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直接可靠的戒色方法
在我的戒色经验中,控制手机是最重要的一点。当我总结过屡次破戒的教训后,发现几乎都是因为手机没有管控好,导致的破戒。
怎样戒色成功呢?我想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戒色成功:戒色成功=不破戒。那么如何不破戒呢?以我的经验,破戒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情境”。
一个被戒色文章教育过的人,如果在自习室无意间看到,由于有了一定的戒色知识基础,那么他大概率会想起戒色文章的教诲。可当他躺在床上,刷着手机时看到不良内容,那么他大概率要被诱惑性内容牵着走,最终导致破戒,然后追悔莫及。
那么我们可以推导一下这个公式:戒色成功=不破戒=不陷入会致人破戒的情境。所以说,要想不破戒,只要不让自己陷入破戒的“情境”就好。那么如何不陷入“破戒”的情境呢?
根据我的经验,破戒的“情境”可能有很多种要素组成,但几乎都包含了两个要素:刷手机和熬夜,当然,熬夜还是因为刷手机。所以就等于包含了一个重点要素:刷手机。组成“情境”的要素改变,“情境”即改变。所以说,只要控制住手机,便足以让大多能使人破戒的“情境”不复存在。
一般来讲,诱惑性信息源只会通过网络传播,通过手机,电脑,平板等媒介入侵人的大脑。不过,已经下定决心戒色的人一般不会因为看电脑破戒,因为使用电脑的时候人需要坐在桌子前,这时大脑是一个清醒的状态。
而智能手机是一款非常方便携带的娱乐工具,人可以一边躺在被窝里一边玩手机。如果看到什么诱惑性内容,人下意识的就会不断地寻找更刺激的内容以促进更多的多巴胺分泌,直到破戒,然后后悔莫及。
所以说,基本上只要管控好手机,人就不会陷入导致破戒的“情境”,人的戒色之路就成功了百分之八十。
下面我们可以再推广一下这个公式:戒色成功=不破戒=不陷入会引起破戒的“情境”=管住手机。
对于管控手机,可能网上会有很多看似高大上的见解,但在我看来,繁琐不如简单,简单管理手机就一个办法:法治。
所谓的“转移注意力”“找乐子代替手机”“努力学习”等等听起来高大上的手段,本质上都是“人治”,不是“法治”,所以效果也往往不尽人意。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法治,必生祸乱,个人如果没有法治,仅靠意志力来控制自己,早晚有控制不住的时候。
所以我的办法是,用手机的“健康使用设备”功能(不同的手机叫法不一样,有些手机的此功能名称可能是“健康使用手机”“学生模式”“屏幕管理时间”等等),严格的制定手机使用的种种限制策略。并且让一个不会轻易告诉你“健康使用设备”的密码的人来为你设置密码并保管密码。
我的这种办法,仅适合有壮士断腕之心的人使用。用严苛的法制约束自己,便不会被欲望驱使。换句话说,因为你无法玩手机,所以你无法在被窝里被不良内容诱惑而破戒;因为你无法玩手机,所以你没兴趣熬夜,只能早睡;因为你无法玩手机,所以你无法沉迷低级娱乐,只能自己给自己找事情做,如果手机没法玩,电脑又不在身边,那么你能做的只有看书学习,锻炼身体。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戒色和远离手机对身体起到的积极影响,也会对戒色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由于脑中储存的不良内容记忆慢慢被遗忘,能勾起欲望的念头也会越来越少,内心的平静和愉悦也就逐渐代替了低级趣味;由于早睡早起,又不会被不良内容勾起欲望,肾精会恢复的更快;由于肾精的恢复和积累,精力会越来越旺盛,内心会越来越坚定,做事情会越来越专注,幸运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仅仅控制三十天,带来的身心变化就足以让你无比开心,搞自渎的那点小快感已经完全无法吸引你了。
我的具体的限制策略如下,以某手机的“健康使用设备”为例
1.手机的带有娱乐性质但又不能删除的软件,例如淘宝,咸鱼,微信,QQ等,虽然带有潜在不良内容,但是由于其功能的重要性不可以直接删除,所以将其设置为“非始终允许”软件,可用时间段为上午9:30——晚上10:00
2.删除所有的娱乐性软件,并且让自己在没有密码的情况下无法自己下载软件。(但凡能让你刷视频看笑话的都算,今日头条,浏览器,百度,知乎什么的也算,如果需要查东西,可以用记事本记下,晚上回去用电脑查。系统自带的软件如果删不掉,就设置其可用时长为0分钟)
3.对QQ和微信的使用时间进行限制,添加应用限额QQ为30分钟,微信40分钟。如果有具体的事情商讨可以在PC端登录聊天,没必要给自己的手机聊天软件留那么长时间,手机是用来读取重要通知的,不是用来唠嗑的。
4.每日的可用时长,我的设置是一个小时,意思是QQ,微信,淘宝,咸鱼等具有娱乐性质,但是又无法直接删除的软件,每天加起来的使用时间不能超过一小时,超过即全部被当天禁用。
5.把所有的实用且无不良的软件挑选出来,例如相机,支付宝,学习软件,戒色软件等等,设置为始终允许,不影响手机的正常功能使用。
6.将以上的限制策略落实以后,让一位和自己生活比较近,但是又有原则,轻易不会告诉我“健康使用设备密码”的人帮我设置和保管密码,以便需要下载功能性软件时,可以随时让他帮我输入密码解锁。
当这六项措施落实以后,手机将变成铁板一块,虽然会带来一些不方便,例如不能直接用浏览器查资料。但是我想这些不方便,与一次性戒除自渎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网上乱七八糟的新闻和公众号本身也没什么营养,只会让人变得人云亦云,想学知识,想看透事物的本质,一定要多读书。
当然,由于手机的差异性,每个人的此功能名称也有差异(“健康使用手机”“学生模式”“屏幕管理时间”),但总之一句话:把漏洞堵死。大家可以自己慢慢摸索手机的这个功能,它是为了大家的健康而特意设计出来的,当你把这个功能摸索通透以后,设计出适合自己的限制措施。一开始你可能会非常无聊,这是因为,长期被手机刺激多巴胺分泌的你,已经不习惯于正常努力的快乐。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你的多巴胺阈值会逐渐恢复正常,你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平静与快乐。由于手机被限制死了,你无法晚上躺着玩手机,也就不会熬夜,自然早睡早起。当你长期难以接触到不良后,大脑中过去储存的不良片段也就会慢慢地被遗忘,邪念和梦遗的频率也会大大减小。
可能有些人由于工作和学习的需要,无法限制地这么严格。由于我本人自制力较差,大家不必完全照搬我的所有策略。但是,总之就是一条原则,要让自己无法被手机勾引,不会被手机诱惑娱乐看不良内容。
以上就是我对戒色的一些看法,在我看来,戒色=让自己不陷入破戒的情境=让自己无法过多的玩手机。
2024-03-17 13:53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