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法王:这样的修行人,永远不要靠近他!

繁体

那些在口头上说要舍弃此生之人,他们又在做什么呢?最初,我们看到他们穿上出家服,然后声称自己已经舍弃了今生。但过了一段时间,由于他们没有什么大功德,所以也没有人去敬重他们。

慢慢地,他们穿起短裤和粗布衣,留着长发,从一个村庄走到另一个村庄,自称是弃世者或瑜珈士,像这种人并非是舍弃今生才穿成这样,他们以一种相似于瑜珈士的方式来行事,以博取别人的尊敬,希望别人会尊称他为瑜珈士及大修行者,殊不知这更加证明了他们其实并未舍弃此生。

也有一些出家人,当他们没有受到任何敬重和注意时,他们会去作3年闭关的修持,出关之后就得到喇嘛的名号,获得这种名号后,别人就会把他当作一个上师,一个喇嘛,就会受到敬重,也会找到很多的功德主。

想要成就佛果,必须要积累无量的资粮,比如说,格西波多瓦曾说,我如果要做生意,譬如:去卖手表的话,原价100元,我会卖给别人30元或40元,总之,让买主获利而自已亏本,我就会去作这样的买卖。

有人就会说,你这样做会亏本,你没有任何盈利,还不如直接送给他更好。但是波多瓦格西说,如果是贪执今生的人,可能会为了盈利买卖,但是对我们修行者来说,利益他人,就不会去希求得到回报。

即使是面对自己的亲友与怨敌,都能生起平等的欢喜心,如果不能生起怨亲平等的心态,那么我可以发誓:你百分之百根本就不可能成就佛果!

有些人,在一天早上供茶给僧众,他们就觉得非常的安心,认为自己已经作了很大的善业了,但是他们生生世世都在造作恶业,从来没有为此生起悔心,但仅仅是一次供茶,就自以为已经成办了很殊胜的佛法,却从来不曾对自己所造的恶业生起短短一剎那的悔心。


波多瓦格西说:他年纪愈老就愈是快乐,因为他不需要去护持寺院,也不需要去奉承任何人,不需要去东奔西跑,不需要去找供养,不用去给谁寄信或收信,也不需要说一些好话给别人听,更不用嬉皮笑脸的去拍马屁,所以他觉得非常地快乐。

他又说,并不是我无法成办世间法,才舍弃它,我虽然能成办,但我看不到其中有任何的意义,所以我把世间法完全地舍弃了。

每当我们进入一所寺院,就会去问:这里有怎样的上师或高僧?但回答的人,并没有说出任何一位真正思惟死亡、舍弃此生的上师,没有人这么说,他们总是说某某上师拥有多少寺院,有多少弟子、财物、名号,而且有黄金鼓铃等等,有很多非常名贵的马皮、仆人、田地。

现今那些所谓的修行者,他们利益他人的前提,总是想要有一个回报,希望别人对自己好,希望别人敬重自己,希望别人供养自己。

比方说,你要去利益他人,总是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帮助了谁,一再的提起做了什么善事,或者就说我在你最痛苦之时,在你最穷困潦倒之时借给了你多少钱,你还记得吗?像这种话根本就不应该出自修行人的口中。

甚至有的格西声称,自己拥有非常厉害的诛法,自以为诛法就是非常高深的断证功德了,如果你用诛法去害死人的话,这就证明你已经破了别解脱戒,更因为这样,将会使你堕入恶趣。

在金刚乘里所讲的诛法,大多数都是因为要压制他人的我执,以强制性的方式谴除他人的我执,帮他投生到其他的地方,这种方式只是在佛菩萨的事业中会具足。


像我们这种薄地凡夫,别说要救度他人,自己连一柱香的时间里都无法安静地坐下,这种人就不要想行这一种救度他人的方式,不要想试一试诛法。因此,现代那些说自己有什么诛法的人,你们就要视为是火焰一样,永远也不要靠近他。

现今的修行人不管亲近哪一位上师,他们看重的不是上师精通经典或舍弃此生的事业,总是把重点放到上师是否在石头上留下脚印或手印,上师看到过什么本尊,或者是上师有什么神通。他们总是这样,像这种很小的功德,把它视为是不可思议的大功德。其实,从他们的对话里就知道他们不具足真实的功德。

如果你是一个舍弃此生之人,你不会对他人说起小小的神通及功德,即使获得了此一功德,也不会去四处张扬自己的功德,如果四处张扬了,从这一点就可以证知这并不是一个舍弃此生之人。一个没有舍弃此生之人,是不可能生起殊胜的功德。

在金刚乘中,必须先修持且契入加行道,之后才可以为弟子讲说密法。阿底峡尊者说,很多人都说他想修持双运法门,但真正在修双运法门之人,必须先断除贪着此生,而没有任何贪欲,如此才具格去修金刚乘的双运法门。那些还有身体及内心苦乐感受之人,是不可以修持金刚乘的双运法门。

有时候,看过去会看到他人的过失,看过来又会看到自己的过失,总之,所看到的到处都是过失。有时我会一个很奇怪的想法:觉得世界上所有的麻烦事,好像都是自己造成的。

我们反观自心与自己的觉知觉受之时,会看到自己有贪欲心、有瞋恨心、有嫉妒心、也有吝啬心,这一些都是因为烦恼的对治法非常弱小的缘故。

还自以为是修持佛法有了什么成就,再看看他们身口意的言行举止,已经完全颠倒了,虽然身穿出家服,内心却没有一丝一毫符合这套出家僧服的功德,处处都是贪心及瞋恨心,“人”和“法”之间的距离相隔甚远,于是把“法”摆在一边,把“人”摆在另一边,两者之间的距离就像一条街道,就连大卡车都可以从中开过。

噶玛巴教言

大宝法王噶玛巴法语平台

带给你智慧、温暖和力量

gamabaJY

2024-03-17 13:53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