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心念,便是一个人的命运!

繁体

从一个修心改命的故事说起

《了凡四训》,被称为东方第一励志宝典,它是明代创世之作,百年流传至今!

《了凡四训》讲的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和毕生学问与修养,为了教育自己的子孙而作的家训,以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来现身说法。

书中有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部分。

袁了凡真名叫袁黄,父亲病逝,为了满足父亲学医的心愿,放弃学业去卖草药,遇到了第一神算子孔先生,孔先生给他算命:袁黄以后是仕途中人,如果继续读书明年就可以中秀才。

孔先生见到袁黄母亲,算中袁黄小时候很多事情。母亲便同意凡去赶考,结果真的中了秀才,随后多次考试都跟孔先生预测的一样,一家对孔先生非常信任。

后来算到袁黄的未来:53岁寿终正寝,终身无子。后来经过了几件事情,让袁黄也相信了命数,一个人一生的吉凶祸福、贫富贵贱,都是上天安排好了的,不能强求。命里没有的,怎么努力都得不到;命里有的,不用努力,自然就会有。

直到遇到了一位禅师告诉他:一个人如果诚心竭力,为善不倦,数就拘他不得。反过来,如果肆无忌惮,怙恶不悛,数也保他不住。

定数也可以逃脱,命由己立,福自己求,一个人只要真诚用功,多做善事,没有不感应的。

于是袁黄先生拜禅师为师,获得了摆脱命数之法—《功过格》,把自己的号改为了凡,他每天记录、反省自己的功与过。每个月总结一次,将功抵过。

在一次科举考试前,孔先生给他算的是他会考中第三名。

但是袁黄回到家中,立誓要先行三千善事,求登科第,按照禅师说的认真、用心的去做,结果这次他竟然考了第一名!

接下几次事件孔先生都算的失灵了,了凡先生就更加相信:命运是可以改造的!

再后来他不断立誓行善,不仅顺利得子还考上进士,不断升官。甚至还活到了73岁,多活了20年。

这都跟袁了凡踏实用心行善有关系,他一生做过无数善事,而且心怀人民,为民做实事,深得百姓们的爱戴。后来他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训诫后人。

130年后,一名叫曾国藩的青年,也是读了《了凡四训》后,奋然振作,精勤砥砺,终成擎天伟器。

《了凡四训》就这样影响了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因此而被誉为"中国三大善书"之一。

 1 

愚者拼命,智者改命

决定一个人富贵贫贱的关键因素,并不是风水、不是星座、不是命数,而是一个人的心。

我们要学会见心,心就是一个人的命,就是人的一生。

见事见人,见人见心,见心见命,见命见一生!

纵观《了凡四训》全文,袁了凡为后人留下了快速改命的四大法宝:

 2 

忏悔,方能趋吉避凶

如果以前做了很多错事,是不是过去就没有了,不会的,所有的事情都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永远不可能抹去,只能去忏悔,就是自己在心灵上清洗,如果不清洗,堆积的越多生命越痛苦。

袁了凡在《了凡四训》中言:

1、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善念,遂得善终者。谓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

但尘世无常,肉身易殒,一息不属,欲改无由矣。明则千百年担负恶名,虽孝子慈孙,不能洗涤;幽则千百劫沉沦狱报,虽圣贤佛菩萨,不能援引。

只要我们留有一口气,还活着,滔天的罪恶还是可以忏悔改过的。从前有人一生作恶,到了临死的时候,方才悔悟,发了一念善心,就得到安详地善终。

这是一念猛厉,足以洗涤百年之恶。譬如千年黑暗的幽谷里,拿灯来一照。那千年的黑暗,立刻就消除了。所以过错不论久近,只是以改为贵。

但是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我们这个身体是容易死亡的,等到一口气不来,再要想改过,就无从悔改了,将永远沉沦在恶道里了。

2、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如果不反省自己,只是一心向外驰求,那么也只能是求索有方法,得到全凭命运,道德与富贵都会失去,所以没有一定益处。

富贵要从心而觅,这就需要反省。能够反省,这是你改命的第一步。不去反省自己,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那命运就无从改起。

曾国藩为什么要每日三省?就是怕自己有过错。所以,反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大功德,它不单单是改命的开始。

世界上有两种值得称赞的人,一种是不犯过失的人,但这种人几乎没有,谁能说一辈子不犯错误呢?还有一种,就是有了过错能立刻改掉的人,能够做到这一步,就是人中丈夫。

3、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

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

一定要时时知道自己的不对,天天能改正过错;如果一天不知道不对,那就一天安于自是的境地,一天没有改正自己的过错,那就一天没有进步。

世间聪明杰出的人不少,之所以品德没有树立,功业没有广大,就是被"因循"两个字耽误了一生啊。

4、善改过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

犯了错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明白错在哪里,这样才能保证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言:"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我们犯错误,就像走在迷途上一样。知错不改,则在迷途上越走越远;知错能改,猛然醒悟,一切歧路都变成了归家的路。

改过,从心开始。《了凡四训》及后说:"何谓从心而改?过有千端,唯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

 3 

宽恕,是人生最大的福报

宽恕看起来是对别人的大度,细究起来,真正的宽恕其实利人利己的。宽恕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宽恕,是原谅别人的错,不要把别人的错放在自己心中,让自己和别人都活的轻松自在。

1、人有不及,情所宜矜;悖理相干,于我何与?本无可怒者。又思天下无自是之豪杰,亦无尤人之学问;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

人们有不到之处,在情理上是应该加以宽怨的。我们不能自以为是而鄙视了所不及的地方,天下没有自以为是的豪杰,也没有怨恨别人的学问,凡是我所行不通的,都是自己的德行没有修,不能感到他人,这是我自己要加以反省的。

2、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

一定要积德,一定要宽恕人家原谅人家,一定要和爱,一定要爱惜精神,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这是义理再生之身啊。

世事茫茫,人生匆匆,他人的缺点没有计较的必要,抓紧时间完善自身才是正道。

宽恕他人,体现了自己的仁厚;白璧微瑕,人无完人。人生怀揣一颗宽容的心利己利人。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明白这个道理,你那颗宽恕的心,会给你带来更大的福报。

 4 

感恩,方能减少烦恼

一个人心中有多少恩,就有多少福;一个人心中有多少怨,就会有多少苦。

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辩,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

如果听到别人毁谤我就大发雷霆,那就如同春蚕吐丝成茧一样,自己把自己束缚了。

对于生气,网络上给出的解释是:拿着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为什么要拿着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都是因为迁怒他人。

中国有无数的圣贤经典,但从没有哪一本是教人批评别人的,因为在中国的文化体系里面没有自以为是和怨天尤人的学问。

遇到不顺利的事情,反求自身,这是中国的传统教育,是古人的做法。

对于一个反求自身的人来说,外界的毁谤虽然很多,谣言满天飞,但都变成了他历练自己的磨刀石,是成就他的东西,他不但不会生气,不会抱怨,反而会生出感恩心。

因为正是这种毁谤为他提供了历事练心的地方,他又怎么会生气呢?

惠不在大,赴人之急可也。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施人恩惠,救人危急最好。

处事先做人,做人贵在心。永远要记得帮助过自己的人,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别人,你的路会越走越宽。

 5 

祈祷,是为了改变我们自己

祈祷最美好的东西,对着老天、圣贤、祖宗父母等,祈祷所有亲人平安、喜悦、吉祥!

当知有福没福,都是由心造的。有智慧的人,晓得这都是自作自受;糊涂的人,就都推到命运头上去了。

1、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诗书所称,的为明训。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

命由我自己造,福由我自己求;我造恶就自然折福;我修善,就自然得福。从前各种诗书中所说,实在是的的确确,明明白白的好教训。一个人要求富贵就得富贵,要求儿女就得儿女,要求长寿就得长寿。

2、孟子言:求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义可以力求;功名富贵,如何求得?

云谷曰:孟子之言不错,汝自错解耳。汝不见六祖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孟子说:求而能得到,由于所求的在我内心。道德仁义是内心的东西,可以力求;功名富贵,是由命运决定的,我怎么能求得呢?

云谷禅师说:"孟子的话并没有错,只是你理解错了。你不见六祖惠能大师说吗: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不离自性,即是福田’——《六祖坛经·行由品》),从内心觅求,与外在感无不通。

从内心寻求,不单能求得道德仁义,也能求得功名富贵,那就是内外双得,求对于得到是有帮助;如果不能返回自身省察内心,而一味地向外驰求,那就如孟子说的:‘求之有道,得之有命’,内外双失,寻对于得到就没有意义"。

世人只知穴在山,不知穴在心田间;
好山好穴世间有,不是其人寻不见。
我看富贵人家坟,往往葬时皆贫贱;
待到富贵力可求,人事尽时天理变。

还是那句话,决定一个人富贵贫贱的主要因素,不是风水、不是星座、不是命数,而是一个人的"心田",即你的思想、你的品德、你的行为。生命是一段程序,你怎么编写,它就怎么运行。

信什么,行什么,便是什么。干什么,是什么,便成什么。

注:有大德曾说,《了凡四训》是我们改命的第一步,是初级版本;但是不能跳过,只要你去做了,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文章:网络。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金刚智慧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点击右上角按钮即可分享到朋友圈和微博,一个动作改变别人的一生。
传播智慧,助人助己,福德无量,感恩常在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