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后脱胎换骨,他应邀为诸多寺庙题字,书法作品充满禅意!

繁体
修禅 ,到底好在哪里?

有位修禅的弟子回答:

早晨只要一睁开眼,就会被巨大的惊喜所包围。

“这个世界太美了,美到震撼,生命力的蓬勃,美到不敢置信。”

很多无此体会的人会觉得他说的很玄,但其实禅修转变的就是意识。

从某一方面来说,禅和书法有着相似之处,可以提升你的眼力和心性,看到极其微小的美。

看到极其复杂而精巧的设计,让你感叹生活之美,生命之精妙。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生像写字,前世空旷,素纸一张;

啼哭而至,空穴来风,落墨开场。

书品似人品,风格迥异,千变万化,韵味自知。

这两年很流行这样的话:“字如其人”、“你的字,暴露了你的性格和福报”。

乍听有些偏颇,其实,这些话里藏着中国文化最深的智慧。

练字即练心。禅意心中有,众佛笔墨涌,在一笔一画、一撇一捺中,练就好心态。

生活艺术与书法一样讲究技艺章法,谋篇布局,经营位置,存留天地,照顾四方,时而密不透风,时而疏可走马。

下班回家,或是周末闲暇,花一小时,或者半小时,读书写字。

你会发现,一天的疲惫与浮躁,烟消云散,生活变得更加可爱。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问:

我也想写好字,真的能学会吗?

我着急、没有耐心,能坚持下去吗?

写了十几年字还是很丑,能改过来吗……

别担心,也别给自己太多设定。

只需你此刻是专注的,那你的作品一定是直接表述自己的!

说这句话的,正是书法界男神——张忆鸣

很多人都说:先认识他的字,才认识他的人的。

“那些字都是沪上知名书法篆刻家张忆鸣先生所书,他才华横溢,对佛法见地深刻,应邀为诸多寺庙题字,充满禅意的创作总能震撼无数人;

是西泠名家张遴骏先生的亲传弟子,多次入展全国,省市各类专业书法、篆刻大赛……“ 许多人这样介绍道。

张忆鸣老师作品

当你在古寺中、飞檐下、梵音里,看到那从纯澈心中流出的翰墨苍苍,心,会不自觉地被那种平和之力所撼动……这,或许正是他的初衷。
论书法篆刻,与古为徒的同时,张忆鸣又搜索着符合自己心性与技法表现的诸多信息,从而融入到他的作品里。


张忆鸣总是说:书法就是活法!

庙宇威威,翰墨苍苍,那既遒劲又圆融的笔触,似乎同时凝聚着禅意的空灵与宁静的力量。

“我在篆刻、写字时与打坐、听经时的状态差不多,专注,宁静而觉知,没有思绪万千,就是靠心灵最本来的元素在写、在刻…”,张忆鸣说。

张忆鸣老师作品

或许那种状态正是灵感的汇聚、自性的流露, 是《金刚经》中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张忆鸣老师篆刻作品
除了用书法篆刻在潜移默化中净化人心外,张忆鸣还有一个愿望:
“我们通过带学生,交朋友,认识贤达,一起努力做传播正能量的事。度众生,我们做不到,但我们可以去影响、感染更多人,可以通过培训班、直播,将书法的传播落在实处……”
如果你想逃离空虚,寻找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
如果你想摆脱迷茫,为人生方向竖起一座灯塔;
如果你想改变自己,让身边的人对你刮目相看——
那就和张忆鸣老师一起,走进书法艺术的世界,感悟人生,探索艺术的康庄大道。

12月7日 19:30 张忆鸣老师和你相约直播间

(长按二维码,与张老师相约直播间)

快扫码进群,与老师一起聊聊【书法对人的改变,以及如何从0开始学习书法】。

声明:本文为推广文案,文章内容、产品、服务均由品牌方提供。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