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有效的改命法,让你的命运从此腾达!
如果养生只是养身体,就成了养肉,那和养二师兄有什么区别?
我们这里所说的养生,就是养命。养命,
第一,是改命。短命改成长寿,穷命改成富命,多病改成健康。
第二,是强命。把羸弱变强壮,把渺小变伟大。
举个例子,有个集团公司的老板娘,丈夫身体要垮了,公司经营也出问题了。给她建议,把这一切放下,先去成长自己。
后来,这些问题全都得到了解决。当命改变了,命基础上的一切会自动发生改变。花开蝶自来,花不开,蝶怎么来呢?
所以我们人一生的努力,都要放在改命上。
其实,上天是最公平的裁决者,宇宙是最无私的运行者。世间种种的“不公平”背后,却隐含着最公平的真相——业力。
但这并不是说,贫贱者多病者可怜者就永无翻身改命之时,真正智慧的选择,就是认识所有生命状态背后的实相和规律,尊重实相、敬畏规律,从此不再怨天尤人,坚定地听从智者的教诲,勇敢地改变自己!
什么叫业?
业:就是我们想了、看了、用了、说了之后留下来并被储存在宇宙中的信息。
如果说储存在宇宙中不容易理解,换个说法就是储存在心理学所讲的潜意识中,佛法叫做: 阿赖耶识。
用电脑作比喻就是储存在硬盘或者云端中。
潜意识是没有体相的,你可以将之认为是整个宇宙,就像手机里的云端一样无处不在,佛法叫做法界。
我们的言行举止和内心的想法被整个宇宙记录下来,或者表达为被潜意识记录下来,这些信息就是业,业不是物质,没有重量,也不占空间。
《普贤行愿品》中讲,我们的业是无形无相的,如果一个人造了一个业算作一粒灰尘的话,那我们生生世世所造的恶业整个宇宙都装不下!
反之,我们生生世世所造的善业也是整个宇宙都装不下。
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也就是佛法所讲的阿赖耶识,用电脑解释就是硬盘,那里面既储存着我们的善业,也储存着我们的恶业。
业,就是种子。
它何时发芽呢?
我们播种了,它就会发芽;我们不播种,它就不发芽。
所以我们在世间行善所得的,真不是当下那个行善的果,是行善把我们过去的善业引爆了,然后得到一个大大的善果,这个善果是远超当下行善所结的小果。
同样的道理,我们做个小恶,就是在造恶缘,去引爆过去的恶业。
为什么有人扔个烟头就会坐牢?因为就是这个烟头引起了森林大火。因为这个人过去造过大大的恶因,今生只要有一个小小的恶缘就能引起曾经那个大大的恶因爆发。
经典里说 “莫行小恶,以为无殃”,就是告诉我们不要以为小的恶事就不会有灾殃。
业是种子,是种子就有生长、发芽的力量储存在里头。种子被浇水之后就会发芽,放在土里就会生长,这就是业力。
你要从这条路上通过,偏偏有人挡住你,障碍你通过,这就是业障。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有的人怎么发财都发不了,用什么方法也没有用,因为有业力障碍他。
佛经上讲业力不可思议,说“众生业力能敌须弥、能胜巨海、能障圣道”。
业力,是无法抗拒的。
假设这个恶业让你生病,你就是健康不了;但有人却无论怎样都不会生病。
有些人就是不管多辛苦多累就是不生病,这是什么导致的?也是业力,善业力。她没有种下可以生病的业,所以不生病。
业力的特点就是:你给宇宙什么,宇宙就还给你什么。
业力的规律就好像银行一样,我们在银行存钱,下个月取出来时还是钱。
如果我们在银行里存一包垃圾,三个月后取出来会是钱吗?不会的。
我们伤害了世界,我们也会被伤害;我们伤害了别人,别人也会伤害我们;我们伤害了众生,众生也会伤害我们。
这就是世界的自然规律,叫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或者叫做生命反作用力。
宇宙、世界就和镜子一模一样,你是什么样他就是什么样,你对它微笑,它也会对你微笑;你恶狠狠骂它一句,它也会恶狠狠地还你一句。
所以,佛法从究竟上来讲,外在的一切全都是假象,因为外在只是一张镜子,镜子里边的人事物肯定是假的。
但镜子里的假象不会凭空产生,它是根据真产生的。
那个真是什么?就是我们的业力。
所以整个宇宙有大智慧,是特定的规律在安排着一切。这个规律叫做:宇宙自平衡。
意思是,这里多拿了,那里就要吐出去。
一个人缺乏慈悲心,就会受苦;一个人偷盗,就要感受贫穷的滋味,跟被偷盗的感觉差不多。
如果常常杀生,在我们自己身上就会有相同的痛苦,比如生病后被动手术,甚至多次手术,让我们自己感受动物被杀时的痛苦……
要想消业改命,就要断恶修善,努力修行。
努力修行,是断恶修善的一部分。
它能快速转换宇宙正能量为我们所用,帮助我们去平息业力障碍,让我们的一部分债主获得释放。
以及,通过这些正能量的加持,我们自心也会得到改变。
但是,仅仅如此还不够。
我们还要忏悔,还要行善积德,还要时时修正自身陋习恶行。因为我们还有心罪。
心罪不除,就会有源源不绝的恶业会逐渐成熟。
所以,修行人一定要断恶修善。
这个断的恶,不仅仅是恶的行为,还要断掉恶的心念。
如此,再配合修善,就是改变命运的方法了。
有一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秧”。
又有一句话:“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史记·张仪列传》中有一句话对应福德报应:“夫造祸而求福报,计浅而怨深,逆秦而顺楚 ,虽欲毋亡,不可得也。”
《百论》上说:“福报灭时,离所乐事。”
……
这些都是在告诉我们:
一个人要有福报,就一定要断恶修善。一个人要顺意欢乐, 也必须要断恶修善。
你不断恶,不修善,就会遭罪,少福。
断恶修善,是积攒福报的方法。
断恶讲过很多,今天就来说说如何修善。
常常有人羡慕:某人的福报真好,家世风光,子孙多又孝顺,要金钱有金钱、要爱情有爱情、要事业有事业、要官位有官位。
为什么他什么都美满?我怎么什么都要不到?是不是上帝偏心,把世间所有的好运都给了他?
其实,福报不是神力可给予的,福报是自己修来的。
福报是自己做出的善言行,产生的善思维,所感召来的东西。
灾难有时候也是激发人心善良、美好的契机,福祸是有其两面性的,虽然是一个灾难,可是它也会感召出人们种下福报的行为。
布施是积聚福报的来源之一。
心越纯净,越舍得,所产生的福报就越大。
其次,孝顺父母的人,也会有福报。
百善孝为先,所以孝亲为修福要务。文昌帝君曾作《元旦劝孝文》称孝为人间第一事,舍此一事,并无功业。
佛教很多法师多次提到孝亲尊师的重要性,并称为根基。可见孝亲的重要性。
如果一个人一边做着好事,可是一边却还在虐待老人,或者对父母忽视,不关心,不照顾,不孝敬,那么这个人的善根基也是很浅薄的,是很容易消耗损坏的。
要拥有福报,还要懂得慈悲喜舍。
《阿含经》中记载,有一位小沙弥,本来应该夭寿的,因为一念慈悲,救了许多受困水塘的蚂蚁而延寿。
可见一念善心,一念慈悲,都是能够增加功德福报的。
有人“拾金不昧”而获得福报,有人“不贪不义之财”而得到善缘,有人“救苦救难”而消灾免难。
一个人能够慈悲喜舍,福报就会到来。
还有呢,吃亏奉献也是积聚福报的来源。
许多人害怕自己的利益受损,不愿意吃亏,有些人自己比同事多做了些事情,就觉得闷闷不乐,岂不知,自己多做,就是在种福。
吃亏的过程既能消业障,也能广结善缘,一旦业消了,福满了,届时何愁如意顺遂?
当然,在众多修善的行为中,修行排第一。
因为一个人能真正深入修行之后,上面说的这些就都可以做到,除此之外,还会对自己有更高的修正要求,福报自然越积越多,越积越大。
我们每个人都不必去羡慕别人的福报比自己大,也不必研究别人的福报从那里来,胡适之先生说过:“要怎么收获,先要怎么栽。”
当命改变了,命基础上的一切会自动发生改变。
如果你已经种下了种种善的种子,未来自然能收到福报的果实。
没有例外!
文章:网络。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金刚智慧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点击右上角按钮即可分享到朋友圈和微博,一个动作改变别人的一生。 传播智慧,助人助己,福德无量,感恩常在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