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明知人生是一个“空”的结局,我们为何还要奋斗?

繁体

星云大师

现任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
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
致力于推广
“人间佛教”
做到了以入世的事业印证出世的精神

刘长乐

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
倾力拉近全球华人距离
用10年将凤凰卫视打造成了
影响遍及全球的最大华语传媒机构
他将佛学融入管理
实现了以出世的精神指导入世的事业

星云大师为推广“人间佛教”云游四海,将佛光山在全球的二百余所道场管理得井井有条,被人尊为“管理大师”

传媒大亨刘长乐先生,亦有“神秘大佛”的美称。

当佛学泰斗遇见传媒大亨,当佛法遇见活法,两位高人的对话真的是字字珠玑,发人深省。

他们的对话里,不仅有关于生意成功的秘密,更有关于生死的奥义……

刘长乐先生:大师,按照佛教的观点,人生的所有一切,包括幸福、烦恼、快乐、悲伤、财富、贫穷,都会过去。请问大师,明知人生是一个“空”的结局,我们为什么还要奋斗呢?

星云大师:过去的虽然过去了,也还会再来。像春夏秋冬,冬天会过去,春天会再来;像人生,生老病死,老病死了,还会再生。就如时钟“1、2、3、4、5、6、7、8、9、10、11、12”,转了一圈,它又会再回来。

这个世界永远是一个环形,所谓因缘果报,前世、今生、来世都有关系,来的会来,去的会去,来来去去,去去来来。所谓生了要死,死了要生。

我们了解,人死亡的只是身体,物质的东西无常,但是心灵、生命不是,它等于木柴,这个木柴烧了,另外一个木柴又生长了,生命之火一直会延续。所以,为善事,做好人,不要灰心,不要以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都落空了,所谓“一江春水向东流”,不管水流到哪里去了,还会再流回来。

刘长乐先生:大师刚才所讲人之一生,让我想起一个朋友的短信,叫“八然堂”:忙时井然,闲时自然;顺多偶然,逆多必然;得之淡然,失之坦然;褒则常然,贬则泰然。悟通八然,此生悠然。

大师一定还记得我那位得了肺癌的老友,当时医院诊断说他的生命只有四个月了。在疾病的折磨下,老友越来越烦躁易怒。无奈之中,他弟弟对我说:你和星云大师很熟,能不能带我大哥去见见大师,给他点拨点拨?

我知道您非常忙,也很劳累,但人命关天,安抚一位垂危者也很重要,踌躇再三,还是向您说了,您立刻爽快地答应了。见面那天我感冒了,但不愿错过当面求教的机会,就戴着口罩和老友一起去了。

您当时对我们讲了两层重要的意思。

星云大师:生,也未尝可喜;死,也未尝可悲。在觉悟者的眼中看来,生,是死的延续;死,是生的转换。

生也未曾生,死也未曾死,生死一如,何足忧喜?

有些人临死的时候,苦苦恋栈世间的七情六欲,放不下子孙家产,不想死、不肯死,好比乌龟脱壳之被撕裂、被锉刮一样痛苦。

佛教不是这样,在佛教里,人死亡之后,脱离了千钧万担的躯壳,感到无比的轻松,就像“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一般飘然潇洒,优游逍遥。

经过死亡的通道,人可以提升到更光明的精神世界里。

刘长乐先生:您讲得泰然,朋友听得入神。回去之后,我这位朋友的情绪变化很大,非常和顺平静,甚至能用一种诙谐的豁达对待生死。一年之后,这位朋友走了,他的儿子和太太请我转告大师:他走得很安静很坦然。

星云大师:人的一生,都生活在五欲六尘的追逐里。世间什么是我们的?世间有没有永远存在的东西?所谓“真理”,必须符合“本来如此、必然如此、普遍如此、永恒如此”这四个条件。“无常”,就是如此。

因为“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所以会精进修行;生理细胞有新陈代谢的无常,因此能常保身体的无限活力;“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人事的新旧更递也是无常的变化,如此社会有机体才能常显生生不息的青春生机。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但“无常”,而且“无我”。所谓“我”,是恒常不变的实体,具有自我主宰的功能,然而,世界上有没有能单一独立、自我存在、自我决定的永恒事物?当然没有!

能够明白这些真理,人生才能如行云流水般自由自在、任运逍遥。

刘长乐先生:大师所说,正如达摩祖师的教诲:如果你害怕生活的激流,总想脱离这个激流,表示你执著于激流。你越是与激流拼搏,你遇到的阻力就越大。

怎么办呢?应该与生活的激流融为一体,万事随缘,让因果自作定论,这样反而能获得更广阔的空间。

星云大师:生命是激流,我们只有先认识到此身为人的弱小,才能“向死而生”,勇敢地面对恐惧,面对死亡,在万丈红尘中完成自己的使命,度过不得不过的这一生。

心正则一切皆正,心净则一切皆净。治人先治心,心治则身治,身治则一切皆治。不是用规矩来要求人,是尊重、包容、平等,彼此立场互换,要让人“感动”后心甘情愿地发心奉献,是一种“无为而治”。

刘长乐先生:有一次,凤凰在香港召开股东大会,一位特意从内地赶来参加的股东在建议书中说:“我们最引为自豪的,是凤凰的诚信……”我当时听了非常感动。“诚信”二字,就是企业的金字招牌,尤其是对媒体而言。

如果你说的话没人相信,那这个媒体还能持久吗?你总是骗人,你的企业能长久吗?

在我们传统的道德中,诚信是作为个人道德的一部分而存在的,但对于现代社会,信用是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总体要求,是对未来的一种承诺与抵押。

在人际关系、商业关系中,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信息、信任、信誉,三信共生就是义,包括尊重他人的信仰和隐私,尊重与自己不同的文化,尊重世界通行的游戏规则,尊重反对自己的人……信誉施与四海,信誉自生。已诺不信则兵弱。这是真理,违背了就会受惩罚。

星云大师:信用可靠是经商之道。商人不论经营的商店大小,一定要有信用,有了信用,各方顾客也就会云集而来。一个有招牌的商店,它的信用远近皆知,主顾之间,都能互相信任。

因此,有时候顾客上门,手头不便时可以赊账,等到逢年过节才来结账,甚至平时只要招呼一声,所需的物品立刻包装完毕,就能方便带走。古老的中国社会,视“信用”为人的第二生命,哪像现在的退票、假货、仿冒等行为层出不穷,真是人心不古。

刘长乐先生:有一个知名刊物的记者问我:你认为一个优秀员工的标准是什么?我说,第一是忠诚,第二是能干。

我所说的忠诚并不是从一而终,永远对老板和上司唯唯诺诺,而是一种职业责任感,是承担某一责任或者从事某一职业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

巴顿将军曾说过,只要忠诚就能做到不折不扣地执行,只有忠诚的士兵才会情愿为他的国家流血牺牲。一个人的忠诚度越高,他的执行力也越强。

荀子说:“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现代人有一种逆反心理,也许正是对忠诚的误解,使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忠诚,导致中国在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之后,陷入了诚信危机。

星云大师:诚信是社会关系的黏合剂,能使夫妻之间和谐生活,商业买卖不受损害,政治体制安定稳固。没有诚信,婚姻将会失败,选民将会变得冷漠,企业将陷入混乱。所以,做人要对上不欺天,对下不欺人,对内不欺心,对外不欺世。

刘长乐先生:抱朴守拙向来是中国哲学中的最高智慧,傻人有傻福,这是民间的经验总结。所以人还是要讲诚信,不要总是想着怎么占便宜。

星云大师:成功失败,不在于风水,不在于命运,不在于鬼神,甚至不在于别人的破坏;成功的条件,在于自身的健全。

佛教言:“如是因,必得如是果。”没有经过春耕夏耘,如何能有秋收冬藏呢?因此,一个人之所以成功,必有成功的原因;之所以失败,也必然有失败的理由,成败之间,操之在我,能不慎乎!


阿弥陀佛

有人问星云大师,您成创建佛教事业的秘诀是什么?

星云大师说,利用每一天的零碎时间,用心思考。 

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星云大师在全世界创立人间佛教还是刘长乐创办凤凰卫视,这背后的秘密无不在一个“诚”字。

大师说:心正则一切皆正,心净则一切皆净。那么,心诚则一切皆成。

心是我们创造的源头,心也应是我们回归的根本。借事修心,借事练心,借事回归真心,恐怕才是我们在这个世界奋斗的终极意义吧。

【每日供养】清晨发愿,开启佛化的一天!供养诸佛,功德无量!

奇迹!澳大利亚山火中一所佛教寺院幸存,里面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

真正的贫穷不是没钱,是没福报!

观音菩萨到你家了,你能认出她吗?(很火)

吃素吧 , 素食可能救你的命 ! 建议转发!

谨慎:大灾之年,一定要珍惜粮食!请大量传播此文!


添加清水居士微信fofa599(与您同修佛法,共证菩提)

清水居士微信

长按二维码添加

佛说:“若为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

一切布施中,法布施为最。转发这篇正能量文章只要几秒钟,让更多人得闻佛法,即是法布施。

动动小手点个在看

2024-03-17 13:54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