然是山珍海味供于桌前,又岂能让九泉之下亲人的遗骨来吃上呢?有害而无益,明智人之所不为。可这种行为举世之人都习以为常而不觉得有错,这是我为之痛哭流涕而长长叹息的原因之三啊![注]或许有人会说:“梁武帝用面食来代替祭祀用的牲畜,世人却讥笑他让祖宗吃不到血食。”唉!血食未必珍贵,蔬食未必不好。为人子女者,贵在谨慎修身,而不辱没祖先家声,这才是善。岂在于祭祀必用血食。以恭敬的心奉上普通的蔬食祭祀,胜过杀牛血祭,《易》上有明文训示。飼养牲畜犹是不孝,圣人有良言在。岂在于祭祀必用血食?

四者婚礼不应杀生。世间人的婚礼,从询问对方名字,接受彩礼,一直到成婚,杀生不知多少。结婚是生育后代的开端,生育之初就杀生,从理上说来就已经悖逆了。再者,婚礼是吉祥的礼仪。在吉祥的日子里行杀生的凶事,岂不是太残忍了?可这种行为举世之人都习以为常而不觉得有错,这是我为之痛哭流涕而长长叹息的原因之四啊![注]凡是人们结婚,必定祝愿夫妻白头偕老。新婚夫妻希望偕老,禽兽就愿意先死吗?嫁女的人家,三天烛光不灭,女儿离家思念不已。你们别离是苦,禽兽就以别离为快乐吗?若能相信这个道理,结婚就不应杀生了。

五者宴请客人不应杀生。良辰美景,贤主人,佳贵宾,蔬菜清羹的素宴,不会妨碍清馨的雅致。何须大肆杀生、穷奢极欲的豪华盛宴?笙歌燕舞、杯盘狼藉,极尽口腹之贪欲。哀哀惨叫,怨恨难平,任人宰割于案板。呜呼!有人心者,能不为之悲伤吗?可这种行为举世之人都习以为常而不觉得有错,这是我为之痛哭流涕而长长叹息的原因之五啊![注]若知盘中之物,是从砧板上怨恨的叫唤声中而来,则以它的极苦,换来我的极欢,虽吃,也难以下咽啊。太悲惨了!六者祈福消突不应杀生。世间人有病时,常常以杀生祭祀神灵来祈福求保佑,不想想自己祭祀神灵的目的,是为免死亡而求活命。而以杀动物的命来延长我的命,悖逆天理,没有比此更甚的了。正直者才有资格为神,神难道还有偏私吗?其结果只能是生命不可能得到延长,而杀生罪业却因此造成了。世间种种愚昧的祭祀行为,也与此类似。可这种行为举世之人都习以为常而不觉得有错,这是我为之痛哭流涕而长长叹息的原因之六啊![注]《药师经》中说,以杀害种种众生,来奏请神明,招呼各种魍魉小鬼,乞求降福保佑,希望延年益寿,终究得不到。为何命不可延呢?因为杀业俱在啊!至于各种迷信的祭祀行为,如杀生求子、杀生求财、杀生求官等,即使真得子、得财、得官,也都是本人命中注定,本该有的,根本不是鬼神所赐。碰巧满了所愿,就说鬼神有灵,信得更坚定,做得更扎实。邪知邪见更加严重,无药可救。悲哀啊!

七者谋生不应杀生。世间人为了穿衣吃饭,或打猎,或捕鱼,或屠宰牛羊猪犬等,靠此谋生。而我看不作这些行业的,也照样穿衣吃饭,未必他们就冻死饿死了。以杀生来谋生,天理所不容。因杀生而兴旺发达的,百中无一人。而深种入地狱之恶因,受来生之恶报,没有比此更得不偿失的了。何苦而不另找一种谋生的职业?可这种行为举世之人都习以为常而不觉得有错,这是我为之痛哭流涕而长长叹息的原因之七啊![注]我曾亲眼见到杀羊的人临死时嘴里发出羊的叫声,卖鳝鱼的人将死时而头如鳝鱼啃咬状。这两件事就发生在我的邻居身上,近在身边,并非传说。我奉劝世上人,若无谋生手段,宁愿乞讨为生。若靠杀生而活,不如忍饥挨饿而死。呜呼!还不戒杀吗?

如上所列举,似不太合常情。但明智之人看后,必认为是正确的定论。若能全戒,功德无量。若一时还不能全戒,至少也要尽量减少,或减低十分之四五,或禁十分之二三。免除一事即消去一业,减少一次杀生即杜绝一次怨仇。若还未能完全断绝肉食,暂且先到市场买已杀好的现成肉,不亲自杀,也免很大罪过。以此培养慈悲心,再慢慢进入更高的境界。见到这篇文章的人,更希望你辗转流通,相互劝化。若能劝得一人不杀生,就如同救得百万众生。劝得十人百人,乃至千万亿人,则阴功巨大,善果无穷。只要肯信受奉行,决不吃亏。◎每年十二个月逐月写成纸条,粘贴在屋壁上。若一个月没有杀生,就在该月的纸条上写不杀二字。一个月不杀生,是下善。一年不杀生,是中善。一生不杀生,是上善。世代不杀生,是上上善。但愿人人戒杀,户户持斋,则诸佛欢喜,万神保护,战争永无,刑罚多余,地狱顿空,苦海因而永别了。

摘自《安士全书》万善先资:戒杀文

南浔极乐寺重修放生池疏

南浔极乐寺重修放生池疏(民国)印光法师撰【原文】戒杀放生之事,浅而易见。戒杀放生之理,深而难明。若不明其理,纵能行其事,其心决不能至诚恻怛。其福田利益,亦随其心量而致成微浅。倘遇不知者阻诽,遂可被彼所..

护生篇

护生篇(明)曾大奇端甫居士撰客问,经言,人食羊,羊食人,生生世世,互来相唤。以是因缘,历千百劫,长在生死。推之他物,亦莫不然。如是则人之涉世,触手成罪,亦可惧矣。将诚然乎。通曰,夫圣言如实,经旨不虚。..

诫酒肉慈慧法门偈

诫酒肉慈慧法门偈(并序)(宋)慈云忏主遵式撰集斯偈者,出楞伽经,央掘经,涅槃经,萨遮尼乾经,阿含经,正法念经,华严十住经诸大小乘典。因看读时,录之成偈一百首,目为诫酒肉慈慧法门,遍示未闻,足以为戒。幸愿..

放生仪

按四明礼法师旧文,稍为参酌,使简便易行。后增代彼求愿往生,又增华严回向品文结之,意取先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后人毗卢遮那华藏玄门也。又暑天,初次生到,照此式念诵,即放。后续至者,续放,但念大悲咒一遍,往..

放生祝愿

【原文】放生已,对佛像前,至心礼拜,白言,弟子某甲,一心归命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我遵先佛明诲,今行放生,已得若干。以此功德,愿我罪业消除,怨愆解释,所修善根,日益增长。命终之际,身心安隐,正念分明,..

放生文

【原文】盖闻世间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惨者杀伤。[注]至重有二,一者世人于金宝官爵妻子,以至己身,皆其所重。然不可得兼。则重之中必取其尤重者。是以为救己身,不吝金宝。为救己身,不惜官爵。为救己身,不顾妻子,..

戒杀祝愿

【原文】若能一月不杀,至月尽夜,或次月朔旦,对佛像前,至心礼拜,白言,弟子某甲,一心归命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我遵先佛明诲,今行不杀,已及一月。以此功德,愿我罪业消除,怨愆解释,所修善根,日益增长。命..

戒杀文

【原文】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乃恣意杀生,广积怨业,相习成俗,不自觉知。昔人有言,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是也。计其迷执,略有七条,开列如左,余可例推云。[注]凡有知者必同体,人之食肉,大是怪事。然不以为..

戒杀放生文序

附录戒杀放生文(明)古杭云栖寺沙门袾宏撰并注戒杀放生文序【原文】莲池上人,少通六艺〖指儒家的六经】,文成而纸贵洛城。长练三车〖法华经•譬喻品有火宅三车之喻,指大小乘佛法〗,忍证而宗超葱岭〖菩提达磨越葱..

【原文】万善先资集,吾先曾祖怀西公之所述也。蕙幼时阅先曾祖著书目录,劝善集中,有万善先资,欲海回狂二种。版片久失,印本亦无存,求之不得见者,三十余年矣。甲寅冬,得欲海回狂集,若获珍璧。程子南村,见而重..

发心部

【原文】杳杳十方国土,无非性量包涵。众生未度我之愆,手握乾坤八面。要与人天大众,多生多劫周旋。发心二字广无边,佛佛于中显现。◎发心菩萨,见诸异类,处于母胎,受大苦恼,母被杀时,子亦随毙。当作宿生眷属想..

忏悔部

【原文】堪骇娑婆浊世,凡夫颠倒昏迷。恶缘日炽善缘微,愁杀眼光落地。今世因循不悔,他生欲仟无期。怨仇迭报不差移,曾见谁人逃避。◎好生者,遇兵戈扰攘之日,见尸骸遍野。当念此是屠戮罪报所致,我等宿世今生,必..

强恕部

【原文】一指投于沸汤,遍体皆如刀割。从来杀报难逃脱,万劫纷纷酬答。片念杀机微动,勇猛回头止遏。力行善事如饥渴,渐与仁慈符合。◎好生者,欲断杀业,先静念异类众生,当子母相聚之时,彼此依依不舍,与人类子母..

神咒部

【原文】密语流传东夏,堪称乳酪醍醐。阿伽妙剂疗沉疴,烦恼林中甘露。加持一言半偈,犹能拔济三途。赀财不费救生多,慎勿忘于跬步。◎早起,未举足时,先诵行步不伤虫蚁咒七遍,然后投足于地,则无误伤之患。咒曰,..

劝戒部

【原文】蘧耻独为君子,舜思善与人同。发心度世贵含宏,在在期于感动。若藉一身一口,徒然舌敝耳聋。迭相化导易为功,可与言时休纵。◎好生者,居近君之位,宜以仁慈之理,启沃君心,劝君修文偃武,薄赋轻徭。更诏天..

言语部

【原文】禽兽临刑片刻,哀号最属堪怜。霜刀沸水在其前,一语无由置辩。想是宿生在世,口中不发嘉言。君今目击此奇冤,启齿须存方便。◎好生者,侍食于主,勿言某味食之有益,某味食之无益,使其主营心于口腹。◎戒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