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五大幸事,得一足矣

繁体
作者:一翁;来源:南师国学堂(ID: NHJGXZH)

一切尽意,百事从欢。

人生尽兴,不负韶华。

芸芸众生,往来匆匆,有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有人“身处祸乱不知祸”。

长乐无忧也罢,杞人忧天也罢,漫长的一生,不会尽如人意。

世间五大幸事,得一便足矣,得二实属大幸。 

吃得香

“食色性也”,首当其冲就是“食”,古人也常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史上最著名吃货莫过于苏东坡,走到哪吃到哪。

甚至被贬到鸟不拉屎的地方,都不忘发明菜肴,依然有滋有味,乐在其中。

我们常说被一件事愁得“茶不思饭不想”,反之,吃嘛嘛香,必然心中无大事。

美食家蔡澜曾感慨,“我花了半辈子研究人生的意义,答案还是吃吃喝喝。就那么简单,那么基本。”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人生的财富。

人生在世,吃穿二字,能吃是福,能穿是禄。


睡得好

快节奏的生活让人寝食难安,高压力的工作让人夜不能寐,大大小小的琐事无一不让人紧张焦虑,睡不好觉。

因此,睡个好觉,是当代人的奢侈品之一。

世人都说“生命在于运动”,中医强调“生命在于静止”,睡觉是补充体力、恢复精力最好的方法。

睡眠是一门艺术,它是生命的需要。

《海贼王》里有一句话:

“很羡慕那些倒头就睡的人,那样就不用在无尽的黑暗里承受想念的痛。”
所谓“没心没肺,倒头就睡”。

没有烦恼需要魂牵梦绕,没有人需要你胡思乱想,一夜无梦,万事皆安。

有钱花

有时候,一分钱可以逼死英雄汉。

老生常谈,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伟大的作家王尔德也不免化身段子手:

在我年轻的时候,曾以为金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现在我老了,才发现的确如此。

生活是一饭一蔬,一床一屋,都需要金钱的等价交换。

年轻人有钱,人生才不会被父母安排得不情不愿;

老年人有钱,下半辈子才不会被儿女吃得死死的。

不是鼓吹大家成为金钱的奴隶,而是正视“兜里有俩子儿”的重要性。

有钱,才有说话的底气;有钱,才有选择的权力。


交益友

交友不易,交益友更是不易,古语有云:“立身成败,在于所染。”

在这大千世界中,若能交到三观契合的好友,是人生一大乐事;

若能遇到志同道合的知己,更是可遇而不可求。

酒肉朋友,利字当头;良师益友,义字当先。

落叶知秋,落难识人。

落井下石之人,当敬而远之;

愿意雪中送炭的人,才值得以心交心。

君子之交淡如水,好朋友不是天天如胶似漆,而是“不常联系,从没忘记。”

你需要他的每个场合,他也不曾缺席。

善交益友,人生也会受益无穷。

读好书

杨绛先生曾毫不客气地指出:

“一个人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籍也许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下的问题,但是你看的每一个字只要被你消化,融进你的生命,会改变你的心态,提升你的气质。

当你的思考方式与常人不同,你便懂得“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精神财富远远比物质财富更重要。

多读书,读好书,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可以应对生命里来来往往的不如意。

这,难道不是人生大幸吗? 


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

吃得香、睡得好、有钱花、交益友、读好书,便是人生五大幸事,愿你我,从心所欲,尽兴而活。


?点击下方视频,品味入心的文字!
作者:一翁;来源:南师国学堂(ID: NHJGXZH),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论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图:源于网络,侵删。

2024-03-17 13:54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