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问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界,今生做者是

繁體

自身在今生中所感受的一切,其实远在前世就已埋下它们的根;而如果要了知来生的实际境遇,省察省察今生的所作所为即可了然于胸。

众生就是你我他,也就包括一切众生在内,你我他是众缘和合而生的,少一缘也不会生,所以叫众生。好像五谷种在地下,要有天覆的缘,地载之缘,土的缘,水的缘,暖的缘和冷的缘,又要有人工的缘和时节的缘。在种种因缘配合的情形之下,才能生长。众生也要有父缘和母缘的和合,否则,不会生出来。

流转就是流来流去,转来转去。也就是今生作人,来生或作牛、马、羊、鸡、犬,豕六畜。或者前生为六畜,今生作人,这叫流转。有的前生是蛤蟆或老鼠。但因为接近寺庙,所以有机会能听经闻法。时间久了,牠们都有功德,种下善根,来生便转生为人。不但作人,而且出家作比丘或比丘尼。

在前几天就看见两位出家人。一位前生是蛤蟆,福报很大,所以肥肥胖胖的。一位前生是老鼠,福报很小,所以瘦瘦弱弱的。但是他很聪明。

这件事听来好像讲故事,好像说笑话,但是确有其人,实有其事。等你眞正知道的时候,才会相信是眞实而不虚,他们虽然出家作了和尚,但是又造了一些恶业,将来说不定连蛤蟆或老鼠都不能作,可能要到大粪池中作蛆虫。这是不修功德所致的堕落,如果勤修功德,广植善根,福报便会一生比一生增加。一言以蔽之,修功德有福报,不修功德就没有福报,这就是流转的道理。

我们修道人,要一天比一天生精进心,生大道心,生欢喜心,那么,善根越扎越深,善根深了,枝叶便越茂盛。如果今天不修行,明天不用功,后天又懒惰——这样子,道业便会一天不如一天。由此可证,你在生生世世都是这样的懒和尚,修道要是忽进忽退,向前进一步,向后退两步,便永远达不到彼岸。所修的功德没有所造的罪业多,这一定会堕落,是毫无疑问的,这就叫流转。

险难中就是指流转的道上,这条道路非常危险和艰难,狼、虫、虎、豹、狮子、毒蛇,什么样的猛兽都有。如果遇到毒蛇,会被毒蛇咬死,遇到猛兽,便会被猛兽吞噬。所以说险难中。

我们修道人,无论处理什么事?切记不要存半点的嫉妒心,不要有求名利心。假设有嫉妬心或名利心,为求名或为求利来修道,那么绝对会堕落的,或者堕落于地狱?饿鬼?畜生?都不一定,因此修道要修忍辱波罗密,要是不能忍,不如死了清净;要是不能精进,修道有什么用处?要是不明事理,一天比一天更没有意思;要是不懂佛法,便一天比一天堕落,甚至堕落到大粪池中作臭蛆,纵使无量劫后转身为人,其身体仍会放出一股臭不可闻的气味。凡是身体有一种异味或狐臭者,都是前生不守戒律的缘故。

刚才讲蛤蟆和老鼠作人而出家修行。一定有人起怀疑:怎样能知他是蛤蟆转生?怎样能知他是老鼠转生?这个问题很简单,很容易知道。谁要勇猛精进,用功坐禅,就会知道这种境界。譬如畜生来作人,该人的后背脊骨仍留着前生的影像。前生是什么畜生?就现出什么形象?可是要明眼善知识才能知道。

假设要想知自己前生是什么?就要看今生所行所为的事来决定,你能存心作善事,守规矩,你一定是前生种善种的人。你要不愿作善事,又不守规矩,这一定是前生没有种善根的人。

出家人,一定要严守戒律,用功修行,即是一分一秒的光阴也不空过,每人要有一定的功课表:什么时间打坐?什么时间诵经?什么时间拜佛?什么时间持咒?统统要准时作。无论怎样辛苦?怎样疲倦?都要自己用功,修自己的法。不但一天有诚心,要天天有诚心。不但一天要忍辱,而且要天天忍辱。诚心忍辱是在自己,是不能骗人的。要勇猛去修行,才能有所成就。

怎样能知道前生呢?就要看他守不守戒律?守不守规矩?能守戒律应有善根。能守规矩,就是善知识。凡是不守戒律,调皮捣蛋,找人麻烦,这就是没有善根。

人的眼睛就是光明的镜子,有时向外照,有时向内照,应作为反光镜子,照照自己。不要作摄影机,只能照人,不能照自己。无论出家人或在家人,都要回光返照。能够回光返照的话,终有一天能成功。如果不能回光返照,说句眞话,只是徒然把宝贵时间都浪费了,都空过了。

2024-03-17 13:52
打赏 点赞
评论问答

幸运不是偶然的,而是改变自己得来的

如果你感觉你的世界不对,那只是因为你自己不对;你感觉自己不成功,不快乐,不幸福,那不是世界不好,只是因为你还不够好。在1930年的一个初秋的早上,一个只有不足一米五的矮个子年轻人从东京某公园的长凳上爬了起..

当老虎来了:不急,请容我穿上跑鞋

当老虎来了:不急,请容我穿上跑鞋 这是个冷幽默,一个让人对人性失望的无奈的悲哀故事。 两个朋友携手一起去旅行,游历了山川,穿越了河流,奔驰在草原。 最后,他们到了一片森林。森林很大,他们走了好几天,似乎..

彩虹总在风雨后

彩虹总在风雨后在修行的道路上,时而感觉好,时而感觉不好;时而有好的征相,时而也会出现不好的征相。好比长途客车行驶的路途一样,有时候要过桥,有时候要翻山,有时候要钻洞,有时候会走平地,都很正常!若是遇到钻..

心咒、佛语、真谛的区别

心咒、佛语、真谛的区别本人所写的法语中有这两句话,“心咒,不一定是佛语;佛语,不一定是真谛”。很多人看后不解,纷纷表示质疑:“难道心咒都不是佛传来的吗?佛语不是真谛还有什么真谛呢?在这里我就把心咒、佛语..

得理还要让人三分

得理还要让人三分遇到不好的事情,要不排斥、不强硬地对待。社会本来就是,有正的,也有负面的。这才是常态。所以佛法讲为什么不去算命,问卦,因为你一问,好的你就去做,坏的你就要躲掉。但其实你是躲不掉的,因为..

徐文祺:佩戴开光的沉香佛珠,需要避免这些事情!

徐文祺:佩戴开光的沉香佛珠,需要避免这些事情!第一:不要戴着佛珠去洗澡,因为佛珠是具有灵性的,应该好生爱护和保养,而且佛珠是不能轻易沾水的,洗澡会把佛珠打湿从而影响它的寿命,作为圣物,还是不要去污染的..

徐恒志-关于净宗念佛修持的开示

徐恒志---关于净宗念佛修持的开示净土宗称为特别法门,特别就特别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利根、钝根都有相应的法门:上根,修理一心不乱;中根,修事一心不乱;下根,可以带业往生,即生了脱生死。能够即生了脱生死..

德森法师:损生治病父子偕亡之现报

德森法师:损生治病父子偕亡之现报损生治病父子偕亡之现报(一九二九年撰)江西兴国县城萧啓桂,素食已二十余年。本年五月间,一数龄小儿,亦与黄世廉之媳同时做自来天花,毒亦内陷,但比黄媳病症尚较轻得多,並未现出..

并非吓你,身边的旁生可能就是你的至亲转世!

并非吓你,身边的旁生可能就是你的至亲转世!其实这些真的不是神话故事,由于业缘,身边的有些亲人去世后,还会转生回来,但是由于恶业,可能变成了旁生。这类事例,在很多经论史书里都有记载。下面就摘录两则故事,..

陈大惠:恶和善到底是什么关系-

陈大惠:恶和善到底是什么关系?在前一个时期我一直有一个问题,在师父身边的时候就向老人家来求教,这个问题是个很原始的问题,你看世间无论是世界各地的宗教还是传统文化的儒家、道家、包括佛家,它都有一个特点:..

心花绽放超然喜怒

心花绽放超然喜怒你会因为什么而微笑呢?——母亲的温暖?朋友的关怀?抑或是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可是,有一种笑,不依赖任何条件,超然喜怒,自带光芒,如灵山会上那“拈花一笑”。我们常常因为别人对自己好而感..

心经书法作品欣赏周京隆

心经书法作品欣赏周京隆贵州岑巩人,现居北京,现从事专业书法培训,学生及各界励志等教育工作,长期为各种社会团体作励志演讲培训,毕业於贵州大学,书香门第,在祖輩的影响下自幼开始接触毛笔书法,主攻楷行草、篆..

随缘随分,一心向道

佛在经上常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所以真正学佛的人,要把攀缘五欲六尘的念头,换成阿弥陀佛,念念都是阿弥陀佛,这样就对了。我们随缘随分,不强求、不攀缘,在五欲里起了贪心,阿弥陀佛,赶快换过来;逆缘里..

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

忍得人乐观,忍能得妙好;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大集经》这首四句偈,意思是赞美忍的好处、忍的价值。忍不是懦弱退缩,忍也不是没有能力计较,因此只能选择忍耐。相反地,忍是一种力量,忍是一种担当。比方..

弥陀捶背幸免车祸

三十三、弥陀捶背幸免车祸湖南浏阳李秋明居士,五十四岁,今年七月皈依,专修念佛,方始半年。十二月二十八号上午九点,李居士在路边等车时,背后突然一大货车倒车过来,自己一无所知,被撞倒匍匐在地。回头一看,惊..

弥勒尊佛入世是什么?弥勒尊佛入世介绍

弥勒尊佛入世是什么?弥勒尊佛入世介绍弥勒菩萨入世的箴言,在佛教各派别的经典中均有描述,故弥勒菩萨成为佛教徒的被救度的寄托。在大乘经典中,弥勒是姓,阿逸多是名,与上座部的传说不同,可能是来自大众部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