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生博士讲佛医】佛医之道系列讲座(六)
作者介绍
张海生博士
美国国际医药大学整合医学院院长、博士后合作导师,哈佛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塔夫茨大学医学中心等博士后,天津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学习家传中医、禅修近30年,《闭目养神》,《佛医养生秘诀》、《佛医心法概要》作者。
出离生死而“觉圆满”要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要实修实证,亲身印证了生命实相,破除了自我;
第二破除了身语意对于自性的蒙蔽,可以被业力牵引的迷茫灵魂(凡夫),到灵魂信守真理,逐渐解脱妄业的束缚(修行者),解脱业力束缚的灵魂,心识就会与业障意识分离(成就者);
第三不被意识牵引带动的心识,心识本身就会如同坚冰溶解,溶解心识后,心灵不被分别识牵引带动(得道者),诸幻熄灭觉性本来圆满,那里称为“觉圆满”(圣贤)。
01
禅修圆满的四步功夫
佛陀在圆觉经中介绍禅修圆满的四步功夫,即“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知幻即离、离幻即觉”,这四句话也是禅修的从“粗、细、微细到极微细”的四步功夫。
粗:“居一切时不起妄念”,在任何时候都不起妄念,不攀缘外境,这是粗粗地讲,是初步用功。
细:“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为了要起妙用,不能把妄念压死了,但要不跟着妄念跑、不放纵它,掌握好分寸,比较细了。
微细:“住妄想境不加了知”,这是既不压抑、又不放纵的境界,实际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人我众生、花鸟鱼虫等等境界,都是“妄想境”,都是妄想所蕴积的。不是妄想蕴积,就没有这些人人我我的境界。因为我们不认识真如自性,无明妄动,追取境相,结果动出来这些境相。我们却继续认假作真,妄执妄取,因惑而造业,因业而受报,从无六道处动出六道轮回,从无痛苦处动出无边苦海。因为一切有相的东西都是妄想境,也都是真心所显现的。妄想境就是真心,真心就是妄想境。就象无水便无波、无镜便无影一样。因此,不要对妄想境分别取舍了,这就是“不加了知”。
极微细:“于无了知不辨真实”。我们的心总是处在有与无、真与假等等相对之中,其实这都是分别心在作怪。什么有无真假等等,统统是方便说法,只有证得真如自性,才能离开种种相对。稍一造作,便落有无、真假等二元对立中,这就极其微细的功夫了。“不辨真实”,不要去分别这个是真,那个是假。真就是假,假就是真,即真即假,即假即真,非真非假,非假非真,亦真亦假,亦假亦真。
02
离幻即觉觉无所觉
原来圆满十方,十方圆满之觉,是自性一念妄动,头上加头所现迷失,舟行岸移,依妄动所现觉明空,云始月晕,依错愕所现十法界;骑驴找驴,依生灭而假说自性涅槃,而涅槃实不可得!依幻说幻,诸法真理原本虚幻;万法唯识,十法界本质性空,依觉现世界,三界唯心,生死轮回性自涅槃,依烦恼众生而说清净如来,然众生本如来迷失,妄现烦恼,烦恼本空即名如来,因此,烦恼即菩提,轮回即涅槃,世界即迷失,众生皆如来,过去未来即为当下,当下无挂即一真法界,如来实地,故圣者曰“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故觉者说:“众生界即佛界”,故佛说:“自心现量,缘起性空”。
觉圆满之纯明,普照十法界的空觉圆满,不过是自性如来的倒影,是一念妄动而成就宇宙时空。“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楞严经》)。
觉性无生,无生即圆满,觉性无染,无染即圆明,觉性性空,性空即不动,觉性无挂,无挂即随顺;圆明十方之觉,如日普照虚空,觉照十方世界,十方三世,微尘国土,即觉性的表征,觉与所觉,本是一味,照与所照,本来性空;当普照十方三世,微尘世界的明觉,熄灭对世界虚空之觉照,则所照者本来虚妄,虚妄本自性空,则能照者离幻即觉,觉无所觉,照无所照,觉所觉空,空所空灭,生灭寂灭,寂灭现前。
心无染,故十方圆明;性无生,故不动周遍;心无挂,故随顺清净;心空性寂,故不动如来;如太阳映照虚空,觉空明一性一味一体,性空无来无去,清净无生无灭,包藏宇宙苍穹,如沧海生一微沫;周遍微尘世界,世界如一尘飘浮于太空;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心经》
推荐阅读
腹部常按,万病消散
佛医之道系列讲座一 | 贪嗔痴与清静心
忏悔,竟有如此大的力量!
吃五谷补五脏的方法,关系到你每天的饮食健康!
大部分的精神病患皆有严重的便秘!便秘还影响心情,精神!
人在打坐入静时,人脑和地球发生同频共振
损耗你的正是自己的担心与不安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