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随分,一心向道
佛在经上常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所以真正学佛的人,要把攀缘五欲六尘的念头,换成阿弥陀佛,念念都是阿弥陀佛,这样就对了。我们随缘随分,不强求、不攀缘,在五欲里起了贪心,阿弥陀佛,赶快换过来;逆缘里面起了嗔恚心,赶快阿弥陀佛换过来,绝对不要叫贪嗔痴增长。贪嗔痴这个念头起第一念,不要继续起第二念,第二念就是阿弥陀佛,给诸位说,这叫念佛,这叫真正修行。我们要真正修学这个法门,希望这一生真正有成就,一定要放下万缘,在这个世间随分度日,随缘随分,一心向道,把念佛当作我们这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
我们这一生遇到佛法,第一个念头就是决定要生净土!我常常在讲席当中,劝勉同修们弘扬佛法,救度众生,这个事情我们要做,我们要用什么心态去做?随缘随分。人家供养多就多做,少就少做,没有就不做,做与不做,心都是清净、都是自在,这样就好。道场如是,在家同修也要本着这样的心态来过日子,来处事待人接物,唯有这样,我们的心才真正能安定下来,一心向道。一心向道,这个道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大道。能够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不被外境干扰,一心向道,这是真实功夫。
今天人学佛,难在什么地方?外缘不好。尤其是在我们现前这个时代,外面诱惑的力量太大。你所看到的、你所听到的、你所闻到的、你所接触到的,统统都是勾引你阿赖耶识里头十恶业的种子,教你起贪嗔痴慢、教你造杀盗淫妄。现在这个世间,真正弘扬正法的人少,我们所接触到的,所遭遇到的,正如同佛在《楞严经》上所讲: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
这个世间,邪师太多,你所遇到的都不是善人,都不是真心想帮助你的人,都是找麻烦的。他们想尽方法,增长你的邪知邪见、助长你的恶习气,帮助你生贪嗔痴,扰乱你的清净心。所以我们念佛人,要想真正成就,内要断烦恼,外要断恶缘,这个恶缘就是不为外境诱惑,这很要紧。
我们修净土的人,对于一切法,无论是世间法、无论是佛法,是随分地修学。随分就是随缘,随缘随分,一点都不勉强,我们学得就很自在。为什么要这样学法?这样你的心才能保持清净。一定要晓得,放下万缘,一心执持名号,这个最重要,这是求生西方净土唯一的行法。
什么叫一心执持名号?简单地说,我们现今不起念头则已,一起念头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这就叫一心执持名号。念头起来的时候,不管是善念或是恶念,只要念头起来,马上就换成阿弥陀佛,千万不要转其他的念头,转其他的念头就错了。这个方法简单容易,决定成就,就看我们自己在二六时中肯不肯做。《弥陀经》上说,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到若七日,就往生了,到极乐世界去了。极乐世界是清净无染的世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是一个险道,你要是贪恋这个世间,那你是迷惑颠倒,错了。
真正万缘放下,与人无争、于世无求,一心向道,一心执持名号,这就是大彻大悟,这是真正觉悟!
幸运不是偶然的,而是改变自己得来的
如果你感觉你的世界不对,那只是因为你自己不对;你感觉自己不成功,不快乐,不幸福,那不是世界不好,只是因为你还不够好。在1930年的一个初秋的早上,一个只有不足一米五的矮个子年轻人从东京某公园的长凳上爬了起..
当老虎来了:不急,请容我穿上跑鞋
当老虎来了:不急,请容我穿上跑鞋 这是个冷幽默,一个让人对人性失望的无奈的悲哀故事。 两个朋友携手一起去旅行,游历了山川,穿越了河流,奔驰在草原。 最后,他们到了一片森林。森林很大,他们走了好几天,似乎..
彩虹总在风雨后
彩虹总在风雨后在修行的道路上,时而感觉好,时而感觉不好;时而有好的征相,时而也会出现不好的征相。好比长途客车行驶的路途一样,有时候要过桥,有时候要翻山,有时候要钻洞,有时候会走平地,都很正常!若是遇到钻..
心咒、佛语、真谛的区别
心咒、佛语、真谛的区别本人所写的法语中有这两句话,“心咒,不一定是佛语;佛语,不一定是真谛”。很多人看后不解,纷纷表示质疑:“难道心咒都不是佛传来的吗?佛语不是真谛还有什么真谛呢?在这里我就把心咒、佛语..
得理还要让人三分
得理还要让人三分遇到不好的事情,要不排斥、不强硬地对待。社会本来就是,有正的,也有负面的。这才是常态。所以佛法讲为什么不去算命,问卦,因为你一问,好的你就去做,坏的你就要躲掉。但其实你是躲不掉的,因为..
徐文祺:佩戴开光的沉香佛珠,需要避免这些事情!
徐文祺:佩戴开光的沉香佛珠,需要避免这些事情!第一:不要戴着佛珠去洗澡,因为佛珠是具有灵性的,应该好生爱护和保养,而且佛珠是不能轻易沾水的,洗澡会把佛珠打湿从而影响它的寿命,作为圣物,还是不要去污染的..
徐恒志-关于净宗念佛修持的开示
徐恒志---关于净宗念佛修持的开示净土宗称为特别法门,特别就特别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利根、钝根都有相应的法门:上根,修理一心不乱;中根,修事一心不乱;下根,可以带业往生,即生了脱生死。能够即生了脱生死..
德森法师:损生治病父子偕亡之现报
德森法师:损生治病父子偕亡之现报损生治病父子偕亡之现报(一九二九年撰)江西兴国县城萧啓桂,素食已二十余年。本年五月间,一数龄小儿,亦与黄世廉之媳同时做自来天花,毒亦内陷,但比黄媳病症尚较轻得多,並未现出..
并非吓你,身边的旁生可能就是你的至亲转世!
并非吓你,身边的旁生可能就是你的至亲转世!其实这些真的不是神话故事,由于业缘,身边的有些亲人去世后,还会转生回来,但是由于恶业,可能变成了旁生。这类事例,在很多经论史书里都有记载。下面就摘录两则故事,..
陈大惠:恶和善到底是什么关系-
陈大惠:恶和善到底是什么关系?在前一个时期我一直有一个问题,在师父身边的时候就向老人家来求教,这个问题是个很原始的问题,你看世间无论是世界各地的宗教还是传统文化的儒家、道家、包括佛家,它都有一个特点:..
心花绽放超然喜怒
心花绽放超然喜怒你会因为什么而微笑呢?——母亲的温暖?朋友的关怀?抑或是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可是,有一种笑,不依赖任何条件,超然喜怒,自带光芒,如灵山会上那“拈花一笑”。我们常常因为别人对自己好而感..
心经书法作品欣赏周京隆
心经书法作品欣赏周京隆贵州岑巩人,现居北京,现从事专业书法培训,学生及各界励志等教育工作,长期为各种社会团体作励志演讲培训,毕业於贵州大学,书香门第,在祖輩的影响下自幼开始接触毛笔书法,主攻楷行草、篆..
随缘随分,一心向道
佛在经上常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所以真正学佛的人,要把攀缘五欲六尘的念头,换成阿弥陀佛,念念都是阿弥陀佛,这样就对了。我们随缘随分,不强求、不攀缘,在五欲里起了贪心,阿弥陀佛,赶快换过来;逆缘里..
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
忍得人乐观,忍能得妙好;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大集经》这首四句偈,意思是赞美忍的好处、忍的价值。忍不是懦弱退缩,忍也不是没有能力计较,因此只能选择忍耐。相反地,忍是一种力量,忍是一种担当。比方..
弥陀捶背幸免车祸
三十三、弥陀捶背幸免车祸湖南浏阳李秋明居士,五十四岁,今年七月皈依,专修念佛,方始半年。十二月二十八号上午九点,李居士在路边等车时,背后突然一大货车倒车过来,自己一无所知,被撞倒匍匐在地。回头一看,惊..
弥勒尊佛入世是什么?弥勒尊佛入世介绍
弥勒尊佛入世是什么?弥勒尊佛入世介绍弥勒菩萨入世的箴言,在佛教各派别的经典中均有描述,故弥勒菩萨成为佛教徒的被救度的寄托。在大乘经典中,弥勒是姓,阿逸多是名,与上座部的传说不同,可能是来自大众部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