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搞的是客户还是自己
难搞的是客户还是自己
一天下午,一个国外客户发信息到公司业务群里,说上次发货的材料并不齐全,漏发了一些。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客户好烦,正如我过去认为他烦一样,现在还是觉得他烦,这种对他的怨气一直延续着。 然后我直接回复了一句:I don’t understand you。现在想想,我当时说这句话,是有怨气的,也可能是很伤人的。我应该首先让工厂去核实,而不是直接去评论。因为我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如果我都不确定是否正确,第一反应去评论是不明智的。
接着,我在群里做了解释,说这些材料清单中,有些是重复的,有的不单独供货,工厂是“以组为单位”来供货的。我最近一直在观察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气,尤其是因过去对一些人有成见而积累的一些负面习气。正好我在寻找这样的不良习气,一个一个弱化,一个一个对治,直至对自己不再起作用为止。以下是运用八步骤来做的观察修。
第一到第三步:通过以往的学习,已经获取理论正见:因缘因果,缘起性空。任何事物都是由众多条件组成的,主要条件是因,次要条件是缘,因缘和合产生果。
第四步:把经论所说的问题和现实人生相联系,建立正确的认识和人生观,并安住在这种认识和观念中。
例子一 小青菜,菜的种子是主要条件,土壤、阳光、风雨、人工、肥料等都是次要条件,由此可见小青菜的存在,不是由一个条件组成的,也离不开任何一个次要条件,如果没有阳光,它也是没法长大的,其他条件亦然。同时,可以看到主要条件和次要条件都是因缘,果就是小青菜。小青菜有了菜种子,又成为因,如是因,如是果。
例子二 人身,由多个条件组成,主要条件是神识入胎,次要条件是父母的精子卵子、成长过程中吸收的食物养分等。可见人身的存在现象不只是物质的身体条件,还有心理的精神条件,不是一个条件组成,也离不开任何一个条件。同时可以看到因是多个条件,果是人身;人身如果造业,果就是继续轮回六道,轮回六道又成为因,如是因,如是果。
例子三 企业合作,一个合作项目成功签订履约,由诸多条件促成,包括销售、采购、物流、生产、管理、运输、保险、客户等,不是一个条件,也离不开任何一个条件。最终结果离不开所有条件的配合与支持。所以,签约成功不能夸大任何一个条件的力量,而应该视为是众缘和合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到,众多环节的通力配合是因,果是项目成功签订履约,而项目的成功签订履约又是未来新项目的因,如是因如是果。
通过第四步的观察修,把理论正见转化为自己的事实正见,树立了因缘因果、缘起性空的正见,并安住在这个正见中。
第五步:学会用佛法的智慧(正见)重新审视人生,指导人生,解决现实问题。用正见因缘因果来处理这个事情。
我意识到,这个漏发涉及到好些因素,工厂、我们公司、客户。我当然也是漏发的一个因素,所以我是有责任的。现在回过头来看,我和工厂的沟通也是有问题的。我凭借自己的感觉,认为工厂是很专业的,做事是没问题的,而不是如实客观地去看;工厂最初在报价时,我也没认真审核,只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做了审核,这样的感觉就是自己的主观认识, 是一种有缺陷的认识,这个也是遍计所执的体现。
这样思考之后,我让工厂重新核对材料清单, 发现我们与客户对材料清单的理解并不相同。所以这次漏发,源于大家对这件事没有达成共识。 与此同时,客户也意识到他们发过来的材料图片不够明确,于是又增加了清晰的图片。在大家共同沟通下,事情终于弄清楚了。我让工厂那边立即开始备货,尽快给客户发出去。这个过程,就是尊重现在的果,同时因上努力。
第六步 摆脱不良串习,建立正向心理。安住于正向心理,完成心态的改变。
在这件事中,我的不良串习就是,一想到这个客户,自己心里就生起一堆的怨气,这种怨气从过去和他接触一直延续到现在,是自己的一种不良习气。用因果来看这个不良习气,它就是我过去造业之果,如果一直延续,那这个不良习气又会成为新的因,导向更为严重的果。比如我以后再也不要听到这个人的名字、断绝合作关系等等。要改变这样的果,就要用缘起的智慧观察,意识到每个生命的差别相,对这个客户生起接纳心,停止对他的怨气,用缘起法去观照这个怨气,让怨气自行离开,让怨气的力量得到减弱,直到我的内心不再出现条件反射式的怨气。这里的正向心理就是初步建立接纳的心态,而不是怨的心态,并安住在正向的心态中。
第七步 思维不良心态的过患,依正见观察思考,摆脱不良心态。
不良心态为怨气的心态、对立的心态。这样的负面心态,是我执的体现,会导致人我是非,和客户没法良好沟通,也没法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也是佛法修行的障碍(人我对立即是没有菩提心,更没有菩萨行),当然最严重的是导向轮回。所以要减弱负面心念的力量,我必须断除这个不良的心态,从这个客户身上开始来修习。这就是依正见缘起法可以摆脱这样的不良心态。
第八步 思维正向心态的利益,依正见深入思考。不断熟悉和重复正向心态,完成生命品质的改变。
正向心态就是接纳的心态、感恩的心态、利他的心态。 通过这件事,意识到自己对客户没有接纳的心态,也没有感恩的心态,更没有慈悲利他的心态。 当我用接纳的心态,用缘起法接纳客户的生命差别相时,感恩、利他之心生起,感恩客户的合作为我们公司运营贡献了力量。利他的心态,我们所做工作的出发点就是为客户提供服务,做有利于客户的事情,而不是陷入主观和自以为是的陷阱中。要真正产生接纳的心态、感恩的心态、利他的心态以及其他正向的心态,还需要通过正见、正念,不断修习,并安住于正向心态中,才能让生命品质上一个台阶。
通过以上观察修,找到了自己心态的薄弱之处之后,才发现真正难搞的不是客户,而是自己。同时,也认识到了八步三禅的次第性、完整性和殊胜性。自己愿意通过多次重复正确的观察修,以达到观念、心态和生命品质的不断改善,更好地利益众生,当然也包括客户。
佛经大全华严经
佛经大全华严经是很厉害的一个经文,,大乘佛教主要经典之一,华严宗亦贤首宗的立宗之经。佛法中法界之根本经典。由实叉难陀翻译,内容有八十卷。华严藏世界之根本经典。与法华经楞严经并称为经中之王。我们若是想要..
雪漠:观空非明心见性
雪漠:观空非明心见性观空非明心见性 ◎姚贵生:我很喜欢《金刚经》,我想它跟大手印应该有很深的渊源。应如何理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雪漠:《金刚经》是大手印理论的来源之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思是..
雪漠:肉体是生命的巨大谎言
雪漠:肉体是生命的巨大谎言我们的身体并不是本来就存在的,而且它总是在不断改变着。最初,我们只是父亲的精子与母亲的卵子结合所产生的受精卵,这个受精卵在各种条件的不断变化之下发育成形,然后有了我们的诞生。..
金刚经开经偈怎么念
在念诵金刚经的时候,我们在开始的时候,都是会去念开经偈的,大家在念诵开经偈的时候,只要是按照正确的读音去念诵就好了。但是即使我们只是念诵开经偈,也是需要很用心去体会其中的精神的。其实我们念诵开经偈的时..
难搞的是客户还是自己
难搞的是客户还是自己一天下午,一个国外客户发信息到公司业务群里,说上次发货的材料并不齐全,漏发了一些。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客户好烦,正如我过去认为他烦一样,现在还是觉得他烦,这种对他的怨气一直延续着。..
普门品读诵版
最近有不少的师兄告诉我想把普门品读诵版下载到mp3上,因为在大城市上下班的师兄们,从公司回到家就得需要俩个小时的时间。这俩个小时可以利用起来听一听普门品读诵版,这样对自己的修行也有益处。我觉得师兄的想法..
善光公主
善光公主波斯匿王是个贤明的国王,心地仁慈,爱护百姓,同时也是佛陀忠实的在家弟子。不仅笃信佛教、恭敬三宝、广修布施供养,还经常亲近佛陀,听经闻法,是当时佛教的大护法。波斯匿王有个可爱的女儿,名叫善光。善..
随缘度化、无我、法布施
信佛,种福田了生死,这叫自了。三宝弟子,信佛,不仅要自己安乐。还要去帮助别人,劝一切众生学佛法得到安乐解脱。对不明白佛法的、不知道佛教义理的,你要给他们讲,让他们都明白。这叫随缘度化,可称之为菩萨。对..
达真堪布:我们是怎样通过发心仪轨受菩萨戒的
达真堪布:我们是怎样通过发心仪轨受菩萨戒的我们是怎样通过发心仪轨受菩萨戒的? 答:我们用的发心仪轨是《入菩萨行论》里龙树菩萨的传承。首先是祈请:祈请十方一切出有坏正等觉,及十地菩萨摩诃萨众,及诸位大金..
楞严咒简体字全文诵读
楞严咒是非常经典的经咒,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咒,我们修持楞严咒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好处,不但可以为我们增加福报,还可以让我们获得无量的功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楞严咒简体字全文诵读。第一会(001)nā mó s..
第十九卷 第五十五章 行阴区宇十外道论之一
楞严经白话解 第十九卷 第五十五章 行阴区宇十外道论之一内容提要:行阴区宇十外道论:一无因论,二、圆常论,三、一分常论,四、有边论,五、颠倒不死矫乱遍计虚论,六、五阴死后有相论,七、五阴死后无相论,八、..
雪漠:行者为什么不见性?
雪漠:行者为什么不见性?行者为什么不见性? ◎江国圣:有人常年修行,为啥却一直不能见性呢?有些人甚至也遇到了具德上师,但却没见他有啥实质的进步,主要原因是什么?●雪漠:主要是智慧不到,分别心在作怪。当..
念药师经可以改变相貌吗
我们在修行佛经的时候,只要用心和坚持修行,我们的相貌是会有所改变的,这样是让我们看起来更庄严,很多人在修行药师经的时候感觉自己长得不一样了,变漂亮或者变帅气了,其实这就是药师经的效果。念药师经是可以改..
波斯匿王迷恋他人妻子
波斯匿王迷恋他人妻子波斯匿王有一天在城里巡视的时候,在路上看见一位年轻美丽的女子伫立在她家门口。刹那间,国王就迷恋上她,而想要占有她。他探听到她是位已婚妇人,就派人要她的丈夫到宫中来服务。后来,更派她的丈..
难道你不想积累善根和福德吗
当怨敌伤害你的时候,你应该修安忍。难道你不想积累善根和福德吗?哪怕修一刹那的安忍,也能积累不可思议的善根和福德。我们有时候也会遇到这种情况,当自己在听法或者打坐时,若有人在旁边说话、干活,就觉得对方影..
如何把平凡的心态转变为菩提心
如何把平凡的心态转变为菩提心每个修行人都知道学佛要断十恶、修十善,然而这只能获得天道、非天道、人道、三善趣道的福报,并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若想真正解脱轮回之苦,必须具备出离心。我们付出代价来修行,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