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个醒儿
一
今天接到一个电话。
对方说关注我很久了,想要拜师跟我学习。
我突然有点受宠若惊。
得意之余,我没忘记告诉她,我不行,请她另寻高明。
我们很容易因为简单的一件事儿,喜欢甚至崇拜某个人,并因此而忽略了他的不好。
比如:
因情绪共鸣而形成的自我满足感一一恋爱脑,
会让一个人作判断的时候,枉顾事实。
这种人非常单纯,会把你是否与我心意相通,对我好,让我开心,来判断对方是否为一个好人。
即便你的家人、朋友、闺蜜认为他不是个良配。
乃至成堆的证据证明你钟情的对象不是个好人。
你依然会在心中为他辨解,为他洗白,并表现出无比的信任。
因为他给你构建的关系,满足了你内心的期待和需求。
他跟你共鸣产生的情感体验,给了你一种相见恨晚的依赖感。
你越是依赖这种情感需求带来的自我陶醉与满足,你就越是本能的忽视乃至排斥,那些破坏你们关系的反馈和证据!
要知道:
越是惊喜,就越说明少见。
越是想不到,就越有出现的必要。
越是力量不足,就越需要支撑。
越是单纯简单,就越需要欺骗。
二
我跟好多学霸聊过天。
我问,你们考试作弊吗?
他们说,会啊,不过老师好像从来不相信我们会作弊。
大家本能的认为学习好的学生,就是优秀的人,就会德才兼备。
而事实是,书读的好,可以滤掉学渣儿,但滤不掉人渣儿。
监狱里关着的高智商犯罪者,不在少数。
我们往往说“字如其人”。
认为字写的好的人,人品也差不到哪儿去。
其文曰:过桥,顺墙根,向右,见一亭,亭边一倒凳,其下有信。
简短浓缩的文字,显示了罪犯高深的文化功底。
后来凭着这张纸条破案,罪犯是一个大学教师。
《侦探夏洛克》里,某一季有这样一个故事:所谓的大慈善家,其实是个杀人狂魔。
他开设的慈善医院,表面上救死扶伤,暗地里,却是杀人剖尸的现场。
很多纯情的女生容易陷在语言和文字的陷阱里。
如果没有丈母娘追要彩礼,极力为女儿争取一点资本,我想,大部分女孩是愿意跟甜言蜜语的男生裸婚的。
很多优秀的小说家,从来不缺少女伴儿。
去网上查查,快意江湖的古龙先生,有多少女人投怀送抱。
语言和文字就是能够如此的蛊惑和煽动人心。
三
前两天听一场佛学课。
法师说,你要记住,我讲到,不一定代表我证到。
我讲的是佛陀留下来的法,是证悟的人的境界,但不代表我达到了那种境界,你们要分开来看,不要盲目充拜。
我也声明一下,我写的东西,是我的体悟,不是证悟。
有些体悟不一定对,大家要有所鉴别,不要跟着我跑偏了。
还有,我想的到,说的到,有些也不一定做的到。
毕竟,说和做是两码事儿。
师父曾经说过我:
我就是看了你的文章才上当受骗的。收了你这么个徒弟,天天惹事生非,告状的电话一个接着一个。
习气,还真不是你看到就能马上改掉的,它需要一天天的打磨和恒久的观照。
所以,不要觉得我是个医生,懂点儿心理,还能谈上几句儿佛法,又能拽几篇文章,就很牛逼。
数量凑出来的东西,在有质的人面前,不堪一击。
掀掉外层的相,里面的心,和大家一样俗不可耐。
四
每个人对自己多尽点儿心力,在自己的喜好上多花点时间和功夫,都不会差的。
但是,太多人,都想取巧。
都想从外在的世界里,捞取点儿什么装点自己。
殊不知,节外生枝,枝叶越多,内心越虚。
就像一句话说的:
越是头脑简单的人,越是需要点缀和填充。
而头脑复杂的人,则对简洁有着特殊的心理需求。
所以,欲其崇拜别人,不如充实自己。
努力完善知识,丰盈自己的大脑,渐渐地,你的内在会越来越富有,那时你会想:
嘿,你个小样的,牛什么牛,我并不比你差。
五
我们文化中有“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说法。
我认为这是一种价值绑定,
更是高级的PUA。
通过为知己者死,为悦己者容这样的方式,照见自己的价值。
而事实上,真正的知己,惺惺相惜,哪里需要你死,更无须你容。
当你准备赴死,准备妆容的时候,你不是高贵了,而是已经低俗了。
命都不值钱了,
你的价值能超过你的命吗?
外相那么重要,
你的价值竟还顶不上一顶皮相。
就像,每次,当朋友向不熟识的人介绍我时,只要给我加上一系列的社会头衔,她就已经把我与对方拉开了距离。
我们看似站在对面,但是心隔着老远,需要功名利禄填补。
真正的知己,同等能量的人,哪里需要介绍,只肖一个眼神,一句话就能认出彼此。
2024-03-17 13:53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