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对福报也有着误解?
我们对幸福有个错误的觉知,认为吃得越好,住得越高档舒服,饮食住宿千万般求细腻,认为这是幸福生活。这个是凡夫之见。其实福报和物质没有关系,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大家把福报和钱财等同起来。
导致很多人一学佛,发财了,就说自己福报来了。古人讲,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我们现在看到的佛经,很多名相,都是假传万卷书。我们误解了这些名相,所以越修越错。就单单一个福报这个名词。
人对外界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就像你看速度,我们对速度的追求也没有止境,飞机、火车,导致越来越快。就像人的欲望一样,一旦升腾起来,也没有止境。你会想要越多,尤其是世俗福报越大的人,他欲望就越大。
因为向外的追求,是一条不归路,所以你看城市里头,谁活得最幸福。告诉各位,没有的。在欲望里头,每个人都活得很痛苦。所以我们对福报的误解,导致追求的错误。人要怎么修行?人应该要念念归于清净时。所以不管是佛教,还是道家的修行,最基本的要做到清净。
很多人钱财,权力很大,为什么那么痛苦?因为他没有得到清净。所以道家修行经典有句话:人神欲清而心扰之,人心欲静而欲牵之。如果能懂这句话,也能开悟。
真修道,就要回归到心神的安宁上来,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我们现在都在鼓动很多的欲望,包括出家,也希望庙宇越盖越大,甚至超负荷,贷款来盖。导致佛教和经济越来越挂钩,这已经慢慢偏离了道的根本了。因为道是要归于心神的清净。
我用口味来比喻。世俗人吃的,要追求越吃越好,口味越来越重。所以人的吃的欲望永远无法满足。为了满足吃和住的欲望,开始了大面积的造恶业,赚非分钱财、杀生。发展人的欲望,是一条不归路。
那佛教怎么办呢?佛教的方法,就是告诉人舌根要清净,吃的很简单,很粗糙,普通五谷都能得健康。当人的舌根清净时,人可以减少非常多的恶业。同时人不需要那么多的精力,就为了满足自己的口欲。
再比如身根清净的问题。人一味地享受,吃的脏,只会让身根更污染。身根一污染,人就要花大批的精力和财力去照顾他。身根脏臭的人,身体有臭味,就会花很多时间去打扮身体,洗澡,甚至用很漂亮的衣服。
身根脏了,就导致人体力下降,免疫力下降,花很多财力去吃药,住的要追求高档,甚至产生洁癖,力气不足,再也无法适应普通的交通工具。对交通工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硬座的火车就承受不了,就要软卧,或者飞机,或者购买更高级的车。然后我们就认为,这个是有福报的表现。
我组织多次去五台山走五个台,走三天一百多公里。我发现那些福报太大,钱财过多的人,走不动。我就开玩笑地说,你看,都被自己的福报害了吧。
你有好车,却没有好腿脚,有好吃的,却没好胃口,有好房,却没有好睡眠。有些人一换个环境,根本就睡不着。这就是身根下劣。城市人的福报,把健步如飞的腿脚换成车,把好胃口换成冰箱,把好睡眠换成床。
这一块,佛教一定要宣传起来。我发现香客对住宿的地方,越来越挑剔,要求越来越高。要有独立卫生间,床铺要很干净,被子要经常换。很奇怪,我们很害怕被传染。为什么你那么容易被传染?因为身根下劣了。
我们都认为最大的疾病来在外面,却不知道,真正的疾病,是来自嘴巴吃的肉,和鱼,以及不干净的东西。这些是直接污染人的身体内部,而外在的环境,只能污染身体外部而已。
如果真要修道,最起码的一条,食清净食。人的身体清净了,欲望就少了,你根本不要求那么多东西。就有很多时间来修行,学佛了。身体清净后,对环境的要求也不会很高,也没有洁癖。
比如睡觉来讲,最好的床铺是硬硬的木板床,人在硬的木板床上,体内的气就不会被堵住。一直睡的太柔软,弹簧床,会影响人的骨骼发育。椅子也要硬的,人做沙发椅,很软的坐久了,气都堵住了。
现在人为什么那么多的气血淤堵,跟睡的太柔软,以及坐的太柔软有关。这一点估计很少人去提。你看老一辈子的床都是木板的,最好的。睡的姿势最好是佛陀的吉祥卧。向右侧身,右手枕头,左手放在左侧腿上。这个姿势叫吉祥卧。这是最好的睡的姿势。其它姿势都不行。
要修道,要把欲望降低,慢慢地回归来。这时多念经就显得很重要了。经文有加持力,能让色身清净。要达到人心清净,天地自归宁。这个是很不容易的。
古人讲,安贫乐道。其实是很高的境界。一个人耐得住清贫,因为他心中有道。永嘉证道歌说的,穷释子,口称贫,实则身贫道不贫。身上穿的百衲衣,心里却怀无价珍。我们一直奔波在外头,因为没有道,所以才会追求外在的物质。
2024-03-17 13:52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