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经中看不杀生的功德和福报

繁体

不杀生是五戒中的第一戒,不杀生的功德福报十分广大!下面看看佛经中对不杀生的相关开示——

一、诸功德中,不杀第一!

《大智度论》:若人种种修诸福德,而无不杀生戒,则无所益。何以故?虽在富贵处生,势力豪强而无寿命,谁受此乐?以是故,知诸余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

经文大意:如果有人以种种方法修诸福德,而没有不杀生戒,就没有利益。为什么?虽然生在富贵的地方,势力豪强而没有寿命(杀生致短寿,横死),谁来享受这种快乐?所以,知道其他的罪中,杀罪最重;众功德中,不杀第一。)

二、不杀生可使善根迅速成熟,消除宿世恶报!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云: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远离杀生。即是施与一切众生无惊无怖。令诸众生不生忧苦离毛竖畏。由此善根速得成熟。所有前际轮转五趣没生死河。因杀生故。造身语意诸恶业障诸烦恼障诸有情障一切法障诸寿命障。自作教他见闻随喜。由此远离杀生轮故。皆悉辗坏摧灭无余不受果报。

经文大意:尽形寿远离杀生,就是指我们这一生,只要这个身体尚在,就要远离杀生,不伤害众生。这样就是布施给一切众生安全感,不让其惊恐害怕,让他们没有忧愁恐惧、没有担心。因为这个因素,善根能够迅速成熟,从前我们轮回生死中因为杀生所造作的身语意恶业,以及种种障碍、烦恼、业报,甚至教唆他人杀生,随喜杀生的业报,因为现在能够守不杀戒,远离杀生,都被破坏无余,不再受到种种果报。)

三、不杀生可以获得五大福报!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佛言人于世间。慈心不杀生。从不杀得五福。何等五。一者寿命增长。二者身安隐。三者不为兵刃虎狼毒虫所伤害。四者得生天。天上寿无极。五者从天上来下生世间则长寿。

经中开示不杀生有五大福报:

1.长寿,慈心不杀的人都会有很长的寿命。

2.身安隐,慈心不杀者少有险恶的疾病痛苦,身体健康。杀生与嗔恚最容易引起身体疾患。

3.不会被刀兵虎狼等伤害,没有这类灾患。

4.得生天上成为天人,获得极长的寿命。

5.在天上命终下生人间,获得长寿。

四、不杀生的十大功德!

我们要能够了知不杀生的无穷无尽的功德,在《十善业道经》上说,不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

1.于众生普施无畏。因为不会伤害众生,所以能够让众生都对你没有畏惧心。并且来说,你能够成为施无畏者,帮众生消除恐惧,“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法。”布施度可以包括六度的内容,无畏就是持戒度、忍辱度,这些都能够对众生施无畏,所以我们现在能够守持不杀生戒,能够对众生普施无畏。

2.常于众生起大悲心。因为已经断掉了杀生的习气,所以经常地慈眼视众生,能够非常柔和,非常慈爱地关心众生。

3.永断一切嗔恚习气。脾气越来越好了。

4.身常无病。感召非常健康的身体状态。

5.寿命长远。因为能够不杀生,而且能够保护众生,多放生,自然就能够获得健康长寿的果报。

6.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一切天龙鬼神都来帮助你,都来守护你。为什么会守护你?因为一个是你的这个慈悲心所感得;第二个,你所伤害的那些众生都是天龙鬼神的眷属。河里面、海里面的鱼、虾,这些都是龙王的眷属,你能够不伤害它,这个天龙鬼神护持你。如果你伤害杀生,捕捉的鱼虾很多,吃得很多的话,有一种龙病,是一种恶性的皮肤病,你怎么治也治不好,那是龙王作怪的缘故。

7.常无恶梦,寝觉快乐。经常都夜梦吉祥,睡醒了也很快乐,睡着了也很舒服。

8.灭除怨结,众怨自解。就是广结善缘,仁者无敌。

9.无恶道怖,因为已经不起贪嗔痴。这个杀生,有一些是因为贪而杀的;有一些是因为嗔恨烦恼而杀的;有一些是因为愚痴烦恼而杀的。以贪烦恼而杀众生,比方说为了谋取利益来捕鱼、来杀猪,这样子是以贪烦恼而造的恶业。以嗔烦恼而造的杀业,比方说杀害自己的仇人。以愚痴烦恼而造的杀业,比方说伤害自己的父母,这些是极度愚痴的。所以现在来说能够严持不杀生戒,贪嗔痴不起,所以就无恶道怖,就不会堕落到三恶道去了,因为没有三恶道的因。

10.命终生天。

节选大愿法师《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
2024-03-17 13:55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