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养父母之志

繁体

我们听说过孟子母亲教子的故事—孟母三迁。孟母不辞辛苦,三次搬家,从坟场附近,迁到市场附近,再搬迁到学校(私塾学堂)附近,使孟子从小受读书人的影响,热爱学习。有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断机杼教子’,把织了一半的布匹剪断,孟子看了吓一跳。孟母以此告诫儿子,你中断学习,就如我剪断这未织完的布匹一样,是一事无成的。从此,孟子发愤读书,继承孔子的儒学,而成为亚圣(孔子是至圣)。孟母有志培养儿子成为出色的人,而孟子不负母亲的栽培,果然光宗耀祖,大孝显亲,这是养父母之志。现代的父母,也都是望子成龙,希望我们做子女的拿出孟子那种发愤精神,成为对社会、对人类有贡献的人,以养父母之志。

再举一个例子。中国记载历史的名著,有《史记》和《汉书》等。《史记》是由司马迁写的,由黄帝时代开始,一直写到汉朝。《汉书》记载了自汉高祖开始至王莽篡位的这一段两百二十九年的历史。《汉书》的作者是班固。但实际上《汉书》是班固父子,以及班固的妹妹,两代三个人完成的。班固的父亲叫班彪,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他读了《史记》很赞叹太史公司马迁写出这样优秀的作品,使中国的历史得以流传。可惜《史记》只记到汉武帝时期,于是班彪下决心要把历史继续写下去。他开始收集有关资料,经过相当的努力,终于开始写作了。可惜他的寿命不长,只活到五十二岁,还没有写完就去世了。班彪的儿子班固,从小受父亲熏陶,学识也很渊博,父亲去世后,他整理父亲的遗物,发心要继承父亲遗志,把《汉书》写完,完成父亲的事业。班固虽经历种种挫折,仍不放弃这个志愿,他不幸遭到朝廷小人的诬陷,而被判坐牢。在监狱里,他还坚持整理写书,以后被皇帝释放回家,继续写作。后来班固去世了,《汉书》还有少部分未写完,班固的妹妹班昭,是一个很有学问的女子,又继续哥哥的事业,最后完成《汉书》。这不是孔子所说的‘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吗!

实际上,孝养父母之身,孝养父母之心,孝养父母之志,三者是融合一体的。为印光大师所推荐的书《感应篇汇编》中有一个例子。古时候有一个孝子叫崔沔(音免),他母亲双目失明,他到处为母亲求医治疗,不惜倾家荡产。他事奉母亲三十年,总是那么恭敬真诚。晚上,不脱帽子和外衣,以便听到母亲召唤就马上提供服务。每当过年过节,或遇良辰美景,大家相聚时,崔沔一定扶著母亲赴宴,让母亲开心,和大家有说有笑,让母亲忘掉失明的痛苦。母亲过世了,崔沔非常伤心,祭祀母亲,发心为母亲终身吃素。他做官,收入很丰厚,慷慨地帮助他的哥哥、姐姐、侄子、外甥。崔沔说:‘母亲已经过世了,我没有办法表达对母亲的孝心了,想到她老人家在生的时候,悬挂的就是哥哥、姐姐、侄子、外甥这几个人。所以我都要好好的厚待他们,这样做或许可以安慰母亲在天之灵啊!’后来,崔沔官做到中书侍郎,他的儿子佑甫,成为贤明的宰相。

崔沔,真是孝子啊!他的孝心里已兼有孝养父母之身,孝养父母之心,孝养父母之志。

孝子要圆满地实行孝道,必须自己不断地学习圣贤教诲,不仅提高自己的精神层次,还要帮助父母提高心志和智慧,才能使父母获得圆满的幸福。比如,孔子说老年之人戒之在得(贪),因为年老了,容易对财产家业儿女贪恋执著,而导致内心不能开朗欢喜,这时孝子应该用古圣先贤的教诲开解父母:‘家财万贯,还不是一日三餐;宅舍无数,还不是夜眠六尺,应该把自己的积蓄财物分出来做一些利国利民的事情,比如赈灾、济贫、助印善书、捐助医药及道德教育事业等等。’使父母从做慈善事业中滋养乐善好德之心。父母退休以后一般都比较清闲,甚至感到寂寞或空虚,做儿女的应该积极引导父母学习圣贤教诲,或接受仁慈博爱的宗教教育,使精神有所寄托,获得圣贤智慧的法乐。更进一步,让父母明了生死轮回的真相,从而消除对死亡的恐惧,生起对来生归宿的希望憧憬。在佛教里,佛教导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其他宗教也有对来生归宿的具体说明。在父母去世的时候,孝子做好临终关怀,守候在父母身边,给父母安慰,用念佛、诵经,帮助他们往生极乐世界,则孝子的行为便圆满了。

杭州东天目山上有一个‘弥陀村’养老院,住著几十个老人,他们每天都生活在欢喜的法乐之中,每天凌晨便起床念佛听经,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心中充满著对未来憧憬的老人,身上便有年轻人的活力。有一次我到东天目山去,山上有一位九十二岁的孟老太太,精神矍铄,头脑灵敏,口齿清晰,我们上山参访和她聊天,她出口成章,吟出‘觉海虚空起,娑婆业浪流,若人登彼岸,极乐有归舟......’。她还帮助‘弥陀村’的负责人策划工作,是一个好参谋。她对生死没有恐惧,喜欢做善事,每天欢欢喜喜地生活,是一个很有理想情操的老人。我们孝养父母,除了完成父母的志向以外,更应在提高父母的心志上孝养。

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一切圣贤教育的核心,是做人的根本,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忠臣出孝子之门’,国家的栋梁,来自于孝子。弘扬孝道,是利国利世利民的事。

去年,我有幸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十二月三日)在澳洲阿德莱德大学召开的国际会议。这个会议是研讨汇集多元文化信仰的共同价值观,以教育来化解世界冲突。在这个大会上,净宗学院院长净空教授在大会上做了一个精彩的演讲,讲题是‘如何消弭冲突与落实仁爱和平的教育’。在演讲中,净空教授介绍了中华传统伦理道德教育,他指出‘中国圣人总结出道德的十二种德目: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伦理道德的教育要以这十二种德目为宗旨,如果人人都认真学习做到,自然是天下和平安定了。’净空教授还提出落实这些教育的具体建议,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视。二○○五年元月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道德教育亚太地区驻澳洲主席德丽欧女士,专门飞来澳洲图文巴市净宗学院,会见净空教授,面谈落实这些建议的具体办法。好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行动起来了!

中国□縂锂在二○○三年十二月访问美国哈佛大学时,发表过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著名演讲。他在演讲中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二○○○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中华民族其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温縂锂指出,‘人类正处在社会急剧大变动的时代’,要‘回溯源头,传承命脉......。’

各位朋友们,孝,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代传一代的命脉吗?孝,不正是一切道德的源头吗?孝,这个字,是会意字,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这个字上面是老字头,下面是子,说明老一代和子一代是融成一体的,就是孝。

□縂锂说:‘中华民族的祖先曾追求这样一种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各位朋友们,通过学习儒、释、道三家对孝道的阐述,我们才知道,唯有孝,才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各位朋友们,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孝子!

各位朋友们,今天我们来探讨第二个大问题:

二、戒淫—守身之要

结束语

古人说‘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各位朋友,我们今天相聚,也就是研讨了这两个问题:孝与戒淫。孝是立身之本,戒淫是守身之要。人在天地之间,是需要有这样的德行才能站得住,一生才能吉祥如意。让我们共同努力,..

深信因果、戒淫得福

如果一个人他对于以上所说的道理方法都不懂,但是他能深信因果,不做违礼违法的事,他就得福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善因得善果。以戒淫为因,果报是什么呢?果报首先是得功名如意,眷属如意,能得贵子(好后代)..

白骨观、不净观与观空

我们先看一个例子。唐朝,山西太原有位书生叫狄仁杰,他生得风度翩翩,丰神俊朗,是一个文雅清秀的读书人。他上京参加考试,途中寄宿在一家旅舍。晚上,夜深了,他还在读书,突然有一个美丽的少妇,悄悄进来会见他。..

非礼勿视,非礼勿动

有一次,孔子的学生颜回向老师请教关于克己复礼(抑制自己履行礼规)的实行问题。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合礼的现象不看,不合礼的声音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

学习圣贤、提高志趣

淫欲,它是从心里萌发的念头,要根本上解决,还要在心地上著手,而同时又要在事上禁止。下面我们提供四条谨供参考。1.学习圣贤、提高志趣我们先看一个例子。宋朝有一位贤能的宰相,叫司马光,人们尊称司马温公。当..

淫欲氾滥的危害

看看今天的社会,出现了许多不正常的现象。家庭本来是社会的基石,但是现代离婚率惊人地增长。据美国国家健康统计局的统计,2002年美国离婚人数是80万人。中国台湾离婚率高居亚洲第一,据2001年的统计是每结婚 3.5对..

人伦道德是幸福的基石

孟子说:(《孟子·离娄章句》)‘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古圣先贤教导我们:一个孝亲,一个守身,这两件是大事。守身当中以戒淫为重要。(一)人伦道德是幸福的基石中国人的祖先,是非常有智慧..

孝养父母之志

我们听说过孟子母亲教子的故事—孟母三迁。孟母不辞辛苦,三次搬家,从坟场附近,迁到市场附近,再搬迁到学校(私塾学堂)附近,使孟子从小受读书人的影响,热爱学习。有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断机杼教子’,把..

孝养父母之心

在二十四孝的故事里有这样的一个记载。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姓莱的人,年纪七十了,大家都叫他老莱子。老莱子的父母还在,都是九十多岁的人了。老莱子很孝顺,每天给父母提供的饭菜,都是柔软可口,便于老人食用的。老..

孝养父母之身

中国著名的二十四孝的故事,有很多这种例子。例如,孔子的学生子路,出身贫寒,经常吃野菜度日。但是为了让父母能吃到饭,他不辞辛苦,走到百里之外买米,背回家,奉养双亲。后来双亲去世了,他周游列国,在楚国做了..

如何行孝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儒、释、道三教一贯以孝为基础,教化人民。正如清朝‘雍正皇帝上谕’中所说的,‘朕惟三教之觉民于海内也。理同出于一源,道并行而不悖。’孝是做人的根本,是成佛作祖的正因,是百善之先,人间..

道家——明之以因果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又称太上老君。老子与孔子都是周朝时代的人。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道德的本源’及礼乐制度。孔子对这位太上老君是十分尊敬的。这位太上老君有一篇教人改恶行善的《太上感应篇》。文章中说道..

佛家——述之以恩德

这位圣人,就是释迦牟尼佛。我们知道,他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原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即现在的尼泊尔)的太子,名叫悉达多。西元前六世纪中期,有的书记载是西元前565年降生的。当时的中国正值东周春秋战..

儒家——晓之以要理

(一)、为什么要孝1.儒家──晓之以要理两千多年前,在中国春秋时代,‘至圣先师’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就讨论了这个问题。一天,孔子闲坐著,他的学生曾参(曾参,就是曾子,《大学》的作者)在旁边侍奉。孔子问曾参..

前言

尊敬的净空教授、各位老师、各位同学、青年朋友们:大家好!非常感谢澳洲净宗学院,为我们举办为期一周的‘幸福人生讲座’。这个讲座将带给我们最丰富的精神食粮,让我们了解中国人的祖先是怎样教导他的后代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