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第十九

繁体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善巧方便品第二十之二

  尔时,世尊告尊者须菩提言:“我今复说不退转菩萨摩诃萨种种相貌,汝当谛听,如善作意。”

  须菩提言:“善哉,世尊!愿乐欲闻。”

  佛言:“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乃至梦中亦不爱乐声闻、缘觉之地,亦不生彼住三界心。须菩提!有是相者,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相。

  “复次,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于其梦中,见百千俱胝那庾多数菩萨、声闻、人、天大众,恭敬围绕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听其说法。须菩提!若彼梦中见是相者,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相。

  “复次,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于其梦中,自见其身处虚空中为人说法,及见自身放大光明,化苾刍相往彼他方诸世界中,施作佛事及为说法。须菩提!若彼梦中见是相者,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相。

  “复次,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于其梦中,见州城聚落悉为火焚一切破坏,诸恶虫兽四散驰走,一切人众皆大惊怖生苦恼心。菩萨见已不惊不怖。从梦觉已,作是思惟:‘三界无实,皆悉如梦。愿我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以如是法为众生说。’须菩提!若彼梦中见是相者,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相。

  “复次,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于其梦中,见地狱中有诸众生随受众苦。菩萨见已,作是思惟:‘愿我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佛刹清净无有地狱,乃至不闻其名况复可见。’又,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于其梦中,见诸饿鬼受饥渴苦。菩萨见已,作是思惟:‘愿我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佛刹清净无有饿鬼,乃至不闻其名况复可见。’又,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于其梦中,见诸畜生受极重苦。菩萨见已,作是思惟:‘愿我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佛刹清净无有畜生,乃至不闻其名况复可见。’须菩提!若彼梦中见是相者,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相。

  “复次,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于诸方处,或见州城聚落忽为火焚。菩萨见已,即作是言:‘如我梦中先所见相等无有异,我若已得安住不退转者,愿我以是实语力故,速令此火自然息灭,不复展转遍诸方处。’须菩提!彼菩萨作是言已,即时若能火自息灭,当知是菩萨已从先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已住不退转地。若菩萨作是言已火不灭者,当知是菩萨未得授记,未能安住不退转地。又,须菩提!若或是火不能灭,已而复焚烧诸余方处,从一舍至一舍,从一里至一里,如是展转火不灭者,当知是处众生先世有破法重罪,彼之余殃今世现受。须菩提!以是因缘,若菩萨摩诃萨随愿能满者,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相。

  “复次,须菩提!若有男子、女人等,或为非人所执魅者,是时菩萨见是事已即作是言:‘若我已于先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深心清净为欲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远离声闻、缘觉之心,所行清净,我当决定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所应得、非不应得。又今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诸佛世尊现住说法者,彼诸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无所不知、无所不见、无所不了、无所不证、无所不得。是诸佛世尊,若知我深心决定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愿我以是实语力故,令彼非人舍离远去,其所执魅若男若女速得解脱。’若菩萨作是语时,而彼非人不即远去,其所执魅未得解脱者,当知是菩萨未从先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未住不退转地。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语时,而彼非人即速远去,其所执魅即得解脱者,当知是菩萨已从先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已得安住不退转地。

  辩魔相品第二十一

  “复次,须菩提!亦有初住大乘诸菩萨等,见是男子、女人为彼非人所执魅时,即作是言:‘若我已于先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者,愿我以是实语力故,令彼非人舍离远去,其所执魅若男若女速得解脱。’作是语已,时彼恶魔隐伏其形来菩萨所,潜以魔力,即令非人舍离而去。何以故?诸恶魔力胜非人故,由是非人力不能为,舍离而去。

  “尔时,菩萨不能觉知斯为魔力,但作是念:‘我从先佛已得授记,已能安住不退转地。何以故?随我所愿即得成就。彼诸菩萨未得授记,无是力故。’菩萨于此起增上慢及诸慢心,由慢心故增长贡高,以贡高故轻易恶贱诸余菩萨,自谓已从先佛得记,余悉未得从佛授记。由此因缘,远离佛无上智自然智一切智一切智智,乃至远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于此若不亲近诸善知识,不得善法而为开导,为诸恶友共所护助,于自身心又复不具善巧方便,增上慢心转复坚固,以是因缘为魔所缚不能解脱,于二地中随堕一处,若声闻地若缘觉地。须菩提!如是相者,是彼初住大乘诸菩萨等,以少见少闻故,不能亲近诸善知识,不得般若波罗蜜多善巧方便力所护故,以小因缘增长慢心,乃至远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是故当知斯亦名为菩萨魔事。

  “复次,须菩提!有诸恶魔复以名字因缘坏乱诸菩萨摩诃萨。云何为名字因缘?所谓恶魔化诸异相,或时来诣彼菩萨所,作如是言:‘菩萨当知,汝父如是名、母如是名,余亲里朋友各各如是名字,乃至七世大祖父母各如是名,汝于某方某处某国某城,某族所生,其姓某氏。’又复若性柔软刚猛,性缓性急根利根钝,恶魔即时一一能说。又作是言:‘汝于先世亦曾修习头陀功德,所谓受阿啰拏法,常行乞食著粪扫衣,饭食已后不复饮浆,常一坐食常随敷座,但持三衣住尸陀林,坐于树下坐于空地,常节量食常坐不卧,具修如是头陀功德。又复少语喜足远离愦闹,若语言时柔软可爱,乃至不受涂足油等。汝于先世具修如是种种功德,今世亦有如是功德见法知法,汝已决定于先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安住不退转地。何以故?汝已具有诸功德故。汝既具足如是功德相貌,是故应知于先佛所已得授记。’尔时,菩萨闻是语已即作是念:‘我已从彼先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已,是安住不退转者。何以故?今此所说我有如是头陀功德诚无异故。’是时恶魔知彼心所念已,又复别化种种异相,所谓苾刍、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婆罗门长者,乃至菩萨父母兄弟亲里朋友,随所化已,住菩萨前咸作是言:‘汝从先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已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已,住不退转地。何以故?汝已具足如是功德相貌故。’须菩提!彼菩萨闻诸化人如是语已,不能觉知是魔所化,即时起增上慢及诸慢心,由慢心故增长贡高,以贡高故轻易恶贱诸余菩萨,自谓已从先佛得记,余诸菩萨悉所未得从佛授记。由此因缘,远离佛无上智、自然智、一切智、一切智智,乃至远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于此若不亲近诸善知识,不得善法而为开导,为诸恶友共所护助,于自身心又复不具善巧方便,增上慢心转复坚固。是菩萨于二地中随堕一处,若声闻地、若缘觉地。须菩提!我先所说不退转菩萨摩诃萨真实相貌,而此菩萨不能成就、不能安住,不得般若波罗蜜多力所护助,由此因缘为魔所缚。须菩提!是故当知斯亦名为菩萨魔事。

  “复次,须菩提!有诸恶魔复以名字因缘坏乱诸菩萨摩诃萨。此复云何?所谓恶魔或时化现诸苾刍相,来菩萨所作如是言:‘汝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名字如是。’而彼苾刍所说名字,与其菩萨本所愿乐得菩提时名字无异,是菩萨以无智故,又复不具善巧方便,闻此语已即作是念:‘今此苾刍快哉所说,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名字,如我所愿无异无别,我今无复起诸疑惑。’是时菩萨作是念已,随魔所化苾刍语言而生信受。以是因缘为魔所著,魔所著故,起增上慢及诸慢心,由慢心故增长贡高,以贡高故轻易恶贱诸余菩萨,自谓已从先佛得记,余诸菩萨悉所未得从佛受记。由此因缘,远离佛无上智、自然智、一切智、一切智智,乃至远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于此若不亲近诸善知识,不得善法而为开导,为诸恶友共所护助,于自身心又复不具善巧方便,增上慢心转复坚固。是菩萨于二地中随堕一处,若声闻地、若缘觉地。须菩提!我先所说不退转菩萨摩诃萨真实相貌,而此菩萨不能成就、不能安住,不得般若波罗蜜多力所护助,由此因缘为魔所缚。须菩提!是菩萨应当悔舍如先所起种种慢心,菩萨设能悔是心已,亦复久久堕生死中,若复后时得善知识而为开导,还因般若波罗蜜多故,渐能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菩萨起诸慢心罪极重故。譬如苾刍犯四根本最极重罪,若一若二,即非沙门、非释种子。菩萨以名字因缘起诸慢心,其所获罪亦复如是。须菩提!且置是四根本罪,当知所有五无间罪最极深重,若菩萨以名字因缘起诸慢心者,其所获罪过复深重,而此菩萨是即名为大无方便,不能如应觉了魔事。须菩提!是故当知彼诸恶魔,能以如是微细因缘,作彼魔业坏乱诸菩萨摩诃萨,菩萨于此应当觉知,觉已远离。

  “复次,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厌彼愦闹乐欲远离时,诸恶魔即化异相,来菩萨所作如是言:‘若远离者,应当往彼山岩树下空寂旷野,如是修习是真远离,此远离行佛所称赞。’须菩提!我不说诸菩萨摩诃萨住山岩树下空寂旷野,是真远离。”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住山岩树下空寂旷野不名远离者,复有何相说名菩萨摩诃萨是真远离?”

  佛告须菩提言:“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有善巧方便,为一切众生行大慈大悲行,远离声闻、缘觉之心,虽近聚落亦名远离,或在山岩树下空寂旷野亦名远离。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若能远离声闻、缘觉心者是真远离,如是远离我所听许。菩萨应当于昼夜中常修如是真远离行。须菩提!若如恶魔所赞,菩萨但住山岩树下空寂旷野为远离者,而彼菩萨虽如是远离,不能远离声闻、缘觉之心,非真远离。虽修般若波罗蜜多,不能圆满一切智智。当知是为杂乱行者,身语心业不得清净,无慧方便,无大悲行。由自三业不清净故,而返于彼近聚落住者生轻慢心。须菩提!彼菩萨虽近聚落,非杂乱行。何以故?以能远离声闻、缘觉心故。身语心业皆悉清净,有慧方便具大悲行,虽近聚落是真远离。若于如是修真远离行者返生轻慢,当知是菩萨虽得禅定、解脱、神通、智慧、三昧等法,而亦不具善巧方便。须菩提!菩萨虽在百由旬外旷野空寂等处,纵经一岁百岁乃至百千俱胝那庾多岁,设过是岁修远离行终无利益。如我所说真远离行彼不能知,不能深固安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善巧方便,但以寂静为真远离。若求佛道者贪著依止,如是远离我不听许,亦不能令我心生喜。何以故?如我所说远离行中,即不见有如是远离行人名真远离。

  “又,须菩提!有诸恶魔见彼住空寂处修远离行者,即到其所于虚空中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所修者真远离行,如来称赞汝修是行故,令汝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菩萨闻空中声所称赞已,从彼空寂旷野等处来至聚落,见余菩萨柔和善顺修持梵行,远离声闻缘觉之心三业清净者,即起轻慢作如是言:‘汝等是为愦闹行者,汝所修行非远离行。’须菩提!彼住空寂菩萨以真远离行为愦闹行,以愦闹行为真远离行,以其过恶故,所应恭敬者而返轻慢,不应恭敬者而返恭敬。何以故?彼作是念:‘我住空寂旷野等处,有诸非人念我故来、助我故来。汝近聚落住者,何有非人来助念汝?’作是念已,于余菩萨起轻慢心。须菩提!当知此人是为菩萨中旃陀罗、菩萨中过恶者、菩萨中污行者,是为形像菩萨,亦名贼住沙门,亦名沙门形贼,亦名不净法者,亦名非礼法者。以是相故,当知是为初发心者,是故一切世间诸天、人等所不恭敬。何以故?我说彼人是增上慢者。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如是人不应亲近。

  “又,须菩提!若诸菩萨摩诃萨不舍一切众生、爱乐一切智、深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欲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不应亲近如是等人。须菩提!求菩提者于诸魔事常应觉知,觉已远离。于一切时常生厌离怖三界心,但为利乐一切众生,引示众生所有正道,令诸众生圆满正果住法实性。又复于诸众生起大慈心、大悲心、大喜心、大舍心,菩萨常作是愿:‘愿我当于一切时一切处远离如是一切魔事,设或暂起速令除灭。’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能如是学者,是菩萨摩诃萨神通智力。须菩提!当知如是等皆说菩萨摩诃萨觉知魔事真远离相。”

  善知识品第二十二之一

  尔时,世尊告尊者须菩提言:“若菩萨摩诃萨深心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当亲近恭敬诸善知识。”

  

  佛言:“须菩提!当知诸佛如来是菩萨善知识。何以故?诸佛能说菩萨行法及诸波罗蜜多,教示菩萨入般若波罗蜜多,是故诸佛如来为菩萨善知识。

  “又,须菩提!般若波罗蜜多是菩萨善知识。何以故?般若波罗蜜多是诸波罗蜜多毕竟处,以般若波罗蜜多为菩萨善知识故,即六波罗蜜多皆为菩萨善知识。又复,六波罗蜜多是菩萨大师,六波罗蜜多为所行正道,六波罗蜜多为世间光明,六波罗蜜多为大法炬,六波罗蜜多为大法光明,六波罗蜜多为真救护,六波罗蜜多为所归趣,六波罗蜜多为所住舍,六波罗蜜多为究竟道,六波罗蜜多为大洲渚,六波罗蜜多为父为母,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因六波罗蜜多故而能成就。

  “又,须菩提!所有过去诸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入涅盘者,是诸如来皆从六波罗蜜多生。所有未来诸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是诸如来亦从六波罗蜜多生。于今现在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教化众生诸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今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是诸如来亦从六波罗蜜多生。又,三世诸佛一切智亦从六波罗蜜多生。何以故?诸佛本行菩萨道时,皆修习是六波罗蜜多、三十七菩提分法、四无量行、四摄法,乃至一切佛法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诸佛法皆从六波罗蜜多生。又,佛智自然智、不可思议智、不可称量智、无等智、无等等智,亦复从是六波罗蜜多生。须菩提!是故六波罗蜜多为菩萨善知识,六波罗蜜多为菩萨大师,为所行正道,为世间光明,为大法炬,为大法光明,为真救护,为所归趣,为所住舍,为究竟道,为大洲渚,为父为母,乃至出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又,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为欲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应学是六波罗蜜多。若欲学是诸波罗蜜多者,应当于此般若波罗蜜多如理修学、解了其义、如实思惟、如实观察。何以故?般若波罗蜜多与五波罗蜜多而为先导,开示显了故。又,五波罗蜜多若离般若波罗蜜多,即不得波罗蜜多名。是故,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若欲不起他信、不随他语者,应当修学是般若波罗蜜多。”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相是般若波罗蜜多?”

  佛言:“须菩提!无著相是般若波罗蜜多。”

  须菩提言:“颇有因缘如般若波罗蜜多无著相,一切法亦无著相耶?”

  佛言:“须菩提!有因缘如般若波罗蜜多无著相,一切法亦无著相。何以故?须菩提!一切法空故、离故。是故,须菩提!如一切法无著相空故、离故,般若波罗蜜多无著相亦空亦离。”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空故、离故者,云何佛说一切众生有染有净?世尊!空法中无染无净,离法中无染无净。世尊!即此空法、离法不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异此空法、离法亦无法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我今不能解如是义,愿佛世尊为我宣说。”

  佛言:“须菩提!于汝意云何,一切众生于长夜中著我我所不?”

  须菩提言:“如是,世尊!众生长夜著我我所。”

  佛言:“须菩提!于汝意云何,我我所空不?”

  须菩提言:“如是,世尊!我我所空。”

  佛言:“须菩提!于汝意云何,众生著我我所故,轮转生死不?”

  须菩提言:“如是,世尊!众生著我我所故,轮转生死。”

  佛言:“须菩提!当知诸染法者,但随众生所受所著故说名为染;若诸众生不受不著,即无染可得亦无受染者,是故无我我所,以无我我所故,说名为净。若诸众生不受不著,亦无净可得,亦无受净者。须菩提!以是义故,于一切法空中、一切法离中,说名为染、说名为净。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者,应如是行。”

  须菩提白佛言:“希有,世尊!善说斯义,于一切法空中、一切法离中,说染说净不受不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者,应如是行。世尊!若菩萨摩诃萨如是行者,是为不行色,不行受、想、行、识。若菩萨摩诃萨如是行者,普令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所共敬伏,不为彼等而能动乱。又,菩萨摩诃萨若如是行者,不杂声闻、缘觉行,不住声闻、缘觉地。何以故?如是行者是无所行而行、无所住而住,能入佛性,入如来性、自然智性、一切智性。世尊!如是行者最上无胜,与般若波罗蜜多胜行相应。是故诸菩萨摩诃萨于昼夜中如是勤行,即能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速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第十九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