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修福篇

繁体
童庆成·夫妇有节修福有报

童庆成,安徽宁国府宣城县人,秉性聪明耿直,待人和颜悦色,顺情入理;平日遵行“孝悌忠信,礼义廉 耻”之教,常对人说:

“敬天地、礼神明,不在焚香秉烛,不在化楮(纸钱)呈文。身有污垢当勤洗,沐浴需隐蔽,便溺需遮盖 ,若对日月,即是触犯三光;不着内衣、小衣与父母、子女及其他家亲共见;为人当自省,小愆大过,警 一戒百,时防失足,此即敬天礼神之道。”

他无论尊卑上下,逢人常劝:“作人一定要知耻!”受他感化而改变的人非常多。及长,父母为他完婚, 庆成自忖: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娶妻原也是为了繁续香火,但不可贪图色欲之乐。”继而又想:

“别人女儿嫁我为妻,不就是为了家庭欢乐,有所依靠吗?不知道她能否接受我的观念?如果我节制夫妇 之事,恐怕她会误认我,嫌弃她有不好之处。”

这件事实在难以启口,庆成左思右想,不讲不行,最后还是向妻表明自己的想法,他对妻说:

“夫妇之欢,虽无伤碍,但是,乐不可极,欲不可纵;因为娶妻并非是为淫乐,而好淫者多精神涣散,所 生子孙也易夭折。人们繁衍子孙,必欲求聪明、乖巧之子,因此需要拣择时日才行;根据古人累积经验的 记载:“凡暴雨狂风、雷鸣闪电、双亲生日、长上忌辰、诸圣诞日,需当禁忌,不可肆行淫欲”,否则损 精减寿,夫妇常争斗口,儿女冥顽不孝,或是愚钝难教,甚至忤逆,岂不让你我痛心?”

童妻说:“全依丈夫的意思。”

庆成夫妇虽同房共宿,但并不邪言戏谑;虽然如此,也没有影响到夫妇的感情,他们彼此关怀,互相照顾 及鼓励对方。

后来庆成在春季考试时,中了进士,殿试时更拔得头筹,蒙皇帝亲自点入翰林院;三个儿子也都位居高官 ,一个女儿嫁到名门,女婿与儿子均同朝为官。

庆成并以夫妇之礼教诫儿子,女儿则由妻子去教导,他们一家果真都得到行善之功、修福有报。

文采丰富尽作轻狂 老来凄惨精神失常

明末,苏州有一秦姓书生。聪敏好学,多才多艺,尤其善于诗词乐府,而且才思敏捷,即刻成文。但美中 不足的是:秦生个性轻狂、刻薄,口不择言,文不饶人。见人形貌不堪,立刻吟诗而成,讥讽对方;听说 某人做事可笑,便将其事编写成歌;同窗好友入学宫之时,秦生曾作游庠诗一百韵以贺之,可见其文采丰 盛之一斑。

有一邻居,因闺房之事不检,被秦生知道了,即填词“黄莺儿”十首加以调笑,内容绘影描形,刻露尽相 ,流传于远近;为了这件事,秦生多次被饱以老拳,或当街被追打,甚至要强剥其衣衫而痛殴之。还有一 次,也是为了填词成歌,讽刺别人行为不端,而被告毁谤,诉讼于官府。但是,也许是秦生夙世习性使然 ,始终不知悔改。

秦生晚年染上疟疾,痊愈后不久,精神又告错乱,常常自啖己粪,又取刀割自己的舌头,幸亏被家人发现 ,夺下刀器,家人没办法,只得把他锁在一间空屋中。他找不到刀器,于是一点一点的自嚼舌头,然后和 血吐出。那间空屋中所发出的臭秽之气,令人作呕,但老态龙钟的秦生毫无所觉。有一日,他自窗隙窥见 庭院中,有一把劈柴用的斧刀,于是竭尽所能,破窗而出,取斧自砍而死。

他的病既不是家族遗传,又不是受刺激使然,令医生百思莫解。

以秦生的才华,若多作劝善利民之文,或隐恶扬善之词,将有多少读者蒙受其德;可是他专写揭人隐私、 传播闺文、刻薄讽刺之调,恼害大众,令当事人或其家庭眷属心有不甘,怨恨、嗔怒,至死不忘;由此自 招恶报,不得善终。

悬崖勒马为时未晚

宋朝,“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工文章,长于诗,善行草书,奇崛放纵。某 日与画马名家李伯时,同去参访当代高僧圆通秀禅师,禅师不忍二人因心、意、识之作用而落于恶道,于 是劝诲二人:“伯时好画马,心念日日浸淫于马之百态,思而画之、赏之,再思之,日久成习,马态俱熟 ,形随心转,将来难免不知不觉于习性中堕于马身。”黄庭坚笑道:“我可会落于伯时所成之马腹中,与 其相伴?”秀禅师回称:“伯时之心念与意识,思之在马,转身易形为马,也不过一身所受。而你,大丈 夫翰墨之妙,当作有用之才。若尽作艳语绮词,靡靡之音,动人心弦,使阅读者、喜好者、传闻者,竟作 遐想,心思荡漾,启动爱欲神往之念,误认追逐情爱、私下偕奔为浪漫风雅之事,这过失之重又岂只在马 腹?恐怕要落在地狱之中。”黄庭坚听了,悚然惊惧,自此绝笔不作靡音无益之词。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元朝东都人,名子安。在书中描写男女奸淫之事,刻画尽致。他的子孙三世俱为 哑障。

上海一崔姓书生,曾绘倩女春宫图十数幅,淫巧绝伦,尝自把玩并展于友人共娱。后来罹患疟疾,忽冷忽 热之际,见俊男美女十数对,赤身露体俱在眼前,有二个鬼差在左右挟持他们,剖腹抽肠,血流满地;而 后轮到崔生,只见他满床翻滚,疼痛呼号,家人均不知何以如此?崔生于是详述始末,而猛然醒悟,急忙 焚化这些春宫图,病即痊愈。

扬州也有一擅写淫书之人,曾梦到天神呵责示警,梦醒后因为害怕,而未将新稿付印。但因早先恶业已成 ,仍遭子息夭折之痛,复临家财耗尽之患,又不能忍贫,或改以别种方式谋生,于是又将淫书付印流通, 赚取钱财。不多久,双眼俱盲,五指关节患病变,筋肉收缩如弓,不能伸直,两手生无名恶疮,溃烂至骨 而死。

近代赵岩士,年少曾犯色戒,作淫欲好乐之事,渐渐神衰形枯,骨瘦如柴,几乎已无生机。偶然阅读谢汉 云所刊“不可录”之文,顿觉过失之处,痛改前非,又捐钱大量刊印“不可录”篇,免费赠送、广布流通 。后来精神与身体渐恢复,并且生育六子。

注:“不可录”为近代高僧印光祖师极力倡印之文。

护正行毁淫书功名显耀

清朝谢履端,少年时即独具异禀,不仅好学不倦,事亲至孝,品格尤其清朗端正;虽年少,却广览圣贤书 。又知道邪书害人,流毒甚广,因此从不涉猎。不仅如此,并常将坊间邪书买回烧毁,所焚之淫文邪画非 常之多。有一天梦见金甲神对他说:“你不吝惜巨金购买淫书烧毁,无形之中挽救甚多青少年,所积累之 阴功必将使你功名显耀。”梦境虽已显现大好前程,但谢履端仍然持续他的广行焚毁淫书邪画之行,他认 为善护正行是作人的本份。在康熙丙子年间,初试即中解元,癸未年进士及第,果然冠盖当代,数代子孙 俱显达。

印书悔过勤劝化浪子回头金不换

燕慧安,镇江府丹阳县人。燕府家财富足,慧安是双亲中年时求神许愿而得,因此深受宠爱。读书时自我 期许,希望功名显达。青少年时期,慧安与同年龄之朋友相聚,常以谈论男女之事而互相取笑。隔邻住着 一位年龄相仿之少女,慧安起初在墙上钻洞偷窥,后来干脆爬墙过去相戏,整日专思淫欲,懒读诗书,会 考时哪来的成绩中榜?接连二年,慧安都以应付考试为由,离家住在城里,经常出入茶馆酒楼,与歌妓弹 琴唱曲,或入花街柳巷,或掷骰赌钱,放纵游乐,无所不为,又爱买春宫淫画,异说邪书,言行轻薄浪荡 ,俨然疯癫少年。

第三年,燕慧安在街上遇到沿路发送善书的人,接过手一看,是《感应篇》、《觉世经》,因为好奇,翻 开阅读,不禁触目惊心;仔细思量,幡然悔悟:“这书中描述之行为,尽与我同,彷彿就是写自己!我是 何等愚痴?不肖至此!古圣劝戒邪淫,谆谆教诲,我偏贪恋不舍,不知禁忌,真是自暴自弃!”当天焚香 跪祷,发誓“再也不犯邪淫,并立志唤醒在学少年,不要迷恋色欲”;又许愿印送这种善书千卷,以求消 减过去曾犯之罪。他一样一样去实践。

在慧安立志悔过后的第二年,当他应考时,文思斐然,而得到县试榜首,于是更加努力劝人不辍,又再大 量的印送劝戒淫之经文,确实化导很多不同年纪之人。

慧安有一同窗,顽劣不化,因为奸淫而被发现,惨遭围殴,答应赔钱遮羞,并立下借据,但是又怕凶蛮无 理的父亲知道而不饶他,情急之下,投水而死。早知如此,何不听慧安之劝?

燕慧安因为及时悔过,又大力倡印善书劝化,不仅自己得享高寿,而且子孙俱贵。

结语

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事事培元气,其人必寿;念念存因果,其后必昌。司马温公云:“积金以馈子孙,子孙未必能享;积书予以子孙,子孙未必善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

第八章保命延寿篇

贪好女色亡身减寿明朝衢州徐生,才貌双全,不到二十岁即登进士,被选为江府节推。亲友、同窗都羡慕他少年得志,既有才华,貌又俊伟,可惜他有个毛病——好色!也坏在他少年得志,有才有貌,因此年纪轻轻的,宠妾、宠..

第七章修福篇

童庆成·夫妇有节修福有报童庆成,安徽宁国府宣城县人,秉性聪明耿直,待人和颜悦色,顺情入理;平日遵行“孝悌忠信,礼义廉 耻”之教,常对人说:“敬天地、礼神明,不在焚香秉烛,不在化楮(纸钱)呈文。身有污垢..

第六章福善祸淫篇

王行庵沈表弟正行、邪行果报立见宋朝简州进士王行庵正行不苟,与表弟沈某比邻而居。沈表弟体格强壮,但素行不良,屡作奸淫之事。王 行庵劝诫他:“我淫人妻,人淫我妇;报应是很可怕的,你应该改掉这种习惯。”沈表..

第五章百业篇

富贵不淫仁者德行尉迟恭(注)之妻,外貌平庸。唐太宗念及他是共创唐朝国基有功之臣而嘉许他,想把幼女赐与尉迟恭为妾,尉迟恭委婉而恭敬的答曰:“皇上厚爱,微臣铭感于内,实因下官内人虽妇容丑陋,但善守妇德。古..

第四章功名篇

狄仁杰·观照身心 全人名节 成就功业唐朝名相狄仁杰,字怀英,山西太原人。少年时代即文采过人,俊朗出众。有一次,往京城考试,投宿于旅店;深夜正聚精会神的在灯下读书,却有敲门声,原来是旅店主人的媳妇。她年轻..

第三章师友篇

韩声振·好儒尊礼 潜移默化韩声振,四川梓潼县人。生于富豪之家,父母都是开明、慈爱之人。声振自幼即优游于儒家思想中,个性恬淡、朴实,不喜在官场谋略。及长,娶樊氏为妻。婚后一周即告诉妻子:“谨身节欲,凡三..

第二章子嗣篇

袁公·不淫人妻 全人夫妇 失子复得袁公,陕西人。明朝末年,在闯贼李自成作乱时,袁公携子舍家避难,于兵荒马乱之中,父子失散。后来袁公寄居江南,想再娶妻生子以延续袁家香火。偶然中买了一名女子,这名女子到了袁..

第一章家室篇

嫂叔之礼 不可违逆井泉生,广东广州府钦州县人。幼时奋志读书,十四岁即已闻名乡里;上有两位兄长都已娶妻,二哥不幸早亡;由于二嫂年轻美丽,又无子女,长辈希望她再嫁。娘家父母招女儿回家省亲,与她闲谈时,双亲..

前言

纵观今日世界,道德沦丧,淫风狂飙,已经吹向青少年,举世同然。而今家长,多为双职,事业忙碌,虽以物质令儿女满足,殊不知乖巧的儿女已经悄然蒙受了污染。 本书之编印,有感于唯有重振道德规范,方能减少日益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