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入门需要知道的基础知识

繁體

佛教入门戒定慧三者戒为先需求的确的举动与恒心不然终究只能修个口头禅,皮相佛。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这两者先要要做到你应该还未落发吧能够遵循居士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喝酒至于入门的典籍就没有很大的要求了其实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弟子规太上感应经都是些做人基本品德要求然后在慢慢深化一些经典例如楞严经金刚经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诸善奉行,诸恶莫作。首要据守戒律,以戒律为师。杀生,邪淫、偷盗、妄语和饮酒(假如不守这个,人会乱性,一乱性就有可能犯前四戒),只要不犯这几个大戒就行,其他的不用悉数遵守,因为你没有到那个阶段。其次多做善事,多施舍,多行善积德(行善的含义严重,接下来会结合实际进行说明)。了解佛法的最基本内容。首要是“缘起论”,也便是人间一切都因缘而生,缘散而灭,这个因与你所具备的东西有关,这个缘是外部的东西,两个成熟后一合和,则发生很多事情,反之进程也一样,一旦离散,就没了,从这个视点来说,都是空的幻象。然后是法印(这里说的是四法印,还有三法印、五法印、一法印,都并无实质上的差异):一个是“诸行无常”,便是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永久的,都在变化之中,仅仅有的显着,有的看不见,这个道理现代科学也这么以为,无争议;一个是“诸受皆苦”,便是说人间一切的实质都是苦,关于这一点,存在很大争议,很多人不了解那些极度的高兴怎么可能是苦,而且佛经的一般说法也不能让人服气!但不要紧,先记得这个概念就行;一个是“诸法无我”,法即外相之意。其实很简略,既然一切都是因缘暂时聚合而构成的,当然没有实性的东西,没有永久的存在。比如说,你的身体是你吗?无非一些有机物无机物构成的,一堆血肉,死后悉数散失。你的思维是你吗?你的思维好像海里乱流,杂乱至极并一刻不断(平常你注意不到),而且瞬间生灭(主动发生主动消灭),究竟哪个思维能代表你呢?所以没有实我,仅仅名我。这个道理简略而杂乱,需求去证悟;一个是“涅磐寂静”,这个词很杂乱,人类的言语其实真无法解释,大致应该是一种不生不灭的空,大家知道这个词就行了,不用去了解,因为用思维是无法了解的,只能证悟。轮回果报论。这个大家都知道,便是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你善恶的比照情况决定你在六道中怎么轮回。这个很多人也比较疑惑,甚至是底子不愿意信任,尤其是那些百无禁忌的伪君子(所谓能人),以为是迷信。可是,我劝你还是信任,你不信佛没关系,但不能够不信任因果轮回。再说两点,一是佛法以为万物都有佛性,明心即能见性,这给了我们期望,而不把期望放在神的身上。二是烦恼之根在“贪嗔痴”。知道了以上的内容,在十二因缘中等于就断了“无明”,你的存在就不会再是无意识的,轮回将会逐步向上,并终究土崩瓦解。再说一下因果和轮回,很多人表明欣赏梵学,其实是叶公好龙,他们不是真的好龙,而是借“欣赏梵学”表明自己识得佛法大才智,比那些视释教为迷信的人高超一等。至于释教具体讲什么,他们从不去了解。所以他们一边赞美梵学,一边却说因果和轮回是迷信---他们不知道因果和轮回是释教的基石。博学而不才智的凡夫,知道释教深远高妙,群星璀璨,不得不附庸风雅地赞赏,心里却不了解“因果、轮回”这种“低层次”的概念为什么会是释教的中心支柱。聪明而不才智的狂人,以为“因果、轮回”是释教的污点,抱着惋惜的心情,企图悄悄把“因果、轮回”等踢掉,只坚持他以为高超的部分。可叹!更有甚者,以为释教是发展的产品,应该与时俱进,应该修正跟不上年代的部分,应加以完善……,这些想法做法,都是把释教当成了哲学思维、学说教育等等世俗学识,都是凡夫之见。还有人,甚至发起会集整理修正佛经……,这已经是破坏戒律,属于底子邪见了。因果和轮回是释教大厦的基石:假如没有六道轮回,不用修行;假如没有因果规则,修行没用。连释教的两大根底都不承认却表明欣赏释教的人,不过是附庸风雅装装门面罢了,就不要假充佛子了,关于释教,底子还没入门。

2024-03-17 13:52
打赏 点赞 (3)
评论问答

嘎玛仁波切:没有闻思佛法,就会出现抢头香等愚昧的迷信

嘎玛仁波切:没有闻思佛法,就会出现抢头香等愚昧的迷信日常,我们要发菩提心去听闻佛法,为了利益天下所有一切苦难众生脱离轮回,早日成佛,我来听闻佛法。如果没有听闻佛法,我们就不知道怎么去思考佛法。如果不知..

宋慧通《净土圣贤录》

慧通,关中人。少止长安太后寺。蔬食持咒,诵增一阿含经。从凉州慧绍禅师,咨受禅业。法门观行,多所游刃。常祈心安养。一日微疾,于禅定中,见一人来,形甚端严,语通云,良时至矣。须臾,见无量寿佛,光明赫然。定起,具告同学..

达真堪布:怎么才能利益众生

达真堪布:怎么才能利益众生问:怎么才能利益众生? 答:度化众生就要弘扬佛法。佛法有两个:教法和证法。教法就是经律论三藏。你精通三藏,你能讲解三藏,让众生明白三藏的的内容,让众生明理,这也是弘法,这是一..

念佛给老父亲带来的七大变化

念佛给老父亲带来的七大变化文/念善我父亲今年80岁,年迈体衰,往年劳累成疾,患有多种疾病。1、血糖高,打针吃药,平时都在10-11个单位以上。2、痰多,不分昼夜总是有痰,吃各种药,没有明显变化,每天清理痰液所..

阿罗汉入涅槃后,与他相关的因缘相续怎么说?

大千: 经中:“正如火苗被大风吹灭,已经消失,无以命名,牟尼摆脱了名和身,已经消失,无以命名……这样的人消失后,形量不存在,人们谈论他的依据不存在;当一切现象消失时,一切谈论方式也消失。”这都是指的有..

达真堪布:怎么才能使家人也信佛呢

达真堪布:怎么才能使家人也信佛呢问:母亲、妻子都信佛了,我该怎么感化父亲,让他也信佛呢?达真堪布答:这主要看你自己修行的进步。在他面前,你要好好表法,让他感动。很多修大圆满法的弟子,家里变化都特别大。..

善可为法,恶可为戒

善可为法,恶可为戒有时候,学佛修行,如果没有敌人、没有反对者,自己也不知道要进步;如果没有魔王来扰乱,自己也不懂得要发大菩提心。所谓“善可为法,恶可为戒”,有时候以敌为友,也可以成为学道的资粮。——星..

善导大师的两个深信

善导大师的两个深信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

邪淫的果报:事业不顺,身体不好,家庭不睦

邪YIN的果报:事业不顺,身体不好,家庭不睦阿弥陀佛,弟子在此诚心忏悔罪过。邪淫导致的果报实在太惨烈。希望各位千万不要重蹈覆辙。弟子在高中毕业的时候,和一名男子谈恋爱,后来到了大学,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情..

念药师经回向文

药师经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经文,在修行者的心目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在念药师经的时候,可以让我们收获到很多的好处,而念药师经也是需要做回向的,所以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念药师经回向文吧,希望通过下面的..

嘎玛仁波切:生起坚定不退转的虔诚心

嘎玛仁波切:生起坚定不退转的虔诚心现代人喜欢吃保健品,也喜欢通过锻炼让自己越来越健康。我看那些吃保健品的人;一天到晚锻炼身体,跑得自己气喘吁吁的人,也说不清楚这样做对身体到底有什么帮助,因为常常是看不..

为何不给足天下男女财富、美貌和真爱?

为何不给足天下男女财富、美貌和真爱?智者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闭月羞花、国色天香的容颜?佛曰:并不是每一个女人都品行高洁、性情温柔。能忍让,毫不计较。唯有宽容、柔和、谦逊有礼、上善若水的女人,才会端庄..

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因为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为伍。怀德之人,追求心性的不断提升,以及生命在另一重时空的纯正境界,所以淡泊于尘世中的一切物什,也就能将这一切..

嘎玛仁波切:低下傲慢的头,这正是反观内心,真正认识自我的开始

嘎玛仁波切:低下傲慢的头,这正是反观内心,真正认识自我的开始求皈依,要谦卑。我们在佛菩萨面前要谦卑,只有在你谦卑的时候,福报才会成熟得快。人们在凡夫俗子面前,往往生不起谦卑之心,“傲慢”无处不在,但在..

善心能文,考选城隍

善心能文,考选城隍我姊夫的祖父宋焘公,是县里的秀才。有一天,生病躺在床上,看见一个官差拿着公文,牵了一匹白额马走进来,说:「请快去参加考试。」宋焘公说:「主考官还没有到,怎么这么匆忙就要考了?」官差也..

在家如何学佛?

在家如何学佛?南无阿弥陀佛非常欢喜,有越来越多的人,亲近佛教,信仰佛教,这是一份佛缘,也是一份善缘。但很多人,心中一直疑虑重重,因为没有明师,虽然想学佛,却并不知道在家里学佛,该怎么开始,该怎么做。今..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