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生起不好的心念,压制也是很不好的,你可以这样去做
当我们不好的念生起来的时候,我们就烦恼了。贪欲烦恼时,你压制这个贪欲的念,到现在又碰上不顺心的人,又来压制嗔恚的念。但压制是压制不住的,或者只能像石头压草一样暂时把它压一下。要怎么来解决呢?对治贪念、嗔念,要学会“勤转念,证菩提”,就是要善于修这颗心。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组图画:一个人特别地贪吃,已经很胖很胖了,坐在那里,桌上摆着很丰盛的饮食和水果。当他放纵自己的贪心,准备狼吞虎咽的时候,前方出现了一个骷髅头。看到这骷髅头,他若有所思,最后终于放下了手中的筷子。
这是告诉我们,人不过如此而已。活着的时候是一具会走动的骷髅,死后是一具不能动的骷髅,有什么好贪的?当我们吃饭时,如果能观照自己是在一口一口往骷髅头里送,所有的贪心、嗔心自然就息灭了。
断烦恼,不是说我就一定要把它断除,而是要学会转念的。当然,断也没错,因为成佛以后就具足断德。但是对于初学者,没到那个程度,还做不到。你只能用理智去认识烦恼,知道它为什么会生起,是从哪来的,然后去转化它。
对于我们所起的这种念,我们也要善善地去诱导它。那比如说,一个人特别地贪吃。他已经很胖很胖了,但他面前的桌上还是摆着很丰盛的饮食、水果等等。在他放纵自己的贪心而贪吃的时候,那怎么样才是最好的对治之方呢?此时,他的上方出现了一个骷髅头。实际死亡能最好地对治我们的贪念、嗔念。我们吃饭的时候,当一口一口地往骷髅头里送的时候,你就能够做这种观照。那贪心就自然地熄灭了。当然不是说,我就一定要把它干掉,断是没错的,因为成就佛以后有那种断德。但是,一开始你要理智地去认识它。你要知道它是从哪来的,你怎么样去转化它。我们有些同学干脆就无念,殊不知你无念以后,就会变得如同木头、石头一样了。佛法里告诉我们,善于修心才是正确的。所以佛在《法句经》里面说,“善密盖屋”,则雨水“不漏浸”。就是你“善密盖屋”,这个房子盖得非常地密,房顶用几层茅草把它缮得好好的,那雨水就不会漏浸进去了。同样地,“如是不修心,贪欲必漏入”。如果不好好地修心把持,贪欲就会趁机而入。所以我们要懂得怎么样来防范,怎么样来修我们这颗心。刚才举的例子是教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转化心念。在这个里面,要根据我们懂得的这些道理把心念转过来,而不是你原来那种很鲁莽的方式。处于一个程度就要用这个程度相应的方法去修。阿姜查尊者说过,他说:“你们不要看我在这儿表现得比较放松(意思就是行为上有一些不严谨),实际你们要知道,我并没有在那里闲着,我还是在用心。”他的意思就是说,当一个修行人有了这种功夫以后,那他的表象是非常地随和的。居士们来了,他会给他们打招呼等等。非常随和,为什么他那样地随和?因为他心里的功夫用得深了,随和并不能转他的那颗清明的心。
2024-03-17 13:52幸运不是偶然的,而是改变自己得来的
如果你感觉你的世界不对,那只是因为你自己不对;你感觉自己不成功,不快乐,不幸福,那不是世界不好,只是因为你还不够好。在1930年的一个初秋的早上,一个只有不足一米五的矮个子年轻人从东京某公园的长凳上爬了起..
当老虎来了:不急,请容我穿上跑鞋
当老虎来了:不急,请容我穿上跑鞋 这是个冷幽默,一个让人对人性失望的无奈的悲哀故事。 两个朋友携手一起去旅行,游历了山川,穿越了河流,奔驰在草原。 最后,他们到了一片森林。森林很大,他们走了好几天,似乎..
彩虹总在风雨后
彩虹总在风雨后在修行的道路上,时而感觉好,时而感觉不好;时而有好的征相,时而也会出现不好的征相。好比长途客车行驶的路途一样,有时候要过桥,有时候要翻山,有时候要钻洞,有时候会走平地,都很正常!若是遇到钻..
心咒、佛语、真谛的区别
心咒、佛语、真谛的区别本人所写的法语中有这两句话,“心咒,不一定是佛语;佛语,不一定是真谛”。很多人看后不解,纷纷表示质疑:“难道心咒都不是佛传来的吗?佛语不是真谛还有什么真谛呢?在这里我就把心咒、佛语..
得理还要让人三分
得理还要让人三分遇到不好的事情,要不排斥、不强硬地对待。社会本来就是,有正的,也有负面的。这才是常态。所以佛法讲为什么不去算命,问卦,因为你一问,好的你就去做,坏的你就要躲掉。但其实你是躲不掉的,因为..
徐文祺:佩戴开光的沉香佛珠,需要避免这些事情!
徐文祺:佩戴开光的沉香佛珠,需要避免这些事情!第一:不要戴着佛珠去洗澡,因为佛珠是具有灵性的,应该好生爱护和保养,而且佛珠是不能轻易沾水的,洗澡会把佛珠打湿从而影响它的寿命,作为圣物,还是不要去污染的..
徐恒志-关于净宗念佛修持的开示
徐恒志---关于净宗念佛修持的开示净土宗称为特别法门,特别就特别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利根、钝根都有相应的法门:上根,修理一心不乱;中根,修事一心不乱;下根,可以带业往生,即生了脱生死。能够即生了脱生死..
德森法师:损生治病父子偕亡之现报
德森法师:损生治病父子偕亡之现报损生治病父子偕亡之现报(一九二九年撰)江西兴国县城萧啓桂,素食已二十余年。本年五月间,一数龄小儿,亦与黄世廉之媳同时做自来天花,毒亦内陷,但比黄媳病症尚较轻得多,並未现出..
并非吓你,身边的旁生可能就是你的至亲转世!
并非吓你,身边的旁生可能就是你的至亲转世!其实这些真的不是神话故事,由于业缘,身边的有些亲人去世后,还会转生回来,但是由于恶业,可能变成了旁生。这类事例,在很多经论史书里都有记载。下面就摘录两则故事,..
陈大惠:恶和善到底是什么关系-
陈大惠:恶和善到底是什么关系?在前一个时期我一直有一个问题,在师父身边的时候就向老人家来求教,这个问题是个很原始的问题,你看世间无论是世界各地的宗教还是传统文化的儒家、道家、包括佛家,它都有一个特点:..
心花绽放超然喜怒
心花绽放超然喜怒你会因为什么而微笑呢?——母亲的温暖?朋友的关怀?抑或是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可是,有一种笑,不依赖任何条件,超然喜怒,自带光芒,如灵山会上那“拈花一笑”。我们常常因为别人对自己好而感..
心经书法作品欣赏周京隆
心经书法作品欣赏周京隆贵州岑巩人,现居北京,现从事专业书法培训,学生及各界励志等教育工作,长期为各种社会团体作励志演讲培训,毕业於贵州大学,书香门第,在祖輩的影响下自幼开始接触毛笔书法,主攻楷行草、篆..
随缘随分,一心向道
佛在经上常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所以真正学佛的人,要把攀缘五欲六尘的念头,换成阿弥陀佛,念念都是阿弥陀佛,这样就对了。我们随缘随分,不强求、不攀缘,在五欲里起了贪心,阿弥陀佛,赶快换过来;逆缘里..
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
忍得人乐观,忍能得妙好;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大集经》这首四句偈,意思是赞美忍的好处、忍的价值。忍不是懦弱退缩,忍也不是没有能力计较,因此只能选择忍耐。相反地,忍是一种力量,忍是一种担当。比方..
弥陀捶背幸免车祸
三十三、弥陀捶背幸免车祸湖南浏阳李秋明居士,五十四岁,今年七月皈依,专修念佛,方始半年。十二月二十八号上午九点,李居士在路边等车时,背后突然一大货车倒车过来,自己一无所知,被撞倒匍匐在地。回头一看,惊..
弥勒尊佛入世是什么?弥勒尊佛入世介绍
弥勒尊佛入世是什么?弥勒尊佛入世介绍弥勒菩萨入世的箴言,在佛教各派别的经典中均有描述,故弥勒菩萨成为佛教徒的被救度的寄托。在大乘经典中,弥勒是姓,阿逸多是名,与上座部的传说不同,可能是来自大众部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