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请问女众是否要出家?什么样的人可以出家?
问:请问女众是否要出家?出家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样的人可以出家?
大安法师答:出家,首先要理解什么叫家。家这个字属于一个象形兼会意字,会意。上面是一个宝盖头,代表一个屋子,下面是一头猪,屋子里面一头猪,这就是家。
这个家它是以欲望烦恼为标准的,所以出家就是出烦恼之家,广义地说是出三界之家,不仅仅是出两扇门的家。
出家的意义就是要了断轮回,不仅自己要解脱,也要帮助一切众生得到解脱的利益,这就是发大菩提心了。
所以什么样的人可以出家?能够发大菩提心的人,而且有过人的禀赋,能够深入经藏,住持法道,讲经说法,这样的人出家越多越好。
一般来说女众在这个时候要不要出家呢?还是最好不要出家。女众出家有诸多的麻烦,佛陀在世的时候,当时大爱道比丘尼,就是摩诃波阇波提,是佛的姨母,就是摩耶夫人的妹妹。
摩耶夫人是生下悉达多太子七天之后就生到忉利天了,那么摩诃波阇波提,就是佛是姨母抚养大的,所以应该说姨母对佛的恩德很深。佛成道之后,这个摩诃波阇波提,就一定要出家,甚至自己先把头给剃了,跟随佛陀,佛陀坚决不同意。
那么几次哭哭啼啼,最后是阿难尊者还来求情,佛陀才最后还勉强以八敬法,提八敬法的要求准许摩诃波阇波提出家,也就是大爱道比丘尼了。那么当时佛就说女人出家——本来正法是一千年了,由于女人出家缩短五百年了,女人有这么重的业障啊
。所以这个时代女众还是在家居家为道场,居尘学道,信愿称名,求生净土。你只要恳切念佛,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拿着莲台接引,你一到莲台里面转女身为男身,一从莲华出来就是佛的相好光明,你这一辈子就沾了大便宜了。这才叫真正出家。发深信切愿称名之心即是出家。
——大安法师《佛说无量寿经三偈悬谈》第4讲
问:来自南洋的弟子,可否到东林寺出家?出家需具备什么资格与条件?
大安法师答:阿弥陀佛!首先你有这一份这一念出家的心,很了不起啊。向你表示赞叹!东林寺也是欢迎的。不仅是南洋的弟子,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啊。所有的弟子愿意出家,愿意到东林寺出家,我们都欢迎。
他是什么样的资格?其实,没有资格的资格,他就是信心。出家一定要有信心。对三宝的信心,对因果的信心。有这一念的信心,他才会把出家的这个障碍去掉。出家以后他才能够走完出家的道路。要么他没有信心的话,就很麻烦,他就搞得很尴尬。
等下一旦他贸然的出家了,出家的日子你也不要把它看的,什么很享受啊,出家不好过的。每天早上三点半起床的,冬天也一样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过着很机械的生活啊。古佛清灯,他没有丰富多彩啊。这个如果你没有相当的信心,没有相当的耐住寂寞的这样心性,这个日子很难过啊。
原来我们住在山上,很多比丘,哎呀,住了段时间,他总得想个理由要下山。下山去买一点东西啊,或者感冒了去看点病啊。他为什么?呆的太久了,不行了,赶紧要到街面上看一看,他平衡一下啊。
但是如果他有信心,他能够在寂寞当中得到充实,得到安乐。哎呀,这个出家就太愉快了。所以为什么要谈信心的问题。而尤其是现在出家,是末法时代出家,你也不要带着非常理想化的眼光来看教内。
这个盛唐之际都是龙蛇混杂啊,更何况现代。所以出家还要抱着什么信心啊,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啊。哪怕教内种种不如意,都天天看的到,就由于我对弥陀还没失去信心,我把出家的道路走下去。
如果你要看,哎,我看到的现象怎么样,来决定我是不是走下去,那你就烦恼了。哎,怎么这个人那样啊,那个人那样啊,是啊。因为毕竟,我们要到任何的道场都要看好的一面。你老是看阴暗的一面,那就麻烦了。
哎呀,他就走不下去了。所以这个时代出家,要有很充足的心理准备。这个印祖在生前时,并不是很赞成人贸然出家。甚至,很大程度劝人不要出家。你就在家里好好念佛求生净土。但印祖对真正有出家素质的人又非常赞叹。
所以印祖提出出家的两个条件:第一要发大菩提心,第二要有过人的天赋。他出家真的是好心出家,而且,有他的素质来荷担如来家业。如果搞的哎呀生活受到挫折,失业了,没饭吃了,到佛门混一口饭吃,这个就不好了。
所以谈资格和条件哪,它这个说它很高,它的资格条件会很高。说它低,也没有什么条件。当然,年龄也不要太大。如果你 这个,到了五十岁,六十岁,最好就不要出家了。
受戒的时候,这些引领师对这个中年以上出家的,是常常要狠狠香板侍候的。他因为看不惯他。说,你好啊,你在世间五欲六尘享够了,就来出家?想做老和尚?把你往死里打。
那么,佛陀在世的时候,也不赞成年老的出家,年老的出家就好像甘蔗被榨了,榨了以后就没有味啊。所以,这里你自己揣摩。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4讲
◀【每日供养】清晨发愿,开启佛化的一天!供养诸佛,功德无量!
◀奇迹!澳大利亚山火中一所佛教寺院幸存,里面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
◀真正的贫穷不是没钱,是没福报!
◀观音菩萨到你家了,你能认出她吗?(很火)
◀吃素吧 , 素食可能救你的命 ! 建议转发!
◀谨慎:大灾之年,一定要珍惜粮食!请大量传播此文!
添加清水居士微信fofa599(与您同修佛法,共证菩提)
清水居士微信
长按二维码添加
佛说:“若为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
一切布施中,法布施为最。转发这篇正能量文章只要几秒钟,让更多人得闻佛法,即是法布施。
动动小手点个在看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