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脉在哪里?为什么说“龙脉”一直都在变化?
风水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一门玄术,也称青乌术、青囊术,较为学术性的说法叫作堪舆。风水是自然界的力量,是宇宙的大磁场能量。风就是元气和场能,水就是流动和变化。风水本为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也叫地相、古称堪舆术,它是一种研究环境与宇宙规律的哲学,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人的一部分,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假设,堪舆学中龙脉的说法是切实无误的,那么,我国历史上的二十四个王朝便至少对应了二十四道龙脉:
炎黄部落的龙脉位于黄河流域,地缘已不可考;夏禹的龙脉位于今四川汶川九龙山附近(另说为北川禹里);商汤的龙脉亦在黄河流域;周朝的龙脉则位于岐山;大秦的龙脉位于关中咸阳;大汉的龙脉位于沛县;西晋的龙脉位于河内;大隋的龙脉位于弘农;大唐的龙脉位于太原;大宋的龙脉位于巩义;元朝的龙脉位于蒙古高原;明朝的龙脉位于凤阳;清朝的龙脉位于大兴安岭。
上文中提及的龙脉所在,只是个笼统的范围,所以,我们很难确定具体的龙脉走向。按照古代堪舆学的说法,这是因为龙的行踪是飘忽不定的,会随着山脉、水脉的走向而改变。古代的风水师普遍认为,中国有两条大型龙脉,分别有东出和西进的特点。
东出的龙脉走向为长江流域,黄山地区正是龙脉中龙头的所在;
西进的龙脉走向为黄河流域,华山地区则是龙脉中龙头的所在。
古代“风水术”首推“地理五诀”,就是“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立向”。龙就是地理脉络,土是龙的肉、石是龙的骨、草木是龙的毛发。寻龙首先应该先寻祖宗父母山脉,审气脉别生气,分阴阳。必须了解来龙去脉,才能判断因果吉凶。
风水业内公认昆仑山是“万山之祖、龙脉之源”,是龙中的祖龙(根龙),因此,中原龙脉的发源地是西北地区的昆仑山。而天山山脉、祁连山山脉、阴山山脉、阿尔泰山、贺兰山、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横断山等山脉皆是昆仑山龙脉的延伸或伴生。
有外国政治家说中国就是一条沉睡的巨龙,在政治上来说并无不可,但从堪舆学的角度来看却是有失严谨的。中国不单单有一条巨龙,而是有一群长度不等的龙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些龙脉相继沉寂、崛起,所以中国古代才会出现形形色色的王朝。
《堪舆漫兴》有云:
“次要分真龙之身与缠护之山。凡真龙必多缠护。缠多富多,护密人贵。但若于缠护之山下穴,即失真龙之气,亦大不吉,识得真龙,然后观其水口朝案、明堂龙虎,确定结穴之处。龙之势,以妖矫活泼为贵。重重起伏.屈曲之玄,东西飘忽.鱼跃鸢飞,是为生龙.葬之则吉。如果粗顽臃肿,慵獭低伏,如枯本死鱼,是为死龙,葬之则凶。风水家于龙尚有诸多名目,要加强龙、弱龙、肥龙、廋龙、顺龙、逆龙、进龙、退龙、病龙、劫龙、杀龙、真龙、假龙、贵龙、贱龙、皆言龙脉须缠护周密,护卫有情而不斜飞逆转。形宜瑞庄秀雅,如果主客不清,枝干镇糊,或尖射搓蛾,怪石峥嵘,俱为恶形,塟之多有劫煞。”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信息,所谓“龙脉”,其本质就是呈不同走向的山脉。它们展现出起伏、转折等变化,这种变化在风水师眼中看来便是龙能大能小、能屈能伸的特点。以迷信的眼光来看,这些龙脉的走向将直接决定某王朝或政权的发展。
那么,古代的风水师是凭借着怎样的标准进行“寻龙点穴”的呢?
“寻龙”所寻的吉壤,大多为死人提供安眠之所,所以寻找龙脉时考虑的因素并不是是否适宜人类居住,而是是否能兴旺阴宅,让家族获得风水。每逢王朝将亡之际,皇帝总是要请来风水先生检查龙脉的问题,以求改换国运。
据说在崇祯时期,崇祯帝就曾派风水先生来到李自成的故乡,破坏了李闯王的祖坟。当然,李自成打到凤阳时,也曾派人“光顾”过朱家老祖宗的祖坟。不过,不论是崇祯还是李自成都将重点放在对方的祖坟上,浑不知于白山黑水之地崛起的满清将成为时代之主导。正因为明帝与闯王分别破坏了对方的祖坟,这才让满人趁虚而入,得渔翁之利。
甚至于,这种说法连清朝统治者都深信不疑。据说,在清朝建国以后,清帝曾一度禁止开采鞍山铁矿,就是为了防止有心人挖断满清龙脉。
笔者今天为大家讲龙脉,只是希望列位看官切莫沉迷于此,而忽略了现实。
昆仑山之谜(视频)
中国风水研究会
易经天下(术数平台)
天机录
2024-03-17 13:54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