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为念佛太简单,就认为它很低级!
佛说,以黄叶止小儿啼,是法无定法,应病与药,所以对症的药都是良药,各种法门都是一律平等,无有高下。末法时期,众生根基比较陋劣,业障深重。所以修法还是以净土最为恰当,契理契机,是最适合众生修证得度的一个妙法。
净土宗非常方便,只要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了。一句阿弥陀佛,可以说三藏十二部经文都包括在内。一切宗都可以把它含藏在内。所以是三根普摄,八教圆赅的好法。可惜现在有些净土宗人,没有好好地,一心一意地持这句圣号。在大陆就有一个很不好的话说,叫大家都不要用功,说散心念佛,带业往生。就是我们一面念一句圣号,阿弥陀佛,一面可以动脑筋,想什么念头,讲什么废话。可以把业障带去到西方。
阿弥陀佛的大悲愿海平等普度,含摄一切众生,大造之中不遗一物,上至等觉菩萨,下至阿鼻地狱众生,都能够得到拯救和摄受。
等觉菩萨修净土法门,不会认为:自己吃亏了,降低了水平。愚夫愚妇——悠悠凡夫,乃至地狱众生,修此法门也不会感到高不可攀,反而觉得:文殊、普贤菩萨修这个法门,我也修,很自豪。
连文殊、普贤菩萨都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还能认为“我根机高,可以不求生极乐世界”吗?
正因为具有这样的殊胜德用,所以净土法门被十方诸佛所护念:当释迦牟尼佛称性宣说的时候,十方诸佛都放光加持,同时敕令自己座下的菩萨,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供养阿弥陀佛,聆听说法,得蒙授记。这是众星拱月的法门,体现了十方诸佛救度众生的大悲心。
不要因为打坐念佛太简单,就认为它很低级。实际上,越是简单,它所形成的过程就越不可思议。大道至简,这个法门最简单却最具真理,最慈悲,最有智慧,犹如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解决了我们从凡夫地到成佛全过程的一切障碍——但凭一句佛号摆平,不需要其他加行。
所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单刀直入,直指众生念佛心,开佛知见,得无上大利。
无量寿寺念佛的特色就是闻思修,闻就是闻阿弥陀佛,“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思考,就是听闻,经过我们的善根来思维名号的功德,思维佛法;修就是我们念阿弥陀佛的真实意义,就是这声阿弥陀佛念下来,跟我们的闻思要完全吻合。这样的念佛定慧双持,福慧都会增长。
如果没有闻思,只在修,那就变成麻木,如果只是思考、闻而不修,就变成狂慧,为什么呢?因为他不能够专制一心,懂得了很多道理,他不去修行,用一心来趣入,就变成一个意识上的东西,意识上的东西显现出来的都是叫狂慧,明了,什么都知道,但是跟心不相应。
净土法门的特色,就是把他所有的资粮,功德,和福德,一心都融入到阿弥陀佛名号上面,通过打坐念佛方法念这声名号可以触到我们的一心,可以触到我们的真心,净土法门是用这六个字来触动我们的闻思,让我们的闻思从一个念上面来开显,这就是净土法门,既方便,又究竟,不可思议的法门,所以大家到这个地方来念佛,一定要认识到这个道理,闻思修,修行就是念佛了。
禅宗有句话很好,叫佛来佛斩,魔来魔斩。都不得。《楞严经》告诉我们,五十种阴魔,五十种。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每一蕴有十种阴魔。这看起来都是神通啊,这五十种,在现在看来都是神通啊。怎么说阴魔呢?就是你不能住相,你不能执着。一住相,都变成遮蔽你自己妙性光明的障碍了。叫阴魔。魔是魔障,障碍你了。阴是阴蔽,阴蔽你的光明,你现不出来了。所以我们一点不能着相,不管你修什么宗,都是如此。所以那个师父,他教他念嗡阿吽辨别,这个法不好。为什么?因为你住相了嘛,是吧?
我们的心中心法属于禅密。以禅宗为体,就是直下见性的,指示我们见性。明心见性这一关啊,大家都以为很难,哎哟,这个是圣人边事吧?佛菩萨的事吧?我们凡夫做不到吧?其实,会错意了。我们人人能做到。为什么?因为一切众生都有无漏自性,都和佛一样的无漏自性。不缺少一点点。这叫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嘛。不少嘛。就是我们被我们的妄心,追逐外境而隐蔽了。不知道了。只要经过指点,就可以当下见道,不难。因为它就在我面门放光嘛,它没有离开我们嘛。就是我们不知道啊。
大家都因为追逐外境,贪嗔痴慢疑之故,把自己本性光明盖起来不见了。阿弥陀佛,其实我们啊,本性时时在放光。所以我们能时时见道。怎么见道?就是见相。我们都看见相嘛,山水大地、桌子、草木丛林、男女老少、饮食起居等等等等的相。时时都能见。其实见相就是见性。为什么?因为这个相是性所显现变化的。离开我们的佛性,就没有这些相。比如这个大殿要造,是不是先要打个图样啊?打图样是要设计构思啊,造什么样子啊,怎么能够动脑筋啊?这不是佛性的功能吗?佛性功能画出来,工匠再依照这个图样把大殿造好。大殿造好之后,这个大殿不就是我们的佛性所变造出来的吗?这个大殿不就是佛性了吗?所以我们见到这个大殿,也就是见性啦。所以我们时时能见性,所以肉眼能见性。所以大家不要以为明心见性难,时时能见。只要你不着相,只要你透过这个相,哦,这是我的性所变现的影子。我不要执着,我只见性。这是我的妙心。好,你不是时时就见性了吗?你时时能见性,不要住相,保护你的性体,你就能成大道了。所以我们在座的诸位,都能够马上成大道,祝贺大家都圆证大道。
2024-03-17 13:52幸运不是偶然的,而是改变自己得来的
如果你感觉你的世界不对,那只是因为你自己不对;你感觉自己不成功,不快乐,不幸福,那不是世界不好,只是因为你还不够好。在1930年的一个初秋的早上,一个只有不足一米五的矮个子年轻人从东京某公园的长凳上爬了起..
当老虎来了:不急,请容我穿上跑鞋
当老虎来了:不急,请容我穿上跑鞋 这是个冷幽默,一个让人对人性失望的无奈的悲哀故事。 两个朋友携手一起去旅行,游历了山川,穿越了河流,奔驰在草原。 最后,他们到了一片森林。森林很大,他们走了好几天,似乎..
彩虹总在风雨后
彩虹总在风雨后在修行的道路上,时而感觉好,时而感觉不好;时而有好的征相,时而也会出现不好的征相。好比长途客车行驶的路途一样,有时候要过桥,有时候要翻山,有时候要钻洞,有时候会走平地,都很正常!若是遇到钻..
心咒、佛语、真谛的区别
心咒、佛语、真谛的区别本人所写的法语中有这两句话,“心咒,不一定是佛语;佛语,不一定是真谛”。很多人看后不解,纷纷表示质疑:“难道心咒都不是佛传来的吗?佛语不是真谛还有什么真谛呢?在这里我就把心咒、佛语..
得理还要让人三分
得理还要让人三分遇到不好的事情,要不排斥、不强硬地对待。社会本来就是,有正的,也有负面的。这才是常态。所以佛法讲为什么不去算命,问卦,因为你一问,好的你就去做,坏的你就要躲掉。但其实你是躲不掉的,因为..
徐文祺:佩戴开光的沉香佛珠,需要避免这些事情!
徐文祺:佩戴开光的沉香佛珠,需要避免这些事情!第一:不要戴着佛珠去洗澡,因为佛珠是具有灵性的,应该好生爱护和保养,而且佛珠是不能轻易沾水的,洗澡会把佛珠打湿从而影响它的寿命,作为圣物,还是不要去污染的..
徐恒志-关于净宗念佛修持的开示
徐恒志---关于净宗念佛修持的开示净土宗称为特别法门,特别就特别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利根、钝根都有相应的法门:上根,修理一心不乱;中根,修事一心不乱;下根,可以带业往生,即生了脱生死。能够即生了脱生死..
德森法师:损生治病父子偕亡之现报
德森法师:损生治病父子偕亡之现报损生治病父子偕亡之现报(一九二九年撰)江西兴国县城萧啓桂,素食已二十余年。本年五月间,一数龄小儿,亦与黄世廉之媳同时做自来天花,毒亦内陷,但比黄媳病症尚较轻得多,並未现出..
并非吓你,身边的旁生可能就是你的至亲转世!
并非吓你,身边的旁生可能就是你的至亲转世!其实这些真的不是神话故事,由于业缘,身边的有些亲人去世后,还会转生回来,但是由于恶业,可能变成了旁生。这类事例,在很多经论史书里都有记载。下面就摘录两则故事,..
陈大惠:恶和善到底是什么关系-
陈大惠:恶和善到底是什么关系?在前一个时期我一直有一个问题,在师父身边的时候就向老人家来求教,这个问题是个很原始的问题,你看世间无论是世界各地的宗教还是传统文化的儒家、道家、包括佛家,它都有一个特点:..
心花绽放超然喜怒
心花绽放超然喜怒你会因为什么而微笑呢?——母亲的温暖?朋友的关怀?抑或是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可是,有一种笑,不依赖任何条件,超然喜怒,自带光芒,如灵山会上那“拈花一笑”。我们常常因为别人对自己好而感..
心经书法作品欣赏周京隆
心经书法作品欣赏周京隆贵州岑巩人,现居北京,现从事专业书法培训,学生及各界励志等教育工作,长期为各种社会团体作励志演讲培训,毕业於贵州大学,书香门第,在祖輩的影响下自幼开始接触毛笔书法,主攻楷行草、篆..
随缘随分,一心向道
佛在经上常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所以真正学佛的人,要把攀缘五欲六尘的念头,换成阿弥陀佛,念念都是阿弥陀佛,这样就对了。我们随缘随分,不强求、不攀缘,在五欲里起了贪心,阿弥陀佛,赶快换过来;逆缘里..
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
忍得人乐观,忍能得妙好;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大集经》这首四句偈,意思是赞美忍的好处、忍的价值。忍不是懦弱退缩,忍也不是没有能力计较,因此只能选择忍耐。相反地,忍是一种力量,忍是一种担当。比方..
弥陀捶背幸免车祸
三十三、弥陀捶背幸免车祸湖南浏阳李秋明居士,五十四岁,今年七月皈依,专修念佛,方始半年。十二月二十八号上午九点,李居士在路边等车时,背后突然一大货车倒车过来,自己一无所知,被撞倒匍匐在地。回头一看,惊..
弥勒尊佛入世是什么?弥勒尊佛入世介绍
弥勒尊佛入世是什么?弥勒尊佛入世介绍弥勒菩萨入世的箴言,在佛教各派别的经典中均有描述,故弥勒菩萨成为佛教徒的被救度的寄托。在大乘经典中,弥勒是姓,阿逸多是名,与上座部的传说不同,可能是来自大众部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