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禅师临终前的告言忏悔(让人震惊!)

繁体


传播上古智慧、灵性与科学、修行、养生、生活。公众号后台点击“往期精彩”,在内容页上面的搜索框输入关键词,即可搜到您想了解的文章。这里有最全的优质内容和资料,给予修行路上更多的启示与帮助。

摘自《那个禅者

文丨陈全林

禅师是我多年的好友,得了不治之症,在禅坐中面对死亡,参悟死亡。临终前我经常去看他,聆听他的教诲。我每次去,看见他总在打坐,消瘦的脸上带着微笑。

我们坐着聊天,他说:“我一生被虚名所误。虽然外面看着风光,出了书,有人跟着我学佛,可我知道,自己并没有真正开悟,也没有明心见性。现在想来,聪明反被聪明误。”他说得很诚恳。


我说:“古来宗师,不是也有临终开悟得道的么?”

他说:“那是大修行人,放下万缘,一灵炯炯,不是我这种世智辩聪的小根器,我一生自恃聪明,有才有情,因此有太多的放不下。”

我又问:“那你最近如何用功?我每次来,你都在禅坐,我不忍心打扰你,只好在外面念佛,为你祈祷。”

禅者淡然一笑,说:“谢谢你。生死大事,何时死,乃至来生何处投胎,我还是知道的。”


我说:“这就很了不起啊,你都知道自己何时死,何处投胎,难道你还没开悟?”

禅者有点惭愧地说:“这只是功夫,与开悟没有干系,更与明心见性没干系。我三岁时就能记忆投胎的因缘,长大后学佛为了求证这因缘。我此生很早就知道自己‘生从何来’,这一生的修行只为完成‘死向何去’。现在能知道死期,不过是预知时至而已,‘死向何去’,我也知道了,不过还是那句老话:‘再入轮回做众生’,我的内心已经没有对死亡的恐怖,这点粗浅的修行离得道或开悟或见性还远着呢。”

“那你最近如何用功?”禅者说:“一心忏悔那些业障,从内心净化。我是一个将死之人,要在临死前,把内心清理干净,所以这几月我一直在忏悔——忏悔我造的业,忏悔我做过的错事,忏悔自己没能真正尽孝,忏悔自己曾经伤害过朋友、亲人,忏悔曾经说了很多妄语,在修行上,未得言得,未证言证,自负轻狂;忏悔自己曾经口是心非,说了不少是非,惹了不少麻烦,给他人带来了不少伤害;忏悔我对爱过我的女人带来的心灵伤害;忏悔自己的无知对同修带来的误导……”

禅者流着泪说了那么多可忏悔的事情,让我感动。“一个人,在临终前的大忏悔,就是放下包袱,轻装上路。”说到这里,他笑了。谁都知道“上路”意味着什么。(临终忏悔,坦然面对死亡,难能可贵。如果能念佛发愿求生净土,品位很高,脱离轮回,迅速成佛,何其乐哉!可惜很多人不信净土,错失良机,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哀哉!)

他让我找来一个洗衣服用的大铁盆,要我帮他把平生所写的书稿搬出来,足足有一米高,要我当着他的面烧掉。烧书稿?我不忍心,急忙说:“这可是你一生的心血啊,多少出版社找你买书稿,你为何要烧?留着不是很好吗?”

他说:“你不烧,那我自己烧。这些没有价值的东西,不烧何用?我没有得道,写出来的只是知解宗徒的文字,到头来都是魔障,自误误人,我是很清楚的。现在烧了书稿,免得贻误后学,免得增我罪过。若非真正明心见性,所谈所写尽是野狐禅啊!难道你想让我堕落地狱吗?”

我无语,禅者沉静地说:“我一生说法讲经,辩论是非,造业很多;因为没有得道,没有见性,说了很多妄语和见地不正的话,报应现前,得病在口腔、食道、胃。”他的脸确实越来越消瘦,因为坐禅的功夫,精神尚好。

我和他一本一本地烧他的著作,包括日记,不少还是用毛笔写的,字迹工整美观。这个冬天,我们以书稿取暖。他的淡定与超然,让我很感动,就想,我临死前,也要像他一样,烧尽自己所有的日记、文稿,不留那些杂碎,干干净净,毫无牵挂地离开。我这个念头一动,他笑了,说:“别学我,学我没出息。”(这位禅师已有他心通,功夫了得)

我来过多次,禅师都说在忏悔业障,忏悔过恶,他对我说:“口业最难忏悔,我这一生中,讲经说法,口出妄语,说人是非,口业大如山岳。”他叹口气说,“尽管口业深重,我还是要忏悔清净了再死。看来,我比预期的日子要晚死一月,这一个月专门忏悔口业。修道学佛的人,口头禅也是造业啊,何况我口业不净,说是非,争曲直,谈邪见,不知这一个月能否忏悔清净。等我忏悔清净了,就是我要走的日子。”

望着这位多年亦师亦友的禅师,我很难过,问他:“你要走了,有什么话作为对我们最后的忠告?”

禅师说:“我知道你的未来之路,但不能说破,说破了就是害你。未来的路在你心中,你如果能在夜里静坐内观,也会知道的。我这一生的经验,能告诉你的,就是:在没有得道、没有开悟见性之前,决不为师,为师就害人,误人子弟即误人慧命,果报最严重。我的报应就在你眼前,所以,决不要好为人师!

“其二,你即使开悟见性,也不等于了生死,出三界,更不是圆满成佛!开悟只是修行的起点而不是终点,所以历代祖师都强调要悟后起修,历事练心,打磨习气,断尽惑业,方有出头之日。开悟后还要坚持修行,明心见性后再出来弘扬佛法,即便你有了弟子,记住,不要接受他人供养,决不剥削弟子!江湖上的事情我见多了,很多师父把弟子当仆人马仔使唤,那个罪过很重。  

“其三,不要轻视任何不懂佛道的人,哪怕他们见解幼稚、错谬,都不能笑话人。我这一生讥笑过很多见解错谬的人,结果自己遭到报应。每一个没有开悟的人都是未来佛,一旦开悟就是大师,你怎能嘲笑大师?这道理我虽然懂,但习气、傲气使然,给自己招了不少祸端。最近一月所忏悔的,就是我曾经轻视过他人;

“其四,你以后去参访他人,哪怕是外道宗师,也不要带着成见去参访,不要比较谁高谁低,人间有无数菩萨化身教诲,外道中何尝没有菩萨教化?不要带有分别心和成见,你一心聆听,内观,内智自生,生而不住。我过去好辩论,好争斗,口诛笔伐,结果自己得了咽喉癌、食道癌,罪孽深重啊!”

禅师说着眼泪流下来了,那是忏悔的泪,是悟达的泪,也是教化的泪。他用泪眼望着我:“记住了?”我说:“记住了。”我这十余年来也浪得一点点虚名,来拜师的人偶尔有,我深记禅师之教诫,从来没有收过徒弟。有人给我磕头,我就赶快跪下磕头还礼。这都是禅师的教诲。
  

一个月后,禅师说:“我要走了,还是投生西北吧,西北穷一点,但人厚道,佛道的根源甚深……我就投生西北。咱哥俩有缘,三十年后,还能再见,那时你是大哥,我是小弟,你可要帮我。”我们都笑了。我说:“我向你学禅时不上进,你踢过我,那时该我踢你啰。”他说:“踢狠点,争取在你一踢之下,我当场开悟。”(呜呼,又一个预知转世的禅师,又一个随业轮回的悲剧,又一桩三生石的公案,与唐朝的圆泽禅师何其相似!为何不脱离轮回?为何不求生佛国?阿弥陀佛愿力无边,净土法门利益广大,五逆罪人十念必生,薄地凡夫一生成佛,何其简便易行,又何必自恃聪明、自取轮回!怪哉!)


他真的在预定的那天坐化,肉体火化。我分取了他一点骨灰,来京时还带着。有一年,我发现窗外长的竟然是海棠,秋海棠,这才想起他的那首临终诗: 
 

海棠风过蝉魂香,寥廓青天是故乡。

再来求道道安在?康宁福寿非吾望。

他最后一次显露神异,预言了我未来的居处,他的骨灰会渗进海棠树枝。他说这些都是无常的,离大道、离见性还很远。就他这样的修行还是没有了脱生死,没有开悟,没有见性。写这篇文章时,禅者已经坐化十多年了,想想自己的修为,惭愧啊。那个禅者是谁?我不愿意说出他的名字,他把一生的文稿焚毁,不希望有人记住他。

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在茫茫人海遇见他的,不论是否认出他,我们总会有缘遇见,尽未来际,会遇见他,在那个了无分别的本地风光里会遇见他。

 修行圈往期内容推荐 

  一位隐士高人揭秘命运的秘密

  一位炼成元婴的老人的练功体验

  神秘高僧,泄露给有缘人的天机!

  真正的大师高人,都隐藏在民间!

  150句修行智慧精选(儒家、佛家、道家)

  老子与孔子对话,留下的千古修行智慧!

  可怕!一位高僧把世间的事全抖了出来!(深度长文)

  中国七大高僧临终遗言,惊醒人心最深的执迷(直指当下)

  一位深山隐修的老道长,泄露的修道秘密!(非常有价值)

- The End -

修行圈平台内容由多个不同门派、不同领域和法脉的修行者编写或提稿。这些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不一定代表修行圈运营者意见,亦不一定完全正确,请客观思考,不盲从,不排斥。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邮件联系:wwyt2018@163.com ,我们一定会及时更正。

随 喜 打 赏

长按上方二维码支持工作室

- 万物一体工作室 -

“修行圈”旨在传递心性的智慧,了悟人生,与自然和谐共生;集众家智慧合为一体,用全息立体的思维和角度思考人和自然万物的奥秘,传承、创新东方智慧,共创美好新世界。不定期推送 东方智慧修行启示修炼秘法易经风水法术中医养生、灵性科学人体奥秘古今秘史修学资料等大量相关内容。私人微信:qiongli_wlz

修行人的公众号

穷理|无为|自然|简单

 长按二维码关注  开启智慧大门 

- 关于修行最全的内容都在这里 -

从历史信息可以查看公众号往期更多的好文章。后台回复你想要了解的内容,会根据所需把内容推送在文章里;回复你想要的任何学习资料,会不定期提供相关资料,回复“资料”即可下载。转发分享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2024-03-17 13:54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