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色路上的障碍,你有遇见过吗?

繁体

意淫的最大障碍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我们内心对淫欲色情的贪欲心。记得上大学时有位老师讲课中谈到,要做成一件事,无外乎两大因素,成功的意愿与成功的方法。
所谓意愿,就是成功的决心、愿望。他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成功是100%,意愿与方法各占百分之几?很多同学纷纷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我当时认为各占50%,结果老师给出的答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意愿占100%,方法占0%!老师解释道,如果一个人成功的意愿(决心)非常强烈,那他会想尽一切方法做成这件事,所以意愿更重要。
哲学讲,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因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意愿就是内因,方法是外因。老师的观点实际在强调内因的重要性。戒意淫也是这个道理。成功戒意淫的大根大本,是戒淫决心必须达到100%的纯粹度,不能给自己留一点点的退路与余地,也就是一个“诚”字而已。
何谓“诚”?就是强烈的正念,想戒,一定要戒,就是坚决、迅速、果断,不拖泥带水。很多人发誓戒意淫,当时确实心很诚,可淫念一起,“断还是不断?还是想想吧,等会再戒吧”,戒淫决心就不诚了,半真半假了,明知不对却下不了决心,犹犹豫豫,当断不断,结果问题越拖越大,导致戒淫失败。
以树为喻,“戒淫决心”就如同“树根”,“戒淫方法”如同“水”,若是树根烂了、坏死了,即使再怎么浇水,树也不可能活,不可能开花结果。若树根是好的,浇水就能使树活,树就能开花结出成功果实。如果自己不想戒,用什么方法都不会有效果的。如果自己想戒,只须自己内心下个命令,“断掉它!”,什么方法都不必用,当下就断了。与淫念的斗争,不是淫念打败自己,就是自己战胜淫念,没有第三种结果。强烈的正念是成功戒意淫的唯一保证。戒淫成败最终取决于戒淫意愿而不是戒淫方法。
很多人戒淫失败,以为是方法出了问题,拼命去找成功的秘诀与方法,以为找到一个好方法就可以戒淫成功,这种想法绝对是错误的。问题的真正症结是戒淫意愿出了问题。即使找到了秘诀与方法,面对淫色的考验时,如果我们对淫色仍然贪恋不舍,内心没有生起强烈的正念,那么再好的秘诀与方法也无法发挥效果。
戒淫贵在“诚”,口与心要一致,不可自欺欺人。事实上,没有任何人可以强迫我们必须意淫、必须犯淫习,犯淫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是自己想犯淫,舍不得将淫念斩断,自己姑息、纵容自己起淫念。归根结底,之所以戒意淫失败,不是因为我们没有降服淫念的能力,而是因为我们不想戒,不是真的想戒!戒意淫,不是我们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我们愿不愿的问题。

当我们看到女色特别是身着暴露的美女(女性戒淫者见男色),要在一刹那迅速反观自己当下的心念,看看自己起的是什么心,动的是什么念。若是淫妄之念要迅速斩断、空掉它,保持清净无染的状态,这样做功夫就是走禅宗正脉观心法门的路子。即便是“啊,好美啊,好漂亮啊!”这样欢喜赞叹的念头,也要务必迅速斩断、空掉,绝不容许片刻停留,因为这一念欢喜即是贪色之心。
只有这样严格地做观心、反省的功夫,才可以谈自己在戒意淫。当然,戒淫方法并非可有可无,也是非常重要的成功条件,好的方法确实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戒淫效果。我们知道,淫念一起,迅速在前三念之内将其拦腰截断,是戒意淫的最佳方法。可是如果我们戒淫的心不诚恳,不想戒,即使很弱小的前三个淫念,我们也克制不住,也会被它所转。要想成功戒意淫,好的戒淫方法必须与坚定的戒淫决心相互配合,才会相得益彰。
戒意淫很难,是因为没有人可以监督我们,完全靠自觉,而人又是很容易姑息自己,放纵自己的。淫念一起,“戒,还是不戒?”,放纵自己意淫还是克制自己戒淫,只在自己一念之间,决定权操之在己,我们要同自己内心的欲望做一番斗争,会面临一个比较艰难的选择。
戒意淫也很容易,如果我们戒淫的决心足够诚,足够坚决、果断,对淫念毫不留情、决不手软,再加上正确的戒淫方法,那么戒意淫将会变成一件容易的事,戒掉邪淫恶习也会变成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我们能在淫念生起的一瞬间,将淫念及时斩断,是不是戒意淫的功夫就到家了?没有,还没有到家。
试问:到家毕竟如何?现以禅宗的机锋对答做一转语:岂不闻“向上一路,千圣不传!”虽然如此,姑且指个去路:
最初的即是最末的,最浅的就是最高深的——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2024-03-17 13:52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