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见大自在天的启示:无福报求愿难以满愿

繁体


在修行的过程中,祈求、忆念佛菩萨极其重要,而你能获得多少加持,有多少相应,实则与你的福德因缘有关。

按照经典所说,在众生与佛菩萨之间,业障是一个巨大的鸿沟,你无法忽略。

为何有些人念诵经咒,快速满愿,加持迅猛,而有的则是感觉变化不大,感到作用不大?

原因是,若你的业力甚大,你念观音、地藏,也会感受到加持不大,或者暂时对你帮助不大,无法解决当下的烦恼。故更应该至诚精进念诵,念诵越久,数量越大,越有可能相应。

众生因为自身的根器业障,见到的佛菩萨,获得的加持,各有差别。

将一切改变的希望都放在佛菩萨身上,是迷信且有风险的做法,甚至可能引发极端化,若未满愿,可能会作出疯狂的举动,严重谤法。

过度强化佛的愿力、佛力,而忽略了自身的能动性,非圆满的正见,佛乃全知,却非全能,若佛是全能,这个世界早已没有痛苦和灾难。

除了祈祷佛菩萨,我们更应有明了因果、空性缘起的智慧,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事。

在《阿底峡尊者传》中,尊者说:所谓深法,唯有业果,较诸见本尊者,能于业果得决定信为上也。

相对于亲见诸佛菩萨,尊者认为对业果决定信解更为殊胜。古代有个人修大威德金刚亲见本尊,后因傲慢略有窃取僧物,堕入饿鬼道,鬼形很像大威德金刚。

哪怕你见了佛菩萨,对你说法,若你执意还造恶业,他们也无法阻止你堕入恶道受苦。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云:

“若生垢恶不善心者,若有毁犯佛禁戒者,见像纯黑犹如炭人。释子众中五百释子,见佛色身犹如炭人。比丘众中有一千人,见佛色身如赤土人。优婆塞众中有十六人,见佛色身如黑象脚。优婆夷众中二十四人,见佛身色犹如聚墨。”

严重破戒的人,因为自身的业障,见到佛像如黑炭人。《霞玛道次第》也有说,佛到地狱去救度众生,有的众生见不到佛的庄严清净相,而是视佛为恐怖的狱卒。

就像佛经中佛常举的例子,恒河之水,在人看来就是水,而对于业障重的饿鬼,他们见到恒河是枯竭的,或是屎尿。客观来说,恒河还是恒河,因为业障的缘故,所见不同。

同样的道理,诸佛菩萨本是清净庄严,福德智慧无量,加持力亦是无与伦比。从清净法界涉入垢染的尘世时,因为众生的业,见到的佛菩萨像,就不是那么庄严,不是那么圆满,加持力也可能不那么强大。

这不是佛菩萨的问题,而是人自身业障的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要在净障集资上下功夫,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同样修一个法门,同样修地藏法求财富,结果千差万别,这是基础的福报层次决定的。

以前介绍过一位居士,读诵地藏经三十年,从清贫到十亿身家,很值得我们赞叹。但不是谁都可以复制的,有些人修地藏法,达到了一定的温饱小康,有的谁涨工资,有的大富,有的还未见效。

原因就在于业力和福德的差异。地藏菩萨何尝不想赐予每个为经济烦恼的弟子财务自由?但是弟子没有这个福德基础,发心和心性品行等方面不够,菩萨无从赐予。


玄奘大师的《大唐西域记》中,载有一则故事。

“菩提树东有精舍。高百六七十尺。下基面广二十余步。垒以青甎涂以石灰。层龛皆有金像。四壁镂作奇制。或连珠形。或天仙像。

上置金铜阿摩落迦果(亦谓宝瓶又称宝台)。东面接为重阁。檐宇特起三层。榱柱栋梁户扉寮牖。金银雕镂以饰之。珠玉厕错以填之。奥室邃宇洞户三重。外门左右各有龛室。左则观自在菩萨像。右则慈氏菩萨像。白银铸成。高十余尺。”

又说:精舍的所在地,起初由阿育王先建了一座小精舍,后来有一位婆罗门进行扩建。

婆罗门开始不信佛法,信奉大自在天。他听说大自在天住在雪山中,就与弟弟前往求愿,以其精诚所至,得以面见大天。

大天说:凡是求愿,有福报才能满足,不是祈求就能得到的。

婆罗门问:修什么福报才可以满愿?

大天说:想培植善根求胜福田,菩提树是佛证佛果的地方,你应赶快返回去菩提树那里,建大精舍穿凿大水池。

于是婆罗门返回,广兴精舍,勤修供养,以此功德来回向求愿,如愿以偿,成为了国王的大臣,登于高位。凡是得到的俸禄和赏金,都用于布施。

倾莲池:这种求愿的方法观是,有福报才能求到所愿。

你求一亿的财富,或者百年高寿,就要有这方面的福报,否则无法达成。

如果修呢?就是去做利益众生的事,上供三宝,下施苦难众生,有功业于有情,这样你的所愿就容易达成。

亦即将利益转向众生,而不是自私自利,如此福报最大。

所以,不论是祈求世间的财富、下半生平安、长寿,还是出世间的悉地,都应该积累资粮,要有付出和积累资粮的意识。

金刚童子的密续中,要修持明悉地,尚且先要每日供僧作为前行基础,无福德何以成就不死、飞腾虚空的持明仙?

因果是公平的,付出安乐,获得安乐;付出伤害,收获伤害。

佛弟子更应该思考如何利他,如何护持三宝,一方面是令佛法久住,众生安乐,另一方面也为自己积累资粮。

读明清笔记,有些出宰相的家族,子孙后代不断入仕显贵,不是祖上有多么厉害,多么有势力,而是做了大阴德,如散家财来赈灾,救了很多人。

这个善业的积累,导致后代繁荣不绝。

任何人今生的富贵、幸福、安乐,都和过去的积累、付出有关。

类似于在银行里存款,没有存款,就无所谓提现。有的人存得多,今生就可以用得多,有的人存得少,就在温饱线上挣扎。

是故,我们要有积累沉淀的意识,根深蒂固,源远流长,无根无源,空花水月而已。

求财富、求健康、求长寿、求幸福乃至悉地,都是一样的道理。

积累福报的方法,我也推荐了很多。

如果你为息灾除难,靠至诚念诵或许就可以成办,而想增益福德财富,想增加各种丰富的受用财禄,普通人的话,我还建议加上付出,上供下施。

具体如在家供养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每天供养水、灯、糖果等,水一天一换。

这几天和五台山大宝寺的能定法师交流,她说上师要求,所有供养佛菩萨的水果三天一换,上师说不要供到佛菩萨不欢喜,人也不愿意吃。

护法杯里的巧克力等供品,他们半个月换一次。

除此之外,每个月定期放生,或者捐助支付宝或者腾讯公益里的病苦者、饥饿者,供养十万灯水,做火供、烧供,烟供地藏菩萨和诸天护法神等,都很有意义。

今天我在朋友圈和微博开始发布参与2021.1.9的北斗七星盛大烧供+烧施鬼道众生,有信心和发心的师兄可参与,每次大烧供,感应加持反馈都很多。

我时常认为,佛教的因果缘起观,与其他宗教的万能之神不同,佛教将改变命运乃至超越生死的权柄,都放在自己手上。我命由我不由天,遵循因果的法则,每个众生都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收获富贵、幸福、吉祥乃至解脱!

有的读者想加我微信,可添加如下:lianchi8400,请备注添加原因,有我其他微信的请勿重复添加。
2024-03-17 13:55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