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卷五
净戒波罗蜜多品第六
尔时佛薄伽梵。於大众中作师子吼。广说布施波罗蜜多已,时慈氏菩萨摩诃萨。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圣世尊已说修大乘者兴大悲心。行布施波罗蜜多。以何方便而能圆满净戒波罗蜜多。何名净戒防何过失。云何护持而得清净。设护净戒现在未来有何果报。云何守护当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唯愿世尊分别广说。利益安乐一切有情。尔时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赞慈氏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汝於无量百千亿劫奉持净戒。普为利益安乐有情问如是义。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修大乘者,若欲圆满净戒波罗蜜多。应当如是发广大心。普为怜愍一切众生。所谓不怖地狱不求生天。不为已身自求解脱护持禁戒。复作如是正念思惟。我於昔时已发誓愿。若见有情毁禁戒者,誓当劝令坚持净戒。以佛净戒而为婴珞庄严其身。若我不能护持戒者,云何以戒摄护有情。以是因缘劝令持戒。若不如是云何能置一切有情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若诸凡夫自不清净。为毁戒者虽说正法劝他持戒。终不信从反被轻呵。若欲教他护持净戒。何不自护而毁犯耶。以是思之汝应持戒。汝若不持汝口虽说自耳不闻。如是种种被他讥毁。何能劝人守护净戒。以是当知先自检身。离诸放逸坚持净戒波罗蜜多。然後为人说正法要。有情闻已便能信受。既信受已护持佛戒。具足清白乃至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慈氏若有众生发菩提心。普为一切五趣四生。乃至护持一禁戒者,亦得名为入佛净戒波罗蜜多。能得无上正等菩提。
复次慈氏菩萨摩诃萨修大乘者,见诸有情堕於恶趣。应当修习净戒波罗蜜多。拔济令出置於涅槃。然修行时有三大障。一者瞋恚二者慳贪三者染欲。其瞋恚者能退悲心。大悲心者一切菩提行之根本。以悲力故於梦寐中不生杀想。况[W171]寤时断命食肉。其慳贪者不能舍施。於己财物常生慳惜。於他财宝恒起贪求。是故菩萨摩诃萨。见他财物如睹毒蛇不生贪著。其染欲者非清净行。应当远离五欲淤泥。然此贪欲诸苦根本。六波罗蜜之大障也。复能烧灭菩提之心。尔时薄伽梵而说颂言:
女性妖媚幻惑人,如怨诈亲不可近。贪欲迷荒坏清净,如水瀑流摧石壁。女人之性多谄曲,如水随流性不定。恒怀异志背其夫,智者谛思应远离。
譬如灵山白象王,鼻有力能拔大树。及见母象心昏醉,引入陷阱被调伏。如鹿食草饮清流,复能远陟诸山谷。猎师能为诱鹿声,彼鹿寻声来就死。
如鱼沈潜深隐处,游泳水中难可见。为求其食吞钩饵,贪欲丧身亦复然。譬如黑蜂贪其香,醉象污流发香气。贪嗅此香集象身,象耳摇动扑皆死。
如灯无风焰炽燃,飞蛾为明竞投赴。由斯入火自焚烧,贪爱亡躯亦如是,五尘遍触众生身,一一害人如毒药。受者如是谛思惟,众苦积聚非安乐。
炎火炽然犹可触,旋岚猛风或能系。瞋恚毒蛇易调伏,女人之心难可禁。无热池中功德水,流入大海不堪饮。八味皆失同咸苦,亲近女人善法荆
佛告慈氏以是因缘。当知女人不应亲近。乃至梦中不应思想。况觉悟时而行欲事复次菩萨摩诃萨离三障已,应当修习十种净戒。云何为十。所谓身三净戒口四净戒意三净戒。言身三者离杀盗氵㸒。云何不杀。若见有情被损害时应以悲心往救其命。或以资财赎令得脱。设不免者以身代之。何况自杀。不偷盗者,菩萨摩诃萨於他财物。乃至梦中不生盗想。况於[W171]寤而起盗心。应於自财以清净心。无所吝惜常行惠施。亦劝他人离不与龋恒行布施波罗蜜多。离染欲者,菩萨摩诃萨应当远离五欲境界。亦为有情说欲过失。复令众生离欲邪行。赞说出家无量功德。令多众生舍家出家。拔济有情离贪爱狱。是则名为身三善也。言口四者,谓离虚诳离间粗恶及无义语。云何虚诳。谓不见言见见言不见。闻觉知等亦复如是於此虚诳皆舍离之。作真实语名离妄语。复次言离间者,於彼说此於此说彼令生乖诤。若能离此常和合语。是则名为远离间语。粗恶语者,谓出恶言令彼热恼。所不欲闻而令闻之。若能离此常以软语令彼適悦。是则名为离粗恶语言:无义语者以染欲心戏弄谈谑。乃至邪论皆无义利。若能离此为益有情实语时语。是则名为离无义语。菩萨如是若能离口四过。修习如来四种善语。常为有情说於妙语。令闻法者欢喜信受。如水清珠能清浊水。闻法信受亦复如是,
复次慈氏意不善业。亦有三种谓贪瞋痴。离贪嫉者,见他尊贵多饶财宝起嫉妒心。应正思惟作如是念。愿一切有情得大富贵无所乏少。是诸有情勤苦艰难今乃获得。云何於彼生嫉妒心。我於己财皆应奉彼。况彼自获我应随喜。云何乃反生嫉妒耶。以是因缘於彼有情。不应嫉妒但生随喜。若能如是除贪嫉者,是名菩萨持心净戒。复次离瞋害者,若菩萨摩诃萨被诸有情诸恶诬谤。无故打骂断截支节。菩萨於彼离瞋害心。作是思惟我已发愿。於诸有情不起瞋害。云何今日乃发是心。又我昔愿常以法药。蠲除有情瞋害之玻若於众生起瞋害者,自疾不能救何能救彼一切有情。复次若诸有情瞋菩萨时深自克责以我有过。福德鲜薄令他生瞋。我若无过彼必不瞋。
复次若菩萨摩诃萨。见二有情互相瞋恨结怨不舍。菩萨见已生悲愍心。此之有情不舍瞋恨。当堕地狱火烧其身受大苦恼。是我之咎。应持法药疗此瞋玻我昔誓愿愿与一切众生除瞋恚玻云何今日不为断除此等众生。常为恚魔之所执缚不自觉知。以大猛火之所焚烧既被魔执。设持利刀来杀害我。我知魔鬼不应生瞋。当於是人生大悲愍。复次离邪见者,一切众生皆有邪见极为深厚。菩萨大悲以正见炬。作大照明令见三宝又於佛法众僧所有功德深生信乐。一切外道一切众魔作障碍者,不能破坏正见之心。於大乘行无能退屈。
复次慈氏。菩萨摩诃萨行大乘者,欲令众生离不善行。先当自身远离十恶修行十善。何以故若诸菩萨自行十善。所有言教人皆信受。若自不行而教人者,譬如有人为水漂溺。语岸上人我能救汝。无有是处。造十恶者亦复如是,自被十恶瀑流所漂。语诸众生我当度汝亦无是处。菩萨如是於十善戒具足修习复教他人如是展转。名为修习净戒波罗蜜多。时慈氏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是有情。除断十恶修十善者,当获何果。尔时佛薄伽梵赞慈氏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次第解说。此十善业一一皆感四种果报。云何为四。一现在安乐。二烦恼怨贼势力羸劣。三於当来世常得尊贵无所乏少。四精勤修习当得无上正等菩提。离杀四者,一者菩萨摩诃萨。於一切众生不起害心。能施无畏亦不恐怖。以无怖故一切众生。亲近供养尊重赞叹。菩萨於彼生怜愍心。由慈心故过去所有。一切怨恨自然心息。二者瞋恚害心悉皆羸劣。以慈甘露用涂其心。而能蠲除瞋等热恼。睡眠安隐恒无恶梦。以慈心故药叉诸鬼。食血肉者舍离害心。及诸恶兽常相守护。三者於未来世获三种果。一者寿命长远常无中夭。二者所生之处常无病苦。三者大富饶财恒得自在。四者以不杀故得佛法分。於五趣中所生之处。於世自在随意能祝乃至坐於菩提树下。诸魔鬼神不能为障成等正觉。无量圣众之所围绕。慈氏此即离杀四种果报。复次离不与取亦四果报。一者於现生中得离贪嫉身心安乐。二者以离贪嫉。一切众生之所信向。委寄任用无复疑惑。与诸有情而作伏藏。三者於未来世得大富饶豪贵自在。所有珍财王贼水火无能侵夺。四者能与克伽沙等一切诸佛主功德藏。所谓十八不共法等清净法财。二乘之人耳尚不闻何况得见。慈氏当知此即名为离偷盗业四种果报。复次离欲邪行亦四种报。一者於现生中一切人天之所称赞。亦无疑阻人所敬重远离恶名。二者六根调善令染欲火势力微劣。三者於未来世所生之处。父母宗亲妻子眷属。孝友贞顺纯一无杂。离於女人所有过失。令诸众生无复爱染。四者为离邪行而得马王阴藏之相。乃至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慈氏当知此即名为离於邪行。四种果报。复次离虚诳语亦四种报。一者於现在世常行实语离虚诳语。诸天怜念常共守护。二者既无虚诳一切众生信受其语。若说法时人皆谛受无劳功力自然信行。设复有人自虽虚诳憎诳语人。见实语者心亦欢喜。以自妄语不信他实。若知真实深生敬重。当知实语为大利益。断妄语者一切恶业不复造作。何以故以他问时如实答故。若在闲静不起妄念。何以故若人问我汝闲居时生妄念不。若言无者是虚诳语。若言有者羞愧他人。以是因缘能令妄心渐渐微保三者所生之处口中常出青莲花香苏曼那香。一切有情之所爱敬。自实语者不疑他人有虚诳语。亦令他人信己实语。能令众生永断疑网。四者所出言词人皆信受。能令众生闻法欢喜。乃至当得无上菩提。慈氏当知此即离虚诳语四种果报。复次不离间语亦四种报。一者现在世中能令自他和合无诤所在安乐。二者以和合故众人爱敬。过去所有离间语罪悉得销灭。於三恶趣心无忧惧。三者於未来世得五种果。一者能获金刚不坏之身。世间刀杖无能损坏。二者於所生处得善眷属。无诸乖诤不相舍离。三者於所生处设不遭遇善友知识为说法者,自然觉悟无二法门。於佛法僧深生信向无有退转。四者令诸有情一心一事欢喜相向。速能证得慈三摩地。五者而能劝发一切有情修习大乘令不退转。四者远离间语常和合语。得善眷属随顺调伏。乃至涅槃不相舍离。慈氏当知此即名为离两舌语四种果报。复次离粗恶语亦四种报。一者现在世中离粗染垢心常清净。若於尘境妄起贪欲瞋恚风尘集诸藏识。菩萨摩诃萨兴大悲雲。降慈心雨灭妄贪欲。止恚风尘令得清净。二者软语之人一切爱乐赞叹随顺。令粗恶者渐令调伏。六根清净三业无染。三者以清净故。於当来世所生之处。永离三涂常生善处。四者渐次能得无上菩提具梵音声。说法之时随其类音各解其义。而生念言:今薄伽梵为我说法不为馀人。所说妙法皆契我心。除我身心烦恼习气。慈氏当知此即名为离粗恶语四种果报。复次离无义语亦四种报。一者现在世中智人赞叹。心无卒暴而得安乐。二者所出言教人皆信受粗恶微保三者於未来世所生之处。恒闻种种如意音声。四者渐次能得无上菩提获无碍辩。设彼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天龙人非人等。来诣佛所同於一时。各各别问自所疑事。时薄伽梵於一刹那。以一言音悉能詶对。皆契本心断除疑网。慈氏当知此即名为离无义语四种果报。复次离贪嫉者亦四种报。一者现在世中见他富贵不生贪嫉。作是思惟彼人富贵皆宿福生。以我贪嫉岂能侵夺。以是因缘应永断除慳贪嫉妒。若不除断常受贫穷无复威力。以是义故菩萨观之除其贪嫉。於他富贵生随喜心。不舍毫釐获大功德。二者一切爱敬身心安乐无复忧恼。威德自在能净心中。贪欲雲翳犹如夜月众星围绕。贪嫉之心由斯微保三者所生之处常得端严。六根圆满财宝丰足。众人爱敬常行惠施。无碍辩才处众无畏。四者乃至证得无上菩提。众圣围绕功德最上。一切众生同受教命。慈氏当知此即名为离贪嫉者四种果报。复次离瞋恚者亦四种报。一者於现在世六根聪利。仪容可观人所亲附。瞋恚之人犹如枯树心中火然。所有枝叶悉皆乾荆众生亦尔被瞋恚火熏习五根。仪相枯槁人所恶见。二者心无瞋恚一切恼害。打骂诃责尽皆不起。譬如有人持迦噜罗咒。一切诸毒无能害之。以无恚怒增长慈心。以慈真言令三十六俱胝天魔鬼神悉皆摧伏。奉慈真言无所损害。三者於未来世以慈心梯。上生梵天一劫安乐。令诸众生断恶修善。四者渐次能得无上菩提。具足庄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炽然炳著。无量功德蕴集其身。慈氏当知此即名为离瞋恚人四种果报。复次离邪见者亦四种报。一者若离邪见修行正见。於现世中离恶知识。亲近善友闻法信受。未生不善令永不生。已生不善令尽除断。未生善法修习令生。已生善法修令增长。此正见者一切善法之根本也。二者能闭不善行门。於大众中名称普闻心无疑悔。三者於未来世所生之处遇善知识。得善伴侣顺於正见。归佛法僧更无异向。於菩萨行无退转心。除灭罪愆增长福聚。有漏无漏生死涅槃。过患利益能善分别。了达诸法无我我所无有执著住法性空。正见力能究竟清净。四者所有三乘胜妙功德人不能测。正见之力皆悉圆满。能为众生作归依处。度脱有情出生死苦。悉皆安置无上大乘。乃至处於法王之位。慈氏当知此即名为离邪见人四种果报。
复次菩萨摩诃萨非唯护持十善净戒功德无荆乃至受持微细禁戒。清净功德亦无有荆何以故凡夫众生受持禁戒。取相果报一切有荆外道诸仙所有禁戒失通亦尽人间十善舍十善时戒亦随失。欲界诸天寿尽戒失。色界诸天四静虑中。无色界天三摩钵底。舍生失定戒亦随荆二乘无学入涅槃时戒亦随荆若菩萨摩诃萨所受禁戒六十五种。随一一戒究竟清净功德无荆云何名为六十五种。谓不害众生。不行偷盗。不侵他妻。不诳惑他。不两舌语。忍粗恶言:不作绮语。不生贪嫉见他安乐生欢喜心。不起瞋恚恶言骂辱悉能忍受。不起邪见尊重如来不师外道。复次归信佛戒心无疑浊故。归信法戒离欲真实故。归信僧戒和合最胜故。尊重父戒生我身故。尊重母戒养育我故。尊重和尚戒生我法身故。尊重阿阇梨戒教我轨则故。尊重大弟子戒成我法身故。一心戒轻重无差故。无破戒於重不犯故。不缺戒於轻不毁故。不习三乘戒不求声闻果故。不习二乘戒不求独觉果故。离恶生处戒不生邪见外道家故。增长白法戒。以净戒力随愿生故。富贵相戒智者不嫌故。端严戒其心不乱故。无毁呰戒於一切处不被讥诃故。善护五根戒勤不放逸故。名称戒善解诸法故。少欲戒无所希求故。端直戒众善随心故。如说修行戒不违教命故。大慈戒救度一切众生故。大悲戒拔一切众生苦故。大喜戒庆彼得乐故。大舍戒离憎爱故。知己过戒省察自心故。不见他过戒护彼意故。布施戒救贫乏故。摄持戒摄一切善法故。忍辱戒不害众生故。精进戒勇猛不退故。禅定戒定支增长故。智慧戒闻法无厌故。多闻戒求法无倦故。近善知识戒修集觉分故。离恶知识戒避险恶道故。不惜身分戒刹那无常故。不惜寿命戒如救头然故。不追悔戒性本清净故。不虚假戒无变动故。无热恼戒内外清凉故。无人我戒心谦下故。不掉举戒性安静故。不谄曲戒常质直故。知众生心戒善识物机故。调伏心戒不浊乱故寂静戒离諠杂故。右绕戒顺理行故。救拔众生戒行四摄法故。护正法戒守护法财故。圆满诸愿戒弘誓清净故。如来戒随顺如相故。佛三昧戒圆满一切佛法故。慈氏当知此即菩萨摩诃萨六十五种清净戒身。
佛告慈氏若诸菩萨持一一戒。能得如是无量功德。乃至舍所爱命不得缺犯佛之禁戒。应持此戒如护眼睛。守慎此戒如护贤瓶。不以五欲利斧而斩坏故。护微小戒如五逆罪。轻重等护心若金刚。不得起於贡高我慢。虽持此戒清净如是,比於无始所造恶业。如大千界所有微尘。此持戒善比彼恶业如一微尘。既知如是云何持戒而生我慢。
复次慈氏菩萨。见诸众生毁破禁戒不生轻慢。而於自身更增持护。复作是念我昔誓愿。令诸众生坚住净戒。虽诸众生难可化度。我当勤加精进。以净戒船度破戒者,出生死海到涅槃岸。复次慈氏若诸众生有此身者,须四种物云何为四。一者饮食二者衣服。三者房舍四者医药。菩萨摩诃萨於此四事如法营求。不以非法不自矜高多求无厌。应当少欲知足支身。譬如有人身患疮苦求善良医。以药涂附用衣裹之。处深密室卧软敷具。但为治疮非爱身故。菩萨如是以八苦身。虽求良药涂以饮食。假以衣服处於房舍。不乐此身色力寿命。为修胜法安乐众生。除断生死烦恼痈疮。菩萨如是处大众中常省己过不毁他人。远离名誉。若有赞叹之者,皆自思之如是名闻我皆无分。我今自测多诸愆犯。功德法中我无少分。众生妄见言我有之。菩萨以大悲心而为依止。以净戒波罗蜜多而为伴侣。复次慈氏有是净戒非波罗蜜多取相持戒。不为最胜之所摄受。但名净戒非波罗蜜多。何以故但获三界有漏果报。寿尽无故。若普为一切众生护持禁戒。观第一义空无我人相。而为有情护持禁戒。是则名为净戒波罗蜜多。能令众生速得无上正等菩提。又此净戒波罗蜜多。与诸有情而为示导。复与一切无信有情生净信故。能与有情作伏藏故。复与一切有情。作无价宝珠婴珞严身故。复与一切有情作上妙涂香故。复与一切有情作大名闻故。又此净戒波罗蜜多。能与在家出家一切有情。若老若少平等端严故。不起我慢增上慢。离诸过患威仪清净无诸怖畏。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最胜法王。云何能知戒为第一。若有众生能持净戒。虽处卑贱而非族姓豪贵尊严。亦非自力能益他人。以是净戒波罗蜜多能令一切天龙药叉人非人等。国王大臣刹帝利婆罗门长者居士。悉皆归敬礼拜供养尊重赞叹。厮下之人受持佛戒。尚得如是恭敬尊重。况馀尊贵之人护持禁戒。成就圆满净戒波罗蜜多。当知护净戒者,行住坐卧及经行处其地吉祥。一切人天应取其土顶戴供养。以是当知持净戒者,於诸众中而为第一最高最上。是则名为净戒波罗蜜多究竟圆满。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