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油子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该如何突破戒色瓶颈?

繁体

戒色不能靠一时热情和新鲜感,这点一定要明确,戒色需要扎实的积累,需要恒久力行!

很多人就喜欢新鲜感,当新鲜感没了,他也就没动力坚持下去了。有的文章需要反复看,笔记也需要反复研读,这样才能迎来顿悟。戒油子会说自己看过了,就不想看了,以为看一遍就行了,其实看一遍留下的印象少得可怜,根本不行。

有的戒油子也看了很多文章,试了很多戒色方法,喜新厌旧,却没有把握戒色的本质和核心,实战还是那么差。这就要认真反省了,戒色需要热情,干劲冲天的热情,但也需要恒久的坚持,注重积累。

喜新厌旧这种习气很不好,好的文章不在新旧,而在于质量,专精研读,严格落实,往往收获更大。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读周易,那种反复研读的劲头值得我们学习,韦编三绝,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

新鲜感来得快去得也快,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新鲜感而学习戒色文章,新鲜感总会过去,恒久的坚持与积累才是关键!做事三分钟热度,觉得没有了新鲜感就有了放弃的想法,一会儿想干这,一会儿想干那,做几天没耐心不做了。

刚开始想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心劲热情消退,新鲜感没了,就不想学习戒色文章了,就进入戒色厌倦期了。到时戒色状态就会一落千丈,破戒也会随之发生。大,干劲十足,就是坚持不下去,这样的人大有人在。热情和新鲜感消退了,他就不想坚持了。这和心智不成熟、认识不深刻有关。

要做成一件事,热情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坚持的力量。对于高质量的文章应反复研读,看看自己能领悟吸收多少,真正能落实多少,喜新厌旧者往往读一遍就不看了,有正确认识者必定反复研读,深入吸收。这就是差距!

戒色要养成学习的习惯,制定日课,发长远心,坚持完成日课,雷打不动!戒色高手都懂得积累的重要性,量变产生质变。想成功,就要学会积累,否则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日课中断,就很难产生连续积累。戒色高手也深深懂得只有连续积累下去,才能迎来质变。

即使暂时破戒,也不应灰心丧气,应认真总结和反省,应明白,只要继续积累,继续提升自己的实力,就能迎来突破和飞跃。这是必然的,暂时的失败只是成功途中的一个过程,在满级前必定会有一些挫折,这会增长你的经验,让你学到教训。

真正的高手不会被失败打败,他们会认真反省和总结,不断完善自己,从失败中崛起。戒油子总是自暴自弃,自怨自艾,消极思考,说自己不行,他们对待失败的方式是错误的!他们被失败打败了,没有建设性的想法和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失败,这样只会越戒越差。


最近我看了一位戒了600天的戒色前辈的文章,里面提到:

戒油子分为两种:


第一种,完全不学习破戒了就喊毅力不行,戒色的基本规律一样都不知道;

第二种,道理说得头头是道,感觉什么都知道,但还是突破不了怪圈,原因就是实战不行!

你对照一下你是哪种?如果是第一种,还是得好好学习戒色文章,学习提高觉悟,觉悟降伏心魔,掌握戒色的规律与原理,慢慢就会上道了;如果你是第二种,说明一个问题,你虽然懂一些道理,但是还不够深刻,其次,你没注重实战,断念不行,一切都是虚的。

学习戒色文章是为了指导实战,实战强才是真的强。实战打不赢,一切等于零。光知道不够,光是知道是戒不掉的,还得去做,就好像一个路口有两条岔路,左边是错误的道路,是不归路,右边是通往光明的大路。

戒色吧的前辈们告诉你怎么走,飞翔老师告诉你怎么走,你也知道应该走右边,但是最后你没走。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前辈指路,走路在自己。

总结:

戒油子自身的确存在很多问题,如果没意识到这些问题,就谈不上改正,既然无法改正,必定一直延续错误的做法,突破不了怪圈。戒色不能仅靠一时的热情和新鲜感,而是要靠习惯养成和日课积累,戒色高手都知道这一点。

热情是需要的,戒色高手也懂得定期激发自己的热情,不仅是戒色的热情,也包括行善助人的热情,但戒色高手更懂得日课的积累,即使遇到了挫折,也不会消极思考,而是反省找原因,不断完善自己。

2024-03-17 13:52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