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八宗祖庭文化的精华要义

繁體

中国佛教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派别,在隋唐时成熟光大的主要有八宗,即性、相、台、贤、禅、净、律、密。依托汉传佛教祖庭寺院产生的中国佛教八宗,标志着印度佛教真正完成了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国佛教八大宗派,有着博大深厚的思想精髓和强烈的现实意义。中国佛教八宗思想既有独辟蹊径之处,也有圆融互摄之处。

一、三论宗:缘起性空,破邪显正

三论宗的祖庭是长安草堂寺。三论宗的思想精髓是缘起性空和破邪显正。

三论宗依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等三部论书立宗。此宗的学统,在印度的初祖是龙树菩萨,在中国的谱系是鸠摩罗什—僧肇—僧朗—僧诠—法朗—吉藏。三论宗印度初祖龙树是释迦牟尼圆寂后第一个重要的大乘佛教学者。其《中论》、《十二门论》等,发挥缘起性空的学说,为大乘佛学建立了牢固的理论基础。三论宗中国初祖鸠摩罗什大师本印度人,长于龟兹(今新疆境内),出家后,精通大乘经论。罗什于后秦弘始三年(401)来到长安,在逍遥园翻译经典,姚兴待以国师之礼,四方义学沙门闻风而至。罗什大师前后翻译经律论多部,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罗什大师门人号称三千,其中以僧肇最为突出。陈、隋之世,三论学者最著名者为吉藏,著作宏富,陈义精微,正式建立了三论宗。

二、唯识宗:万法唯识,转染成净

唯识宗祖庭是长安大慈恩寺、兴教寺。唯识宗的思想精髓是万法唯识和转染成净。

唯识宗因强调没有心外独立之境,主张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而得名。又因剖析一切事物(法)的相对真实(相)性而称为法相宗,因玄奘大师和弟子窥基住持大慈恩寺创立宗派而称为慈恩宗。法相宗创始人玄奘曾大师游学印度17年,回国后翻译了瑜伽系经典,并糅译了《成唯识论》,奠定了法相宗的理论基础。其弟子对唯识典籍进行注疏,特别是窥基,著作等身,有“百部疏主”之称。唯识宗所依经典以《瑜伽师地论》为本,其主要理论为三性说,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凡夫妄情妄念普遍计度(周遍观察思量)一切法(事物),并虚妄地分别执着,是“遍计所执性”;万法皆无自性,不能单独生起,须依靠众缘和合,才能形成,是“依他起性”;在依他起性的基础上,远离遍计所执性的谬误,断除对一切现象的虚妄分别,获得对事物本质的真实认识,体证真如是圆满、成就、真实的,是“圆成实性”。

三、天台宗:一念三千,三谛圆融

天台宗的祖庭是天台山国清寺。天台宗的思想精髓是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

天台宗因创始人智顗大师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所以也称为法华宗。智顗的宏文伟著天台三大部,是天台宗的根本典籍。天台宗思想,启蒙于北齐慧文。慧文确立了一心中观空、观假、观中的“一心三观”理论。慧思发扬光大,兼重定慧,是天台宗止观双修的起缘。慧思传智顗,智顗加以继承发展,形成了以“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为中心思想的独立宗派。天台宗是中国佛教中最早创立的一个宗派。

四、华严宗:圆融无碍,相互成就

华严宗的祖庭是西安至相寺、华严寺。华严宗的思想精髓是圆融无碍、相互成就。

华严宗以《华严经》为根本典籍,故名。又因实际创始人法藏号贤首,也称贤首宗;华严宗以发挥“法界缘起”的思想为宗旨。学统传承为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华严宗推戴杜顺为初祖,而实际创始人为法藏。法藏详尽发挥智俨的思想,正式创立了华严宗。华严宗用四法界、六相、十玄等法门,来阐明法界缘起理论。四法界是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事法界是形形色色的现象世界(“杂”),理法界是清净的本体世界(“纯”),这两种世界互相包容而无妨碍(纯杂无碍),叫做“理事无碍法界”。各种事物之间也都互相包容而无妨碍,叫做“事事无碍法界”。十玄门是从各种角度阐发事物之间的圆融关系;六相说从总别、同异、成坏三方面看待一切事物,认识到每一事物都处于总别相即、同异相即、成坏相即的圆融状态。

五、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禅宗的祖庭是开封少林寺。禅宗的思想精髓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禅宗因主张修习禅定而得名,以参禅悟道为宗,故称禅宗。由于禅宗偏重于修心,以心传心,直传佛祖的心印,又叫“佛心宗”。禅宗的中国传承是: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禅宗在中国佛教中影响极大,中国著名佛教领袖太虚大师说:“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禅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在中国佛教八宗中,禅宗是佛法的重心。自晚唐以下的中国佛教,禅宗特盛,继而走向了禅净合一的局面。转化此岸的生命为彼岸的生命。

六、净土宗:净化人心,和谐社会

净土宗祖庭是西安悟真寺、香积寺。净土宗的思想精髓是净化人心,和谐社会。

净土宗因专修念佛往生西方阿弥陀佛净土而得名。因其始祖慧远曾在庐山建立莲社,提倡往生净土,故又称莲宗。净土宗历代祖师并无前后传承法统,均为后人据其弘扬净土的贡献推戴而来。弥陀净土信仰始于东晋慧远。他在庐山东林寺建莲社(亦称白莲社),参加的僧人、居士达123人,于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专修念佛三昧,共期往生西方。此后,有昙鸾于北方专修净业,为建立净土宗奠定了基础。昙鸾以后有道绰,曾讲《观无量寿经》,每日只诵阿弥陀佛。善导先往玄中寺听道绰讲净土要旨,后到长安弘扬净土教义,继承道绰的传统,著有《观经疏》,正式创立了净土宗。由于净土宗修行方法简便,人人都能做到,自中唐以后广泛流行,明代以后更是十分盛行,出现了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盛况。

七、律宗:防非止恶,众善奉行

律宗的祖庭是西安沣德寺、净业寺。律宗的思想精髓是防非止恶,众善奉行。

佛教的律宗,就是由于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佛陀在世时,为约束僧众,制订了各种戒律。佛陀入灭时,弟子问他要跟随何人继续学习,佛陀说:“以戒为师。”律宗以《十诵律》、《四分律》、《摩诃僧祇律》、《五分律》等为基本经典。其教理分成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戒法是佛所判定的戒律;戒行是戒律的实践;戒相是戒的表现或规定。戒体是受戒弟子从师受戒时在心理上构成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律宗的实际创始人为唐代道宣。道宣专研律学,著有关于《四分律》的五种著作,称为五大部。他在终南山创设戒坛,制订佛教受戒仪式,从而正式创立了律宗。因道宣住终南山,又有南山宗之称。

八、密宗:提升能量,护国佑民

密宗祖庭有西安大兴善寺、青龙寺等。密宗的思想精髓是提升能量,护国佑民。

密宗因修习三密(身密、语密、意密)瑜伽(相应)而获得悉地(成就),故名。密宗认为世界万物、佛和众生皆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所造。前“五大”为“色法”,属胎藏界;“识”为“心法”,属金刚界。两者都具备在众生的心中。口诵真言咒语(“语密”)、手结契印(手式或身体姿势,“身密”)和心作观想(“意密”),就能使身、口、意“三业”清净,与佛的身、口、意三密相应,即身成佛。在中国弘传纯粹密教(“纯密”)并正式形成宗派的,始于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唐开元年间,印度密教高僧善无畏译出密教经典多部,其中《大日经》成为密宗的“宗经”。一行撰《大日经疏》20卷,传授以胎藏界(理)为主的密法,是为中国密教正式传授之始。印度高僧金刚智来到洛阳弘扬密法。其弟子不空在中国译出《金刚顶经》等,也成为密宗的主要经典。金刚智、不空传授内容以金刚界密法(智)为主。不空最著名弟子是惠果。

依托汉传佛教八宗祖庭所创立的佛教八宗,有着丰富的佛教文化思想资源。深入挖掘整理仅传佛教八宗优秀的佛教文化思想资源,使佛教文化在现代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三论宗的缘起性空思想,可以为超越物欲功利提供思想资源;唯识宗的万法唯识思想,天台宗的一念三千思想,可以为修养崇高心性提供精神资源;华严宗的圆融无碍思想,可以为建构和谐社会提供精神资源;禅宗的见性成佛思想,可以为成就觉悟人生提供精神资源;净土宗的人间净土思想,可以为净化社会提供精神资源;律宗的清净持戒思想,可以为坚守底线提供精神资源;密宗的身口意三密思想,可以为提升正能量提供精神资源。善用汉传佛教祖庭文化的精神资源,可使佛教思想精髓在当代社会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

2024-03-17 13:52
打赏 点赞
评论问答

幸运不是偶然的,而是改变自己得来的

如果你感觉你的世界不对,那只是因为你自己不对;你感觉自己不成功,不快乐,不幸福,那不是世界不好,只是因为你还不够好。在1930年的一个初秋的早上,一个只有不足一米五的矮个子年轻人从东京某公园的长凳上爬了起..

当老虎来了:不急,请容我穿上跑鞋

当老虎来了:不急,请容我穿上跑鞋 这是个冷幽默,一个让人对人性失望的无奈的悲哀故事。 两个朋友携手一起去旅行,游历了山川,穿越了河流,奔驰在草原。 最后,他们到了一片森林。森林很大,他们走了好几天,似乎..

彩虹总在风雨后

彩虹总在风雨后在修行的道路上,时而感觉好,时而感觉不好;时而有好的征相,时而也会出现不好的征相。好比长途客车行驶的路途一样,有时候要过桥,有时候要翻山,有时候要钻洞,有时候会走平地,都很正常!若是遇到钻..

心咒、佛语、真谛的区别

心咒、佛语、真谛的区别本人所写的法语中有这两句话,“心咒,不一定是佛语;佛语,不一定是真谛”。很多人看后不解,纷纷表示质疑:“难道心咒都不是佛传来的吗?佛语不是真谛还有什么真谛呢?在这里我就把心咒、佛语..

得理还要让人三分

得理还要让人三分遇到不好的事情,要不排斥、不强硬地对待。社会本来就是,有正的,也有负面的。这才是常态。所以佛法讲为什么不去算命,问卦,因为你一问,好的你就去做,坏的你就要躲掉。但其实你是躲不掉的,因为..

徐文祺:佩戴开光的沉香佛珠,需要避免这些事情!

徐文祺:佩戴开光的沉香佛珠,需要避免这些事情!第一:不要戴着佛珠去洗澡,因为佛珠是具有灵性的,应该好生爱护和保养,而且佛珠是不能轻易沾水的,洗澡会把佛珠打湿从而影响它的寿命,作为圣物,还是不要去污染的..

徐恒志-关于净宗念佛修持的开示

徐恒志---关于净宗念佛修持的开示净土宗称为特别法门,特别就特别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利根、钝根都有相应的法门:上根,修理一心不乱;中根,修事一心不乱;下根,可以带业往生,即生了脱生死。能够即生了脱生死..

德森法师:损生治病父子偕亡之现报

德森法师:损生治病父子偕亡之现报损生治病父子偕亡之现报(一九二九年撰)江西兴国县城萧啓桂,素食已二十余年。本年五月间,一数龄小儿,亦与黄世廉之媳同时做自来天花,毒亦内陷,但比黄媳病症尚较轻得多,並未现出..

并非吓你,身边的旁生可能就是你的至亲转世!

并非吓你,身边的旁生可能就是你的至亲转世!其实这些真的不是神话故事,由于业缘,身边的有些亲人去世后,还会转生回来,但是由于恶业,可能变成了旁生。这类事例,在很多经论史书里都有记载。下面就摘录两则故事,..

陈大惠:恶和善到底是什么关系-

陈大惠:恶和善到底是什么关系?在前一个时期我一直有一个问题,在师父身边的时候就向老人家来求教,这个问题是个很原始的问题,你看世间无论是世界各地的宗教还是传统文化的儒家、道家、包括佛家,它都有一个特点:..

心花绽放超然喜怒

心花绽放超然喜怒你会因为什么而微笑呢?——母亲的温暖?朋友的关怀?抑或是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可是,有一种笑,不依赖任何条件,超然喜怒,自带光芒,如灵山会上那“拈花一笑”。我们常常因为别人对自己好而感..

心经书法作品欣赏周京隆

心经书法作品欣赏周京隆贵州岑巩人,现居北京,现从事专业书法培训,学生及各界励志等教育工作,长期为各种社会团体作励志演讲培训,毕业於贵州大学,书香门第,在祖輩的影响下自幼开始接触毛笔书法,主攻楷行草、篆..

随缘随分,一心向道

佛在经上常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所以真正学佛的人,要把攀缘五欲六尘的念头,换成阿弥陀佛,念念都是阿弥陀佛,这样就对了。我们随缘随分,不强求、不攀缘,在五欲里起了贪心,阿弥陀佛,赶快换过来;逆缘里..

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

忍得人乐观,忍能得妙好;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大集经》这首四句偈,意思是赞美忍的好处、忍的价值。忍不是懦弱退缩,忍也不是没有能力计较,因此只能选择忍耐。相反地,忍是一种力量,忍是一种担当。比方..

弥陀捶背幸免车祸

三十三、弥陀捶背幸免车祸湖南浏阳李秋明居士,五十四岁,今年七月皈依,专修念佛,方始半年。十二月二十八号上午九点,李居士在路边等车时,背后突然一大货车倒车过来,自己一无所知,被撞倒匍匐在地。回头一看,惊..

弥勒尊佛入世是什么?弥勒尊佛入世介绍

弥勒尊佛入世是什么?弥勒尊佛入世介绍弥勒菩萨入世的箴言,在佛教各派别的经典中均有描述,故弥勒菩萨成为佛教徒的被救度的寄托。在大乘经典中,弥勒是姓,阿逸多是名,与上座部的传说不同,可能是来自大众部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