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人为什么比好人过得好要舒坦?因果都到哪里去了?

繁体

请问,那样坏的人今生造了巨大的恶业,他这样的人前世这么能造这么巨大的善业?看看现实中那些穷凶极恶,动不动就一言不合杀人或者为黑帮杀人抢夺利益的人,他们今生会造什么善业,抵过他做的善业呢?为什么今生他善业的福报今生一起来?他们怎么像是债主,怎么好像大多数的人都是欠他的,难道他们不欠别人这么巨大的债?请问。他前世既然做了这么巨大的善业,为何今生不是善人而为作恶?一个人今生能作恶,不是因,而是果。请问。一个善良的人是永远的善良还是善恶无常?如果一个人的善良是永恒的,那么一个人无论前世今生来世都是善良的,一定会得大福报,绝对不可能出现今生为大恶的果报。如果善恶的无常的,就能解释,一个人前世造了巨大的善业,今生得了大福报,但是他出现的果报是恶的,注定是做极大的恶。

修行中出现表面上善恶果报不相应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1.来自魔王眷属的干扰

第一个原因,当你修持精进,快要成就的时候,一定会有魔王眷属的干扰。要知道,佛教的祖师大德曾讲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出家人受比丘戒的时候,师父都会告诉大家:“要注意了!受戒的时候,魔障要现前!”据说常有人在传戒期间过世。于是有人不明白了,说:“他发心去出家,怎么受戒还没结束就死了?可能是这个人修行不好吧!”佛法讲,发心出家受戒,就标志着你向出离生死轮回之路迈出了一大步。

由于你将来了摆脱了生死,摆脱了轮回,三界里魔王的眷属也就少了一个。那么,你的修行越好,对魔王就越不利。如果大家都出离了生死苦海,他的眷属就会越来越少,说不定最后成了光杆司令。

所以,魔王会不高兴,觉得恐慌,因而阻止修行人出离生死轮回。因此,有出家人在传戒期间过世,并不是因为修行不好。

在我们修行的过程中,越想要有成就,越想要出离生死苦海,魔王就越不高兴,越会设置障碍,让大家出离生死苦海的愿望变得很遥远。如果大家出现了状况,首先不要害怕;如果害怕,就不能出离生死苦海,会成为魔王的眷属。

2.来自觉照的增长

第二个原因,修行的人和不修行的人,有什么区别呢?不修行的人没有烦恼吗?在你没有发心修行时,尽管烦恼很多,但因为愚痴而觉察不到。

今天你发心修行了,由于觉照的增长,才觉察到烦恼的存在,因此在修行时会感觉到障碍。其实,这恰恰说明你已经觉醒,修行正在进步,提醒你要继续用智慧去对付烦恼。

3.来自过去造的业

过去的禅师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刚才讲到有的人很坏,可他过得很快乐;有的人从善,可境遇并不乐观。

为什么会这样呢?要知道,大家今生的果报是源于无量劫以来造的业。比如:你欠了一万块钱的债,今天就要去打工还债。可是打工并不容易,一年才挣到五千块,能还得了一万块的债吗?显然还不了。

同样,今天你也在修行用功,可是你用功的程度还不能克服过去无量劫以来造的业的力量。当修行的力量小于过去造的业的力量时,业力就会起作用,会对你的现实生活产生影响。因此,大家在修行中遇到一些障碍或者不乐观的境遇时,很可能是源于过去的业,而大家必须要承担。

反之,做坏事的人为什么在今生没有得到惩罚呢?很可能是因为他在无量劫中造了很多善业,今生造作恶业的力量没有过去善业的力量大,换句话说,就是过去善业的力量能够压住今生作恶的力量。所以,他今生看起来就会比较顺利。

又有人问我:“师父,今生他作恶多端,难道就这样逃掉了吗?”

不会。

今生修行的善的业力不会枉失,同样今生造作的恶的业力也不会消亡。实际上,我们今生所感受的,绝大部分是对过去业力的承受;而我们今生所造的业力,也必定会对将来产生影响。

过去人常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今天把小麦种到地里,明天就能收获吗?不能。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收获呢?秋天种下去,得等到明年春天才能收获。因为种子要发芽,长苗:然后开花,结果。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明天就能收获。

善恶果报也是一样。今天大家修行而积累的善业,是不会消失的。条件成熟时,自然会在大家的菩提道上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反过来,今生作恶多端的,也一定逃不过因果的法网,因为业力不会消失。当他把过去生所积累的善的力量享用完后,一旦触发了恶的力量,所得到的惩罚丝毫不爽。

我常讲:在因果面前,不要有侥幸心理,不要认为你能把它掩盖,也不要认为给谁施点小恩小惠就能免过一劫。

因果,比天下任何一个法庭都合理,比天下任何一位法官都公正。在因果面前,没有行贿受贿,人人平等!千万别想着死前去买几万块的幽冥券贿赂阎王。那东西能打动阎王吗?

因果报应,是自作自受的。做了,就一定会显现结果。希望大家懂得善恶因果报应,然后正确地认识和对待生活中的问题。

2024-03-17 13:52

幸运不是偶然的,而是改变自己得来的

如果你感觉你的世界不对,那只是因为你自己不对;你感觉自己不成功,不快乐,不幸福,那不是世界不好,只是因为你还不够好。在1930年的一个初秋的早上,一个只有不足一米五的矮个子年轻人从东京某公园的长凳上爬了起..

当老虎来了:不急,请容我穿上跑鞋

当老虎来了:不急,请容我穿上跑鞋 这是个冷幽默,一个让人对人性失望的无奈的悲哀故事。 两个朋友携手一起去旅行,游历了山川,穿越了河流,奔驰在草原。 最后,他们到了一片森林。森林很大,他们走了好几天,似乎..

彩虹总在风雨后

彩虹总在风雨后在修行的道路上,时而感觉好,时而感觉不好;时而有好的征相,时而也会出现不好的征相。好比长途客车行驶的路途一样,有时候要过桥,有时候要翻山,有时候要钻洞,有时候会走平地,都很正常!若是遇到钻..

心咒、佛语、真谛的区别

心咒、佛语、真谛的区别本人所写的法语中有这两句话,“心咒,不一定是佛语;佛语,不一定是真谛”。很多人看后不解,纷纷表示质疑:“难道心咒都不是佛传来的吗?佛语不是真谛还有什么真谛呢?在这里我就把心咒、佛语..

得理还要让人三分

得理还要让人三分遇到不好的事情,要不排斥、不强硬地对待。社会本来就是,有正的,也有负面的。这才是常态。所以佛法讲为什么不去算命,问卦,因为你一问,好的你就去做,坏的你就要躲掉。但其实你是躲不掉的,因为..

徐文祺:佩戴开光的沉香佛珠,需要避免这些事情!

徐文祺:佩戴开光的沉香佛珠,需要避免这些事情!第一:不要戴着佛珠去洗澡,因为佛珠是具有灵性的,应该好生爱护和保养,而且佛珠是不能轻易沾水的,洗澡会把佛珠打湿从而影响它的寿命,作为圣物,还是不要去污染的..

徐恒志-关于净宗念佛修持的开示

徐恒志---关于净宗念佛修持的开示净土宗称为特别法门,特别就特别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利根、钝根都有相应的法门:上根,修理一心不乱;中根,修事一心不乱;下根,可以带业往生,即生了脱生死。能够即生了脱生死..

德森法师:损生治病父子偕亡之现报

德森法师:损生治病父子偕亡之现报损生治病父子偕亡之现报(一九二九年撰)江西兴国县城萧啓桂,素食已二十余年。本年五月间,一数龄小儿,亦与黄世廉之媳同时做自来天花,毒亦内陷,但比黄媳病症尚较轻得多,並未现出..

并非吓你,身边的旁生可能就是你的至亲转世!

并非吓你,身边的旁生可能就是你的至亲转世!其实这些真的不是神话故事,由于业缘,身边的有些亲人去世后,还会转生回来,但是由于恶业,可能变成了旁生。这类事例,在很多经论史书里都有记载。下面就摘录两则故事,..

陈大惠:恶和善到底是什么关系-

陈大惠:恶和善到底是什么关系?在前一个时期我一直有一个问题,在师父身边的时候就向老人家来求教,这个问题是个很原始的问题,你看世间无论是世界各地的宗教还是传统文化的儒家、道家、包括佛家,它都有一个特点:..

心花绽放超然喜怒

心花绽放超然喜怒你会因为什么而微笑呢?——母亲的温暖?朋友的关怀?抑或是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可是,有一种笑,不依赖任何条件,超然喜怒,自带光芒,如灵山会上那“拈花一笑”。我们常常因为别人对自己好而感..

心经书法作品欣赏周京隆

心经书法作品欣赏周京隆贵州岑巩人,现居北京,现从事专业书法培训,学生及各界励志等教育工作,长期为各种社会团体作励志演讲培训,毕业於贵州大学,书香门第,在祖輩的影响下自幼开始接触毛笔书法,主攻楷行草、篆..

随缘随分,一心向道

佛在经上常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所以真正学佛的人,要把攀缘五欲六尘的念头,换成阿弥陀佛,念念都是阿弥陀佛,这样就对了。我们随缘随分,不强求、不攀缘,在五欲里起了贪心,阿弥陀佛,赶快换过来;逆缘里..

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

忍得人乐观,忍能得妙好;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大集经》这首四句偈,意思是赞美忍的好处、忍的价值。忍不是懦弱退缩,忍也不是没有能力计较,因此只能选择忍耐。相反地,忍是一种力量,忍是一种担当。比方..

弥陀捶背幸免车祸

三十三、弥陀捶背幸免车祸湖南浏阳李秋明居士,五十四岁,今年七月皈依,专修念佛,方始半年。十二月二十八号上午九点,李居士在路边等车时,背后突然一大货车倒车过来,自己一无所知,被撞倒匍匐在地。回头一看,惊..

弥勒尊佛入世是什么?弥勒尊佛入世介绍

弥勒尊佛入世是什么?弥勒尊佛入世介绍弥勒菩萨入世的箴言,在佛教各派别的经典中均有描述,故弥勒菩萨成为佛教徒的被救度的寄托。在大乘经典中,弥勒是姓,阿逸多是名,与上座部的传说不同,可能是来自大众部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