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印象丨人和动物能和谐相处吗?星云大师讲述与他有关的小动物!

繁体

昨天隆相大和尚的开示提到

我们与动物在佛性上是没有差别的

我们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

今天,我就们摘选一篇

星云大师与小动物们有着很多有趣的故事

佛教對於生命界規劃為「四生九有」。所謂「四生」,有胎生的動物,包括人類、牛、馬等;卵生就是指鳥、雀、龜、蛇、昆蟲;濕生,因潮濕而生的蚊蚋、蠛蠓、飛蛾等;至於化生,就是指神、鬼、妖魔等。

這四生當中,有兩隻腳、四隻腳、多隻腳的;有的居住平地,有的居住山林,有的居住海洋。其實,眾生不只胎、卵、濕、化而已。《金剛經》說:「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一切都是眾生。不過這些太抽象、太廣泛了,此處就不去談它,只談與我們接觸最多的胎、卵、濕生。

俗話說:「三歲小孩貓狗嫌。」意思是,這時候的兒童是最頑皮的年紀,對小動物常常以逗弄欺負為樂。例如,有的孩子喜歡把小貓、小狗扣起來,讓牠們失去自由;或是用線把金龜子的腳綁起來甩動;甚至在路邊攤或小溝渠把玩小魚、小蝦,直到牠們死亡為止。我覺得對於生命的教育,應該要從幼兒開始,將來長大才會知道愛惜生命;一個國家如果人人懂得尊重生命,這個民族的未來才有希望。

其實也不是所有小孩都是天性如此,還是可以分成二類:一是愛護動物的,二是喜歡虐待動物的。所幸,我自己從小就很喜歡動物,如小貓、小狗、小雞、小鴨,我把牠們視為自己的生命一樣。記得小時家裡養了二條小狗,也不知道是從哪裡來的,總之成為我們家庭的一員,我就必須愛護牠們。但是人和狗的待遇是不平等的,人每天吃三餐,再怎樣總會有一碗粥、一塊餅、一點吃的東西,狗子卻只准吃一餐,甚至有時連一餐都沒有,這在我幼小的心靈中感到不能接受。

1

 小狗 

因為不忍心狗子沒東西吃,雖遇兵禍荒年,我還是偷偷瞞著家人,替不會說話的貓狗,增加一點飲食。大人知道以後,也會罵我說:「人要吃都困難了,給貓狗吃那麼多做什麼?」罵,一下就過去了,但是讓貓狗吃飽,對我而言,卻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這樣,多少年當中,我終日與貓狗為友,對於附近鄰居的兒童分區域、約鬥、打群架,我都不參加。

2

 小鸡 

從對貓、狗的愛護,進而看到家人每年到一定的季節,都會買許多小雞、小鴨回來飼養。小雞、小鴨並不貴,我就用平時積蓄的錢,也買了兩隻小雞、兩隻小鴨回家養,並且做了記號,因為覺得是我的小雞、小鴨,所以比較可愛。

那年大概是六、七歲,記得我買的是一隻小黑雞和一隻白色的小雞。有一天,小白雞給雨淋得全身濕透,我怕牠寒冷,就把牠放在灶門口,希望藉著灶坑裡的溫度,為牠烘乾羽毛。哪知道,牠還太幼小,因為受到驚嚇,一時驚慌過度,就往灶坑的熱火中心衝。我一看,大吃一驚,沒管熊熊烈火燃燒,迅速往火堆裡一伸,把小雞抓了出來,但是牠的腳爪已經燒壞,嘴也只剩上喙,下喙被燒掉了,所幸眼睛沒有燒傷,還能看得見。那一次我也因此受了皮肉之傷,一直到今天,我的右手指甲都還長得不全,留下燒扁的痕跡。

我當時以為這隻小雞恐怕難以活命了,因為牠只剩下半個喙,沒有辦法吃東西,但我還是不肯放棄。那時我年紀雖小,還是有一些方法,我就用茶杯裝滿了小米,每天一口一口耐心地餵牠,希望牠多吃一點,牠也很配合地一口一口吃了起來。就這樣子,雖然這隻小白雞身體殘障,不像一般雞子那麼健全,重量大概也沒有超過一斤重,不過,在我悉心照料下,居然養到可以生蛋。牠的蛋,如同麻雀蛋一樣小,我卻很得意。想到本來即將逝去的生命,居然能讓牠再現生機,再造生命一般的神奇,所以,對於這些小動物就更加的細心愛護了。

過去大德說:「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當時我雖然不懂佛法,但我常常偷偷買一個飯糰、一塊豆腐放在鍋邊。等到人走以後,讓小動物出來覓食時可以有東西吃。

那時候家貧,沒有錢買油點燈,晚上正好不點燈。偶爾想看東西時,就在月光下,透過微光還是可以看得到。其實,那時候對於月圓月缺、晝夜長短這些問題都不懂,但是我知道,所有的生命都需要空間;我想,讓出一點世界給這許多蚊蟲生存,何嘗不好呢?

3

 鸽子 

及至稍長,進而學起大人來也養了一些鴿子。記得我養的鴿子,還會把別人家的鴿子帶回來,真是歡喜得想要放鞭炮慶祝。偶爾自己心愛的鴿子也會一去不回,飛到別的養鴿人家去。我曾經為了一隻飛失的鴿子跳水自殺,想要用這種辦法逼迫大人,替我把鴿子找回來。但是因為自己從小深諳水性,從河流的這一邊跳下去,又從河的另一邊浮了上來,自殺不成,只有自己爬上岸,悻悻然地走回家。

貧窮的人家,蚊蠅必多。在家鄉時,蒼蠅過多,對食物到處騷擾,我就把牠們抓起來,關到瓶子裡,處以三、五個小時的禁閉,然後再放出來。對於蚊子叮人吸血,許多人一巴掌就把牠們打死,我覺得不應該。牠只不過吸你一點血,罪不至死,何必用這麼重的刑罰?不過,我也有方法對治,當牠的嘴鉗入我的肉裡吸血時,我便用力使勁,用肌肉把牠的鉗子夾住,牠就飛不走了。這時我用手撥弄牠的腳逗牠,牠當然會很恐懼,大概幾秒鐘後再把牠放了,算是給牠懲罰了。這就是我從小與小動物、小昆蟲相處的點滴心得。

4

 水牛 

記得家裡也曾經養過水牛,其實養牛的事情,還輪不到我這麼小的兒童關心,家中另有較年長的大人、兄姐會去照顧。但我仍不放心,有時帶牠們到水邊喝水,偶爾送一點草到牠們睡覺的地方。我認為,既然養了牠就要愛牠,人肚子餓了、渴了會講話,但牠們不會講話,只有靠我們人類用心去體貼交流了。

5

 佛光山的小动物们 

後來從大陸到台灣來,落腳宜蘭弘法數年,當時的條件,人都不得地方住,就更談不上動物的豢養了。有時走在河邊看到魚躍,或到郊外見到空中飛鳥,心裡總想:假如我是水裡的魚,我要游遍五湖四海;假如我是空中的飛鳥,我要飛遍世界五大洲。我覺得魚鳥有牠們寬廣的世界,從某些地方看起來,人類並不如牠們自由自在。

不過,有時在水塘邊,看到人們踩過留下的腳印,蓄積一窪的水,致使螞蟻無法逃生,只有受困在那一方土塊上。我看到此景,就會替牠們搭橋,讓牠們通過。出家之後,看到「沙彌救蟻」的故事,提到:有位沙彌本來短命,在一次旅途中救了被水淹的螞蟻,後來活到七、八十歲。我才慢慢懂得,像我這樣不顧及身體、不重視健康的人,能活到八、九十歲,對於童年的護生,也不能說沒有關係。

一九六七年到佛光山開山建寺,因為地方擴大了,讓我和一些自然界的小動物,關係更加密切了。有一天,不知從哪裡飛來一隻賽鴿,腳上還掛有腳環,可以清楚的看出編號,只是不知主人是誰,看到牠氣喘落魄的樣子,於心不忍,就小心翼翼的靠近,慢慢的表示友好,給牠食物、給牠水喝。哪裡知道,牠竟留下不走了,就一直掛單在我的屋簷下。由於我小時候養過鴿子,還算了解鴿子的習性,既然牠不肯走,表示我們有緣。於是我就在水塔上面搭建了一個大型的籠子,讓牠在裡面也可以自由飛翔,後來多了三、五隻,再又增加到十幾隻,大概一、二個月後,竟然有一百多隻鴿子。

那時候正逢開山期間,諸事如麻,讓我沒有心情養鴿子,頂多叫人多買一些米、多備一些水來餵養,不致使鴿子挨餓。但鴿子的性格還是要依人的,牠要有人關懷,可是我都沒有時間好好照顧牠們。後來也想到,以自己的身分也不可以有這些習性,找尋這許多煩惱。最後,只有請喜歡鴿子的信徒,把牠們帶回去飼養。希望這許多的鴿子可以原諒,我實在沒有力量收留牠們。

鴿子去了,籠子裡卻飛來更多的鳥雀,還有很多的小松鼠跑到我的園子裡吃龍眼、啃荔枝。有時遇到風雨,不小心從樹上跌到樹下受傷,有的還小,沒有自己覓食的能力,我只好叫侍者幫忙養牠們。好在侍者道慈也很歡喜這許多小動物,她後來幾乎不照顧我,只專注在她的小動物身上,我也不以為意。

那個時候,佛光山出家的弟子以「滿」字輩排行,我們還對這許多動物起了名字,會飛的叫「滿天」,地上走的就叫「滿地」,我的開山寮簡直是滿天、滿地的家庭,熱鬧不已。後來,我覺得這樣子的行為不像一位出家人,信徒看了,還以為我是一個沒有成長的兒童,於是就跟道慈商量:「雖然把牠們放走你會很痛苦,但不要這麼想,牠們都住在佛光山,我們還可以看到牠們。」道慈讓我說動了,於是在牠們成長到一個階段後,就野放了。目前佛光山有許多彩色的飛鳥,以及許多常常來討東西吃的松鼠,穿梭在樹林之中,不時給來山的遊客驚喜,也算是不同的度眾方式吧!

另外,樹木花草的成長、庭園美景的布局,需要有人巧心慧手的維護,才能成為美麗的園區。有趣的是,園裡有一些鳥兒,經過慧延法師的調教,竟然會念「阿彌陀佛」,叫客人「喝茶」,甚至跟你說「拜拜」,我聽了也很歡喜,因為佛光山不是住了一千多名的僧侶而已,現在也有許多的禽鳥動物為伴了。

尤其,住在後山的猴子增加了,經常前來大寮(即廚房)邊覓食。寺裡有人擔心猴子會干擾大眾的生活,商議如何驅離猴群。我告訴他們,猴子不會傷害人,只要對牠友好,給牠一些吃的東西,牠們吃飽就滿足了,不至於會對人類造成威脅。我希望這裡四生共存、人我共榮,這才是一個和平的世界。

5

 放生 

幾十年來,我在弘法過程中,信徒最為關心的就是「放生」的問題。放生是件功德好事,但總是難盡如法。好比我聽過一位老人家說:「捕魚的,你明天多捕一些魚,我要放生。」為了你要放生,他就要多捕一些魚,但魚在魚籠裡關太久,等到要放生時,已經死了一半。

我也聽過有老人家說:「捕鳥的!你多捕一些小鳥,我明天慶祝八十歲壽誕要放生。」許多小鳥關了那麼長的時間,等到你開籠時,能飛出籠外的鳥,也所剩不多了。

其實,像這樣子不當的放生方式,只為自己求功德,反而害了這許多生命。甚至還有人買畫眉鳥放生,買食人魚放生等,這都不是放生而是放死。在我的理念是與其放生,不如多護生。

人為萬物之靈,對於動物我們應該保護牠的生命,讓牠在安全中頤養天年,這就是所謂的「上天有好生之德」。

6

 生权平等 

我對於古德有一首描寫生命的詩最為感動,這首詩說:

「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性,只為別形軀;

苦惱從他受,甘肥任我需,莫教閻老斷,自揣應如何。」

人和動物,原是一樣的生命,雖然身體形狀不同,但都是非常可愛的、都是值得尊重的。因此人和動物之間,在感情上是可以交流溝通的,只要慈悲、關懷、平等,老虎、獅子也可以做朋友。好比過去高僧大德和老虎、獅子友善相處的例子,也是很多。

所謂「生權平等」,佛教倡導一切眾生的生存權利應該受到保障,這也是最合乎現代舉世所關心的生態保育。唯有喚起現代人的共識,大家共同重視生權的提昇,共同保護,才能還給地球上所有眾生可愛而美好的生命。

2024-03-17 13:54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