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商业、学术、佛法还是哪个领域,想有高深造诣宜修文殊法门

繁体

五台山殊像寺文殊菩萨像,相传是依于文殊显圣之真容而塑造

很多人对于文殊菩萨的了解,是认为他是诸佛之师,是等觉菩萨。

其实文殊菩萨是三世古佛,是过去已成佛入灭,现在已成佛正说法,未来当成佛度众生。

《圣无动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罗尼经》云:“妙吉祥菩萨,是三世觉母。”

根据佛教经典,文殊菩萨于无量阿僧祇劫前早已成佛,是空寂世界的“大身如来”、平等世界的“龙种上尊王如来”,现在世为“欢喜藏摩尼宝积如来”。

在燃灯佛将成佛时,倒驾慈航为“妙光菩萨”,为燃灯佛说法,如今化现为菩萨,协助释迦牟尼佛度化众生。

未来文殊师利还要在无垢世界成佛,号“普现如来”,故文殊师利菩萨是三世古佛。

文殊在往昔时,曾为七佛之师。《处胎经》云:“昔为能仁师,今为佛弟子。二尊不并立,故我为菩萨。”

《放钵经》曰:“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师利之恩也;过去无央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除了世间法,文殊菩萨还通达一切学问,是世间、出世间的集大成者。

传授普眼长者医学和香方

“善男子,我昔曾于文殊师利童子所,修学了知病起根本,殊妙医方,诸香要法。

因此了知一切众生种种病缘,悉能救疗。所谓:风黄、痰热、鬼魅、蛊毒乃至水火之所伤害。如是一切内外诸疾品类无边,我悉能于一念之中,以种种方药如法疗治,咸令除差,施其安乐。”——四十卷《华严经》

文殊菩萨传授给普眼长者殊妙的医学和香供法门,因此长者能以医方治疗一切疾病、外伤和鬼神蛊毒等症状。

通过诸香要法,根据不同的香料和比例配制,燃烧供养诸佛,普眼长者获得大成就,亲见十方诸佛,满足一切胜愿。

传授自在主童子世出世间一切学问

“自在主言:善男子,我昔曾于文殊师利童子所,修学算数、印相等法,即得悟入一切工巧神通智门。

善男子,我因此故,知诸世间所有声论、内明、因明、医方明等,文字、算数、契印、取与,种种智论;亦知一切药毒、蛊毒和合销解;亦能疗治风痫、痟瘦、鬼魅所著,如是所有一切诸病。”

注:这里指五明,世间法上的医药、文字、数学、解毒等,悉皆通达。

“亦能建立城邑聚落、形胜所居、市肆廛里、园林池沼、义堂福舍、台榭楼观、宫殿屋宅、窗牖门闼,种种庄严;亦善驾御驷马车乘、斗战之法,安危进止,取舍胜负。

亦善调炼种种仙药、幻术变化;亦善营理田农商贾种种诸业;亦善礼仪尊卑次序;亦知众生身相吉凶、业行善恶;亦知众生具足一切善、不善根;亦知众生善趣、恶趣种类差别。”

注:建筑学、开车技术、兵法、农业、商业、礼仪、占卜,甚至还有炼制种种仙药,精通幻术,悉皆通达。

“亦善了知一切贤圣清净业道,此人应得声闻乘道,此人应得辟支佛道,此人应得菩萨乘道,此人应入如来智地,如是乃至真俗二谛皆悉能知。

亦知一切诸寂静众轨仪法式,时、非时食,应、所不应,以自摄养而延寿命;亦知世俗治生方法、经理资产、出处贵贱;亦知自他过去受身、中有、分位、入胎、住胎、经生差别。

亦知未来一切众生死此生彼、死彼生此,从彼处殁、还生于彼,从此处殁、还生于此。

亦知过现一切诸佛差别法门,种种安布教授教诫,调伏众生能令坚固,随顺修持,越生死流,到涅槃岸,身心清净,如炼真金,光明普照,广大成就。

善男子,我复善知十八工巧,种种技术,并六十二眷属明论,及内明等一切方法,治内烦恼。

善男子,我又善知一切声论,音声语言,内外因起,名字训释,普遍无穷。假使帝释于梵王所,听受声明,尽其天寿足满千岁,亦不能知声论边际。我一念顷,以此算法悉能了知,尽其源底。”

自在主童子了知一切诸佛差别法门,应机教授。精通各种仪轨,养生长寿、经世致用之法等,还了知众生的前世来世和根器。

总而言之,文殊菩萨传授了自在主童子一切世出世间的学问,当然学习的方式和我们不同,因为那是天才中的天才的教学方式,安住寂静三摩地而遍修学,一学就会。

自在主童子可谓是全才,精通一切世出世间学问,作为一位大菩萨,他的学习,不仅仅是内明的佛法,还有世间的种种知识,如医学、数学、文学、建筑学、语言学……

为什么要学这么多,因为他要行菩萨道,要深入红尘去利益众生。

众生分布于各行各业,非常广泛,不可能都按照宗教的模式去引导。故菩萨也会化身进入科学、政治、医学、心理学等领域去利益众生,而不一定穿上袈裟或者海青,对众说佛法。

传授莲师术数

据《莲花生大师全传》载:

当时,文殊菩萨为了教导众生,先从世间因缘生起信心,而修习佛法以达解脱。所以就以大金龟为缘起,宣说了大金鉴法七部本续,其间包含着命相、星曜之学二万一千部、阴相之学二万一千部、和合之学二万一千部、风水之学二万一千部,共有八万四千部。
 
 这时有些有情众生,由于听闻了这些星相卜命之学,十分地玄秘精进,都沉溺在俗谛的方术之中,而忘失了修习佛法,解脱生死的根本。

这时,大圣文殊菩萨观察到这样的情景,十分的失望,心想:“我创立这些世谛方术是为了使众生幸福,然后修习佛法,以得解脱;谁知反而使众生背道而驰,追逐于世谛方术而忘失了佛法。我如果不将这些星命、卜算、世谛方术的精要祛除,佛法将难以兴起。”

于是才会将八万四千部的世谛方术之书,藏在铜质宝盆中,伏藏在五台山的东北角。
 
文殊师利菩萨又说道:“一切众生最祈望的莫过长生不老,所以一切延命长寿的法门,都是他们所最欣喜的。因此,首先要教授你能够延续寿命的无上十部教典。”

另外为了使众生了悟善恶业行的因果,又将授予莲华生大士能够评秤一切业行的六十部教典及能够宛如积聚树木资粮的九部教典,还有示现一切困难以及了知一切困难因缘的九部教典;以及一切风水、卜算、占相的以及阴宅、阳宅等风水之学。
 
于是,文殊菩萨将一切天文、地理、阴阳、五行、星命、占相等所有的学问,都全部教授与莲华生。这里面也含藏着汉地所示现相关的一切易数命理、九宫八卦、河图洛书、五行变化的玄学深密教化。

倾莲池:文殊菩萨给我们展现了一位大菩萨的一切智,遍知一切世间、出世间法。

如你问文殊菩萨会不会英语,会不会心理学和物理学?当然会!

在一部佛经中,讲到一群放牛人怀疑释迦牟尼佛具一切智的能力,觉得佛从小出生王宫,是太子,没有放过牛,肯定不知道放牛的策略。

没想到佛不仅说出他们知道的,还说了很多他们不知道的放牛方法。

更不可思议的是,佛以放牛的策略来譬喻佛法,令在场听闻的放牛者,都证得了阿罗汉果位。

大家若想在世间、出世间的哪个领域有高深的造诣,可以修学文殊法门,速增无碍智慧,精通一切工巧学问,乃至佛法。

文殊菩萨的修法,一般可以念诵黄文殊心咒和白文殊心咒。

黄文殊心咒:嗡 阿ra巴扎那底

《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法》:“念诵数满五十万遍,即获无尽辩才,如文殊师利菩萨等无有异,飞腾虚空,所求世间出世间事悉得成就。
  
又念诵数满一俱胝,离诸苦恼;满二俱胝遍,五无间等一切罪障永尽无余;三俱胝遍证悟一切诸三昧门;四俱胝遍获大闻持;五俱胝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白文殊心咒:嗡 瓦基当那嘛,或者有的读为:嗡 瓦基达那嘛

白文殊心咒的功德,既能令人精通世间一切学问知识,亦能证得出世间种种智慧。

除了心咒,也可以念诵文殊菩萨的百八名赞,亦是功德无量。

想成为学霸,或者精通某一个技能,某个学问、出世间法,也可以念诵华严大士自在主童子的名号:南无自在主童子。

愿吉祥!


2024-03-17 13:55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