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脾气,什么命

繁体

作者:竹妃;来源:爱家有道(ID: trgfajyd)

有一句话这样说:

“性格越急,智慧越低;脾气越大;快乐越少;脾气越温,福报越深。”

脾气和福气就像一对冤家,此消彼长,你弱他强。

脾气人人都有,发脾气是本能,把脾气压下去才是本事。

曾国藩年轻的时候脾气并不好,经常为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跟人对骂。

因为这臭脾气,人缘不好,人家都躲着他。 

官场失利后,被解除兵权三年。

回家后继续怼天怼地,家里的兄弟、仆人每天更是被骂得狗血淋头。 

后经一位好友劝说,他才开始反省,意识到许多事不能一味的责怪别人,自己各方面都不顺利,可能也与自己爱骂人有关。

重回官场后,曾国藩脾气改了很多,变得无比和气,遇事谦恭,也开始慢慢体谅他人。

他的事业也逐渐有了起色,后终被封为一等勇毅侯,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 

《华严经》有云: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嗔怒之心,犹如毒火,损人不利己。

好福气都藏在好脾气里,一个能驾驭自己脾气的人,比拿下一座城池还厉害。

一个人的脾气无论圆融还是方正,在将要发火和动怒的那一瞬间,能及时克制,能换位思考,是谓“能耐”。

哪怕是普通百姓,有了好脾气,生活也能过得如鱼得水,在亲戚邻里间自成一方气候。 

要想留住福气,先要管住脾气。

家里有一个好脾气的妻子或丈夫,就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气。

夫妻相处脾气好,一家人和睦相处,自然家和万事兴。

不仅是在生活中会少很多摩擦和冲突,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最好的教育。

母亲好脾气,孩子情绪就稳定。

父亲好脾气,孩子就更有安全感。

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让孩子有一个温厚的性情。

好脾气是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不与人交恶,自然路好走,以后在社会上与人为善,广结善缘,一定会收获好人生。



修一副好脾气,是对他人的理解,更是对自己的宽容。 

如果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了,更不可能去掌握他人,做不了自己情绪的主人,就会沦为情绪的奴隶。

泰国传奇人物白龙王说:

“很多人来到这里都问我,我的事业好不好?


家庭好不好?孩子好不好?姻缘好不好?


我只是先问一句,你的脾气好不好?”他告诫人们:只要脾气好,凡事就会好……

脾气越好,福报越深。

一个人运气好不好,看他的脾气就知道。

脾气来了,福气就走了。

脾气不同,遭遇自然也不同。

好脾气的人,温顺、平和、忍耐,在哪里都受欢迎。

坏脾气的人,暴躁、蛮横,甚至无理取闹,人们多会选择避而远之。 

人生之中处处皆有气,怨气、怒气、闷气、伤身又伤心,伤人伤己。

学着莫生气,用志气、和气、才气、福气来化解这些消极的气,人生便会豁然开朗。

只有我们拥有了好脾气,才可能拥有感恩,才会有幸福的可能。



曾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从前有个人,每次他和人起争执而生气,就以最快的速度跑回家,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 

后来他的房地越来越大,但只要生气,他还是会绕着房子跑。

等到晚年,他的房地已经很广阔了。

有一天,他的孙子问他:

“爷爷,这附近没有人的土地比您更大。您可不可以告诉我:为什么您一生气就要绕着土地跑三圈呢?”

老人说:“年轻时,我一发脾气,就绕着房地跑三圈,边跑边想,我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我哪有时间、哪有资格去跟人家生气?

一想到这里,气就消了,于是把所有时间用来努力工作。

现在我年纪大了,还是会生气,绕着房地走时我会想,我的房子都这么大,土地这么多,我又何必跟人计较?一想到这里,气就消了。” 

赢在宽宥,死在脾气。

只有懂得知足的人,才会心安,才会心宽。  

否则,我们在物质上拥有再多,内心都无法感受到平和喜悦。



王阳明说:“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脾气来了,福气就走了,要留住福气,得先控制脾气。

别让脾气,毁了你的福气。 

少发脾气便成功了一半,好脾气既能招财,也能纳福。

管理不好自己的脾气,你的福气和运气也就走了。

人的运气,说白了就是一个磁场。

这个磁场的和气大于抱怨的时候,你周围的人和事情都会对你有帮助,什么好事都会出现。 

吸引力法则中提到:

“你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你吸引来的。

一个待人宽厚的温润君子,他吸引到身边的都是花香与阳光。 ”

你的脾气,决定生活对你的态度。

有句话说得特别实在:

“如果你是对的,你没有必要发脾气;如果你是错的,你没有资格发脾气。”

生活中尽量少发火,以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去处理矛盾,事情可能完全不一样,其实,在包容他人的同时,也善待了自己。

脾气越坏的人,福报越薄;脾气越好的人,福报就自然丰厚。 

你若淡定,福气自来!


?点击下方视频,品味入心的文字!
作者:竹妃;来源:爱家有道(ID: trgfajyd),希望与您一起用传统文化的智慧,把日子越过越好。
图:源于网络,侵删。

2024-03-17 13:54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