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晓大师精彩绝伦的一生

繁体

元晓大师,新罗人,西元617年生,20岁时剃度于黄龙寺,28岁时与义湘初识于普德老和尚处,31岁时于慈藏律师处初阅华严经,33岁时与义湘第一次采陆路赴唐失败,其后潜修埋首着作。

44岁时与义湘欲再度赴唐,于路途中领略万法一心而放弃赴唐,45岁时初识瑶石公主,破戒生一子。46岁时元晓以破戒作为打破佛法于贵族与庶民间的界隔,建立庶民救济的理论,走向民间力行菩萨道。

其后虽以白衣身份自谦小姓居士,但其菩萨行已震撼整个朝鲜半岛足迹遍布三国,使得户户皆是称念弥陀之声无涯歌大行于世。69岁时元晓入寂,留下渊博浩丽的着作81种,元晓的华严宗被称为海东宗或芬皇宗。

元晓大师的一生可谓精彩绝伦没有一天空过,有人问,:如果眼前有两条路,是要选择简单的路还是困难的路?

智者说:要选择困难的路。原因是什么我已不复记忆,而元晓大师正是彻头彻尾选择一条困难之路,但其慈心悲愿实是难以想像,尤其是破戒那段的挣扎与醒悟。

几乎任何生物都是喜好趋吉避凶的,没有人喜欢飞娥扑火般的毁灭绝裂,但元晓大师恰恰就是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之姿,一跃而下其所看见的人间炼狱。

元晓大师为何会决定不赴唐取经,是有两段深刻的体验让他认清: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万物的认知只在一心,万法亦只是一心。

其一、骷水悟道

元晓与义湘走了很长的一段路,因为赶路错过了村庄,在黑暗的树林中露宿一宵,正值夏日清风舒爽,两人倚树用罢干粮,饼渣面团哽塞在喉咙间呛渴的难受,水囊中的水却一滴也不剩了。

元晓想起刚路过的竹丛边,有一片湿湿的反光且听到青蛙的叫声,估计附近一定有水沼子,元晓说着马上起身取水,黑压压的天什么都看不清,但蛙鸣的竹丛边果然有一泓清凉的水沼。

元晓掬起一口水,感受到甘冽芳甜的滋味,他索性卷起僧袖,将整个头脸臂膀都埋在水底,后盛了净水,回林中,让义湘饮之,义湘言:想不到这穷乡僻壤的地方,竟有如此好喝的泉水。

翌日清晨醒来,两人立时决定到水沼边好好痛快的洗把脸,再盛些水好上路,一到沼边,元晓正欲俯下脸去,一瞥之间猝然望见,水沼深处,一具骷髅森冽冽的躺卧着,受水浸渍濯泡的部份头颅、躯干。

大腿皆已化成白骨,而那仰抬至乱草芜枝间的半只右手,却仍挂着残缺的血肉。皮骨和衣物,正由蚂蚁蛆虫,和不知名的黑色生物密密麻麻地绸结在那堆血肉上蠕动,啃噬攀爬着。

其二、骷窑悟心

在变天的一个黄昏,乌云盘卷了整个天幕,暴雨刷刷直捣而下,倾刻间天地浑沌,尽裹在一片深沉滂沱的雨幕中,两人急急惶惶跌跌撞撞的跑着绊着,在滂黑的雨中,分不清楚方向路径而盲目的前进。

突然路旁矗立着一个圆墩墩的巨大土龛,类似山里人家烧窑炼瓦所遗下的窑洞,两人慌忙闪避进去,虽感窑洞废弃多时,入口缠结了大批蛛网,然而在疾风暴雨间,能找到一方遮蔽的天地已属万幸。

两人顿时安下神来,脱下湿淋淋的衣袍,于五指不见的黝黑中,吃着干粮喝着水,就在风雨狂啸树只吹刮哭哮间,四肢舒坦安安稳稳平平定定的睡了一晚。

天明起身,两人不觉悚然屏息,哪里是一座窑洞,这座土龛,原来是一座巨大的古坟,身畔灰黑的尘土中,横七竖八到处散置着一具具支离破碎的骸骨,四壁砌满了一罐罐骨灰坛子于砖墙,是日因滂沱雨势不住,山坡彷佛插满刀戟枪箭的野兽,当晚两人只好还是回到古坟过夜。

无数梦魇幻境辗侧不安了一整夜,由此,元晓体悟到,境并没有变,变的仅是自心而已,该认知该推求的,亦仅是自心,心,朗朗澈澈,横在眼前再也无需绕道唐土,孜孜求索。

最后,还有元晓法师与大安法师的故事,说给大家听:

韩国有位大安法师天天喝酒,由于他到每个地方都喊大安(大安就是没事啦),所以人们就叫他大安法师,当时佛法并不普遍,人们认为贫贱者是不可能升天,所以不能传授佛法给贫贱的人,只有高贵的人才能学习佛法。

大安法师到处和小孩玩游戏,教小孩子唱歌,同小孩说法,同乞丐说法,甚至到妓院饮酒、说法,做很多奇怪的事。

有一天他遇到很有名气的元晓大师,二人相谈甚欢,便一起到大安法师歇脚的山洞,元晓大师看到山洞里面养了十几只小狗,便问他原因为何,大安法师回答说:母狗出去找食物,可能被人捉走了,见小狗饥饿无靠,便带回来饲养。

后来有一只小狗因为饥饿过度而死了,元晓大师悲心一起,想诵经替小狗超渡,拿起木鱼就边敲边诵经,大安法师刚好从妓院化缘一些奶水回来,便对元晓大师说:你念这个经,它听不懂,让我来吧!

大安法师把奶水先喂那只死去的小狗,然后对死去的小狗说:吃完奶水后,就安心的去吧!便把剩下的奶水放在其面前,静心向它一合掌,元晓大师当下震撼不已。

这只小狗或许听不懂诵经,但它因为缺乏奶水而死,如今现场表演一次,用奶水来供养它,让这只小狗把心放下,往生极乐。这给我们很深的启示,一切佛法皆在教导众生把心放下,如果可以令人把心放下,又何必执着那一个表达方式呢?

2024-03-17 13:52

陈大惠:恶和善到底是什么关系-

陈大惠:恶和善到底是什么关系?在前一个时期我一直有一个问题,在师父身边的时候就向老人家来求教,这个问题是个很原始的问题,你看世间无论是世界各地的宗教还是传统文化的儒家、道家、包括佛家,它都有一个特点:..

心花绽放超然喜怒

心花绽放超然喜怒你会因为什么而微笑呢?——母亲的温暖?朋友的关怀?抑或是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可是,有一种笑,不依赖任何条件,超然喜怒,自带光芒,如灵山会上那“拈花一笑”。我们常常因为别人对自己好而感..

心经书法作品欣赏周京隆

心经书法作品欣赏周京隆贵州岑巩人,现居北京,现从事专业书法培训,学生及各界励志等教育工作,长期为各种社会团体作励志演讲培训,毕业於贵州大学,书香门第,在祖輩的影响下自幼开始接触毛笔书法,主攻楷行草、篆..

随缘随分,一心向道

佛在经上常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所以真正学佛的人,要把攀缘五欲六尘的念头,换成阿弥陀佛,念念都是阿弥陀佛,这样就对了。我们随缘随分,不强求、不攀缘,在五欲里起了贪心,阿弥陀佛,赶快换过来;逆缘里..

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

忍得人乐观,忍能得妙好;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大集经》这首四句偈,意思是赞美忍的好处、忍的价值。忍不是懦弱退缩,忍也不是没有能力计较,因此只能选择忍耐。相反地,忍是一种力量,忍是一种担当。比方..

弥陀捶背幸免车祸

三十三、弥陀捶背幸免车祸湖南浏阳李秋明居士,五十四岁,今年七月皈依,专修念佛,方始半年。十二月二十八号上午九点,李居士在路边等车时,背后突然一大货车倒车过来,自己一无所知,被撞倒匍匐在地。回头一看,惊..

弥勒尊佛入世是什么?弥勒尊佛入世介绍

弥勒尊佛入世是什么?弥勒尊佛入世介绍弥勒菩萨入世的箴言,在佛教各派别的经典中均有描述,故弥勒菩萨成为佛教徒的被救度的寄托。在大乘经典中,弥勒是姓,阿逸多是名,与上座部的传说不同,可能是来自大众部的传说..

心直口快里真的有慈悲吗?

心直口快里真的有慈悲吗?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言语,通常被用来当成表达的工具之一。谚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古亦云: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由此可知言语的重要。而在佛教里亦将爱语列为..

读楞严经的禁忌

楞严经是一部极为重要的经文,它也是正法的代表,能够帮助我们破除那些不好的事情,也是能够使自己可以坚定心中所念,让自己能够不会被外界的所干扰,从而能够使自己有着好的状态,让自己能够一直修行下去。楞严经中..

观世音普门品读诵方法

正是因为普门品有着莫大的功德与能力我们在念诵普门品的时候才要认真的念诵,才要仔细地学习。我们念诵普门品可以向观音菩萨学习,做一个心系天下苍生的人。在我们的现在社会中,现在虽然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虽然是非常..

通血管的古方,利益有缘,多多转载!

通血管的古方,利益有缘,多多转载!这个通血管的古方,来自一位患者,他的三条心血管已经被严重堵塞,需要做搭桥手术,手术的时间是一个月以后,在这个期间,他吃了一个月这个古方,一个月以后他去同一家医院做检查..

嘎玛仁波切:你只是做别人生活中的军师吗?

嘎玛仁波切:你只是做别人生活中的军师吗?现在人的参与意识都非常的强,而且总喜欢津津乐道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话题和事情的评论。不知道这样的蠢蠢欲动,到底其结果是让我们能成为话题主角呢?还是话题主角能取而代之..

陈兵:佛教的轮回说 有这么几个鲜明的特点!

陈兵:佛教的轮回说 有这么几个鲜明的特点!1、佛教轮回说不片面着眼于灵魂或物质,而是从朴素辩证法缘起论出发,把生命活动,众生存在看作身心合集。心识主枢,非断非常的流变过程。它既否认有不变不灭的灵魂,又反..

长颈鹿与鹅卵石

下面这个故事是我在电视里看到的:当动物学家莱克斯在西伯利亚亲眼看见一头巨大的长颈鹿倒下时,不但他为长颈鹿扼腕叹息了好长时间,作为电视观众的我,也为那个悲壮的场面感叹了好久。那时,长颈鹿因为口渴得厉害,..

陈大惠:什么样的人会穷一辈子?

陈大惠:什么样的人会穷一辈子?钱袋鼓鼓,福袋空空楼下住着一家做豆腐的,是租住户。一对夫妻男过六十,女的五十五。一个老婆婆。是男人的妈妈,八十三岁。他们有两个加工门面,一间住房。每天晚上,夫妻俩住在房里..

嘎玛仁波切:佛,从来没有说过让你只念经不看病

嘎玛仁波切:佛,从来没有说过让你只念经不看病如果自己或亲朋好友生病了,一般佛弟子首先会想到的,要么是看医生,要么是给上师打电话。很多生病的弟子联系我,“师父,我头痛了,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办?”我告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