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胜过灵芝草,药用营养价值高,常吃可以延年寿,返老还童立功劳。祛湿用薏米,加一物,功效更强大!

繁体

六祖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不刻意的去追逐,一切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开心轻松,过好每一天!

祛湿用薏米,加一物,功效更强大!

民间一直有吃薏米可以祛湿气的说法。

桂林地区还有首民谣专门称赞薏米的功效:“薏米胜过灵芝草,药用营养价值高,常吃可以延年寿,返老还童立功劳。”

薏米祛湿效果强大

但要分体质食用

如果要祛湿,薏米是很好的选择。它的祛湿功能强大,但不合理的食用反而会加重人体湿气。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不一样的:

● 有的人容易出汗、烦热、口渴,爱喝凉水,手心脚心常常热烘烘的并且舌头偏红,这类人是偏“热性体质”的人。

● 有的人容易畏寒怕冷、经常手脚冰凉、爱喝温热的水、容易腰膝酸软,并且舌苔白腻,这类人是偏“寒性体质”的人。

薏米虽然有良好的利尿祛湿的功效,但是薏米药性偏寒凉,对于偏热性体质的人吃了无碍,但是对于偏寒性体质的人来说,经常吃薏米,无异于雪上加霜!

所以,要想发挥好薏米的功效,还得好好分体质、按方法食用。

按体质食用

1、生薏米——适合热性体质

生薏米,即为未经炮制的薏米。其性味寒凉,适宜热性体质的人群食用。而本身就是偏寒性体质的人最好不要食用。

2、炒薏米——适合寒性体质

炒薏米,性温,有健脾化湿的功效,尤其对于湿气导致的腹泻、胀满的症状效果很好,适宜寒性体质的人群食用。

- 如何自制炒薏米 -

将生薏米去除杂质洗净,放入锅中,文火加热2-3分钟,轻轻翻炒以免炒糊,表面泛起微黄时即可出锅。

按方法食用

薏米+红豆:经典祛湿搭配

说到祛湿,很多人都会想到薏米红豆汤。但很少人知道的是,薏米红豆粥中,中医推荐的“红豆”其实是“赤小豆”,两种豆子是有区别的。

薏米煮之前用热水泡1小时

薏米和赤小豆都很难煮烂,直接煮如果时间不够营养很难出来,所以最好用热水先浸泡一小时后再煮。这样煮起来更加快捷还能保证祛湿功效。

薏米煮粥别加大米

我们经常用薏米做材料煮粥,比如薏米红豆粥、薏米百合粥等;但此款“粥”不需要加大米!

像红豆和薏米,怎么熬都不稠,汤很清,中医恰好利用这种“清”的性质来祛湿。

一旦加入大米,就会变得粘稠,相当于加了湿气,味道可能更好,但对于祛湿养生来说,功效会没那么强。

用薏米祛湿的同时要健脾胃

湿气是脾虚引起的,湿气又会使脾虚加重,所以健脾、祛湿要一起进行才正确!

薏米虽能健脾胃、清肺热,但重在利水渗湿,而芡实、茯苓、莲子、山药都属于味甘性平之物,又有补脾健胃、益肾固精、除湿止带的功效,还能改善脾虚、湿气引起的失眠、消化不良等症状。

更为重要的是不论热性体质还是寒性体质都能食用。

所以想要祛湿的人,可以在薏米红豆粥里加上这几味补脾胃的材料,祛湿健脾效果更好。

推荐更多薏米食谱

 山药薏米银耳粥 

-材 料-

薏米30克、山药50克

百合10克、银耳10克

红枣6个、椰汁适量

-做 法-

1. 把薏米放入无水无油的锅里,小火不停的翻炒至微黄色即可

2. 银耳提前泡发,撕成小块。

3. 山药去皮切小块

4. 银耳,山药,和薏米百合红枣一起放入锅里

5. 加入水大火煮开,文火慢炖40分钟

6. 再加入椰汁,煮5分钟即可

 百合绿豆薏仁粥 

-材 料-

绿豆60克、薏仁 60克

鲜百合40克、老冰糖50克

-做 法-

1. 薏仁米绿豆用清水侵泡一到二小时

2. 百合掰开成小瓣,洗净泥沙,沥干水分待用

3. 锅里倒入足够的清水,加入绿豆

4. 加入薏仁米,大火煮开

5. 煮开后转小火,盖上锅盖闷煮一会儿

6. 煮至绿豆和薏仁米酥烂

7. 加入洗净的百合、老冰糖中火煮3到5分钟

8. 至百合软熟就可以啦

 三豆薏米粥 

-材 料-

红豆30克、黑豆30克

绿豆30克、薏米 50克

-做 法-

1. 将黑豆、红豆、绿豆、薏米倒入锅中

2. 倒入1000克的水

3. 大火煮至沸腾,转小火煲1个小时至粘稠并搅拌均匀

 不用‘煮’的祛湿汤 

-材 料-

薏米、红豆

白扁豆、黄芪

-做 法-

1. 用无油锅中小火炒白扁豆和薏米,大约炒十分钟,均炒制黄色

2. 大约50g红豆,50g薏米+白扁豆,黄芪可以随意放,备好

3. 用一个可以保温的暖壶,把刚才准备的红豆,薏米,黄芪放入

4. 用烧开的100℃的开水,倒满暖壶,焖一夜

 桂圆莲薏美肤 

-材 料-

桂圆肉10颗、新鲜莲子30g

薏仁55g、冰糖适量

-做 法-

1. 薏仁用小火炒熟,用清水浸泡1小时

2. 起锅,将薏仁、桂圆和莲子一起入锅,加水1200ml

3. 大火烧开,转小火煮35-45分钟,煮至薏仁和莲子开花熟透,关火

4. 晾凉至温时,加入冰糖调味即可

5. 水与渣一起吃,效果更好

 冬瓜薏仁汤 

-材 料-

冬瓜100克、薏仁100克、盐少许

-做 法-

1. 薏仁洗净后,用清水泡2个小时;

2. 冬瓜去皮去瓤切成约5mm厚的薄片;

3. 将冬瓜片与泡好的薏仁放入砂锅内以中火煮10分钟左右;

4. 可以放少许盐调味。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在看

2024-03-17 13:55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