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愿力 人间怙主 ——慧日禅寺举行“纪念悟公上人诞辰一百周年图片展”开幕式

繁体

他,童真入道,梵行高洁,

通宗通教,缘结八方。

一生道高德厚,悲心炽盛,

为法忘躯,功德巍巍。

他张天台之宗风,扬净土之法门,

中兴古刹数十处,皈依、剃度弟子遍天下,

被教内誉为“慈悲王”。

他,就是一代高僧——悟公上人。

悟公上人,法名惟茂,字悟道。俗姓韩,一九二一年农历十一月生于浙江省岱山县。自幼随母茹素念佛,十四岁出家。上人戒德丰裕,行仪庄严,通宗通教,是界内禅净密律全才;悲心炽盛恳切,一生行持精严,善巧化导众生无数,四海弟子皈依景仰,被尊为人间菩萨。

小视频:纪念悟公上人诞辰一百周年图片展前期筹备纪实

2020年,正逢悟公上人百年诞辰;农历十月二十五,又是悟公上人圆寂十五周年纪念日。12月6日(农历十月廿二),经多月的精心筹备,“大悲愿力 人间怙主”——纪念悟公上人诞辰一百周年图片展,在宁波慧日禅寺拉开帷幕。

上午九时许,慧日寺三圣殿前,悟公上人的法像慈悲庄严,无声地加被着在场的有缘众生。四众手持香花,恭迎法师入场。

此次开幕式,礼请岱山慈云极乐寺、黄岩道林寺住持净友法师,宁波慧日禅寺、五台山古文殊寺住持传喜法师,慧日禅寺监院来安法师等五位法师共同主法。

穆穆上人,缉熙敬止,百年德泽,四海风行。开幕式现场,播放了悟公上人百年诞辰纪念专题片《法界慈父》。一代高僧化导群迷、倾奉佛教的一生,令人动容。

法师们为图片展揭幕、剪彩。

本次图片展,汇集展出上人生平照片、墨迹书札及教内耆宿题字等百余件珍贵资料。当代禅门大德绍云长老为此次图片展亲题“悟道老和尚百年诞辰纪念展览”,及“须弥觉岸”、“慧灯慈航”等墨宝。

开幕式上,净友法师与传喜法师为大众慈悲开示。

视频:大悲愿力 人间怙主——纪念悟公上人诞辰一百周年

(净友法师现场开示)

净友法师开示道:古人说,“师”是解惑、讲道,在人生道路上为我们指明方向、点亮明灯。师父是启蒙智慧、开导我们佛法知见的至关重要的善知识。我们内心道念的产生都依于师,“道”是师父对弟子直接的传承。

每个人都有善心,善心的产生就是我们的道念,但善念在内心产生的那一刻是非常微妙的,需要有名师作为指导。所以善法的产生始于解惑传道的师父,从这个意义上说,“道”与师父有直接的关系。

修行就在于道念的提起。释迦牟尼佛在鹿野苑转四谛法轮——苦、集、灭、道。苦是逼迫性,集是招感性,灭是可证性,道是可修性。我们可修的道就是涅槃。

涅槃有四德:常、乐、我、净。明白“观心无常”,脱离凡夫心,智慧产生,这就是“常”;在乐中“观受是苦”,明白一切觉受都是苦因,就由此了解真正的快乐是在哪里;“观法无我”,明白万法由因缘生,万物无我,没有常恒不变的东西;“观身不净”,我们的身体是不清净的,当离开这个身体,我们的“净”就体现在涅槃。

我们今生能够听闻佛法,如何去证得常乐我净的涅槃,这是修行的终极目标。而这其中的捷径,就是“身在娑婆,心生极乐”。极乐净土就是常乐我净的体现。虽然不能当下就能进入涅槃常乐我净的境界,但往生到极乐净土,必定证到涅槃。

上图:静慧长老法相

静慧老法师的佛堂里有这样一副对联:“念佛念法念僧伽蓝,求福求慧求生极乐。”时常忆念三宝的功德,会增加我们对佛法的信心。然后求福报、求智慧,积累资粮,发起决定往生净土的信念。

极乐世界是最究竟的,有诸上善人作为道侣,阿弥陀佛作大善知识,这是我们要心心向往的地方,也是悟公上人劝人念佛的目的。

视频:大悲愿力 人间怙主——纪念悟公上人诞辰一百周年

(传喜法师现场开示)

传喜法师为大众开示道:当我们怀念悟公上人,我们的身心就真切地感受到诸佛菩萨的慈悲、对众生的眷顾、不舍弃一个众生的大悲行愿。

在无边的轮回苦海里,上人伟岸如须弥山;在无常的世界里,他就像我们的彼岸;迷惑颠倒的世界里,他犹如智慧的明灯;茫茫的生死大海中,他就是这世界的慈航。

作为佛弟子,我们想要跳出生老病死,上人就是我们最好的示范。我们能够在这里怀念,就是因为我们心中有他老人家的精神。他的智慧、功德,早已超越了生老病死。

我们如果相信解脱,相信极乐世界,就会从他身上直接地感受到,生命是有高级境界的,是有如来藏的佛性的光明的,是不生不灭、常乐我净的。除了语言的教导、身行的示范,我们还能超越生死地感受到那种笃定,那种不动佛的光明。

作为佛弟子,我们看到这样一位人间的圣者,就会坚定自己的信仰。我们的修行之路会越来越宽广,人生会越来越吉祥。我们的极乐世界,不管从心中还是从生命的真实感受,都会昭示目前,坚定无疑。上人用他的生命灭了苦、断了集、示现了道,我们的信仰之光就来自这里。

有了信仰,佛就乘着我们的信仰出现在我们的生命中,陪伴我们生命成长,让我们此生就能终结无量生的轮回,此生就能承办无量生的道业。这样伟大的“生”,就来自于善知识的启迪,所以我们身在此地,要对上人生起真切的感恩。这份敬仰和感恩,就能当下净化我们的心灵。

三圣殿里,连廊内,佛子们驻足瞻视,共沐这位佛门尊宿的道德芬芳,感受他留给我们的生命财富。

这每一帧照片、每一句法语,都是与众生结下的殊胜大悲因缘,令每一位见闻者、忆念者都种下解脱之因。

“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一直是人类面临的生命课题。瞻望未来,回溯历史,忆念先贤,忆念人类文明的脊梁,饮水思源,才能不忘根本;缅怀祖德,才能不辱使命,建立起矢志不移的信念。

愿所有见闻随喜者菩提增上,并以此功德回向国泰平安、世界和平,回向灾戾消除、众生安乐、正法久住!

2024-03-17 13:54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