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梦寻:我是佛前青莲花,极乐世界是我家

繁体

庐山东林寺白莲 摄影丨怀劼

文|心觉居士
编辑|齐乎巽

兴许,是山里的云雾,如梦如幻的境缘,让人活得梦幻又深情。

钟声敲破暗昧,醒在云雾里,晨光呼唤安详,木鱼声声慢,赞偈和音声在香火间传诵,佛号滤去昏迷,东林寺的每一个清晨,都是这样开始。

用过早斋,师兄们怀着干净的沉默,置身莲池,环绕青莲塔跪拜、经行,眼眸中皆是决绝的虔诚。
莲池上弥漫着山水气息,依附着一些离去,一些归途……

东林莲池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这个在山水之间“忘归”的游子,便是东晋山水诗鼻祖——谢灵运。

谢灵运,出身于“旧时王谢堂前燕”中的东晋谢氏大族。爷爷谢玄,是著名战役淝水之战的总指挥,战功赫赫,名满天下。家里是祖传的有钱有势,奴仆众多,先人留下的门吏也有数百个,一群人成天陪着他玩。玩什么呢?开山挖湖,给自己设计各种徒步路线,哪里的山最难爬,哪里就有他的身影,翻山越岭,玩着玩着把见闻写成诗篇。

当年,慧远大师创建白莲社,谢灵运为表达对远公的仰慕之心而开凿了莲池,远公便亲手栽种了白莲。

白莲是莲中极品,古称“青莲华”,花色青白,丰满清香,东林白莲每朵有130多枚花瓣,是十分罕见而且中外驰名的优良品种。
庐山东林寺白莲 摄影丨怀劼
那年,鉴真法师五次东渡失败,船被吹到南海,法师一路北行,来到东林寺。恰逢东林寺甘露戒坛传戒,法师就做得戒阿阇黎。

那时候,东林甘露戒坛又出现甘露浃沐的瑞相。传戒后,法师在东林寺高僧智恩等人的陪同下,第六次东渡到达奈良,将律宗和净土宗传于日本,东林白莲开放于日本,日本净土宗亦尊东林寺为祖庭。

元朝时期,日本僧人澄圆再次将莲种带到日本,并弘扬净土教义。文革期间,东林寺莲池毁成了水田。1992年,日本佛教界将东林莲种回赠东林寺,并捐建莲池。杨成武上将为修复的莲池题写了“莲池”二字。2015年,莲池又被参照极乐世界七宝池而加以改建,并建青莲塔纪念。现在的莲池,除了白莲品种,还有彩莲品种,更加丰富,这些复瓣莲花丰盈水润,馨香养心。
庐山东林寺白莲 摄影丨怀劼
坐在莲池旁,抑或右绕于青莲塔,被满池高洁的莲花所氤氲,心念阿弥陀佛,熏染西方莲邦的香光庄严。

《华严经》的华藏世界如同莲花,极乐世界八功德水遍布莲花。求生净土的行人信愿念佛,西方极乐世界就生出一朵标着本人名字的莲花,行人精进修行,莲花随之越长越大。莲花就是行人转凡成圣的、寄托法身慧命的玄妙宫殿,也是行人到极乐世界的第一站。我等行人就是在七宝池、八功德水中的莲花苞里诞育新的生命。从莲花一出来,我们就有着如佛般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紫磨真金色、金刚那罗延身。

万水千山走遍
远公结莲社,谢灵运凿莲池。灵运也曾请求加入白莲社,远公以“其貌清秀,心杂而止之”。 

无论谢灵运是以何种形式示现于世又离世,想必尽此一报身,定生极乐国。
因为“诸佛告菩萨,令觐安养佛,闻法乐受行,疾得清净处,至彼严净土,便速得神通,必于无量尊,受记成等觉,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于寺院的晨光虚空里,将一场远古的画面展开,清除心头的疑惑,坚固飘摇的信愿,还是坚定归去吧。

庐山东林寺 摄影丨怀劼
佛门内外,我们的来去短暂如昙花出现。且看水中虫,它以为漫长的一生,于我不过数日;如天人看我漫长的一生,不过屈指一弹间。

暂住娑婆,循着宿业的轨道,难控业力与境风,以及那繁花似锦的烟尘,明媚在看不见风里,灿烂成了风霜。

看依旧虔诚经行的师兄们,仿佛一生的光阴,停于此刻,了无声息地凝定,遇见失散多年的自己,正大大方方地归真。

一切都在开散,顽劣与暗疾以及旧岁遗留的沉疴隐痛,一一松手,就那样自然地松手,不再执取,不再嗔怨,不再计往昔……

让一切都在接近原初,接近本真,经临过山峦,清风无为地吹。行人,飞鸟,流溪,古松树……都有了自在的气息。
心在高山,在流水,放下或不放下,却已是千山万水。
 
弥陀的呼唤
晨风吹过,顿觉微凉,钟鼓楼檐挂着的铃铛“当——当——”响起,像是弥陀的呼唤,我以此刻的静默,以十分的虔诚,按起计数器,称念回之“南无阿弥陀佛”,将自己养进七宝莲池八功德水,培育一朵专属于我的白莲。

那弥漫于虚空的佛号,化入时光的尘,恍若隔世的梵音跌落今生的耳朵,引磬又敲起,唤回如梦如幻的现实,不必让一颗匍匐的心跌入空无里,来炽然忏悔——为何执念误凡尘。

不说红墙深,不说桑烟浮,只说心怀慈悲的弥陀,只说佛前那朵安然的白莲,只说光明的岸,莲邦的严,只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就像从六月到了六月,寒凉温热不断流转。
东林大佛 摄影丨怀劼
有人大声唱念着佛号,仿若已将人世间烟尘看穿,不再在意俗世眼光,一心归西;仿若在人间不是人间人,不再粉饰他人心中的模样,制意净业;仿若是极乐那方人,退去了烦扰,自在,安乐,泰然……

时已过晨,一抹暖阳从高而降,挂在蜿蜒的实木长廊,温暖着娑婆处处,那温暖被举过亭台,举过殿宇,举过虚空,像是举着人世的轻和重……

我起身,回寮,该上课去了,不懈闻法,以除凡尘浊垢,以明娑婆实苦,以欣极乐是乐,当出离苦,当回归乐,为精进不迷,惟佛是念。
注:建寺之初,慧远法师依据佛教经典所述的净土莲池状貌,在东林寺前开凿东、西二池,遍种白莲, 藉莲孕心,以莲结社。东林白莲 ,花色青白,丰满清香,每朵有130余枚花瓣,品种罕有,中外驰名。
2024-03-17 13:53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