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三界的我们,需要一个安乐窝
流浪三界的我们,需要一个安乐窝
北宋易学大家邵康节晚年居住的地方,叫安乐窝,听到这个词挺高兴。学习我们这个法门,对这个词是不陌生的,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安乐”两个字都很熟悉。
“安乐”这两字非常好:“安”字,让人想到安心、安慰、安稳、安定、安全、平安,都是很好的词;“乐”更好了,快乐、喜乐、乐悠悠、乐哈哈。这两个字连在一起,又安又乐,又乐又安,这是让人向往的一种境界。
邵康节又加了一个“窝”字,“窝”字很温馨,容易让人想到小狗、小猫住在暖乎乎的小空间里,虽然很小、很简陋,但是很知足。小狗、小猫有窝,就不是流浪狗、流浪猫了。
我们生生世世都是在流浪,流浪娑婆,流浪十方世界,不要说以佛菩萨来看,就是以天人来看,都是很可怜的,可能天人看我们,真的就像看小猫、小狗一样。
流浪三界的我们,确实需要一个安乐窝。
一、安心,是一种奢侈品
娑婆世界想要真安心,其实是很难的,安心是一种奢侈品。
往窗外看,或者走在马路上,感觉到处处都很躁动。小孩背着很重的书包,要应付考试,有升学的压力。稍微长大一点,上了大学又不一定能找到好的工作。找到工作了,要面对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还要攒钱,买房子、养孩子,也会感觉很不舒畅。结婚了,像现在家庭、夫妻关系比较稳定的,年轻的都不是太多,离婚率都很高。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细胞,如果家庭都不稳定,社会不会稳定的。人老了,小孩不一定孝顺,不一定在身边,无人赡养的老人非常多,疾病缠身,死亡随时都有可能找上来。
就算小孩、年轻人、老人一路都很好,一路都很顺利,也不一定很安心,还有很多天灾人祸,地震、海啸、台风,各种自然灾害,每天打开新闻,看到的都是这些,意外就更多了,数不清的意外事情发生。
我看到这些新闻,经常在心中感慨:活到今天,真是侥幸。因为人死太容易了,像一个玻璃球,一掉在地上就碎了,生命朝不保夕。
就算没有天灾人祸,也没有意外,我们内在心灵的不安也很汹涌,怨恨、恼怒、不平、抑郁、扭曲,这些负面的情绪,在我们心中很难一时消散。
现在是信息的时代,通讯手段越来越高,电话、电脑、qq、微信,多得不得了,信息手段越来越高明,不仅能听到声音,而且还能看到,不仅能看到静的,还能看到动的。
这些其实是阎罗王的一种手段,就像撒网抓鱼,如果网格很粗、很大,小鱼还可以漏掉,现在的网是越编越细、越密,大鱼小鱼一网打尽。
这些信息无非就是一张关系网,你跟我保持沟通,他跟你保持沟通,保持着密切的沟通,这本质来讲是一种业力的缠缚,你的业力跟我的业力缠在一起,他的业力又跟你的业力缠缚在一起,就织成一道道网,越织越细、越织越密,一个都逃不掉。
这些内在的、外在的,都是让我们心不安的因素。
现在经常有人问:“你幸福吗?”
其实,安心是幸福基本的前提,如果没有安心,就谈不上幸福了。就像一张桌子,如果不是跟地面保持水平的,而是倾斜的,桌子上的东西能安稳地放着吗?
人也是一样的,幸福的内容,就好像桌子上的东西,一定要放在安心这张桌子上,才能安稳。
当然,安心的层面很多,有相对的安心,有绝对的安心。刚才说的都还是相对的安心,也就是我们能够感知到的一部分,还有很多是我们感知不到的,或者是感知很浅的。
如果以绝对的安心来说,娑婆世界不可能有安心的,佛有一句话:“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三界就像着火的宅子,熊熊大火正在燃烧。
一切众生就好像在井边玩的小孩,觉得很好奇,很好玩,往井底一直在望,甚至想往底下跳,他完全不知道后果,一不留神,都有可能掉到井里边。
这都是在说明,娑婆世界不安心。
二、无常,才会内心不安
娑婆世界为什么不安心呢?最根本的就是无常,娑婆世界是无常的,是轮转的,是业力构成的,是众生虚作功德构成的,昙鸾大师说:“三界是虚伪相,是轮转相,是无穷相,是染污相,是破坏相。”
凡夫的一切皆是虚妄业作,虚妄是跟真实相反的,也就是没有一个真实的,起心动念本质来讲就是虚妄的。就好像建房子,如果房子是豆腐渣工程,不是真材实料的,平时看不出来,地震的时候就知道了,不应该倒的就倒了。
如果是纸糊的呢?那岂不是连人都不能住?我们业力所构成的世界,连纸糊的程度都不到,是这么不坚固,所以不安全,时时刻刻都有可能被无常所吞,山河大地一切无有不被无常所吞的,这样的环境就很难给我们安心了,没有安心当然就谈不上快乐了。
三、厌苦,是我们的本能
我们一生下来就知道乐这件事的,出生的时候为什么哭?因为饿了,饿就是不快乐,就找东西吃,吃了就舒服了。不单是人懂,连动物都懂,有一句话叫“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它不舒服,要找一个清凉的地方。燕子为什么南飞?因为冬天,天气寒冷,在北方不舒服,呆不下去了,要飞到舒适、快乐的地方。
一切有情众生,都是厌苦求乐的。
人类的一切行为,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是围绕着厌苦求乐的。现在的科技,无非是让人的生活更加方便、舒适;艺术、宗教,都是让人的心灵得到满足、快乐的。
只不过绝大部分人缺乏智慧,往往是从苦入苦,从冥入冥,从一个苦的地方到一个更苦的地方,从黑暗的地方到更黑暗的地方。
即便有人得到暂时的快乐,也像一个癌症的病人,已经到晚期了,只剩下几天的寿命,在身上涂了一点清凉油,瞬间舒服、缓解一下,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
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苦之中,以苦为伴,甚至与苦成为一体,而且不自知,因为我们没有这么强的反省能力。
苦就像空气一样,弥漫在娑婆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我们走到哪,都是被空气弥漫的;我们走到哪,也都是被苦弥漫的。好像呼吸的空气都是苦的。
四、不乐,因为本性不净
为什么我们不快乐?本质的原因是我们都造了不快乐的因。因果相符,布施就得富贵,持戒就得安稳,忍辱就得端正,善良、慈悲、平和等等,这些都是快乐的因。
我们每天反省一下自己,我们一天究竟有多少的善念呢?我们的善心很微弱。
善导大师说:“纵发清心,犹如画水。”我们发的一点点善心,就像在水上画了一个圈,水上画圈,画完了之后,瞬间就消失了。
道绰大师说:“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駃雨。”我们起的恶念,造的罪业,却像刮大风、下大雨一样,片刻不停。这是道绰大师的自我反省,祖师尚且如此,何况是一千年之后的我们。
当然,有人说:“我很富贵,又很平安,人们都很尊敬我,又有学问、智慧、福德、威势,我不是很快乐吗?”是,前世确实是种了快乐的因,可是要知道今世所享受的福德其实是没有根的,而且这些福德很可能就成为下一个苦恼的因。
本质来讲,三界无安也无乐,这是站在一个很高的立场、角度来作的评判,不能以我们世间人的眼光去看。
《往生论注》说到极乐世界是性功德成就,因为它“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一切都是慈悲所生的,都是从佛性中生的,所以极乐世界一切都是清净的、快乐的、安稳的。
昙鸾大师讲这一段的时候也举了一个反面的例子,娑婆世界也是性功德成就的,只是我们的性是染污的。
我们每天吃的东西,即便是色香味俱全的,很好看,很好闻,很好吃,为什么吃下去没多久,到厕所里边就变得也不好看,也不好闻,不好吃了呢?而且自古都是这样,不管是皇上还是乞丐,都没有例外的。
因为性不净,身就不净,所以经过不净的人身这么一加工,干净的东西都变得染污了,我们的心跟身最密切,心身像一个机器一样,不净的机器怎么能出干净的东西呢?
有人自诩很有修行,很厉害,很高明,可是真有智慧的,去厕所看看是什么东西就知道了,如果不能把脏的东西吃进去,然后变成干净的东西,那他的修行要说到什么程度,可以打个问号的。
我们的性不净,我们的性也是不安的,不乐的,我们心招感的外境,一定是不安乐的。
五、净土,才是纯乐无苦
有一个地方,有安也有乐的,就是极乐世界,也叫安乐国。
安乐窝很狭小,安乐国却开阔广大,无衰无变,清净安稳,不闻三途八难之苦,但闻自然快乐之音。
极乐世界有什么安、有什么乐呢?
昙鸾大师说这是佛不虚作功德成就:
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今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
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
力愿相符,毕竟不差,故曰成就。
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愿力所成就的,不是凡夫虚妄业成就的,是至坚至固的,在这样一个安乐的基础上,才会有乐。
苦的止息就是乐,一个人一直在苦,苦没有了,就是一种乐了。这点我体会太深了,胃疼得厉害的时候,哪怕有片刻的不痛,都觉得很快乐了。我们轮回了多久了,这时间是算不过来的,轮回了这么久,苦了这么久,一旦往生,不用轮回了,轮回止息了,暂时能够休息了,这本身不就是一种乐吗?
经常有人问说:“极乐世界有什么好?”
我回答说:“先不说往生极乐世界有什么好,先说不往生极乐世界有什么不好吧。不要说下地狱、做牛做马的事情了,光说做人就很苦恼了,生老病死……现在光说不用这么苦了,不是觉得很快乐了吗?更何况在这个基础上还有很多乐,而且能成佛,能度众生。”
极乐世界是三无:
第一,无厕所。因为性清净的,一切都是清净的,极乐世界连一粒尘土都是清净的,没有不干净的东西。
第二,无医院。因为没有疾病了,极乐世界是不要医生的。
第三,无火葬场。因为没有死亡,我们在这个世间都讲长寿,活到一两百岁好像了不起的样子,但是在极乐世界是无量寿。
不脏、不病、不死,身体都是金刚那罗延身,环境好得没法说了。三经中都有很详细的描述,即便经文讲得那么好,其实能说出来的都是真实的境地中亿万分之一都不到的,因为讲的都是我们人类能稍微感知、理解的一小部分而已,很多都是我们人类所不能理解的。极乐世界殊胜快乐的程度。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去了就知道了。
与娑婆世界的乐对比,极乐世界的乐还有几个特点。
第一,永恒。一乐永乐,不会散失掉,不像我们这个世间,能够乐得一时,能够乐得一世吗?即便你能乐得一世,能够乐得世世吗?不能的。
第二,深彻。在娑婆世界,我们的乐是表面的,很肤浅的,在内心深处、内心最底下,都是很苦恼的。如流水,有表面的流水,有暗流,有时候流表面上没有流水,底下暗流涌动。我们经常是表面乐,深处不乐。但是极乐世界的乐,从内到外,从浅到深,都是快乐的。
第三,自发。极乐世界的乐是自性里涌出来的,在娑婆世界则需要依靠的一种外缘,一种环境,一个条件,我们这个世界想要快乐,总需要一个条件。吃得好了,穿得好了,好看的衣服,美滋滋的。升官啊,考上大学了,总之,没有不需要条件的,不需要外缘来引发我们快乐的。极乐世界不是这样,它不需要外缘,是源源不断的,像泉水,不需要从别的地方流出来,是从自身直接涌出来的,因为我们自性中有涅槃四德嘛——常乐我净,我们佛性中本来就有这些快乐的。
第四,自乐乐他。不但自己快乐,还能让他人快乐,有句话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有时候自己快乐,但是看到别人不快乐,其实心里也觉得不快乐。有时候看到别人快乐,自己不快乐,都会挺快乐的,当然这是大乘菩萨的性格。极乐世界的人就是这个特点,不但自己快乐,还能把这种快乐带给一切人,让一切不快乐的人都快乐起来,“大悲熏心游法界,分身利物等无殊”,极乐众生是被阿弥陀佛大悲心所熏染的,到任何一个法界,都把解脱带给众生,把光明带给众生。而在娑婆世界,人们常常是以牺牲别人的快乐为代价,换来自己短暂的快乐。
六、念佛,就能去安乐国
这么好的安乐国,怎么去呢?
念佛就可以去。这大家应该都知道,不知道也没关系,只要跟着大家念佛,念到临终,就可以去了。
在不知道的情况下,也能够去,就像坐船,有些人目标明确,票提前买好了,什么时候开,到哪里,船长是谁,坐在哪个位置,旁边坐的是谁,问得清楚,这样可以到彼岸。还有一类人,是被一帮人裹挟着,神不知鬼不觉,就跟着人群,簇拥着上船了,船一开动,自然也能到彼岸。到了彼岸,就到极乐世界了,这样往生的人也不少,古人说:“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简单,可以给我们安乐,安上加安,乐上加乐,因为我们去的目标是安乐国,方法途径又很安乐,岂不是安乐上又加了安乐。
简单,就会觉得很安乐,安心又快乐,所以我们这个法门是以安乐之法,到安乐之处,不但简单,而且必定往生,给我们最大的安心,最大的安慰。
还有更妙、更好的,就是我们念佛时,阿弥陀佛就跑到我们舌头上来,讲法,放光,人在哪,佛就在哪,不但佛来了,菩萨也来了,至少有二十五菩萨,随行影护,走到哪,像影子一样保护到哪。其实不止二十五菩萨,菩萨在天上就像作战的军队一样,百重千重,你走到哪,就飘到哪,这是多壮观啊,我们只是没有天眼,看不到而已。
不单是佛来了,菩萨来了,而且极乐世界也来了,极乐世界就在六字名号里,极乐世界虽然我们的肉眼看不到,但是它的气息,我们能感觉到,极乐世界的气息就会笼罩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心灵、身体,包括生活的环境,当下就成为一个真正的安乐窝。
邵康节的安乐窝,必须是修养到一定程度,才有内心的体验,我们的安乐窝不是,即便是一字不识的老太太,都能够感觉得到,很安稳,很暖和,像小猫小狗的窝一样。
往生之前,安乐国安乐的气氛,每个念佛人都会感受到,或深或浅,或早或迟,安详、自在、喜乐、平和。
当然,有人说:“我念佛念这么久,一点也没尝到,甚至念佛还有苦恼了。”也不要紧,你必定会尝到,因为毕竟会往生,毕竟会安乐,这就太殊胜了,不安乐而安乐,这就是他力安乐,不是自力安乐,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安乐。
宗道法师讲于洛阳
编辑需要,略有删减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阿弥陀佛与我同行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願生極樂永離輪迴之苦)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