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虚空藏菩萨?
虚空藏菩萨简介
虚空藏(梵语ākāśagarbha,音译啊迦舍嘎赫婆)菩萨摩诃萨,密号库藏金刚。汉译又作尊上虚空孕菩萨摩诃萨、虚空库菩萨摩诃萨、虚空光菩萨摩诃萨。
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满足世间一切如法持戒者的善求善愿,使无量无边众生获得无穷利益,故有此虚空藏圣名。
虚空藏菩萨具有赐予利乐的力量。“藏”表示无限福德智慧,“虚空”表广大,《大方等大集经》指出:虚空藏如同富翁,相应困苦众生,只要到她面前,即会施予救济。因此,虚空藏菩萨是以济度众生为乐的菩萨。
虚空藏菩萨佛像介绍
根据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所译《虚空藏菩萨经》,虚空藏菩萨摩诃萨为“一切香集”佛国的大菩萨,已从释尊那里听闻受持无上甚深妙法,据经文记载:这一佛国在我们太阳系西方离我们地球有八十恒河沙世界之遥的地方,那个佛国的佛名叫胜花敷藏如来。
《虚空藏菩萨经》,又经名《忏悔尽一切罪陀罗尼经》,亦经名《不可思议方便智救济一切众生经》,亦经名《能满一切众生所愿如如意宝珠经》。
依《观虚空藏菩萨经》的叙述,此位大菩萨的形像是:“顶上有如意珠,作紫金色。若见如意珠,即见天冠。此天冠中有三十五佛像现。如意珠有十方佛像现。菩萨身长二十由旬,若现大身,与观世音等。”
常见形象,身呈宝色,顶戴五佛冠,右手屈臂持宝慧剑,宝慧剑缘有种种色光焰;左手置于腰侧,握拳持宝莲,宝莲上有如意宝珠;坐于宝莲花上。尊上所持之宝珠、宝慧剑,大众认为即表福、智。密号如意金刚。种子为凕(mǐng)。三昧耶形为慧刀。
虚空藏菩萨地位崇高
释尊对虚空藏菩萨摩诃萨极为赞叹,用很多譬喻来描述这位大菩萨的功德:“是菩萨具诸三昧犹如大海;住菩萨戒如须弥山;忍辱之心犹如金刚;精进勇猛犹如疾风;智如虚空;慧如恒沙;诸菩萨中如大胜幢;向般涅槃之大导师;善根之地;是贫穷者吉祥之瓶;入闇者日;失道者月;是怖畏者所归依处;烦恼焦热甘露之水;善根者杖;般涅槃桥;生天者梯;度生死船;由旷路乘;诽谤、恶口、热恼者盖;降诸外道犹如狮子:能净诸见犹如雨水;破烦恼怨犹如霹雳;毁戒者药;生善根牙犹若春泽;庄严菩萨犹如花鬘;显善恶行犹如明镜;无惭愧者上妙衣服;三苦病者之大良医;是热渴者明月之珠;疲极者床;具诸三昧犹如日珠;趣菩提路大牛之车;游禅定者清凉华池;助菩提鬘波罗蜜果;是十地中如意摩尼;是求首楞严者波利质多罗树;伐恶见刀;断烦恼习犹如金刚;降伏诸魔、生诸功德智慧宝藏;依于一切诸佛功德;是诸缘觉所依窟宅;是声闻眼、生天者眼;行邪道者正直之路;是畜生归、饿鬼之怙;是地狱救;一切众生无上福田;三世诸佛第一辅臣;能护法城;已具庄严十八不共诸佛秘藏;满足成就佛之智慧;一切人天所应供养;唯除如来余无及者。”
虚空藏菩萨威力无比
这时释迦牟尼佛告诉众人说:”善男子,虚空藏菩萨是一切众生生天、般涅槃大明导主,能断一切烦恼心患,善治身毒及四大病。若有众生起恶邪见,轮回迷没生死旷野,无善方便,不知生天、般涅槃路,若有众生称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名,至心归命,烧坚黑沉水及多伽罗香,恭敬礼拜时,虚空藏菩萨观此众生心心善根,若见众生诸见烦恼之所惑乱,若见过去善根种子心所行业,于佛法僧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及余功德随所堪能,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观彼众生随所应见,于其梦中现种种形,即以方便而为说法。
善男子,若有众生应于寤觉见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即于目前见种种形,即以方便开正直道,破诸众生恶业、邪见、恶愿、恶归、恶处、恶取,如是计着悉令解脱,身口意业无诸邪曲,趣正直道、正业、正见、正愿、正归、正处、正取,常获亲近诸善知识,速疾舍离臭结烦恼,永免三途八难之苦,常行善业得自在力,乃至渐渐入深法忍。
若诸众生种种身病,及心狂乱、聋盲喑痖,手足拘躃诸根不具,称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名,至心归命,烧坚黑沉水及多伽罗香,恭敬礼拜,或从乞药或愿除愈,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即随其愿,或现梵天像,或现释提桓因像,或现毗沙门像,或现四天王像,或现焰摩天像,或现兜率陀天像,或现自在天像,或现大自在天像,或现婆罗门像,或现刹利像,或现长者像,或现居士像,或现大臣官属像,或现童男、童女像,或现父母亲属像,或现执金刚像,或现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像。现如是等种种诸像,在于梦者及寤者前,为说病相,并为分别诸药对治,病状如此应服此药,若如是病宜服彼药,诸众生等既闻说已,各随所应而合诸药。若自无者菩萨悉与。是诸众生或有一服、二服、三服众病皆愈。或有但见所现之身病即除者。如是善男子,是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具大慈悲。若有众生贫穷困苦,欲求大富,欲多诵习,欲乐多闻,欲求解脱,欲求离欲,欲求禅定,欲求名称,欲得第一,欲求善巧,欲得自在,欲得端正,欲求好色,欲得妙声,欲求好香,欲得上味,欲求好触,欲得饮食,欲求勇健,欲得种姓高贵,欲愿生男,欲愿求女,欲得眷属,欲求福德,欲得成就六波罗蜜,欲得巧言,欲求覆护一切众生,欲得免脱一切牢狱,欲断一切诸恶律仪,有施心者愿建立之,乃至智慧亦复如是,欲得长寿,欲愿多财得已能用,欲令悭者能行布施,其毁禁者令坚持戒,若嗔恚者令修忍辱,其懈怠者使住精进,散乱心者教修禅定,其愚痴者令修智慧,不定乘者劝学声闻,着我众生教缘觉乘,若有众生离大慈悲、自惜己身、舍诸众生,愿离此心、生大慈悲、不自护身、摄取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知彼心已即现方便,令此众生舍离先心、起大慈悲,不护己身、不舍众生,发菩提心、住四梵行。“
”善男子,若有众生犯波罗夷,断善根栽趣向地狱,无所归依智者所弃,悉能济拔开示真路,能洒众生臭恶烦恼令离恶趣,是升人天解脱者梯,若有众生贪愚惑乱能令觉悟,嗔恚害心及以痴暗,谤无因果、放逸、不信、不畏未来,贪求无厌极怀嫉妒,具十恶业日夜增长,如此众生,是虚空藏菩萨摩诃萨,能除如上诸重罪业,安处人天解脱之处犹如大车。善男子,是虚空藏菩萨摩诃萨,是诸天世人所应尊重奉迎供养。“
虚空藏院
虚空藏菩萨系密教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之主尊,现图胎藏曼荼罗释迦院之释迦右方胁侍,为金刚界曼荼罗贤劫十六尊之一。此菩萨位于外院方坛南方四尊之第三位,又称金刚幢菩萨、宝幢菩萨。其形像,身呈白肉色,左手握拳,按于腰上;右手持莲,莲上有宝珠。密号富贵金刚、圆满金刚。种子为傓(shān)。三昧耶形为三瓣宝珠。印相为金刚缚,即二食指作宝瓶状,二拇指并竖。
2024-03-17 13:54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