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的20种习惯与风格,你有吗?

繁体

一个人,之所以与众不同或成就佛,不是看他读了多少佛经、念了多少佛号、打了多少坐,而是看他的性格、习惯、行为和内在驱动力,这往往决定一个人的成就。一个人具备善良的性格、非凡的悟性、脱俗的智慧、六度的行为,就能播发内在的菩提心,就能成就佛位。下面简单介绍,成就佛的20种习惯与做人的风格,不知你具备几种?

1.正确的目标。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首先要确立奋斗的目标,否则就像行驶在茫茫大海中的船舶失去了指南针,永远无法到达目的地。如果学佛没有目标,将永远无法登上涅槃的彼岸。所以,学佛首先要设定一个目标,然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现,只有这样才能离目标越来越近,成佛便指日可待。

2.正确的爱心。学佛就要帮助他人,帮助他人不可缺少爱心,当你付出爱心的时候,不要想得到回报,不要把帮助他人当成一种交易。道理非常简单,帮人就是帮自己,爱人就是爱自己。

3.正确的圈子。人生在世,社交的圈子尤为重要。在家有亲人的圈子、在单位有同事的圈子、在社会有朋友圈子,学佛同样也需要建立圈子,一个正确的圈子,能改变你的命运,还会给你带来快乐和力量。

4.正确的朋友。学佛需要朋友,真正的朋友,不是在利用时才会想起。因此,学佛要编织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在不断扩大的同时,还要定期与自己的老朋友及老师兄,保持联系。

5.正确的自信。一个学佛的人,一定要具备勇敢自信的心态。只有勇敢和自信,才能创造出不朽与神奇,才能觉悟成就佛,所以,学佛要不断修炼,你的自信心和勇气。

6.正确的尊重。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都是平等的,没有职务高低、没有尊卑之分、没有贫富之别,更没有高低贵贱。因此,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尊重一切生命,一个尊重他人的人,一个爱护动物的人,一定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爱护。

7.正确的准备。成功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无论做任何事或者见任何人之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佛需要准备,成就佛也需要准备,准备好你的心态,准备好你的时间、精力、知识、智慧、慈悲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8.正确的习惯。每天的事情都要做好计划,计划好的事情再忙也要在计划内完成,要养成做事有条有理、一心一意、专注坚持的好习惯。学佛也一样,每次念佛打坐都要有计划,并保证每天完成你的计划,这种人成就的概率很高。

9.正确的读经。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意思是说读书就是接受教育,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功能,多读书才能掌握知识技能,才能投身社会服务大众。高尔基也曾经说过:爱书吧,它是你知识的源泉。那么一个学佛的人更应该爱书,必须要坚持读佛书、读佛经,并能静心思考,不断扩充知识面,提升见识,做到点点滴滴积累,有朝一日,定能获得一日千里的长进,最终证悟佛的知识和智慧。

10.正确的分享。分享是一种美德。作为一个学佛的人,你的心得、

感知、感悟都要及时向众生分享,分享也是提升自己能力的一种成功法宝。

11.正确的佛事。学佛之人做佛事就像工作,干工作不在于做到多少,而在于你做的工作有没有价值和意义。做佛事也是如此,要在做佛事中不断提升自己、超越自己,增加自己的福报和智慧。

12.正确的精进。作为一名学佛者,为众生的事,一定要保持及时精进。

13.正确的信任。学佛的最基本条件是诚信做人,踏实做事。做任何事都要有责任心,敢于承担。

14.正确的运动。生命在于运动。学佛者每天做一小时有氧运动,比如磕头、打手印、跳金刚舞等,活动筋骨,舒松经络,使自己的精神更愉悦,身体更健康,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成佛的根本之一,否则一切免谈。

15.正确的师父。学佛需要皈依三宝,其中的僧宝就是师父,我们要找一位比自己更厉害的人,找一个合格的师父,向他学习、讨教、沟通交流,你将会获得更多的能力、知识和智慧。

16.正确的讲法。学佛的人要学会沟通、讲法,所谓辩法无碍正是这个道理,这样会提高自己的语言、智力和自信。

17.正确的虔诚。学佛的人必须要养成说真心话、做真实人的优秀品格。讲诚信、讲真话、做实事,不但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一种虔诚心。

18.正确的美德。作为一个学佛者,每天必须做好四讲:讲诚信、讲品格、讲礼貌、讲实话。

19.正确的谦虚。作为一个学佛者,必须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一个人的修为和学识越高,态度越谦虚。只有胸无点墨、心无大志的人,才骄横跋扈、趾高气昂。谦卑平和才是学佛者应有的风范。千万谨记莫傲慢,因为它会让你忘记自己是谁。

20.正确的心态。无论你因何而进入佛门,学佛后必须要改变命运,

改变命运必须要改变心态,改变心态必须要有坚定的信仰,信仰坚定的人才能吸取其精华,参透其奥妙,才能保持愉悦的心态。好心态才会有好的人际关系,好的前程,好的道路,好的觉悟,才能走向美好的世界,那就是佛的世界。

2024-03-17 13:52

幸运不是偶然的,而是改变自己得来的

如果你感觉你的世界不对,那只是因为你自己不对;你感觉自己不成功,不快乐,不幸福,那不是世界不好,只是因为你还不够好。在1930年的一个初秋的早上,一个只有不足一米五的矮个子年轻人从东京某公园的长凳上爬了起..

当老虎来了:不急,请容我穿上跑鞋

当老虎来了:不急,请容我穿上跑鞋 这是个冷幽默,一个让人对人性失望的无奈的悲哀故事。 两个朋友携手一起去旅行,游历了山川,穿越了河流,奔驰在草原。 最后,他们到了一片森林。森林很大,他们走了好几天,似乎..

彩虹总在风雨后

彩虹总在风雨后在修行的道路上,时而感觉好,时而感觉不好;时而有好的征相,时而也会出现不好的征相。好比长途客车行驶的路途一样,有时候要过桥,有时候要翻山,有时候要钻洞,有时候会走平地,都很正常!若是遇到钻..

心咒、佛语、真谛的区别

心咒、佛语、真谛的区别本人所写的法语中有这两句话,“心咒,不一定是佛语;佛语,不一定是真谛”。很多人看后不解,纷纷表示质疑:“难道心咒都不是佛传来的吗?佛语不是真谛还有什么真谛呢?在这里我就把心咒、佛语..

得理还要让人三分

得理还要让人三分遇到不好的事情,要不排斥、不强硬地对待。社会本来就是,有正的,也有负面的。这才是常态。所以佛法讲为什么不去算命,问卦,因为你一问,好的你就去做,坏的你就要躲掉。但其实你是躲不掉的,因为..

徐文祺:佩戴开光的沉香佛珠,需要避免这些事情!

徐文祺:佩戴开光的沉香佛珠,需要避免这些事情!第一:不要戴着佛珠去洗澡,因为佛珠是具有灵性的,应该好生爱护和保养,而且佛珠是不能轻易沾水的,洗澡会把佛珠打湿从而影响它的寿命,作为圣物,还是不要去污染的..

徐恒志-关于净宗念佛修持的开示

徐恒志---关于净宗念佛修持的开示净土宗称为特别法门,特别就特别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利根、钝根都有相应的法门:上根,修理一心不乱;中根,修事一心不乱;下根,可以带业往生,即生了脱生死。能够即生了脱生死..

德森法师:损生治病父子偕亡之现报

德森法师:损生治病父子偕亡之现报损生治病父子偕亡之现报(一九二九年撰)江西兴国县城萧啓桂,素食已二十余年。本年五月间,一数龄小儿,亦与黄世廉之媳同时做自来天花,毒亦内陷,但比黄媳病症尚较轻得多,並未现出..

并非吓你,身边的旁生可能就是你的至亲转世!

并非吓你,身边的旁生可能就是你的至亲转世!其实这些真的不是神话故事,由于业缘,身边的有些亲人去世后,还会转生回来,但是由于恶业,可能变成了旁生。这类事例,在很多经论史书里都有记载。下面就摘录两则故事,..

陈大惠:恶和善到底是什么关系-

陈大惠:恶和善到底是什么关系?在前一个时期我一直有一个问题,在师父身边的时候就向老人家来求教,这个问题是个很原始的问题,你看世间无论是世界各地的宗教还是传统文化的儒家、道家、包括佛家,它都有一个特点:..

心花绽放超然喜怒

心花绽放超然喜怒你会因为什么而微笑呢?——母亲的温暖?朋友的关怀?抑或是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可是,有一种笑,不依赖任何条件,超然喜怒,自带光芒,如灵山会上那“拈花一笑”。我们常常因为别人对自己好而感..

心经书法作品欣赏周京隆

心经书法作品欣赏周京隆贵州岑巩人,现居北京,现从事专业书法培训,学生及各界励志等教育工作,长期为各种社会团体作励志演讲培训,毕业於贵州大学,书香门第,在祖輩的影响下自幼开始接触毛笔书法,主攻楷行草、篆..

随缘随分,一心向道

佛在经上常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所以真正学佛的人,要把攀缘五欲六尘的念头,换成阿弥陀佛,念念都是阿弥陀佛,这样就对了。我们随缘随分,不强求、不攀缘,在五欲里起了贪心,阿弥陀佛,赶快换过来;逆缘里..

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

忍得人乐观,忍能得妙好;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大集经》这首四句偈,意思是赞美忍的好处、忍的价值。忍不是懦弱退缩,忍也不是没有能力计较,因此只能选择忍耐。相反地,忍是一种力量,忍是一种担当。比方..

弥陀捶背幸免车祸

三十三、弥陀捶背幸免车祸湖南浏阳李秋明居士,五十四岁,今年七月皈依,专修念佛,方始半年。十二月二十八号上午九点,李居士在路边等车时,背后突然一大货车倒车过来,自己一无所知,被撞倒匍匐在地。回头一看,惊..

弥勒尊佛入世是什么?弥勒尊佛入世介绍

弥勒尊佛入世是什么?弥勒尊佛入世介绍弥勒菩萨入世的箴言,在佛教各派别的经典中均有描述,故弥勒菩萨成为佛教徒的被救度的寄托。在大乘经典中,弥勒是姓,阿逸多是名,与上座部的传说不同,可能是来自大众部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