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奥秘,一个让你迅速改变命运的终极法宝!

繁体

只要有花,

蝴蝶纵飞走了,但它必来;

只要无花,

蝴蝶纵飞来了,但它必去。

01

吸引力法则的原理

人的心念(思想)总是与和其一致的现实相互吸引。

生命中的一切好坏,都是我们过去现在行为、言语和思想的总和吸引来的。吸引力是一种能量,我们虽然看不见,但一直引导着整个宇宙规律性的运转,也引导着我们的生活。

宇宙本身就是由能量构成的,万物都是同频相吸。你发出什么样的频率,就会吸引什么样频率的人、事、物来到自己的身边。

所以,能量是吸引力法则动力的来源,能量无处不在。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想什么就来什么,越怕什么就越发生什么。

所以,是我们的念头把宇宙中与这个念头、能量相关的东西吸引到我们的生活中。

02

吸引力法则有它运作的规律和模式

在吸引力法则的原理里:我们内在的信念,吸引和创造外在的一切。

如果你内在有着贫瘠和匮乏,那么你会紧紧抓住外在的许多物质、财富、情感,来填补自己。

但你会发现,不论多么丰盛的物质,都没有办法去解除你内在的这个匮乏感。

很多人都喜欢用物质填补精神,也许你会觉得当我有钱的时候我会开心点,某一天当我有了房子我就会开心点,但你会发现那些有钱人,达到一定目标以后,他们的内心依然紧绷,没有办法轻松,甚至感觉不到幸福。 

所以,并不是外在世界的丰盛可以带来内在世界的丰盛。恰恰相反,是内在世界的丰盛反而会吸引外在的显化。

所以怎样去做到内在的丰盛呢?——相信

相信是拥有很强大的力量的,也就是我们的信念、能量和我们的注意力、情绪,是绑定在一起的。

当你发出一个非常强大的意志信号,它会产生很强大的威力,这就是吸引力法则最初的源头。所以吸引力法则为什么会起作用,是因为你真正的改变了你的内在。

如果你觉得你身边的氧气是有限的,那么你呼吸的时候会带着紧张和匮乏。这就像什么?

这就像是当你内心有些匮乏时,就会给自己制造出问题,给你外在的世界制造出问题。

所以吸引力法则教会我们去释放掉这些匮乏感,当我们真正觉得我们想要拥有什么,整个宇宙和能量配合我的时候,那些好的东西自然会被吸引过来。

03

三种吸引力的方式

在这世界上有三种吸引方式

第一种称为无意识的吸引

就是你每天都是这样过日子,但你没有觉察到自己把某些东西吸引过来了。

有可能是好的,你天生就很乐观,觉得什么事情都该往好的方向发展,生活也挺顺利的。你虽然会遇到一些小波折,但都能够逢凶化吉。

也有可能你每天都在抱怨,陷入恐惧、不安中,经常认为有不好的事情会发生,然后就真的发生了。

所以这两种正向与负向的吸引都属于无意识的吸引。

 第二种是有意识的被迫吸引

它的意思就是我觉察到了这样做是不行的,我不应该有这样的念头,我想去控制自己的思维,让它走向正面,但是我没有办法停止。

我朋友告诉我,说他一直很担心孩子会生病,并且他没有办法阻止这个念头。

所以当孩子真的生病了,或者坏的事情发生的时候,他也许反而没那么大波澜,也不惊讶,因为他已经在心里预设和吸引了这个状况。

他也知道吸引力法则,他知道当他想不好的事情的时候,不好的事容易发生,但是他没有办法停下来不去想它。

所以我们看到一些言论说:过度的担心就是「诅咒」。

这种一直去思考负面状况的习惯,就会吸引负面频率的东西来到身边,造成显化。

其实大部分人某种程度上都会这样。

通常大多数人都把注意力放在所缺少的地方,这就造成了生命的贫穷。

人类思维的习惯就是设想,比如,等我毕业了就好了、等我找到工作就好了、等我买汽车就好了、等我公司上市就好了……

真能好吗?肯定好不了。

因为这是把自己生命的满足、喜悦、幸福放在一个未知上,那我们不会知道这些愿望什么时候才能实现。

第三种是有意识的吸引

就是说我可以控制我的念头和潜意识,我可以让他们互相配合。

如果我们的意识和潜意识是匹配的,我们就可以跳出很华丽的舞步。但是当我的意识和潜意识不匹配的时候,也许会人仰马翻。

所以,在我们有意识、无意识的吸引中,我们要明白:当我们自己是和谐的、高频的,我们就可以创造我想要的;当我们自己不想吸引负面状况时,我们需要疗愈、清理自己。

我们是通过什么去吸引的呢?那就是我们的念头。

所以我们要注意自己的每个起心动念。我们的念头并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还有念头背后的初心。

我们需要学会的是更加主动去觉察自己的念头。保护自己的内在和信念,不断的觉察自己、疗愈自己、清理自己。

04

这个秘密,让你受益终生

有一部风靡全世界的影片《秘密》,讲述的就是吸引力法则,这部电影已经影响了无数人。揭示了《秘密》:

有两个人去到超市,他们都想买各种各样的东西,但一个人满载而归,另一个人却空手而回。这是为什么?

因为前一个人有钱,后一个人身无分文。同理,不是每一个人使用吸引力定律都会如愿:一个有德的人会心想事成,而一个无德的人却只会心想事违。

因为宇宙中有一个规律叫平衡,平衡的现象叫交换。

或者说,生命中一切的现象都是能量根据能量守恒的原理流动转化的现象。

说到底,还是《易经》中的那几句话:

 厚德载物。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德其实就是能量,秘密背后的秘密就是能量,吸引力法则会成功的前提是我们与自己的愿望是能量对等的、一样的,这样它才会实现,能量不对等,就是空想、妄想。

这个世界一切都是对等的、平衡的,当自己在一层楼的时候,能和100层楼的人事物接触吗?

当然不可能。所以当自己成长了,能量和那个层面对等时,自然就会和那个层面走通。所以我们不要总想着去追求、去攀援,而是要去成长自己。

我们要追求财富,追求健康,追求家庭幸福,追求子孙成才,所有这一切都像是蝴蝶,都是要靠我们吸引过来的,它都跟我们本人有关,我们才是吸引蝴蝶的鲜花。

所以如何吸引我们所追求的?那就是先提升我们自己。成长就是在改变我们自己,自己变了,周围的一切都变了。

只要有花,蝴蝶纵飞走了,但它必来;只要无花,蝴蝶纵飞来了,但它必去。

我们要做一个有心量、多奉献、多付出、多给予的人,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我们吸引过来更多,更美好的东西。

请点击下面在看并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2024-03-17 13:53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