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催眠大师
一 辉煌头衔
米尔顿.艾瑞克森(Dr.Milton Hyland Erickson, 1901年12月5日-1980年3月25日),被誉为“现代催眠之父”,是医疗催眠、家庭治疗及短期心理治疗(Brief Strategic Psychotherapy)的顶尖权威。
艾瑞克森对心理治疗的了解冠乎群伦,著名的心理专家郝滨先生在其著作《催眠与心理压力释放》中称米尔顿·艾瑞克森是最富于创造性和灵活性的心理治疗大师。
他还是全世界闻名的医学催眠大师,常能奇迹般的治好那些“毫无希望”的病人。
他更是一位杰出的创新者,彻底颠覆传统,替催眠和心理治疗注入新元素的催眠领袖。
他虽然已去世四十多年,但在催眠领域的翘楚地位,无人超越。
二 富有挑战的人生
艾瑞克森天生色盲,音盲,并患有阅读障碍。因为身体原因,他都没有接受过高中以上的正规教育。
色盲,使他只能识别紫色;
音盲,令他听不到音调变化,欣赏不了音乐;
阅读障碍的他,16岁才发现字母是从A到Z排列的。之前,他查字典都是一个字一个字,逐页查找的。
(逐字查询,是否练就了他的耐力,让他的心力透纸背。同时,也让他对每个字更熟悉,更通透。)
因为只能识别紫色,所以他终生穿紫色衣服,用紫色的水杯,住紫色的房子。
(小编猜想,上天给这个人一切紫色的东西,是不是为他的心灵注满贵气。)
6岁时,教堂合唱练习,他不明白为什么这群人发出那么奇怪的声音却仍然快乐?!
看着看着,他找到了答案,原来他们在一起呼吸,呼吸的节奏是一致的,所以快乐。
从那个时候开始,别人给他讲话,他就和别人一起呼吸,这为他成为催眠大师奠定了基础。
17岁,艾瑞克森遇到了生命中最大的灾难,他患了小儿麻痹症。
患病的他,全身动弹不得,只有嘴巴和眼睛可以活动。三个医生来家里出诊,都断言他活不过当晚。
面对此情此景,艾瑞克森面对医生的诊断,觉得对他的妈妈来说太残忍了,他暗示自己一定可以活到第二天,不能让医生们的断言实现。
他示意妈妈将他的床挪到窗口,以最先看到太阳升起。
第二天,医生们再次来到艾瑞克森家里,发现他精神颇佳,甚为惊异。但是他们又做了一个残忍的断言:艾瑞克森即使能活下来,也会一辈子瘫痪。
打破了医生预言自己会死的咒语,艾瑞克森又开始了新的挑战,他相信自己依然能够打破宣判。
后来,他不仅站了起来,还在一个夏天,靠一艘独木舟、简单的粮食,独自一人畅游了密西西比河。
但是,脊髓灰质炎还是跟了他一辈子,并且时不时复发。这使得他肌肉萎缩,听力、视力减损,并患有痛风和肺气肿。上年龄之后,他常常要花费数小时管理身体。
临床上,来到他面前的病人,不知道,他们面对的是一位承受的磨难不亚于他们的人。
然而,艾瑞克森的快乐、喜悦、洒脱姿态远超他们。
他常常鼓励病人欣赏生命,超越病痛的限制。
他说,“今天凌晨4点,我觉得可能会死掉,但中午的时候,我很高兴自己还活着,所以从中午一直高兴到现在。”
就这样靠着自己顽强的信念,他活到了79岁。
三 不拘一格的治疗
艾瑞克森以咨询师、分析师、鉴定师、园林师、仲裁者、倡导者、激励者、合伙人、阴谋家、心灵导师、权威或严厉的父母等不同面貌,不同身份,接待不同形色的病人。
他觉得扮演什么角色对患者有益,就上手什么。
他从不与个案的症状对抗,也从不浪费时间在个案欠缺的资源上。
这种风格,从他的生活即可窥其一二。
在他小时候,家里农场的马跑到外面,往往需要好几个人,花费很大的力气才能拉回,而幼小的艾瑞克森一个人就能将一匹马拉回马厩。
因为他发现,马的“逆反”心理很重,人们拉它向西走,它就会努力向东奔。
他想,那何不将它朝东拉呢,这样它会自动向西走。
果不其然,小艾瑞克森将马朝马厩相反的方向拉拽时,马反而努力向马厩后退,这时只需要用一点很小的力气就让他们退回来了。
他诊治过的一些案例也很好地展现了他这方面的才华。
一个患有被害妄想的患者往窗户上钉钉子,防止自己被偷袭。
面对这种情况,他比患者还积极,不仅认真的订制,还帮助患者出主意,把地板的缝隙也封住,好不给敌人一丝机会。
同时,他还让护士和医生一起配合,加强医院的防卫工作,慢慢扩大病患的心理安全范围,就这样慢慢地把患者引导了出来。
还有一个戒烟者,他不仅没让他戒烟,反而让个案想象自己以极慢的速度,优雅的享受吸烟的过程。
没想到,个案很快就戒了烟瘾。
(编按:很多问题之所以频繁出现,可能就是希望被看见,被用心以待。当问题被人性化表达以后,问题将不再是问题。)
还有一些个案的治疗,简直匪夷所思,因为实在是不像治疗的治疗,而治疗效果却很好。
比如,一个酒鬼男人,他的父母、岳父母、妻子、弟弟都酗酒,他还发生过11次酒精中毒。
就这个案例,艾瑞克森的治疗方案是:让酒鬼去植物园看那些缺水缺雨,却存活了三年的仙人掌。
这个提议竟让酒鬼顺利戒了酒。
一个女人做了子宫癌、结肠癌的手术,术后产生了直肠的紧缩反应,排便异常痛苦。
他让她每天患上泳装,将汽车轮胎扔进游泳池当座椅,尽情享受流水的舒适,一年后不仅结肠问题痊愈,癌细胞也完全消失。
四 省察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人生道路上,最近的捷径通常是最坏的路。
上帝给我们的人生开的都是快速通道,我们却也因此丧失了很多潜力,比如努力时锻造的能力,坎坷里磨砺出的意志,和拼搏中积攒下的人脉与关系。
错过的修行,可能是命运埋下的隐患。
比如,很多孩子被父母送上学习的快轨,成了牛蛙,获得诸多大奖,俨然人生的佼佼者,但他们是否有丧失生活的诸多美好?
这些美好的下面,有没有隐患呢?
我想应该是有的吧。
比如孩子的空心病、抑郁症;比如攀比、竞争、嫉妒;比如习惯了用大脑思考,屏蔽了内心的真实感受;再比如,对人生、对自然、对万物合一的觉知与省察。
当我们越来越向往优秀,就意味着要干掉同行者,要把别人比下去。
我们的头脑意识越来越强烈,就离真心正道越来越远。
与此同时,我们的潜意识也就被压抑的越来越深。
捷径,事实上就是最遥远的道路。
艾瑞克森的路是缓慢的,但这种慢,让他能够与潜意识有良好的沟通与连接,反而快速地走到了大多数人的前面。
从某种程度上看,快何尝不是慢,慢又何尝不是快。甚至贱就是贵,贵实际上也是贱一样。
我们不喜欢走看似深邃艰险,却埋藏着深厚价值的路。
我们挑选的路看似正大光明,却远远失了本心,就像我们的教育一样。
艾瑞克森大师,拥有的很少,却把糟糕的生命经营到了极致。
我们被馈赠的东西太多了,却反而愈加不满足。
就像一碗米养一个恩人,一斗米养一个仇人一样,我们越被奉养,越忘乎所以。
多少人一手好牌,硬生生打烂了。而有的人,对一手烂牌都心存感激,感谢手里有牌可打。
五 当六根被封闭
艾瑞克森,先天被限制了眼根(色盲)、耳根(声盲)、意根(阅读障碍),后天又对身根有所制约(小儿脊髓灰质炎)。
六根连接着六识,他的眼识、耳识、身识、意识,向外攀缘的能力大大减弱。
这使得他把大量精力投注内心,更容易地与潜意识、与本心链接,从而成为一代大师。
我想,假如他的六根完全达到收摄,成佛作祖都有可能。
我们看很多民间故事,菩萨们来世间应化,有的六根不全,有的疯疯癫癫,他们是不是借此屏蔽六识功能,引导我们向心看、向内求。
疯癫者,自闭者,行事非常人者,谁说里面没有潜伏着大菩萨,大觉悟者。
看不到,感知不到,那是你的六根向外攀缘太久了,是时候回光返照了。
2024-03-17 13:53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