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蜡和尚
过去我在观宗寺时,闻谛老有一最器重的学僧持律法师,外号人都喊他晒蜡的法师。
大家知道,这个名字并不是恭维他,而是嘲笑他、揶揄他。
原因是他最初在金山住禅堂当香灯,每年到了六月六这天,照例常住里晒藏经,大众也晒衣服。
时禅堂里有位小侍者,很调皮的,见了持律师说:“香灯师!今天六月六,大家都晒东西,你的蜡烛快长霉啦,还不拿出去晒晒吗?”
他一边说还一边挤眼,向在旁的人弄了个鬼脸。
持律师说:“蜡还可以晒吗?”
侍者说:“当然!不晒不长霉吗?”
持律师说:“好!”
他很干脆的答应着,“我马上就去晒!”
于是,把一坛子蜡烛搬出去,一根根摆在禅堂的墙根下。
约莫待了两三个钟头工夫,一坛子蜡烛,被炎热的日光晒得溶化,蜡油全流在地下去了。
到了快天黑的时候,他去收蜡烛,见一坛子蜡烛,只剩一些挺长的蜡芯子,蜡油都淌在地下去了。
到了晚间,蜡油又都凝聚在一块,在持律师认为凡晒蜡烛的,大概都是这样。
于是,把一根根的蜡芯子重新收到坛子里,地下的一块块的蜡油,也都用刀子起在坛子里。弄完之后,重新把坛子搬在供桌底下去。
晚上,维那师让他点灯,他很忠实地把蜡芯子拿出来,套在蜡签上,点好分送在佛桌上,并拿一块蜡油放在下面。
这时维那师很惊奇地问道:“香灯师!不是禅堂有一坛子好蜡吗?为什么只拿出些蜡芯子来点,那些好蜡弄哪去啦?”
“哼!今天晒蜡晒的,都晒成这样啦!”究竟他也不知是怎么回事,认为把蜡晒成这样就对了。
这时,维那师看到这种情形,知道他是被愚弄,心想:这人太愚痴啦!如果打他一顿香板,也太不值,而且他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只摇摇头叹一口气,再没言语。
第二天,维那师把他叫到跟前,当大众面说:“持律师!像你这么大的智慧,在这禅堂里当香灯参禅,太有点屈材料!”
“是吗?”还没等维那师把话说完,持律师就很欢喜,很信以为真地问。
“对啦!”维那师说,“我看你这么大的智慧,在这里学参禅太屈材料,现在谛闲法师在温州头陀寺讲经,专门培养弘法人才,造就法师,既然你有这样大的聪明才智,可以到他那里学法师,将来学成之后,到各地讲经说法,利益人天,宏范三界。那时我去给你当维那,大家都能沾你的光。如果你在这里长久呆下去,把你这分智慧太可惜了的。”
“好哇!”持律师说,“维那师多慈悲!”
接着,维那师又说:“凡事不宜耽误,你今天就去吧!”
在持律师个人,并不认为这是耍笑他,迁他的单,还当真信以为实。
这时在旁的同居大众,见维那师已下了逐客令,也不好再说别的,只好附和着他的话对持律师说:“既然你有这么大才器智慧,不宜老空过光阴,现在维那师对你已经慈悲,你马上就捆衣单吧。”
就这样你也说,他也劝,相互怂恿,把持律师说得笑咪咪的,大伙给他帮忙捆好衣单,傻呼呼的,背起背架子来,到头陀寺去了。
平常头陀寺客堂,对来往禅和子一点不客气,有一点不如法,就大加呵斥,尤其对于学教的人。
法师对来往禅和子或学生等很爱护,深恐有学教的人往这里来,被客堂吓唬一顿,不愿再往这里来,致使四方学人,裹足不前。
因此,法师屡次到客堂里打招呼,让他对来往挂单僧人,客气一点,不要太过呵斥,尤其有来学教的人,更要对他们客气点。
这次持律师到头陀寺来,照例要先到客堂。知客师在门帘里见来一挂单的,粗里粗气,一点规矩也不懂,心里早已腻了。
等他坐下来,照例要按挂单规矩去问:“从哪里来?”
“从金山来。”
“到哪儿去!”
“就到这里来。”
“来常住有什么事情?”
“哼!”持律师又拿他那个笨重嗓音说,“我在金山时,维那师和大伙都说我智慧大,在那里参禅屈材料,让我到这里来跟法师学教,将来当法师利益人天,混饭(宏范)三界。”
这时知客师点点头,予以哂笑,没再言语。
心想:这个半吊子二百五,不知在那里受人愚弄,跑到这里来。
又想:法师有话在先,如果有学教人来,对他客气点,因他千里遥远跑来学教,无论如何,要把他留下。这次好容易来这么个宝贝学教的,正巧满他的愿。于是,先到方丈寮(谛老此时在温州头陀寺作住持),传禀一声。
法师说:“让他来吧!”
知客师并没好脸,把持律师领去,问讯展具,顶礼三拜。
法师问他:“你想发心学教吗?”
“对啦!”持律师说:“我在金山时,因为晒蜡,他们说我智慧大,在那里参禅屈材料,让我到这里来跟你学教当法师,将来混饭(宏范)三界,利益人天!”
法师看看他这个人,又听他说这话,心里早已明白,知道他是一个愚痴人,受人愚弄,但无论钝根利根,只要发心学教,就不能拒绝他。
法师对他说:“既然你愿意发心学教,就不要怕吃辛苦,不要怕受罪,首先要在常住行苦行,早晚多在佛前拜佛求智慧。经典抽空慢慢学,不要着急,久
而久之,法师自然学成了。”
以后,持律师首先在那里当圊头,除粪、挑水、扫地,以后又行堂、擦桌子、洗碗,早晚在佛前拜佛,得工夫找人教给他五堂功课,一点闲空不留。
法师平常对他也很注意,等他把五堂功课学会后,又找人教给他背《楞严经》《法华经》,因他平素听《法华经》听不懂,又教他背《法华经会义》和《楞严文句》。
最初时,教他几句,以后又教他几行,所谓“钢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
经过十几年的功夫,他把这些经文全都背过了,提起某一段来,他都很熟悉的。
以后,他不但能听经听得懂,而且还挂副讲牌替法师代大座讲经,一切教理文相,像得语言三昧那么熟悉清楚。
可是,直到他代大座讲经时止,他行堂的这个苦行单,始终没扔下。往往在迎请法师时,找不到法师,看他还在斋堂里扎着围裙洗碗呢。
后来,法师看他已经当副讲,不让他再行堂,他坚持不许,每天仍是行完堂后,再搭红祖衣上大座讲经,下大座后去铺堂,有时法师应外埠去讲经,也让他跟着去代座。
原先在金山当维那的那位师父,还有当时弄耸他的那几个人,听说晒蜡的法师,已经能开大座讲经,心里都很惭愧,叹为不如!以后还跟他去请教,相见赧然。
果然持律师讲经时,那位维那师又屈驾给他当维那,愚弄他的人,也列座听
经。总算他们的话,都没落空,到后来都兑现了。
起初他去跟谛老求学时,才三十几,直到他五十几岁时,谛老应南京毗卢寺讲《法华经》,他随从去代座,不幸他就在这里圆寂了。
临终时,预知时至,种种祥瑞。他死过之后,谛老非常难过,深为惋惜!
大家请想:他是一位极愚痴的人,人都以晒蜡法师称呼他、耍笑他。可是,他在几十年光阴里,对学教,对修行,都能获得了成功。纵然没证得涅槃极果,最低限度,他是往生西方了。
这原因就是他有恒心,有行力,能吃苦,看得破!放的下!
世间没有不劳而获的,勤苦就是人生的美德!
现在诸位的聪明才智,大概都比持律法师强多少倍,如果能发心在“行”上多加注意,无论世出世间的事,就没有不成功的。
当代大德,如印光老法师、谛闲老法师、弘一律师、虚云老和尚等,莫不言顾其行,以躬行实践而成功!
关于修行的法门,细说起来,有八万四千之多,所谓“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现在大端说起来,不外四种:一、律行;二、净行;三、禅行;四、密行。
律行(亦称梵行),是依大小乘律、三聚净戒等,防护身口意三业清净;
净行,是以三业清净,专修净土法门,念佛、忆佛、拜佛等,末世众生,以修此法门为最方便、最直截了当,无论上中下根可以普摄,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得相应,临终决定往生极乐世界,永不退堕!
禅行,是专修定工,如修四禅、四空、修不净观、数息观、法界观、般若真空观、五种唯识观、三止三观等各种三昧。
密行,是以三业清净,专持陀罗尼咒等。按众生根性,四者随以一种,精进不退,皆可圆满菩提,究竟涅槃!
2024-03-17 13:53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