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这8个地方常搓,舒筋通络、活血化瘀

繁体

点击关注,素食菜谱汇



不论是工作还是放假,忙叨一天之后难免会全身乏累,十分容易出现腰酸腿疼、眼睛酸涩……如果此时还不能休息,大多数人会选择搓脸或搓耳来实现“提神”的效果。

很多人不知道其中的原因,其实,“搓”这个动作是中医推拿里的一个手法!

经常搓一搓身体的这8个部位,可舒筋通络、活血化瘀、预防疾病,比按摩还有效!


常搓脸,人不老


人的喜怒哀乐,首先从面部展现。因此很多面部表情丰富的人,会过早出现表情纹。

而搓脸能促进人手部和脸部的血液循环,使手指更加灵活,面部皮肤也能获得更多营养,使人更年轻,比敷面膜方便多啦。

特别建议大家在疲劳时搓一搓额头,不仅面部舒服,而且眼睛明亮,感觉神清气爽。

【方法】将两手手掌指尖相对放在前额,从中线向两边单方向推搓,每天30~50下。

此法可以清醒神志,延缓“抬头纹”的出现,早上醒来后操作更好。

此外,搓脸还能刺激一些穴位,增强我们对外界和自身的感知。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的活动和表情都比年轻人要少,因此很多养生专家都建议老年人要多搓脸。


常搓头,少白发


自然衰老的白发往往无法缓解,但只要平时生活中多搓搓头,就可防止白发继续增多,甚至由白变黑。

用五指搓头按摩可加速毛囊局部的血液循环,使毛乳头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改善毛球部的色素细胞营养,增强细胞活性,加快分裂,有利于分泌黑色素,使头发变黑。


常搓耳,听力好


耳朵穴位密布,通达人体的各个部分,当人体有病时,通常都会显示在耳朵上。中医讲肾开窍于耳,经常搓耳廓可补肾壮腰、养身延年。

搓耳朵要搓外耳轮(耳朵最外侧向里面卷起的软骨部分),可以促进毛细血管的充盈和外周循环的改善。另外,搓耳轮还是通治上火的方法,且没有任何副作用。

【方法】将耳轮从下往上,搓至发红发烫,对各种类型的上火都有治疗作用。


常搓鼻,通鼻窍


患鼻炎的人很多,在此给大家推荐一个简单、易行、实用、有效的推拿方法。不用任何药物,只需搓揉自己的鼻子就能治好慢性鼻炎。

【方法】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有助缓解鼻塞、打喷嚏等过敏性鼻炎症状。

没有鼻炎的人,经常搓鼻子可以加快鼻部的血液循环,刺激穴位,预防感冒。

【方法】用两手食指从眉头正中开始,顺着鼻梁推下来再搓上去,力量不要太大,操作次数以鼻翼微微发红为最好。


常搓手,调脏腑


中医认为,人的手上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如合谷穴、少商穴、鱼际穴等,不同的穴位对应不同的身体器官,经常摩擦这些穴位可以调节脏腑功能。

搓手是一种非常简单易行的养生方法,只要手空闲下来,何时何地都能做起来。

【方法】用两手手心或手背互相对搓,至搓红搓热,可以刺激手穴,强壮身体。


常搓胸,调情绪


我们都知道气大伤身,而日常我们出现心情激动时,大家也都喜欢搓搓胸口顺气。

其实,这个动作除了平息怒火,还可以增强心肺功能、舒缓情志、调畅情绪,建议经常做。

【方法】将两手手掌轻按于胸骨和两侧胁肋(肋骨处),做环转的搓摩活动,每个部位每次50下,每天可以多做几次。


常搓腰,不塌腰


有一些老人,七八十岁了腰依然不弯,身体笔直。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有一个办法,就能起到效果,那就是按揉腰眼。

双手掐腰,四指在前,拇指在后,拇指按压的那个位置基本上就是腰眼。

【方法】可以双手握拳,抵住腰眼旋转按摩,或用手搓热按摩,可以使局部皮肤里的毛细血管扩张,提高腰肌的耐力,达到人老腰不弯,防治因风寒、劳累引起的腰痛。


常搓脚,更长寿


根据中医原理,脚在人体最下端,得到的营养远不及其它部位,但负载量又极为繁重,因而容易衰老。

经证明,搓脚可调整人体机能,助人长寿。因为脚掌皮下脂肪少,易受凉,故有寒由脚起之说。睡眠时脚心不宜向风,常按摩脚心,可远离疾患。

搓脚有干搓和湿搓两种:

干搓时,左手握住左脚背前部,用右手沿脚心上下搓100次,以使脚心发热,然后换用左手搓右脚脚心。搓的力度以自己舒适为宜。

湿搓时,把脚放在温水盆中,泡至脚发红,再按干搓的方法搓。

- END -

所发布的文字及图片除原创外,其余均摘自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原文作者深表敬意。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敬请及时告之,我们会立即删除或做其他妥善处理。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遇见美好素食

2024-03-17 13:54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