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一到,“养藏”阳气
2020年11月22日,迎来小雪节气。
在带着冰渣的冷空气中,我们也迎来了立冬后第一个节气——小雪。当你裹上厚厚的衣服仍忍不住打喷嚏时,要提高警惕,疾病最爱在这样的冷天入侵你的身体。
冬之气,藏之气,小雪到了,如何“养藏”阳气呢?
一、合理起居——早睡晚起,防寒保暖
起居应该是“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建议大家要早睡晚起。尤其是习惯了早起锻炼身体的老人,最好等到太阳出来以后再外出锻炼。
此外,要“去寒就温”。从这个节气开始,东北风刮得多了,由于气候虽冷却还没到严冬,很多人不太注意戴帽子和围巾,这样往往容易遭受风寒。
常言道:“若要安逸,勤脱勤着”,因此应多备几件冬装,做到酌情增减,随增随减。
二、合理饮食——多食暖身食物
古代养生专家孙思邈云:“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结,不足以生存也。”合理的饮食,可以使人身体强健、益寿延年,而饮食不当则是导致疾病和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小雪前后,饮食方面宜吃有温补益肾、健脑活血功效的“暖身食物”,如芡实、山药、栗子、核桃等。
冬天多食热粥有益健康,如有养心除烦作用的小麦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等。
多饮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最好在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温开水,还能降低血液粘度,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白萝卜水能清热利尿,梨水可以润肺止咳,都是这个时节不错的选择。
三、合理运动——轻缓运动
小雪过后,虽然气温更低,但积极锻炼也不要放松。适宜的运动能让全身各个部位活动起来,促进血液循环。但也不可运动过度,大量的出汗会“发泄阳气”,起到相反的作用。
户外运动最好选择在有阳光或较暖和的时间段进行,场地宜选择在空气新鲜的地方。
锻炼项目建议以行走、慢跑、太极拳、养身操等有氧运动为好,这样才能与冬相应,有利于养藏。
根据中医学说的“天人合一”以及“五行学说”,肾主骨生髓,而寒易伤肾,故冬季易出现骨关节不适,运动时应注意对骨关节的特别保护。
四、合理情志——听歌解愁
小雪节气过后,天气较为阴冷晦暗,此时人们的心情也会受其影响,容易引发抑郁症。专家建议,这个时候的情志应该“若伏若匿”,伏也好,匿也好,指的都是藏。
清代医学家吴尚说过:“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总之,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去倾诉、去运动、听个小曲都有助于释放情绪。但是要切记:喝酒解愁,愁更愁。
清内火:生吃萝卜熟吃梨
小雪是寒冷开始的标志。冷空气一到人们便急着添衣进补,可能还来不及清泻虚火,就将其包裹在体内了。加上天气干燥、雾霾频发,最容易引起人体的肺火旺盛,从而出现咽喉干痛、燥热咳嗽、痰中带血等不适症状。
此时不妨试试生吃萝卜熟吃梨。梨具有润肺清热、养阴生津等作用,对于燥热咳嗽型患者,熟吃梨还有止咳的效果。
食疗方:取大梨1个将梨挖洞,去梨核;置于大碗中,隔水蒸熟吃。每日服用1~2次。
而生萝卜可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煮熟后的萝卜则偏于益脾和胃、消食下气。
所以,从清热生津的角度来说,冬天生吃萝卜效果更好,或是略微焯水后食用,不必煮至软烂。但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寒者则不要生吃萝卜。
补肝肾:按摩太溪多吃黑
顺应节气变化,要注意滋补肝肾。
《九针十二原》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穴。”意为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按摩此穴可以帮助滋阴益肾、壮阳强腰。
饮食调养可多吃黑色食物,因其入肝肾二经,具有很好的食补作用,如黑芝麻、黑豆等。
防感冒:4款养生粥
1.百合枸杞粥
做法:取百合20~30克、枸杞10克、猪肉片或肉末适量,放入大米粥里煮熟透即可。
这款粥适合有阴虚表现的人,如容易心烦、口渴、睡觉爱出汗、舌红苔少等。其中,百合是润肺佳品,常用于治疗肺燥或肺热咳嗽等症,还能清心除烦、宁心安神;枸杞则有补肝肾、益精气、祛风治虚等功效。
2.山药粥
做法:取山药20克左右切片,与大米粥同熬即可。
中医认为山药不燥不腻,入肺、脾、肾经,既可健脾助消化、又有益肺止咳的作用。尤其适合平常体质较弱、易疲劳、口淡、大便稀、面色白等有气虚表现的人,在补充营养的同时,增强体质。
3.葱白粳米粥
做法:取葱白5~6段,生姜3~4片,与适量粳米同熬即可。
平常怕冷、手脚心冰凉、不爱出汗的人,或者天气寒冷时,可在粥里加点葱白,有助于驱走寒气。葱白性温,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等功效,对预防感冒效果良好。
4.薄荷牛蒡子粥
做法:将牛蒡子单煮,取其汁水与6克薄荷一起放入粥中。
有一些人身体“火”很大,经常脸色红赤、喜欢喝凉水、易干咳、便秘等。他们不妨喝点薄荷牛蒡子粥“清火”。两者都有疏风散热、利咽散肿等功效。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小雪时节寒未深而雪未大。是为后续严寒到来,做足准备的好时机。应根据自身体质或清或补,以求体质调和,正气十足,才能更好地应对寒冬。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